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自然降雨条件下,采用对贵州废弃煤矸石堆场野外勘查分区采样的方法,对不同风化程度的代表性煤矸石堆场进行分区:泥质煤矸石,砂质煤矸石,煤矸石夹砂,煤矸石夹土,分析比较不同堆场地表径流主要污染物质Fe、Mn、SO42-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煤矸石堆场地表径流的pH值变化范围为2.277.94,水质表现为低pH值、高含量的Fe、Mn、SO42-;不同堆场主要污染物Fe、Mn、SO42-的浓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泥质煤矸石砂质煤矸石?煤矸石夹砂?煤矸石夹土;同时,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其水质评价,泥质和砂质煤矸石堆场处于严重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2.
国外煤矸石处理利用与煤矸石山自燃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国外煤矸石处理、利用与煤矸石山自燃控制技术,对我国治理煤矸石的污染,开展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煤矸石是具有综合利用价值的资源。本文首先对煤矸石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进行了阐述,接着结合国家煤矸石综合利用政策对目前煤矸石综合利用现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目前国内煤矿企业如何有效解决煤矸石利用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阜新市煤矸石山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淑芝 《能源环境保护》2003,17(2):35-37,40
分析了煤矸石山对空气、水、土壤等环境的影响。针对阜新矿区煤矸石山的现状,介绍了煤矸石山自燃治理、煤矸石综合利用途径和煤矸石山造林绿化的有效方法,提出了对阜新市煤矸石山综合治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煤炭开采加工过程要产生大量煤矸石,煤矸石不仅可能自燃着火,而且还占用土地资源、影响自然景观。利用煤矸石充填采空区不仅可以处置煤矸石,而且有利于解决"三下"采煤问题。本文阐述了煤矸石填充采空区或废弃巷道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6.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大同煤矸石、开滦唐山矿煤矸石的增白工艺 ,对酸浸脱杂的温度、酸浓度及煅烧工艺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 ,大同煤矸石、唐山矿煤矸石可用于作造纸涂料级高岭土 ,白度可达 92以上。本研究为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5):68-75
文章以煤矸石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并结合响应面方法,优化改性煤矸石制备条件,通过负载壳聚糖制备新型复合颗粒吸附材料。采用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平衡曲线和热力学模型拟合原煤矸石、改性煤矸石和复合煤矸石3种材料对Cr(Ⅵ)的吸附特性,并结合XRF、TG-DSC、XRD及SEM分析表征手段探讨了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缺氧条件下,煅烧温度698℃、煅烧时间28 min、煤矸石/ZnCl2质量比为20∶13时制得的改性煤矸石对Cr(Ⅵ)的去除率最大;当壳聚糖/改性煤矸石质量比为0.09时,Cr(Ⅵ)的去除率达到97.57%。3种煤矸石材料吸附Cr(Ⅵ)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复合煤矸石吸附Cr(Ⅵ)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量随温度增加而减小,是放热反应。3种材料对Cr(Ⅵ)的最大吸附量依次为改性煤矸石(9.56 mg/g)复合煤矸石(7.38 mg/g)原煤矸石(4.88 mg/g)。复合煤矸石颗粒材料克服了原煤矸石和改性煤矸石处理废水时固液分离困难的缺点,是一种新型环保重金属离子吸附剂。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煤矸石的现状,分析了煤矸石对自然环境的危害。探讨了利用煤矸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煤矸石是采煤过程中随开采而出来的废弃物。综合利用煤矸石,既可防止污染,保护环境,又可变废为宝,为民造福,国内外均重视煤矸石利用的研究。为了开辟利用煤矸石制备马赛克的新途径,西南师范大学环境化学研究所承担了重庆市环保局下达的“利用煤矸石制备马赛克”的科研。经3年的小试和中试研究,获得了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生  相似文献   

10.
摘要:煤矸石是煤炭开采、洗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污染的固体废弃物,是我国目前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对于大量堆放的煤矸石,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也浪费资源、本文通过对煤矸石综合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阐释了煤矸石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和改善煤矸石综合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潞安集团公司下属单位矸石山综合治理的实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介绍了矸石山综合治理的有效方法,提出了对矸石山综合治理工作的几点注意事项及建议,为矸石山的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物之一,其长期存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还会污染大气、土壤和水体。本文介绍了我国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和控制目标,分析了我国煤矸石综合利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展望煤矸石综合利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煤矸石是我国排放是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弃之为害、用之为宝。本文主要论述了煤矸石的综合利用途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淮南煤矸石综合利用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淮南市煤矸石的排放、组成特性、产品的技术可行性、市场需求等进行分析、论证,提出适合淮南市煤矸石产品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对策,并从经济环境效益发生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15.
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量煤矸石(0%、13%、26%、40%、53%)对贫瘠土壤改良的效果和对小白菜生长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混合基质中Pb的迁移能力较差,小白菜中Pb积累量与植物体生物量具有正相关关系;(2)小白菜的发芽率、根系长度、地面以上株高和生物量等均在煤矸石施入比例为26%时达到最佳,发芽率、地面以上株高和干重分别增加23%、23.05%和20.62%;施入煤矸石超过40%时将导致各项指标有所下降;(3)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食品质量评价,加入煤矸石量分别为0%、13%和26%时,产品污染指数分别为0.69、0.79和0.93,属于清洁水平;而加入煤矸石量为40%和53%时,污染指数分别为1.12(轻污染水平)和1.38(轻污染水平)。煤矸石可增加植物生长过程所需营养物质而作为贫瘠土壤的改良剂,实现煤矸石资源化并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新汶矿区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中心,以煤伴生资源、煤矸石等废弃资源深度开发为切入点,横向拓宽产业领域,纵向延伸产业链,构建形成了以"煤、电、化、建"为主体的矿区产业集群。通过以矸换煤、煤炭地下气化、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炭深加工、矿山设备再制造、废水利用等多种途径,提升资源利用深度和广度,实现产业间的废弃资源、废旧产品与主导产业之间的半闭合连接,形成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资源综合利用模式,对于矿山企业特别是老矿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的进步,对固体废物进行深加工,赋予更多的科技含量,开发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已经成为可能而且也十分必要。对粉煤灰、高炉矿渣、煤矸石等多种固废的深加工利用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含义、内涵、原则,阐述煤矿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简单分析了张集煤矿的矿产资源状况,并从矿井水资源的净化利用、粉煤灰、煤矸石及瓦斯气的综合利用4个方面探讨了张集矿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长期堆积的煤矸石会在雨水淋滤、地下水浸泡下释放重金属元素,随着水流向周边土壤扩散的同时,也会在土壤毛细作用及植物根系活动作用下向上层覆土迁移,对土壤质量产生影响。以宁夏宁东某矿矸石山为研究对象,分析矸石山不同深度覆土及周边0~200 m土壤环境中Cu、Zn、Pb、Cr、Cd、As、Mn、Ni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探究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并综合评估土壤生态风险。研究表明:Cr是研究区的主要污染因子,矸石山覆土有86.36%的采样点位Cr含量超过原土,矸石山周边表层、深层土壤分别有100%、50%的采样点位Cr含量超过对照点土壤背景值;煤矸石中有毒重金属元素向覆土有一定的迁移性,且与煤矸石层接触的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富集明显;煤矸石粉尘扩散是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富集的主要途径,其显著影响范围在矸石山10 m内;矸石山周边土壤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为40.80~63.31,污染程度均为轻微,矸石山覆土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为44.83~70.54,仅有1个点位污染程度达到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