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鲁甸6.5级地震不同烈度区地震前后植被的变化,以鲁甸地震完整烈度为研究区,以MODIS产品中的MOD13Q1数据为数据源,通过数据预处理获得2004-2018年不同烈度区年均NDVI时间序列,并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得到地震前后的植被覆盖度,从NDVI动态变化、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特征、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植被损毁像...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一直处在地震活动的高潮期。据统计,我国大陆有41%的国土属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度以上高烈度区。  相似文献   

3.
烈度当量—预测地震灾害的一种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给出了预测地震灾害的一种新途径,即:M→Г→Z(M为震级,Г为烈度当量,Z为地震灾害)。烈度当量为一新概念,在震害预测中,它较之于烈度和震级更为有效。其具体方法是:首先利用一些经验公式将震级M换算成震中烈度I_0;其次再计算一次地震造成的总烈度当量(它包括对某一地震造成的不同烈度区进行烈度当量换算和计算不同烈度区的面积);最后在考虑到地震震级、发震时刻、震前地震预报的程度、受灾面积、受灾区人口与经济密度、固定资产及建筑物设防等因素的前提下,预测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4.
<正> 一、天津市区地震烈度事件一般情况下,天津市区的地震烈度事件目录可采用以下两种途径来确定: 1.根据史料记载给出烈度事件。 2.根据历史地震的地点、时间、震级,采用本地区地震烈度衰减规律,求得天津市地震烈度。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地震活动分布广、额度高、强度大、震源浅、震害重。全省4/5以上的面积、13个市州政府所在城市和93%的县城位于地震烈度Ⅶ度以上的高烈度区,  相似文献   

6.
由于地震前后连绵降雨,岷县漳县6.6级地震低烈度区(≤6度)的民房破坏特征及受损程度,显著区别于以往强震下的破坏、受损情况。基于本次地震现场考察及相关灾害复查的第一手资料,总结了低烈度区民房破坏的基本特征,分析了造成有别于以往的民房复杂性受损的成因,并就灾区现有易损民房提出了针对性的避免类似地震破坏以及由此产生难以预期的人员伤亡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甘东南农村地区民房结构简陋及使用年限较久、地基条件较差和降雨相对较多,是形成地震低烈度区民房受损特征极具复杂性的内因;地震前后遭受大范围的强降雨、山地地形造成的场地效应、余震较多且有强余震发生,则构成了上述复杂特征的外因;该次地震在低烈度区造成的农村民房破坏的复杂性和受损程度的特殊性,可以解释当地政府报灾数据与既有经验预判之间存在的偏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常州市为例,就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区重要城市抗震设防问题,阐述了Ⅵ度区重大工程地震设防的意义、作用以及如何加强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强地震区地震烈度统计拟合因素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地震危险性综合概率分析方法中的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一般是由研究区地震烈度和参考区地震动参数经过映射方法得出的,而烈度统计结果依赖于不同模型和不同回归方法,因此,合理评估烈度影响因素有很大现实应用价值,它直接影响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以我国中南地区地震烈度资料,用不同回归拟合方法研究该地区地震烈度随震中距和面波震级变化的等效圆、椭圆和综合椭圆模型分布关系,考虑震级和距离因素的相关性,比较分析已有结果,评估中强地震区烈度模型和回归方法对烈度的拟合影响,结果可供该地区地震小区划和设定地震动参数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地震人员伤亡的准确预测是震后救灾资源调度和救援人员分配的重要依据。基于PAGER系统中的双参数累积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分别讨论了3种建立我国地震人员损失预测模型的方法,并通过历史地震的受灾情况对其预测效果进行验证。其中,直接采用PAGER系统中提供的我国参数和以极震区烈度为变量建立的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均不理想。考虑到多数震害调查资料中各烈度区受灾数据的缺失,选取数据较为详实的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根据已知受地震影响的25个市县的人员损失总数,综合考虑烈度区面积、人口数和烈度对地震人员损失数的影响,将每个市县的人员损失总数进行分配,最终得到不同烈度区的人员死亡率和受灾人数,回归得到模型参数后,建立我国地震人员损失评估经验概率模型。经验证分析,该模型预测结果与震例结果十分接近,远好于前2种方法得到的预测模型。同时,该模型的残差频率的正态性较好,根据预测结果建议的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均与震例的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0.
1990年2月10日江苏常熟—太仓间发生5.1级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太仓县沙溪乡,东径121°04′,北纬31°35′。震中烈度为Ⅵ度,其面积达23平方公里,高烈度值的点沿沙溪乡洞泾至胜利大队,呈北西西向分布,衰减慢,北东方向烈度衰减较快。烈度值分布具有不均匀性特征,出现烈度异常点和异常区,这次地震极震区等烈度线分布的方向和范围,与北西向新生代断陷盆地及控制盆地发育的边界断裂十分一致。  相似文献   

11.
<正> 江苏省地震基本烈度均在六度以上,其中苏北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邻区的基本烈度超过七度,甚至大于九度。江苏省建委积极贯彻城乡建设部关于地处地震基本烈度七度以上城市应编制抗震防灾规划的要求,在省抗办统一计划和组织下,有计划地对江苏各大中小城市进行面广量大的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2.
冯锐  玉霞 《防灾博览》2003,(3):28-29
一条谚语三句话,看人看房看地下。房倒屋塌有七度,四度有感十遭难。 这条谚语本是专业人员的口诀,讲清了地震烈度中三个最重要的分级关系。 众所周知,评定地震自身能量大小时,用震级来度量;而欲评定一次地震的破坏程度和影响效应时,就要用烈度这个量了。烈度是以宏观破坏现象为判据的,分为若干等级,并制定了相应的判别标准,称为烈度表。一般情况下,震中区的烈度最大(烈度异常区除外),向外逐  相似文献   

13.
宿迁市教育大厦消能减震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地处地震高烈度区的宿迁市教育大厦进行了消能减震设计。采用消能减震支撑框架结构体系代替传统的框架—抗震墙结构体系,进行了结构非线性时程分析,对消能装置的数量及布置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消能减震支撑框架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能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具有更高的安全储备,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可为高烈度区类似结构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两次地震的烈度分布,认识到地震的震时效应与地震大小——烈度与震级的相似关系确是肯定的。反之,分析了两次地震前具有震兆意义的地震活动图象:震前的空区、广义前震与震群,注意到现象的重现性是很好的(即两次地震前均出现相同的现象),但与震级大小的相应关系并不存在。作者认为后者可能只是一种构造活动的反映而未必与震源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汶川特大地震“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震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坤  张令心  刘洁平 《灾害学》2012,27(3):92-96,121
在汶川特大地震现场,调查收集了大量有关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资料,在各种文献和网上又补充收集了大量此类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总结出了各烈度区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典型现象;探讨人的感觉、器物的反应与烈度的关系;找出各烈度区的共性内容.旨在使我国的地震烈度表在“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方面更便于地震烈度评定,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地震烈度模糊综合评判的实用计算方法.通过对震害区房屋破坏程度的调查,考虑各类房屋的震害对烈度评定的影响,应用模糊数的运算规则,模拟出各类房屋震害判定的实际烈度,最后进行综合评判.与其它几种烈度评定方法比较,用此方法评定烈度,准确性高,速度快,不仅适用于震后等烈度线的勾划,而且适用于地震历史资料的整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云南地震地质为背景,定义出活动断裂交汇程度作为影响地震震害面积的定量指标,并应用模糊信息处理方法,分析了云南39个历史地震资料,推导出震级、震源深度、断裂交汇程度与震害面积之间的模糊关系,然后研究震源深度为15,25公里时的震级、震害面积关系。文章结论指出:在活断裂密集的高烈度区,断裂分布情况具有影响震害面积的重要作用。此项研究结果,对高烈度区的工程抗震设防范围考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土石坝震害与抗震措施评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正建或拟建一大批高土石坝,这些高坝都位于地震高烈度区,做好抗震设计非常重要。本文总结了地震荷载作用下土石坝常见的几种破坏形式,包括地震永久变形、滑坡失稳、液化、防渗体破坏、次生破坏;针对这些破坏形式,总结了地震高烈度区高土石坝的抗震措施,包括预留超高、坡脚压重、坝顶加固、抗液化措施、防渗体处理等;提出了现阶段高土石坝抗震的计算方法和抗震措施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对我国今后的高土石坝抗震稳定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地震影响场应急评估的准确性,首先分析了西南地区不同震级地震与当地活断层之间的相应关系,然后给出了不同震级地震各烈度区的长短轴经验矩阵;基于此,结合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的工作实践,提出了一种地震影响场应急评估方法。地震影响场应急评估分为初评估和动态修正两个阶段。初评估阶段为震后0.5~1 h,实现影响场方向和各烈度区面积的准确评估;动态修正阶段为震后1~2 h,实现影响场空间分布的准确评估。初评估阶段以微观震中为中心、以对应震级的最近断层方向为影响场方向、采用矩阵给出的该震级各烈度区长短轴长度进行影响场计算;动态评估是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利用余震信息快速判定宏观震中和影响场方向,并将影响场中心(宏观震中)和方向修正到基于余震信息判定的结果上。最后,以四川芦山7.0级地震为例,介绍了此方法的技术流程、实用范围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吕红山  戴维乐 《灾害学》1993,8(2):20-26
本文在分析安徽省历史地震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与地震活动有关的因素,采用非均匀网格,用灰色聚类分析法进行地震危险性区划,最后用灰色决策理论,用求不等权和的方法将多目标决策转化为单目标决策,确定最佳方案和低烈度区的地震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