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旅游产品的开发水平是西部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在西部国内旅游营销中,要把东部客源市场作为远程旅游目标市场,远程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分析东部客源市场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国内旅游远程市场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①体现西部特色,与东部旅游产品形成互补;②以资源保护为前提,开发生态型旅游产品;③整合西部旅游资源,开发跨区域旅游精品;④协调好各旅游要素的功能,形成不同等级的旅游服务系统;⑤针对东部地区客源市场特点设计旅游产品;⑥重视老年旅游和青少年学生旅游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天柱山国内旅游市场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旅游客源和客流两方面分析了天柱山国内旅游市场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化:2002年与1996年相比,天柱山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有扩散趋势,但仍呈较强的集中性,客源吸引半径小幅上升,呈明显的近程性;旅游客流在景区空间呈现多中心辐射扩散的分布点.在此基础上,划分了天柱山国内旅游市场空间圈层结构,对不同的圈层结构提出了不同的经营策略,以达到优化市场空间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九华山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与出游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汪德根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5):342-344,347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九华山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特征,得出国内客源市场集中程度降低、客源吸引力不断增强、波浪式推进的演变结论,并探讨了九华山旅游行为空间模式主要以单一目的地旅游模式和区域旅游模式为主,根据旅游意向调查结果显示,九华山与黄山在客源市场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两岸三地入境旅游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入境旅游发展的历史、旅游资源的特色、入境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及2001—2008年三地入境旅游发展的业绩指标和客源市场的对比分析可知:香港、台湾是中国大陆入境旅游的重要客源市场,两地游客总数占大陆入境旅游总数的63.4%;香港回归后,大陆放宽居民赴港旅游的政策使大陆游客迅速占据香港入境客源市场的半壁江山;而随着两岸政治关系的缓和,大陆将成为台湾入境旅游的重要客源市场。三地的旅游合作和共赢的途径是:将三地作为整体推广针对远程外国入境游客的"一程多站"旅游模式,使每个进入其中一地的游客都成为其他两地的中转客源,从而使各方受益。由于其地缘邻近、文化同源、旅游资源的互补性强,两岸三地必将相互成为主要的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5.
江苏国际客源市场亲景度与竞争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江苏国际旅游市场1996-2005年相关统计数据,通过亲景度、竞争态以及亲景度和竞争态的相关性研究,认为客源市场亲景度的差异是导致市场竞争态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据此确定江苏国际旅游发展的4类市场:重点市场、主要市场、潜在市场和机会市场,同时对江苏今后拓展国际旅游市场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临夏州客源市场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其客源市场应定位在周边地区,包括兰州、定西、甘南、青海省西宁、同仁等地市;在完善和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基础上,发展文化修学游、民族节庆体验游、生态休闲度假游、黄河三峡风情游、穆斯林民俗游、古生物考古游,并提出了相应的市场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7.
湿地生态旅游对保护湿地资源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构建湿地生态旅游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西凉湖为例对滨江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西凉湖旅游开发目前尚处在起始阶段,综合得分较低,但由于生态环境状况良好,加之便利的交通条件,因此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根据所在区域近五年的旅游客源变化,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五年旅游客源市场将进入快速增长期,成为推动湿地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潜在动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西凉湖湿地生态旅游总体发展拟定了规划方案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三大都市圈为案例地,以旅行社官网上的旅游线路为基础数据,运用数量统计分析、对比分析、CorelDraw制图等方法,分析了国内观光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模式与特征,从市场空间结构角度总结了三大都市圈国内旅游者的行为规律。研究发现,中远程旅游者倾向于选择大城市作为主要目的地;邻近省区客源市场偏向于以核心城市和距客源地较近的城市为主要活动节点。内部市场方面,北京、上海、广州分别是三大都市圈主要的国内客源输出城市;都市圈各城市与客源市场具有层级对应关系。通过对三大都市圈的比较研究,得出京津冀都市圈旅游发展均衡度较低,长三角都市圈旅游业呈网络化发展,珠三角都市圈旅游发展存在较大差异,都市圈整体旅游目的地尚未形成。研究结论为都市圈旅游市场开发和旅游企业针对性的产品设计与营销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旅游客源市场分析是区域(城市)旅游发展规划的重点。从国内旅游发展的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及客流地理结构等角度对无锡国内旅游发展做了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战略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杭州湾跨海大桥与宁波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连接以宁波为中心的长三角南翼和长三角中心地区的一条快速、便捷的重要通道。从旅游交通对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和游客决策行为等方面阐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对宁波旅游业的影响:促进长三角地区尤其是沪、甬、杭地区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的优势互补,扩大宁波的客源市场规模和范围,加速宁波市与长三角腹地旅游经济的融合。同时,以这些影响为依据,提出宁波市旅游业的发展对策:完善旅游设施、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旅游产业的软硬件水平,加强与长三角主要旅游城市联合,加快旅游产业带的迁移。  相似文献   

11.
四川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四川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论述了四川旅游市场和产品体系,提出了旅游开发的六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青藏地区是新兴的国际旅游热点地区,把握旅游市场动态演化规律,对青藏地区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1997—2011年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应用亲景度和市场竞争态模型,对青藏地区入境旅游市场格局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青藏地区入境旅游市场的持续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1999—2008年青海省国内游客调查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近10年的青海旅游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青海省国内游客的构成和特征,试图揭示青海旅游市场的现状。结论显示,虽然整体上青海国内游客数量持续增长,但仍存在省外游客吸引力弱、游客平均停留天数少、旅游设施差、服务质量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青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及市场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湖北区域旅游空间发展模式与战略布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区域旅游及其空间增长规律作了总结,根据湖北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形势,指出湖北旅游业发展应该走区域一体化战略模式,并通过点状开发、线状开发和网状开发形成一批能奠定湖北旅游形象,构建网络格局的中心旅游城市、品牌旅游线路和旅游局域网.根据该模式发展的要求,提出大武汉都市旅游区、鄂西南大三峡与民俗风情旅游区、鄂西北武当文化与山岳生态旅游区的布局,将武汉、宜昌和十堰(武当山)作为引导未来湖北旅游发展的三大支撑点来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环西宁地区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西宁地区是青海省经济的重心,也是旅游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的区域,该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对青海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在分析环西宁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6.
莆田塔斗山景区旅游市场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长春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5):471-472,F0003
分析了莆田市旅游客源现状与塔斗山景区客源现状,提出了塔斗山景区客源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塔斗山景区的资源价值、市场基础、开拓条件和潜力,确定了塔斗山景区的市场定位,并从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宣传促销等方面来开拓塔斗山景区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7.
城郊旅游的潜在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以合肥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城市郊区已成为旅游的热点区域,合肥市对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后,正着手大力开发城郊旅游.为了使合肥城郊旅游业的发展更具科学性,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合肥城郊旅游潜在的市场特征,得出其城郊旅游开发市场潜力巨大;在分析外来旅游者及市民的城郊旅游意向基础上探讨了合肥城郊旅游产品开发,认为新城郊区旅游功能可定位为水上休闲度假娱乐中心和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最后提出合肥城郊旅游科学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旅游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到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闲暇时间和消费能力.以江苏省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江苏省国内旅游市场和国际旅游市场的影响,提出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江苏省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发展策略:江苏省应长期发放旅游消费券和实行国民休闲计划发展国内旅游市场,利用上海世博会和上海迪斯尼项目来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9.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促进贵州旅游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爱平  安和平  唐丽萍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1):1054-1056,1006
分析得出贵州旅游资源具有自然资源富集、自然景观奇特、民族文化资源浓厚、红色旅游资源宝贵而丰富、气候资源宜人等比较优势。从生态环境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对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针对贵州旅游业加快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采用偏移一份额分析方法,以安徽省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客源市场的变化及其类型。研究结果显示,网络增长表明相对于基准旅游目的地区域,安徽省入境旅游业绩不佳;结构分量显示基准目的地对韩国、澳大利亚等10个客源地具有特殊的吸引力;竞争分量反映安徽省在基准目的地中具有较强竞争力,尤其是韩国和香港特区等8个客源市场;依据竞争分量和区位分量,将境外客源地划分为4种类型,并制定了相应的市场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