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湖东部湖湾大型水生植物分布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了太湖东部湖湾(贡湖湾、光福湾、渔洋湾)秋季沉水与浮叶植物的种类组成、覆盖度及水体理化性质,分析了大型水生植物的生长与分布对湖水总氮、总磷、透明度与叶绿素(Chl-a)等水质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湖东部不同湖湾大型水生植物的分布状况具有明显差异,其分布频度在4.8%~95.2%,并以马来眼子菜分布频度最高.大型水生植物的生长对水体营养盐含量、理化因子等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水生植物生长区湖水不同形态营养盐含量均低于无水生植物生长区,其总氮与总磷平均含量分别低约39%与51%.此外,蓝藻水华首先会在有水生植物生长的区域堆积,且沉水植物生长优势区蓝藻水华堆积程度要高于浮叶植物生长优势区,表现为该区域Chl-a平均浓度最高,达11.15mg/L,而浮叶植物区Chl-a平均浓度为9.98μg/L,无水生植物区的水华堆积程度最低,其Chl-a平均浓度为7.19mg/L.因此,针对不同水生植物生长区,其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策略亦不同.  相似文献   

2.
<正> 矿物晶体表面微形貌(surface Microtopography)研究是近一、二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矿物学新领域,它以发育良好的天然矿物和人工晶体为对象,应用灵敏的位相差显微镜和多光束干涉仪等光学显微技术,揭露晶体表面上各种精细的生长或溶解图案(包括不同形态的螺蜷线、生长层、生长条纹、微斜面、蚀坑结构等),精确测量每一生长台阶(或生长层)的高度及台阶间宽度,运用近代晶体生长理论解释所研究的微形貌特征与矿物生长条件,生长过程的内在连系,达到从微观角度解决矿物个体生长发育历史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植被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改进的Savitzky-Golay滤波算法重构了2001-2010年MODIS NDVI时间序列数据,反演了浙江近10 a来的植被生长状况,利用分段多项式拟合和动态阈值法提取了自然植被重要物候期(生长季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生长季长度等),分析了植被物候期的年际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异特征,并结合同期气象数据,探讨了植被物候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①浙江植被覆盖有所减少,整体下降趋势不显著,平均植被生长季为222 d,长度略有延长,其中开始时间提前趋势不显著,而结束时间推迟显著.②植被生长季为3月下旬至11月中旬,植被生长季的开始时间从北往南逐渐推迟,生长季结束时间相对集中,其中生长季延长的区域面积和缩短的区域面积相当.③气象要素与关键物候期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冬季的热量供给是影响浙江植被生长开始的重要因子,植被生长季前期温度积累的增加有利于植被生长;生长季结束时间与当年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当年降水和湿润指数的减少呈负相关,但影响不显著,从与各相关月、季度相关分析来看,秋季干湿程度对植被生长季结束时间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4.
垃圾土上植物的生长与生态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粮食作物、蔬菜、牧草、草坪草与观赏花卉等植物在垃圾土上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各种植物在垃圾土上均可成活,且大部分植物生长快,有效成分含量高,但作物种子和苜宿可食部分的重金属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5.
在定义生长季节长度(GSL)、生长季节开始时间(LSF)以及生长季节结束时间(FFF)三个生长季节指数的基础上,采用模糊聚类、稳健回归及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新疆1961—2010年生长季节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并针对作物生长季节指数变化对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新疆20世纪90年代中期,GSL变化幅度很大,低纬地区生长季节受低温影响较小,而随纬度上升,中高纬地区生长季节受低温影响越大。生长季节长度的变化与秋季低温(生长季节结束时间)变化情况紧密相连,全疆生长季节长度在80%的保证率下,较多年平均生长季节长度缩短5~14 d。生长季节长度的延长,会导致净初级生产力以及年蒸散发总量上升,继而影响水文、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Zn~(2+)和Pb~(2+)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赤潮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在不同浓度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东海原甲藻的生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用此模型对其生长过程进行非线性拟合,可以得出在不同浓度Zn2+、Pb2+存在下东海原甲藻的终止生物量和最大生长速率等数据。其中最大生长速率与Zn2+、Pb2+浓度的关系可用Lorentz方程进行拟合,所得结果表明,Zn2+、Pb2+浓度分别小于0.027和0.48 mg/L时,对藻的生长及藻体内叶绿素a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当Zn2+、Pb2+分别达到1.2和6.0 mg/L时,藻的生长及藻体内的叶绿素增长受到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7.
大班幼儿认为身体的生长就是身高、相貌、体能、权利、称呼等的变化;生长具有普遍性、过程性、自然性、不可逆性和顶点等特点;人的生长需要运动、营养和听话。对于身体的生长他们抱有渴望和害怕两种态度。幼儿关于身体生长的观念具有表象性、经验性、文化性和模糊的因果联系等特点。从幼儿的这种观念出发,幼儿园的课程应该尊重幼儿的观念;教学活动要引导幼儿接纳不同想法,并学会论证自己的观点;幼儿需要拥有自己的权利;要给儿童文化一个自由的生长空间。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用凡尔赛营养液作为基础培养液,分别加入一种含钛植物生长促进剂和TiCl4溶液,以早熟五号大白菜为试验对象,基础培养液作为对照,考察钛元素对大白菜生长的影响及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施加含有相同含钛量的植物生长促进剂与TiCl4溶液的大白菜中单株大白菜鲜重增幅分别为35.4%和23.1%;可溶性糖含量增幅为162.5%及118.8%;大白菜中硝酸盐含量的降低幅度分别为15.2%和13.8%;亚硝酸盐含量的降低幅度分别为36.4%和33.8%。同时,还测量了其他相关指标如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等。添加TiCl4的培养液与对照相比,在各项指标中都表现出优势,与添加植物生长促进剂的培养液相比,叶绿素、硝酸盐等指标相差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正> 铬做为环境中的一种污染因了,它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等运动规律,以及对某些粮食作物生长过程的影响等方面的观察与研究,在国内、外已有某些报导。但对于象蔬菜类作物的铬污染生态效应方面的专题报告,还很少见到。为了揭示灌溉水体中六价铬,对蔬菜类作物生长过程的影响状态,本文重点以青椒、白菜等作物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模拟实验等途径,对水体中六价铬所给予的影响与危害状态等做以初步报道。  相似文献   

10.
将产油小球藻HQ(Chlorella sp.HQ)分别与蓝藻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 wesenbergii)以不同初始接种密度比(1∶1、1∶5、5∶1)混合培养,发现等接种密度共存时水华鱼腥藻及惠氏微囊藻的生长能力均于培养第4 d起强于小球藻HQ;小球藻HQ与水华鱼腥藻共存时的生长能力(kapp=-23.45×104个/(mL·d))强于与惠氏微囊藻(kapp=-47.61×104个/(mL·d))。非等接种密度共存环境中,水华鱼腥藻和惠氏微囊藻的生长能力均强于与其接种密度相同的小球藻HQ。等接种密度共存环境中的小球藻HQ相比于非等接种密度共存环境具有更强的生长潜力(与水华鱼腥藻:rm1=(0.17±0.06)d-1,μ1=(0.22±0.11)d-1;与惠氏微囊藻:rm2=(0.75±0.13)d-1,μ2=(0.49±0.04)d-1)。不同初始接种密度比、不同混培藻种对小球藻HQ对数期的生长能力影响不明显(P>0.05)。该研究为小球藻HQ应用于水质深度净化与高价值生物能生产耦合技术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岩溶脆弱环境下贵阳盆地土壤和植被的保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贵阳市岩溶脆弱环境下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调查分析母岩与土壤及植被的关系,讨论各种因素对植被生长及环境保护的影响,提出了岩溶脆弱环境下不同土层中适宜生长的植被类型及相应保护措施,有利于贵阳市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蛋白核小球藻和普通小球藻为实验材料,探讨了通过微藻与微藻或藻液之间的组合方案,考察去除头孢拉定、头孢他啶及阿莫西林3种抗生素的效果。结果表明微藻与微藻组合方案对于头孢拉定去除效果优于微藻与微藻培养液组合方案;抗生素浓度与微藻比生长速率呈负相关,且抗生素浓度越高,微藻比生长速率越低;等浓度混合的抗生素对于微藻生长抑制作用与单一浓度抗生素并无明显区别;"普通小球藻+蛋白核小球藻"的组合方案对与抗生素处理效果最好,头孢拉定、头孢他啶及阿莫西林在12 h内总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了80.85%、57.98%和82.82%;头孢拉定、头孢他啶及阿莫西林等3种抗生素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微藻对于它们的处理能力在不同区段内明显不同,但同种抗生素在不同微藻中最高去除区段却相同。  相似文献   

13.
李志华  吴军  李胜  谢磊  王晓昌 《环境科学》2012,33(6):1913-1917
对比分析了无厌氧搅拌的异养菌系统和有厌氧搅拌的除磷系统的颗粒污泥的粒径、密度、形态等特征,得出后者较前者稳定.通过动力学参数分析发现,颗粒污泥的稳定与微生物的代谢特征有一定的关系,即慢速生长系统具有较好的颗粒稳定特征可能与能量维持代谢的比例较大有关.通过对比分析慢速生长系统不同粒径的微生物代谢特征,发现用于表征非生长代谢相关的能量维持系数m和Smin/CODinfluent与颗粒的稳定性具有密切的联系,因而可以作为表征颗粒污泥稳定性的定量指标.本研究改变了长期以来通过观察污泥形态、粒径、密度等理化参数来定性描述颗粒稳定的技术体系,从微生物能量代谢角度建立了定量描述颗粒污泥稳定的方法和指标.  相似文献   

14.
潮间带生理生态是海洋环境中最复杂和重要的领域之一。潮间带海藻在生长、发育、繁殖的过程中经常不可避免要遭受干出、温度、盐碱、辐射等不良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和胁迫,对于生长在潮间带的石莼属绿藻来说尤其严重。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重要石莼属种类在高温、干出、光照、营养盐与重金属等非生物胁迫因子影响下的生理特征及其抗逆机制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并提出和讨论了有关该领域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将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接入不同初始NO3--N浓度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通过分析测定藻密度、细胞内氮、叶绿素-a和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等参数,探讨不同初始氮浓度对小球藻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氮源可以明显促进小球藻的生长,且随着氮源浓度的提高促生长作用增强,但高浓度的氮在生长后期抑制了藻的生长。Monod方程揭示了藻的生长与水中氮浓度之间的关系,9.2 mg/L组的最大比生长率(μmax)在3个处理组中最大,然后依次是27.7 mg/L和4.6 mg/L组。半饱和常数(Ks)呈现4.6 mg/L27.7 mg/L9.2 mg/L组的趋势。小球藻细胞内氮与叶绿素-a的增长曲线基本吻合,细胞内份额氮与叶绿素-a的增长不同步。小球藻生长过程中NRA呈现先升高之后逐渐降低的趋势,9.2 mg/L和27.7 mg/L组NRA相近,表明NRA可能存在一定阈值。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农业生产实践中残留地膜对土壤物理性能及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作者采用大田试验,以PPC地膜和普通地膜为供试材料,设置3种处理,分别为普通地膜处理(PF)、PPC地膜处理(JF)、无地膜处理(CK);通过室内试验分析,对玉米生长期间的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根系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生长期间,PF处理的含水率显著低于CK、JF处理,导致土壤三相比增加,影响土壤的固相、气相和液相比例;JF处理与PF处理相比,JF处理减少了残留地膜对土壤含水率、容重、孔隙度及渗透率的负面影响,减少了地膜残留对土壤结构的破坏,以及其对玉米根系生长的阻碍。与CK处理相比,由于PPC地膜在试验期间未能达到完全降解,所以对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根系生长均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与PF处理相比其可减少残留地膜对土壤的破坏及阻碍玉米根系生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城市再生水景观回用的主要问题是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华的暴发。为了抑制藻类的大规模生长,需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以便将有可能爆发水华的藻类及时杀死或除去。目前,人们已经对景观水体中常见藻类的生长规律做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水体中藻数量(藻密度)的多少与水体的pH值和DO值的变化有密切而相对稳定的关系。通过在线实时监控pH值和DO值,找到△pH、△DO与藻类生长之间的关系,并结合pH、DO、温度、正磷酸盐和总氮等指标,实现实时识别和预测水华爆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给水管网管壁铁细菌生长特性模拟及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洋  张晓健  陈雨乔  陆品品  陈超 《环境科学》2009,30(11):3293-3299
利用AR反应器对管壁铁细菌的生长特性、影响因素以及悬浮铁细菌与管壁铁细菌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管壁铁细菌在反应器运行12 d后达到稳定生长,出水中铁细菌数量比进水增加1 lg,剪切力对于铁细菌达到稳定生长的时间有影响,但对稳定生长后挂片上的铁细菌数量没有明显的影响.稳定余氯0.3 mg/L可以有效控制悬浮和管壁铁细菌的生长,数量降低1 lg;对于管垢内的铁细菌即使余氯增加到1.0 mg/L仍无法杀灭;余氯浓度0.05 mg/L无法有效控制悬浮和管壁附着铁细菌的生长.对于稳定生长下的管壁铁细菌,增加余氯浓度至1.25 mg/L,可使管壁铁细菌数量降低2 lg~3 lg.稳定生长状态下,悬浮铁细菌与管壁铁细菌数量具有线性关系.并在试验基础上提出给水管网铁细菌生长控制对策:维持管网余氯0.3 mg/L;定期采用较高浓度消毒剂冲洗管道;采用新型防腐管材或加快旧管网改造,提高管网抗腐蚀性能等.  相似文献   

19.
洱海湖滨带茭草收割管理关键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确定洱海湖滨带茭草收割管理的时间、频次及高度等关键参数,通过室外与现场模拟,研究了不同收割处理下的洱海湖滨带茭草再生率、株高等生长与生理指标.结果表明:8月和10月收割后茭草再生株的叶长和直径显著下降;10月份收割较8月份收割更不利茭草的再生长:其茭草再生长最大速率下降29.6%,再生株叶长和直径分别下降26.9%、25.9%.现场10月份对同一区域茭草进行重复收割,其恢复生长最大速率比单次8月收割下降37.1%;比单次10月份收割下降10.6%,故收割管理应以单次收割为宜.对浅水区(水深50cm)茭草沿水面收割更有利于其再生长(再生率为100%).  相似文献   

20.
安太堡露天煤矿1993~1998年土地复垦试验结果表明,在排土场逆境条件下,刺槐可以正常生长.坡度、坡向、地表物质组成和植物配置模式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因子.在阳向坡、避风处生长良好.黄土母质有利于1年生刺槐的生长,岩土混排则更有利于2年生以上刺槐的生长.刺槐与草混交抑制刺槐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