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
以分辨流域点源和非点源污染负荷为研究目标,在傅立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污染负荷时间序列中分辨点源和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新方法——数字滤波法,探讨了数字滤波方程的参数与滤波次数的关系,并将该方法应用到东江流域CODMn负荷的分割上. 应用实例表明,分割的点源和非点源负荷系列曲线符合点源和非点源负荷的产生特点,使用者能够在污染负荷分割过程中通过滤波参数的选取比较方便地加入自己的经验. 一般取较大滤波参数时,只需要3次滤波就能得出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除了南极洲之外,地球上的陆地基本已经被 世界各国分割完毕。国与国之间大多数都有明确的边界线,但这些人为的界线只能约束人的行为。正如空气、水等自然因素不能被人为边界所分割一样,随这些自然因素而流动的空气污染物质和水污染物质也不受国家边界的限制。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化,国与国之间的越界污染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相邻国家之间就曾因为越界污染发生过纠纷。例如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越界水污染问题、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越界空气污染问题等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污…  相似文献   

3.
污染预防的内在动因及制度创新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蓉 《环境保护》2003,(2):15-17
人们常常把造成污染的原因归结于“成本外溢”的外部不经济性,需要依靠政府采取预防措施对市场机制的运行过程加以“纠正”。我国传统的末端污染预防制度安排,体现为达标排放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这些义务性预防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却处于一个尴尬局面:作为污染企业仅仅满足于达标排放,不愿进一步提高污染控制的水平。而源头预防的义务性和权利性制度安排,就成为我们的理性选择。本文认为,必须先将环境“纳污能力”权利化,环境“纳污能力”权利的初始交易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排污权的二级交易市场必须遵循一般权利交易的自愿原则。  相似文献   

4.
为克服综合评价模型中因子权重定量的不确定性与主观性,体现出同一地下水质因子在不同地下水水源地评价单元中存在的差异性,采用地下水质因子污染贡献率确定各地下水质因子的权重,改进了欧式距离模型,建立了农村地下水源地水质评价的变权欧式距离模型,并以阜新市典型乡镇后新秋镇、苇子沟乡、哈尔套镇3个农村地下水水源地为评价对象,将2013年阜新市农村地下水水源地水质实测数据、标准数据规范化,运用数轴模型距离尺度进行地下水水质分割。评价结果与F值法结果基本吻合,变权欧式距离模型的距离尺度能够提高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的定量灵敏度,变权欧式距离模型具备一定的环境参数评价充分性、一致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孙德华 《交通环保》2003,24(6):41-42
针对三峡库区水域严重污染的状况,分析其污染的主要形式,对作为主要流动污染源的船舶污染现状及其原因加以重点分析。同时,对国家治理三峡库区水域污染的规划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排污权也可以买卖——从二氧化硫污染到排污权交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鲧治水,堵而不疏,终致洪水滔天。禹治水,既堵更疏,十三年乃成。以疏代堵,以市场机制代替行政管制,这或许才是现阶段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最好手段。 ——排污权交易对社会排污总量作出规定并分解,设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卖,以此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音河水库水质污染指标的分析,得出引起污染的主要因素是总磷及有机物污染且它们主要来自面源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无形的污染公害──电磁波孙洪成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一种无形的污染公害──电磁波,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污染已引起了人们的日益关注。那么何为对人体和自然生存空间产生污染公害的电磁波呢?从电磁学中我们得知:任何一种带电物体周围均能产生电场,而载流导体又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城市治理汽车排放污染的现有状况和控制污染的紧迫性,阐述了减少在用车辆排放污染的经验,提出了以治理城市汽车排放污染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在用车辆检测维护与加快控制污染步伐的合理化建议和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考虑了熵权赋值的客观性以及属性识别模型在解决有序分割问题上的优越性,本文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并用此模型对鸟鲁木齐市主要蔬菜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合实际,将其结果与模糊数学模型评价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此模型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可行,且精确度高。  相似文献   

11.
李小月  卢锟 《环境科技》2007,20(3):76-78
任何事物的发展总免不了挫折和失败,中国自然保护区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是如此.经过50年的发展,我国的自然保护区面积与国土面积的比例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但在其土地权属、与当地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此,从与当地人民之间的关系出发,主要考察自然保护区的困境与出路.  相似文献   

12.
英那河水库扩建工程运营后,大坝加高,出现了水库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库水温分层现象。本文运用国内外推广使用的数学模型,对水库水温分层及水库富营养化的程度进行了预测,提出了水温分层对下游用水影响对策及控制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第三产业排污申报登记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掌握污染源情况的一项重要法律手段。应从立法上规定预前申报制度并授予环境监理人员现场处置权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同止办证,联合年检,以提高申报登记率。  相似文献   

14.
河流健康状况评价是河流管理和河流生态系统监控的基础。本文针对水电开发程度较高的岷江上游开展河流健康状态标识及评价研究。尝试从河流结构、生态环境功能、社会服务功能3个方面袁征河流的健康状况,其中引入鱼类生物完整因子,结合岷江上游水生生态特点及国外研究现状拟定了12个指标对该因子进行表述;并采用多目标模糊评价模型,在确定岷江上游指标权重与指标标准特征值前提下,开展健康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岷江上游由于电站的建设导致枯水期减水河段的河流动力大幅度下降;蜿蜒度以及水质状况良好;减水河段长度比及纵向连通性较差,岷江上游鱼类生物完整性属差的状态,社会环境功能指标一般。河流的综合健康状况处于较差状态,需采取一定措施对其进行生态修复以期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为了查明南盘江流域(云南段)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和污染程度,系统采集了流域内水系沉积物25个,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对该流域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与元素相关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采用富集因子、地累积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等综合指标,评估南盘江流域水系沉积物的污染程度和厘定流域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结果表明,南盘江流域内普遍富集Cd,上游富集Cr和As,中游富集Pb和Sb,下游富集Sb。中游处泸江支流汇入,显著影响了南盘江干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流域内有色金属硫化物矿床遍布、采冶工矿企业众多,金属硫化物的自然风化和矿业活动是该流域部分河段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富集的主要来源。南盘江流域(云南段)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且不同河段重金属污染程度差异大,表现为中游上游下游。流域内主要污染贡献元素为Cd和As,Sb和Cr次之,Zn、Pb和Cu的污染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6.
闽江干流下游河段纳污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建立闽江干流下游河段二维非稳态水质水量模型,根据2004年实测资料对模型中的水质参数进行率定;对各排污口进行概化,应用模型模拟出闽江干流下游河段浓度场,并得出排污口混合带长度与排污量的响应关系;根据概化排污口在限定混合带长度下的平均纳污能力扩展到有效纳污能力计算长度后得到整个水体的纳污能力。经计算,闽江干流下游河段对COD的纳污能力为58195t/a。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地下水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近50a来人类不合理地资源开发,造成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为拯救下游绿色走廊,恢复和重建受损的下游生态系统,于2000年7月始,实施了塔里木河下游应急生态输水工程,水流于2001-11-02流进塔里木河尾闾--台特玛湖,使干涸近30a的台特玛湖重新受到水的滋润.笔者根据近2a在塔里木河下游的监测结果,通过对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在河道纵向、横向的响应,地下水位响应强度及地下水位的变化带来下游天然植被的变化等方面对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工程进行阐述,分析了生态输水后地下水位响应的初步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在一定范围内对生态输水的响应很明显,并由此带来下游生态环境向有利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黄河水利枢纽库容及黄河中上游拦水筑坝现状。采用库容径流比,分析了黄河流域拦水筑坝的影响及黄河下游流域严重缺水的原因。总结了黄河流域水利枢纽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与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上游广大山丘区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土资源,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从1989年开展实施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6年来以其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说明:水土保持不仅控制土壤侵蚀,改善生态环境,而且维护了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成为支持长江上游山丘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20.
三峡水库对长江,嘉陵江重庆城区段水质影响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初步探讨了三峡工程兴建之后,在正常蓄水位时长江,嘉陵江重庆城区段的水文,水力学特征,预测了重庆城区范围2010年的污染物排放水平,用二维水质模型对建库后两江城区段的水质进行了模拟,并对建库前后的浓度变化作了大致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