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主管,谁负责”是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的一般原则。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谁主管安全,谁就负责。所以,一般认为,应该是企业的“一把手”、主管安全生产的企业领导,企业安全生产部门领导负责。但是,也有人提出:如果所发生的事故是因为人力资源部门所选的人不合格而造成的,或者是因为采购部门所购置的设备本身存在问题而引起的,那这时责任该由谁来负呢?  相似文献   

2.
安全生产责任是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安全生产责任制是落实“两个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利于签约各方更好地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有利于形成“政府领导、部门监管、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3.
按照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和全社会广泛支持”的格局,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和群众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中不同主体的责任是不尽相同和不可替代的,而落实这一责任体系责任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相似文献   

4.
为从根本上扭转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不重视、不想抓、不愿抓、不敢抓安全生产的局面,改变少数地方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末位化、非党化的状况。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征求意见。并经自治区人民政府两次常务会议审议,去年12月广西颁布实施《广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暂行办法》。根据《暂行办法》规定。政府及部门安全生产责任按照“谁管辖,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界定。《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政府政绩考核内容,作为评优评先、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暂行办法》是继《广西安全生产条例》后又一重要文件,在全国率先推出。  相似文献   

5.
关于安全生产的经费投入问题,这里要强调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即贯彻"安全生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不安全就不能生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应该以各主管部门、各企业为主体.从整个政府转变职能和体制改革的要求来讲,监督和执行要分开.各级政府安委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级政府的安全生产执法部门主要是集中力量加强安全执法检查,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6.
新疆克拉玛依石油化工厂到1998年11月6日实现了安全生产3000天,创石化企业同类装置长周期安全生产纪录。近年来,该厂生产蒸蒸日上,经济效益连年上新台阶。仅1998年1月至10月,共加工原油204.5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0.81亿元、销售产值24.56亿元,一举跃入全国最大的润滑油生产企业行列。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从1991年开始,克石化厂每年都要根据领导班子和体制变化情况调整充实安全生产委员会,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安委会职责,规定厂部各主管领导的责任分工,建立和完善班组保车间、车间保厂部的一级保一级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领导承包要害单位及考核办法应运而生,除了16名厂领  相似文献   

7.
正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树立"一切事故皆可避免"的安全理念,坚持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属地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基本原则,着力做好"五个不放松"确保安全环保形势长期稳定,有效防范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相似文献   

8.
<正>为确保"两会"期间全区安全稳定,长白山管委会提前安排,及早部署,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不动摇,坚持"谁主管谁负责"不动摇,狠抓工作落实,实现了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开门红。长白山管委会多次召开会议,对"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谢忠岩亲自率队,深入一线对全区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要求各部门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确保"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管委会副主任霍建军多次带领相关部门主要负  相似文献   

9.
易安民声     
正"追责要围绕履责,履责要围绕定责,定责要根据岗位。"——易安网友静心认为,追责要围绕履责,履责要围绕定责,定责要根据岗位。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一定是管理或者监管责任而不是主体责任,真正该负主体责任的应该是实际岗位或区域的人员,谁的事谁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发生事故,第一个该追责的是具体负责该业务的人,安全管理人员该负的是由企业或法规赋予其的职责没履行到位而需要负的责任,关于这一点《安全生产法》有规定。  相似文献   

10.
3月16日,国家安监总局发布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的重要举措,是指导企业落实安全责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行动指南。以往,"不知从何下手"是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最突出的共性。事实也的确如此,除了国有大型企业、高危及规模以上企业,一般的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来讲,老板经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  相似文献   

11.
落实“企业负责”靠强化干部安全职能上钢五厂第一炼钢厂厂长朱希圣决策制订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我厂强化了干部的安全职能,取得了好效果。1、谁主管谁负责,责任到人。我作为分厂行政一把手,每年元月初组织召开安全年会,在认真总结上一年有效...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吉林省安监局把"打非治违"作为确保全省安全生产的重头戏,力求铲除非法违法的"土壤"。省安监局局长曹宇光谈及这项工作时表示:"要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尤其是较大以上事故,就必须在治理上下工夫,在严打上动真格的,坚决杜绝非法违法行为。"按照"属地管理、管行业必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吉林省明确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责任和分工。省里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重点、措施和办法。同时,全省各地、各部门纷纷组织督查和检查,定期向省安委会汇报进展情况。落实责任强化领导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日前,冶金部在总结1992年全行业因工死亡事故减少5.3%安全成绩的经验基础上,要求1993年安全生产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并作出了具体部署。 首先,要求各企业领导认清形式,更新观念,继续强化安全管理。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中,无论机构如何调整,人员怎样精减,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应继续加强,不能放松。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各级、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第二,要求各企业继续抓紧基层的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坚持以法治厂,把规章制度和标准化作业落实到车间、班组。利用“安全月”、“安全周”、“三不伤害”和…  相似文献   

14.
执行安全规则是每个雇员的职责陈小云编者按:如何在中外合资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中落实“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如何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浙江太平洋化学有限公司在这些问题上作了一些新的探索。他们的作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5.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丹阳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推进“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责任体系落实,逐步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监管、部门协同、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安全监管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主要负责人是一个单位、一个企业的第一责任人,就应对本单位、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总责。安全管理部门和安全管理人员是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部门,他们对整个单位、企业负有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其他所有人员都要实行“一岗双责”,对主管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主要责任。图为香炉山钨业公司的安全责任标牌。  相似文献   

17.
<正>企业要加强人的安全管理,并不能简单地只抓一线作业人员,而必须从落实各级各部门各层面的"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入手。领导层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的负责人,或者一个小单位的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是否落实,对于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至关重要。因为他们是决策者。一个错误  相似文献   

18.
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生产中发生事故,除了可能导致生命的毁灭、家庭的破碎、财产的损失外,还可能带来一系列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做好安全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抓安全工作最基本的、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落实责任,那么,这个“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应如何划分?往哪里落?具体各部分由谁来承担?这些问题尚需讨论,统一认识。然后才能真正实现各负其责、各尽所能、齐抓共管。否则,就可能出现“共同责任”谁都不负责、“谁抓都不越位”谁都不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安全工作究竟谁说了算?"通常来说,应该是单位领导说了算,但领导也并非能够"为所欲为",各自都立有"军令状",即安全生产责任书。一旦有隐患,就得马上整改,一旦遇到危险,生产再忙也得停下来。如果心存侥幸,不顾安全"为所欲为",安全监管人员就会跑过来令其"住手",然后依法依规给予相应的惩处,而且领导在升级评定中又要遭到安全的"一票否决"。那么,是否是安全人员说了算?答案依然值  相似文献   

20.
正经过近五年的综合整治行动,厦门市翔安区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严格,安全生产稳定,全区11家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现状得到明显改善。据了解,翔安区严格治理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成立液氨制冷企业安全专项检查工作小组,区安监局牵头,安监、经科、消防、质监、环保、气象等部门分工合作,共同负责全区液氨使用企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计划、协调、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分工,细化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