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海洋的面积要比陆地大得多,海洋中蕴藏着无数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人类虽然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可是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向大风大浪的海洋进军了。最初只是独木舟,在近海航行,登上沿海的岛屿活动。人类大规模地为征服海洋而与风浪作斗争、搏击于浩瀚的大洋巨浪间,应该是始于1405年我国明朝的郑和率舰队通使“西洋”。郑和舰队遍历南亚各地,此后的28年间,七下“西洋”,曾远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海口,是世界上最早的远洋舰队。  相似文献   

2.
《民防苑》2006,(3)
神秘的巨石雕像1722年4月5日,荷兰舰队司令雅克布·罗格文率领三艘军舰在南太平洋上航行,在南太平洋的东部发现了一座无名岛。因为那天恰好是复活节,于是就为该岛取名为复活节岛。复活节岛是一座海底火山喷发而成的孤岛,岛上有三个巨大  相似文献   

3.
正1940年4月的清晨,晨光映照下的斯堪维亚半岛海岸风平浪静。远处海天之间渐渐出现大量黑色身影,螺旋桨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当飞机掠过海岸线的一瞬间,一枚枚炸弹呼啸着飞向挪威的岸防炮台。海面上,海市蜃楼般地出现了德军庞大的舰队,军舰上炮手们迅速调整舰炮的方向,准备对海岸进行火力覆盖。登陆舰上,士兵们在做登陆前的最后一次装备检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海、陆、空立体作战已经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4.
从1405年郑和率舰队下西洋,至今已经整整600年了。600年前,郑和下西洋标志着人类把自己的活动空间大规模地拓展到了海洋上,从此人类征服海洋浩瀚无垠的惊涛骇浪的活动方兴未艾,在全球各海域蓬蓬勃勃地展开了600年。与此同时,海难事件也成了全球性的灾难,大大小小的海难事件不时发生,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而沉没,人们将永远牢记1912年4月15日这一天,“泰坦尼克”号上有1500余人葬身于寒冷的冰海之底。其实,在世界海难事件中,比“泰坦  相似文献   

5.
在北国边陲有这样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著名的四大草原在这里交汇,巍巍的大兴安岭在这里驻足,全国首屈可数的冰雪资源在这里厚积,世界最大的温泉群在这里流淌了几个世纪,壮观的火山熔岩地貌在这里称之为天然火山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针对震后快速反应与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的需要,在分析研究地震压埋人员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倒塌率和在室率的压埋率预估模型.以在室率为先验概率,提出了在室率区划的概念,并对全国绝大多数地方进行了在室率区划,为快速预测地震压埋人员提供了先决条件.最后,以汶川地震灾区部分中小学为例,用压埋率模型进行估计,说明在室率在压埋率中的作用和关系,证实了在室率的先验性.  相似文献   

7.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在肯尼亚内罗毕总部公布的报告,2002年,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达到560多亿美元。 报告说,在过去的一年全球共发生了526起自然灾害,其中195起发生在亚洲,149起在美洲,99起在欧洲,45起在大洋洲,38起在非洲。这些自然灾害造成总经济损失达到564亿美元,其中欧洲损失最为严重,达到330亿美元,其后是亚洲和北美洲,分别达到148亿美元和77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正持续了"一生一世"(2013—2014年)的雾霾,在吞噬环境发展的空间,在消耗人们的耐心,也在考验着顶层设计者的智慧。党和国家领导对治理雾霾十分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选择在雾霾天视察北京胡同,和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上,一连向国家环保部长提出了数十问。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相似文献   

9.
学校避震     
①在高层教室地震时,可以躲避在结实的课桌下、讲台旁,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②在楼房里在楼房里的学生,决不可乱跑、跳楼,要从安全通道有序撤离。  相似文献   

10.
①在高层教室地震时,可以躲避在结实的课桌下、讲台旁,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②在楼房里在楼房里的学生,决不可乱跑、跳楼,要从安全通道有序撤离.  相似文献   

11.
西吉震湖群     
大地震造成山崩、滑坡壅塞河道形成的堰塞湖,在高烈度区里是较为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堰塞湖成群成串的出现,在一乡之内竟多达15处,不仅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在全球也是非常罕见的。  相似文献   

12.
在7月一个炎热的中午,我的一位好朋友冒着骄阳在动物园里游览。他打电话来告诉我:"此行不划算,大多数动物都在睡觉。"在炎热的夏天,大多数动物都会尽量减少活动,以躲避高温的伤害。过了一会儿,这位朋友又打电话来问我:"现在的夏天越来越热,人们可以躲在有空调的屋子里。而那些可怜的生物,尤其是野生环境中的生物,  相似文献   

13.
琵琶湖是日本第一大淡水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湖水水质逐步变坏.1977年湖的北部出现赤潮,1983年湖的南部出现了湖泊富营养化的产物微囊藻.多年来,在深水区湖水温度分层情况下,叶绿素α或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湖的表层.但在1 994年夏季降雨量极少的情况下,在深水区叶绿素α或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温跃层的附近,这种现象在琵琶湖是罕见的.分析发现叶绿素的峰值在湖水温度分层时出现在温跃层的上部,而且底边界层同时出现了低溶氧和高浊度的现象.叶绿素α和溶氧、浊度的对应关系表明温跃层是一光合成活跃的区间.本文通过流体力学方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粘滞力就会增加,在温跃层出现了随水深增加,粘滞力急剧增大的情况.由此可见颗粒物在温跃层顶的上部沉降速度比温跃层内快,因此颗粒物高浓度出现在温跃层内.计算结果同时发现,在水深10~20 m(对应于温跃层),分子扩散系数最小,一旦颗粒物进入这一区间就不易扩散出去.由于温跃层是一分子扩散系数小、粘滞力高的区间,所以温跃层是颗粒物和营养盐的富集区,出现了藻类和叶绿素浓度的峰值.  相似文献   

14.
琵琶湖是日本第一大淡水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湖水水质逐步变坏。1977年湖的北部出现赤潮,1 983年湖的南部出现了湖泊富营养化的产物微囊藻。多年来,在深水区湖水温度分层情况下,叶绿素α或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湖的表层。但在1 994年夏季降雨量极少的情况下,在深水区叶绿素α或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温跃层的附近,这种现象在琵琶湖是罕见的。分析发现叶绿素的峰值在湖水温度分层时出现在温跃层的上部,而且底边界层同时出现了低溶氧和高浊度的现象。叶绿素α和溶氧、浊度的对应关系表明温跃层是一光合成活跃的区间。本文通过流体力学方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粘滞力就会增加,在温跃层出现了随水深增加,粘滞力急剧增大的情况。由此可见颗粒物在温跃层顶的上部沉降速度比温跃层内快,因此颗粒物高浓度出现在温跃层内。计算结果同时发现,在水深10~20 m(对应于温跃层),分子扩散系数最小,一旦颗粒物进入这一区间就不易扩散出去。由于温跃层是一分子扩散系数小、粘滞力高的区间,所以温跃层是颗粒物和营养盐的富集区,出现了藻类和叶绿素浓度的峰值。  相似文献   

15.
贾小斌 《灾害学》2016,(4):116-121
以深圳市地面坍塌灾害为研究对象,以事故现场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以及GIS中热点分析为研究方法,对灾害进行了有关时空分布和危害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地面坍塌灾害主要由人类工程活动引起,其主要类型为工程塌陷;在时间分布上,各月都有发灾,汛期多于非汛期,尤其以4-8月为最,月面事故发灾数量与降雨量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在空间分布上,事故各区都有发生,基本发生在建成区但整体分布不均,在福田区和罗湖区等老城区以及龙华新区等近年来城市开发活动剧烈的新城区分布密集,在详细位置上发生在人口活动密集的道路、住宅小区和商业街区上的事故占总数的86.8%,道路交叉口和人行道易发生地面坍塌事故;在危害特征上,地面坍塌事故中,深度小于5m、面积在100m2以内、体积在100m3以下的占坍塌总数的98.5%,伤亡人数小于3人、威胁人数在10人以内、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下、潜在经济损失在100万以内的占坍塌总数的96.1%,深圳市地面坍塌灾害是一种城市灾害,虽然单起事故影响范围不广,但由于其多分布在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区,因此危害程度依然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6.
内陆城市--植树胜于种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防灾博览》2004,(4):31-31
近年来,美化、绿化城市的活动在各地广泛展开,人们在发现自己所在的城市变绿了、变美了的同时,却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有些广场在改扩建以后,草皮面积虽然大,但是树木却不多;绿荫大为减少,大部分地面为大理石板覆盖,夏季的白天几乎不见人影。有些步行街在改扩建以后,夏日的街道显得格外空旷,尽管店内空调宜人,但仍是门庭冷落车马稀。往日许多绿树成荫的街道在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从军多年回到家乡探亲,在激动之余,一股悲伤之情在心中搅扰着。 我的家乡位于福建诏安县,在县南山东侧的岭上有上万亩的松林。我自小在岭上玩耍、劳动,那里一年四季都是松  相似文献   

18.
云南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旱灾、洪灾、冷灾、雹灾、风灾和雷灾等6类,它们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是云南最大的自然灾害.6种主要气象灾害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旱灾区主要集中在滇东北、滇东、滇北和滇中地区;洪灾区主要集中在滇东北、滇东南、滇南和滇西南地区;冷灾区主要分布在滇东北、滇西北、滇东和滇中地区;雹灾区主要分布在滇东北、滇东、滇南、滇西北以及滇中局部地区;风灾区主要集中在滇东北、滇南地区;雷灾区主要集中在滇南、滇东南及滇北局部地区.旱灾以春季和初夏最为严重,洪灾主要出现在夏季和秋季,冷灾主要出现在冬春季和夏季,雹灾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夏季,风灾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夏季,雷灾主要出现在夏季和春季.  相似文献   

19.
《民防苑》2003,(1)
全球变暖在过去4年中也许已经造成10万人死亡,并可能导致大规模移民、疾病、贫穷甚至战争。科学界一致认为,也许是因为二氧化碳释放引起“温室效应”的结果,地球大气层正在变暖。这一现象破坏着天气系统,导致了越来越恶劣的天气,包括干旱、暴雨和飓风。据报道,1998年是迄今为止气候灾难最多的一年,在这一年中,融化的雪水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造成1400人和1000人死亡;台风在菲律宾造成500人死亡,而在孟加拉国有1300人死于季风。去年,在委内瑞拉,由于暴雨引起的洪水导致3万人死亡。今年,在莫桑比克,又有数千人死于洪水。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及其粮食风险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丽  安萍莉 《灾害学》2011,26(1):48-53,59
分析了旱灾、水灾、风雹灾、霜冻灾、台风灾和农业病虫害、草害、鼠害8种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情况,计算了其造成的历年粮食减产量,并在此基础上评估2020年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20年不同自然灾害对我国各省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不同。旱灾风险区集中在我国北方地区,分布在黄淮海区、西北区等;涝灾风险区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区等;风雹灾风险区对我国粮食产量影响相对较小,主要分布在新疆和青海;台风灾风险区集中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农业病虫害风险区集中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分布在华南沿海区和西南区等;而霜冻灾、农业草害、鼠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