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概述电镀生产过程中,由于镀液质量、电镀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镀件报废。这些镀件在重新电镀前,必须进行退镀处理。镍、铜镀件的退镀是在浓硝酸——盐酸体系中进行的。因退镀液中金属离子浓度逐步升高,硝酸浓度下降,退镀质量和速度变差、变慢,最后溶液就成为退镀废液。镍、铜退镀剂组成一般为9份硝酸,1份盐酸的混合液。报废后的金属离子总浓度为50克/升以上。由于该体系的酸度及氧化性远  相似文献   

2.
利用铬酸和硫酸在有机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备出硫酸铬(Ⅲ),随后开展利用三价硫酸铬取代六价的铬酸的工艺实验,研究并改进了镀液配方,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数据,同时对三价铬电镀和六价铬电镀在原材料、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污染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探索出了改进三价铬电镀产品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装饰性镀铬和硬铬电镀过程中,槽液浓度随着电镀过程的延长而降低,而且逐渐积累了Cr~(3 )、Fe~(3 )、Cu~(3 )与金属阳离子,当槽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影响镀件的质量,导致镀液无法再用而报废,从而产生高浓度镀铬废槽液,废槽液含铬酐200~280克/升,三价铬、铜、镍、铁等杂质离子50克/升左右,(其中大量为  相似文献   

4.
我厂电镀车间是一个中型的综合性多镀种的车间,每天大约产生含铜锌镉等重金属离子的铬废水80~140米~3,这些废水主要来源于铜件光化钝化、镀锌镀镉光化钝化镀铬,铬酸阳极化、退铜、电抛光、阳极化和镁氧化的填充处理以及发兰去红灰的漂洗冲洗水,废水中六价铬浓度一般在30~  相似文献   

5.
铬和铬的化合物均为有毒物。三价铬和六价铬最为常见。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大100倍。因此,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都规定了水体中六价铬的最大允许浓度。目前,国内外水中铬的标准物质均为总铬标准物质。三价铬和六价铬共存,且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6.
电镀废水中铬的处理与回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洪 《陕西环境》1998,5(1):24-25
1前言电镀液中,由于铬研(CrO3)含量高,常常因零件表面附着而带入漂洗水中,据资料报道:在电镀过程中,80%的铬研损耗于镀件带出的附着液,成为工业废水的一个重要污染源。它在废水中一般含量为25~100mg/l,大大超过工业废水允许排放浓度。铬在我国是相当贫乏的较贵重资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镀铬是电镀生产中主要镀种之一。镀层外观美丽,硬度高,耐热性好,耐磨擦及耐腐蚀等。所以广泛用于机械工业,国防工业、民用工业等。镀铬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一直采用高铬酸镀铬,其铬酐含量都在250~400g/e。镀铬的特点是:镀液温度高,电流密度大,阳极不断析出氢气,液面产生大量铬雾,随废气排出。此外镀铬时间短,周期快、镀件不断从镀槽取出。当镀件从镀槽取出时,将带出大量的铬酸,随废水排出。镀铬过程中仅有10~20%铬酐用于析出金属铬。而其余80~90%的铬酐都损失在排风及洗涤水中。这样不但直接  相似文献   

8.
有机肥对铬污染土壤解毒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们早已注意到铬对土壤和作物的污染以及对人体的危害,但较为详细的研究与普查工作却是近几年才开始。关于土壤中铬的本底值、三价铬和六价铬的毒害状况及污染指标的研究国内均有报道,而国外则比较注重于铬的毒害机理的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在不同的作物上,施用不同的厩肥,以探讨不同浓度的六价铬(Cr~(+6))、三价铬(Cr~(+3))对作物生长发育的毒害及其在作物  相似文献   

9.
含铬(Ⅲ)电镀污泥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镀污泥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三价铬,堆积排放于自然界中,污染了地下水源,对人体、植物有莫大的害处.有人认为,三价铬化合物是一种蛋白质的凝聚剂,它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鉴于此,我们对电镀厂排放含Cr_2O_3污泥为试样进行实验.本文以电镀厂污泥为试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把三价铬转化为零价铬,不但除掉了其中的三价铬,使废渣符合排放标准,而且取得了金属铬,变废为宝.利用这种方法来处理废渣、既简单、  相似文献   

10.
柠檬酸淋洗去除土壤中铬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铬渣污染场地常常对其周边的土壤及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因此,亟需探索修复铬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技术方法.本文以某典型铬渣堆存场地内采集的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配置了浓度分别为0.01、0.05和0.1 mol·L-1的柠檬酸溶液,通过振荡洗脱批实验和淋洗柱实验对柠檬酸去除土壤中铬的效果和机理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酸对土壤中可还原态与可氧化态铬的淋洗效果显著优于去离子水,其对土壤中总铬的淋洗率可达80.7%,而去离子水仅为49.9%;在振荡洗脱批实验初期,土壤中50%左右的铬可以快速扩散到溶液中,且不同淋洗剂间淋洗效果无显著差异;柠檬酸的存在,使得反应体系中的六价铬逐渐被还原为三价铬,且还原速率随柠檬酸浓度的升高而增大;p H并非影响柠檬酸去除土壤中铬效果的唯一主要因素,柠檬酸对土壤中铬的去除机制还缘于其对土壤中三价铬的解吸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取自不同电镀企业的12个电镀污泥样品中的重金属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污泥中的主要重金属种类为Cr、Cu、Ni、Pb、Zn、Sn,其含量范围分别为40~14230、22~16000、14~20000、5~120、37~91000和32~19000 mg/kg。镀件种类、镀种及其相应的处理工艺(粗化、钝化)是造成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此外,高铬粗化和钝化液的选用是导致污泥中重金属Cr含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把Pb作为电镀槽阳极是造成污泥中Pb含量增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用亚硫酸钠将电镀废液中的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用硫化钠除去铜,用氢氧化钠沉淀三价铬后,用一定量的硫酸溶解氢氧化铬后得到碱式硫酸铬加以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循环伏安法探明了"Achromobacter sp.CH-1-Cr(Ⅵ)-水"体系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循环伏安曲线上-0.62V(相对于SCE)的电流峰对应的反应为Cr(Ⅵ)还原成Cr(Ⅲ)的反应,在电势为-0.82V时Cr(Ⅲ)开始还原为零价铬.体系中的电极反应为不可逆过程,阳极扫描时Cr(Ⅲ)不会被重新氧化为Cr(Ⅵ).细菌的存在使Cr(Ⅵ)的还原更容易进行,其还原峰电势正移约0.2 V,细菌对体系中的电化学反应起了催化作用.随细菌量的增加,氢气的析出、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及三价铬进一步还原为零价铬的电势均发生了正移,过高的细菌量主要影响三价铬还原沉积为金属铬的过程.铬浓度对细菌还原Cr(Ⅵ)溶液的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不大.初始pH值为10是细菌还原Cr(Ⅵ)的最佳pH值.  相似文献   

14.
铬(Gr)是一种银白色有光泽、坚硬而耐腐蚀的金属,熔点1,900℃,沸点2,480℃,密度7.2(20℃),原子量51.996。铬化合物以二价(如氧化亚铬CrO)、三价(如三氧化二铬或叫铬绿Cr_2O_3)、六价(如铬酸酐CrO_3,铬酸钾K_2CrO_4,重铬酸钾K_2Cr_2O_7等)的形式存在。二价铬离子(Gr~( 2))可氧化为三价铬离子(Gr~( 3)),而六价铬离子(Cr~( 6))可被加热或在还原剂作用下还原为三价状态。三价铬在水中可形成氢氧化铬而沉淀,产生氢氧化铬的量与水的pH值有关。当pH值为7.02~9.8时产生氢氧化铬沉淀最多。氢氧化铬的沉降速度又与水温有关,如水温在18~  相似文献   

15.
含铬电镀废水的资源化处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电镀厂产生的高浓度含铬废水,研究了硫化钠还原沉淀法回收电镀废水中的铬的可能性。讨论了pH、投药量、反应时间和搅拌速率等变量对铬回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1.6,工业硫化钠(60%)投加量为4.0g/L废水,搅拌速率170r/min和反应时间t=90min的条件下能够将原水中初始浓度为533.1mg/L的三价铬C(rⅢ)和530.0mg/L的六价铬[C(rⅥ)]分别降到42.9mg/L和0.01mg/L。此时铬渣中三氧化二铬(Cr2O3)含量为29.5%,满足回用要求。接下来,为了进一步去除残余的三价铬C(rⅢ),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讨论了重金属捕集剂(FZ)对其去除的最佳条件。在上述条件下出水中总铬(TCr)浓度最终降到0.94mg/L。  相似文献   

16.
皮革厂制革染色过程中添加大量的化学品,铬鞣过程中残留的三价铬与其中的部分物质作用,使得常规的化学沉淀不能将三价铬沉淀去除。通过研究鞣制染色段化学品与三价铬的相互作用,并采用电化学法对制革染色水进行处理。选用铝板作为电极材料,经试验获得试验参数,电流密度130 A/m~2,电解时间15 min,调节pH 8.0~8.5。沉淀后可将铬去除至1.5 mg/L以下。同时色度去除70%以上,COD去除率40%~70%。  相似文献   

17.
膨润土对不同价态铬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对铬的2种价态化合物(三价铬和六价铬)在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3种不同形式的吸附等温线的比较,选择出最符合2种价态铬化合物的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线,确定三价铬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0.47 mg/g,同时还研究了pH值对吸附的影响,探讨了石灰及2种表面活性剂SN-1和ABSN对铬的吸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自然环境中,元素铬主要以三价铬及六价铬的形式存在。已经证明,微量三价铬是动物机体及人体的必需元素,供给三价铬具有降血糖、血脂及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缺铬可能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然而六价铬则是有害元素,六价铬及其化合物是强氧化剂和致敏剂,腐蚀、刺激作用强,除可以致皮肤、粘膜的局部损伤外,并对全身有中毒作用。动物实验表明,不同形态的六价铬化合物,导致肿瘤发生的几率不同。  相似文献   

19.
测定固体废物实际样品中的六价铬时,往往存在着三价铬的干扰。利用传统的酸消解前处理无法有效地去除三价铬的干扰。运用碱消解前处理虽然可以消除三价铬的干扰,但由于前处理过程中,溶出液有色且基本为黄色,对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造成较大干扰。故建立碱消解一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本方法不仅解决了三价铬的干扰,并避免了溶出液对测定结果造成的误差。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温自蔓延技术处置铬渣,探讨了高温自蔓延技术还原解毒固化铬渣的机制。以铝粉和三氧化二铁作铝热剂,与铬渣充分混合,用镁条点燃引发自蔓延反应,最终得到铬渣固化体。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自蔓延技术能有效固化铬渣,铬渣的掺渣率高达44.94%。浸出实验结果表明:A组(铬渣原样)铬渣固化体总铬浸出浓度未检出;B组(铬渣原样+重铬酸钾)铬渣固化体总铬浸出浓度为0.117 76 mg/L,远远低于国标(GB 5085.3-2007)限值15 mg/L,六价铬浸出浓度未检出。XRD分析表明:铬渣还原解毒固化机制主要是六价铬在自蔓延反应中被还原为三价铬,再与其他金属化合物在高温熔融状态下生成含铬尖晶石,铬以离子键Cr—O的形式参与尖晶石的晶格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