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详细讨论了地球的单阶段均一吸积模式在解释全球地球化学特征时所遇到的困难。作者认为地球的吸积是分二阶段进行的;还原的原地球附积阶段和氧化的晚期吸积阶段。第一阶段吸积形成的原地球,其体积已达地球体积的99%以上,处于还原的全熔状态,导致地核的形成;第二阶段吸积形成氧化态的冷或部分熔融的初始地球的上地幔,控制着地球后期的地质演化作用,并同时构成原始地幔挥发性组份的内部储库。根据上地幔微量亲石元素、亲铁元素过剩和配分特点及地球的形成年龄等论证了氧化的晚期吸积过程存在的必要性,同时也指出了二阶段不均一吸积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庆、辽河、大港、新疆等油区原油的地球化学组成显示以下特征 :含有地壳稀少而地球深部丰富的元素 ,如Re、In、Cd、Ag、Au等 ;含有生物质平均成分不见的元素 ,如Be、Ga、Zr、Nb、Sb、Te、Hf、Ta、W、Tl、Bi、Th等 ;含有较多的亲石元素 ,如Ca、Mg、K、Na、V、Li、Be、B、Ti、Cr、Mn、Rb、Sr、Y、Zr、Nb、Cs、Ba、Hf、Ta、W、Th、U等 ;原油的正烷烃结构具有奇偶优势与不显奇偶优势的特征 ,不显奇偶优势的原油沿基底断裂分布。地球化学特征是矿产资源形成途径的示踪标志。中国原油中含有生物质中不见的元素 ,说明原油可能有来自非生物成因的油源 ;含有地壳稀少而地球深部丰富的元素 ,说明原油可能有来自地球深部成因的油源 ;含有较多的亲石元素 ,说明原油可能不是从生油岩中排出的 ,而是从非岩石结构的地球深部流体中分异后聚集在岩石结构的孔隙中而形成油层的。原油的正烷烃结构显示的奇偶优势被认为系生物成因的油源 ,而不显奇偶优势被认为是甲烷石油 (即来自地球深部的无机成因油源 ) ,不显奇偶优势的油样均沿基底断裂分布 ,正旁证了地球深部来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正> 大陆地壳内K、Th、U的含量和垂直分布具有重大的地球物理意义,因为大陆表面热流(平均来说)的40%左右是由地壳本身的这些元素所贡献的。上地壳岩石,如花岗岩或花岗闪长岩与下地壳典型的麻粒岩比较表明:这些元素必定与其它大离子半径的亲石元素一起,主要富集在上地壳中。但是,各种元素的富集程度是不同的,这表明它们在受不同  相似文献   

4.
太古代是金矿化的主要时期。太古代岩石仅占出露地壳的~12%,但产金却占世界金的一半以上。最主要的脉金矿床形成于2.7±0.2Ga。这一时期与地壳增厚和稳定的时期相应,其中大部分时间为麻粒岩形成的时间。地幔CO_2沿剪切带向上连续流动是导致角闪岩脱水形成麻粒岩的一种方式,同时引起大离子亲石元素向地壳上部的迁移。太古代脉金矿床是在地壳中部沿剪切带形成的。它们的周围为CO_2交代作用带,许多这种交代作用带延伸达几公里;δ~(13)C资料表明,这些CO_2为初生的。业已证明,某些大型太古代金矿床是由比较氧化的热液流体形成的。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的CO_2流可能只是在比较氧化的条件下发生,因为这样的条件允许游离的CO_2蒸气存在于地壳下部。这样的条件也有利于金的和有伴生硫化物的溶解,并有利于它们呈CO_2-H_2O流体迁移到地壳中部,流体中的H_2O来自角闪岩的脱水。  相似文献   

5.
<正> 岩浆岩及与之有关的内生矿化的地球化学是现代地球化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面。它把岩石的成因、岩浆源的潜在含矿性和成矿率以及金属元素和稀有元素在岩浆和岩浆期后作用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历史等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这方面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利用岩石-地球化学资料能作成矿分析。现今获得的关于岩浆中稀有元素和金属元素的大量地球化学资料,已能够十分有把握地从这些岩石的岩体中区分出潜在含矿性的岩体;根据这些侵入体侵入时形成的火山深成系统的构造形态特征,可以预测地球化学富集场的分  相似文献   

6.
在地球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地壳的演化具方向性、不可逆性、旋回性、重复性、继承性和新生性。已经确认,地壳和岩石圈的发展取决于加积作用和解体作用的错综复杂过程。加积作用在早期占优势,在太古宙以后就急剧降低,它又被解体作用周期性地中断,并可出现两者并行发展的时期。泛大陆周期性的形成和分解:后太古宙形成了泛大陆(0),中元古代形成泛大陆(Ⅰ),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形成泛大陆(Ⅱ),以及尚未确证的后早太古宙的灰色片麻岩陆块。地壳发展的结束阶段始于中-晚三叠世,即又开始了泛大陆(Ⅱ)的分裂、现代大洋形成和现代大陆分裂阶段。因此,板块构造的地球动力学状态早在30~25亿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大陆内部的大型构造类型及其构造样式是异常复杂,又是不断变化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工业的发展,需要建立足够的稀有元素原料基地,这就决定了稀有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的广泛范围。稀有元素依其本身的结晶化学性质,可明显地将其分为两个组:易富集的元素和分散的、几乎不形成其独立矿物的元素,这一观点近来已被接受。 我所提出的地壳中0.001%的假定含量介限作为稀有标准,也包括象银、砷等尽管在地壳中含量低,  相似文献   

8.
一、新的地球观 旧的地球观认为地球是从太阳分离出来的灼热火球冷却而形成的,这种观点到现在已完全无人问津了,施密特等人的新的地球成因说认为地球是由宇宙尘聚集而成的。这种学说目前已完全确立了。 现今人们所说的新的地球观,不如说是关于地壳和上地幔运动的新见解。基于地幔对流的大陆漂移说、洋底扩张说以及板块构造说等主要以地球物理学资料为依据的新的地球地壳观风行世界,最近出版了许多书刊论述这些学说,所以在这里没有必要专门详细介绍了。  相似文献   

9.
<正> 在岩浆熔体分异和结晶作用中,稀有元素的地球化学历史取决于两种主要的作用。在结晶分离过程中,稀有元素的大部分原子,在岩浆结晶时保留在岩浆岩中。只有小部分原子,由于同岩浆的挥发分形成化合物,可以与挥发组分一起在岩浆房中迁移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钠质系列碱性岩是含矿的,其中有多种亲石的稀有元素大量富集。为了评价钾质碱性杂岩的潜在含矿性,进行钾质系列和钠质系列碱性岩的全面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的对比是必要的。钾质碱性岩类与钠质碱性岩类一样,根据钠质火成岩系数的大小可以划分出云霞正长岩和钠质火成岩  相似文献   

11.
<正> 岩浆作用是地球岩石圈物质演化的主导过程。计算表明,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火山作用甚至能以现代的喷发速度把相当于地壳体积的大量物质带到地表。岩浆作用在原始地壳形成时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关于这一点,正如人们根据有关月岩岩石学的资料所推测的那样,在那时,地球的整个外壳发生过熔融和分异作用。与月球相比,地球无比巨大的能量决定了地球物质迅速的、深部的和长期的分异作用。因此,在类地行星物质演化的更晚期阶段,在前寒武系建造中,存在着某些与月岩(“灰色片麻岩等”)类似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金伯利岩特殊的地球化学特征、复杂的成因及其形成深度可能很深,故引起了许多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工作者的很大注意。众所周知,现在用指示元素的含量变化和比值有可能解决岩浆岩的含矿性和成因问题。在这方面造岩造矿元素和稀有元素的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湘东南汝城盆地基性岩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大地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汝城盆地基性岩由辉绿岩、玄武岩和玄武质火山碎屑岩组成 ,属于低钾拉斑玄武岩系。玄武岩全岩K Ar年龄为 12 8.4± 4 .2Ma ,辉绿岩全岩K Ar年龄为 112 .1± 3.2Ma。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 ,火山岩系具有相同的岩浆源区 ,其形成以部分熔融方式为主。岩石微量元素出现大离子亲石元素 (LILE)的富集和Ta、Nb、Ti的亏损。强不相容元素比值反映岩浆源区明显偏离原始地幔组分 ,具有富集型地幔岩浆源区特征。岩浆源区受到地壳物质混染和来自消减残留板片析出流体或熔体交代的改造作用。汝城盆地基性岩形成于陆内拉张带 (初始裂谷 )构造环境 ,其强烈拉张时期与华南南岭地区的主要拉张时期 (12 0Ma)相对应。  相似文献   

14.
<正> 地球的形成和演化是当今地学研究中的几个重大课题之一。目前普遍接受的地球年龄是45亿年左右,太古代与元古代的时限在25亿年左右。太古代是地球的最早历史阶段,研究这个阶段形成的各类岩石是了解地壳起源与演化的直接途径。太古代花岗岩类包括英云闪长  相似文献   

15.
<正> 一、上地幔岩石的REE地球化学 地幔约占整个地球质量的2/3,在估价整个地球的成分和地壳—地幔—地核体系的成分演化时,必须了解地幔的成分。了解地幔成分的直接途径只能是研究那些由地质作用过程暴露在地壳内的地幔岩石样品。这些岩石为几种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演化发展以及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增添了新知,极大地丰富了地球科学。根据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研究对地球发展和地壳形成的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要重新理解原有的矿产形成和分布规律的概念。其中包括根据现代地球科学的知识,重新提出油气起源、油气运移以及油气藏  相似文献   

17.
<正> Ir和其他地壳中亏损的亲铁元素,当海相微体古生物灭绝时,在同一地层层位上形成了异常高的富集,据古生物灭绝所确定的白垩系与第三系的界限大约为距今65到67百万年。这种地球化学异常在世界范围内的海相和陆相沉积物中均已发现。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种异常是由于一个成份可能相当于碳质球粒陨石、直径为10公里的球外物体冲击地球而引起的。白垩纪末期灭绝事件的冲击假说指出:在其他发生大量灭绝事件的地层中也可发现球外物体冲击  相似文献   

18.
绪论 本文对大约四十亿年这段地质时期中与地壳构造和活动变化有关的矿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地球历史的最早阶段,整个地壳是炽热、脆弱而活动的。年龄老于27亿年的多数矿床,其物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地幔,这些矿床缺少在不稳定条件下易于分散的那些金属。大约在27亿年,最稳定的而且较冷却的克拉通地壳单元发生了演化,因而使各类矿床相续增  相似文献   

19.
<正> 关于中克齐尔库姆的金和金-银矿化现象在许多著作中曾作过描述。而且有必要对交代岩的形成以及与其有关的金、银矿化现象最普遍的问题进行阐述。这类交代岩是以形成温度较低、成分上接近陆源岩石以及在主要矿物中存在分散的层状硅酸盐为特征,对它们进行研究需要用专门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方法。上述问题包括:1)研究交代作用出现的顺序阶段以及它们与成矿的关系;2)制定交代岩分带的总体方案;3)查明导致形成这种分带的岩石热液蚀变反应的具体类型;4)造岩元素、稀有元素和分散元素在交代岩和矿石形成的不同阶段中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列出了根据22570个部分测定资料计算的黑云母中稀有元素和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对继承了母岩地球化学特征的黑云母的成分作了阐述。计算了含矿花岗岩中黑云母的稀有元素的平均含量,这些元素的高含量可归因于黑云母含有的这些无素本身的矿物显微包裹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