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傅贵 《安全》2016,37(1)
正近几年,重大事故依然时有发生,河南塌桥事故导致14人死亡,甘肃宁县"02·01"道路交通事故造成18人死亡,这些事故可以预防吗?如何预防?有大的事件发生时,人们首先都要问是"天灾"还是"人祸"?不少事故调查报告会将生产安全事故定性为责任事故,也就是"人祸"所导致,"人祸"其实就是"管理漏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上所列出的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大多数都将"管理漏洞"定为事故的主要原因(或者至少是之一)。日本的福岛核电站事故,也是"管理漏洞"为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去年11月12日中午,"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肖晓琳播报的"陕西寡妇村"节目引起笔者的注意.据该节目介绍,陕西某乡一村妇杨丽凤在给"今日说法"的寄信中称,她住的村上,由于青壮男劳力相继在采矿事故中死去,村里几乎成了"寡妇村".由此,她对矿山屡屡发生重大事故和亲人死亡,凄楚地表达了发自内心的愤慨和声讨.看罢,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3.
安全培训     
正今年以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呈现总体稳定、持续向好的态势,但进入10月,煤矿、道路交通、危化品、水上交通等行业领域集中发生多起重大事故(事件),尤其临近年底,发生了张家口"11·28"爆燃事故,这些反映出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生产安全事故多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而安全培训是提高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一系列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都是事故责任单位及有关责任人由于"意想不到"的问题所导致。对于这个说法,笔者持反对意见。正如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所揭示的:在一件重大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隐患。事故是一种不经常发生和不希望有的意外事件,这些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较小,就是人们所称的小概率事件。由于这些小概率事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发生,所以往往被人们忽视,产生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这恰恰是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安全生产报>报道,在今年4月下旬到7月底的全国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中,国务院安委办第七督查组抽查了湖南5起煤矿重大事故责任追究落实情况,而这5家矿长和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事故责任人)畏罪逃逸,其中,最早的一起为2004年发生在湘潭县谭家山镇双扶煤矿的"7·14"矿难,最近的一起为2006年发生在衡阳市裕民煤矿的"12·13"矿难.由于重大事故责任人逃之夭夭,就等于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缺席",那5起重大事故得不到应有的处理.我们岂能叫这些人一跑了之呢?  相似文献   

6.
《吉林劳动保护》2014,(4):12-12
<正>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近日,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吉林省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办法》。发现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重大安全隐患"),应当及时向当地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当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隐患生产经营单位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一个会议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人在谈到近来安全生产事故居高不下、重大事故接连不断的情况时说,造成事故的原因可说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仍是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下去,严不起来"。 会后有专家说,要解决"落实不下  相似文献   

8.
<正>12月份是重大事故多发时期,去年在此期间全国就发生了5起重大事故,共造成61人死亡,涉及多个行业。因此,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要求,各地区、各单位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遏制事故发生,必须先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就以2014年12月的重大事故来说,像广东省河源市"12·13"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有"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不到位,从未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公司"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和2015年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都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这也让我们重启了一个重要的话题,即企业该"如何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美国航空与核电行业关于重大事故预防的管理理念——HOP(Human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人与组织行为安全学),正注重于此,它在力图减少事故发生频率的同时,更侧重于严重事故的预防,与传统行为安全管理存大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0.
秦义宝 《安全》2003,24(3):28-29
煤矿的安全工作关键在于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实现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监控,必须要求所有参与生产和监督人员都能重视安全工作.因此,要把提高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作为搞好安全的"治本之策",通过全员素质的提高,实现生产全过程的监控,实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基于特征源与环境特征的中国煤矿重大事故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通过对中国煤矿1980—2000年20年间发生的重大事故的分析显示,在中国煤矿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中,人因事故(含故意违章、管理失误、设计缺陷)所占比率高达97.67%以上,从而使人们对中国煤矿重大事故的致因有了新的认识。笔者从重大事故发生的特征源与环境特征角度,对中国煤矿重大事故及事故中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研究,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对遏止煤矿重大事故都极具价值,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一个会议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人在谈到近来安全生产事故居高不下、重大事故接连不断的情况时说,造成事故的原因可说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仍是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下去,严不起来".  相似文献   

13.
<正>继2013年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后,今年又相继发生了4月10日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6月30日大连中国石油输油管线爆裂起火事故,暴露出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的脆弱和严峻的安全形势。目前,我国地下管线总量已超过300万km,城市建成区的地下管线密度已超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国内先后发生了多起特别重大事故及职业病事件,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吸取教训,我们在一年即将过去之际,重新梳理了这些事故的原因,以期能给大家以警示。  相似文献   

15.
煤炭企业所发生的重大事故很大程度上是人文负因导致,而关于干部职工的系列违章现象源于缺乏实效性的安全培训。通过建立"七个五安全培训体系"破解由于人文负因引发煤矿重大事故的教育对策,着重于培训体系、考评模式、教学方法、课堂质量等深层次、多元化创新性建塑,做到可持续性强化提升煤矿各类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最终从人文层面杜绝煤矿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王海燕  肖波  周军 《安全》2006,27(4):44-45
近两年来,频繁发生的"12·23重庆井喷"、"4·15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吉化11·13苯泄露事件"等等安全事故,让人触目惊心.从这些事故原因中,我们不难看到钻井作业卸掉"防喷阀"、危险化学品车辆押运员"逃逸"、化工厂职工现场"处置不当"等不安全状态(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是导致这些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我们安全管理人员在分析以上事故原因,吸取惨痛教训的同时,不能忽视事故发生的规律,并且应注重"安全管理三大定律"对基层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可接受危险的阈值也呈不断降低的趋势,又由于重大事故的突发性、复杂性、危险性和灾难性等特点,因此重大应急事件的应急预案的编制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高度重视下也越来越成为各个企业的主动行为,预案管理也成为企业事故预防和控制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对小煤矿,行政要有"作为" 最近一段时间,煤矿事故频繁发生,其中多数是非法小煤矿出的事故.小煤矿一直是我国煤矿安全的重灾区.我国提出关闭小煤矿差不多有10年了,令人遗憾的是,非法小煤矿至今仍在大量生产,有的地方小煤矿还越关越多. 2006年12月21日上午,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和监察部副部长黄树贤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对2004年11月以来发生的11起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结果,共有283人受查办,其中含2名省部级高官.李毅中在分析重大事故的各种主要因素的时,直指官商勾结严重.  相似文献   

19.
应急预案编写应做到"三个明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瑜平 《安全》2005,26(5):52-5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可接受危险的阈值也呈不断降低的趋势,又由于重大事故的突发性、复杂性、危险性和灾难性等特点,因此重大应急事件的应急预案的编制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高度重视下也越来越成为各个企业的主动行为,预案管理也成为企业事故预防和控制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城市安全     
正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城市人口数量不断攀升,城市危险源不断增多,"城市病"等问题蔓延加重,我国已进入高风险社会,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日趋突出。2012年北京"7·21"暴雨事件、2013年青岛"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2014年"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2015年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为实现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安全发展,本期特策划"城市安全"专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