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发展乡镇企业过程中,作者发现由于忽视环境保护,产生了乡镇企业的“三废”污染农业生态环境,农业资源受破坏这样一些环境问题。为此作者提出在发展乡镇企业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与资源、环境、农业生产和建设生态农村的关系,必须作好以下几点: ①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资源。要根据本地区的资源特点,发挥资源的优势,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  相似文献   

2.
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必将有一个大发展。但对乡镇企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必须加强领导,根据本地资源情况,技术条件和环境状况,全面规划,合理安排,而决不能搞“大帮哄”,更不能盲目发展,必须坚持既要发展生产,又要遵循生态规律的原则。然而,目前大多数乡镇企业,特别是砖瓦企业由于缺乏合理的生态规划,大面积毁耕取土,环境污染严重,有些已造成不良后果及连锁性的危害,主要是:  相似文献   

3.
哈密地区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为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地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有的乡镇企业发展方向不明,产品结构不当,缺乏全面规划,布局也不合理。加上缺少资金技术,生产工艺设备落后,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使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了污染与破坏。为使乡镇企业与乡镇企业建设、环境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三统一,必须对乡镇企业的环保、对策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亚哈密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环境影响哈密地区土地辽阔,物产资源丰富,乡镇企业主要以化工、炼焦等生产能耗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镇江市在开展生态循环农业实践中形成的以沼气为纽带的资源利用、立体种养结合、节约型绿色农产品生产、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观光农业及种养加结合、农工贸一体化等6种发展模式,分析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对策和建议,为各地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迁西县农、林、牧、渔农业结构发展不协调。在系统分析了迁西县山区农、林、牧、渔各业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立足资源优势和农业发展潜力,寻求一条适合迁西县情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道路,并提出3点对策,即以板栗、安梨、小尾寒羊、淡水鱼等特色农产品为主导,发展特色农业;依托迁西县人文、自然、农业等旅游资源优势,发展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生产一创收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型现代农业;利用农、林、牧、渔优势互补,发展“资源-产品-二次资源”的生态循环农业。  相似文献   

6.
一、国际有机农产品市场与生产   二次大战特别是绿色革命以来,由于大规模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耗竭;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国家、地区间资源不公平分配;出现了发达国家粮食过剩和发展中国家近 8亿人口粮食短缺的矛盾;巨额农产品补贴与农产品的价格保护,以及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人们进行了很多探索,其中以生产有机农产品、减缓常规农业方式给资源和环境造成的严重压力为主要目标的替…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和农民的收入水平,甚至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潜力。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不容乐观,作者认为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把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与乡镇企业发展及非农化进程、城镇化战略结合起来,以推动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向深度和广度迈进。  相似文献   

8.
庞琳 《青海环境》2002,12(3):133-134
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开发利用青海省森林绿色食品,加以绿色食品生产中关键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使山林原野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跃上现代化城市的餐桌。  相似文献   

9.
安全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已成为国际农业领域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发展高效生态(有机)农业,以新的强度和效能为长三角和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作贡献,是上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是上海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荷兰生态(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了以下成功经验:以生态学原理指导农业生产,实现生产生态共荣;在农产品生产中应用HACCP理论,加强农业生产的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通过制定良好农业技术规范(Eurep-GAP),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上海发展高效生态(有机)农业的对策建议:加强政策扶持,深化有机农业理论和技术研究,建立和规范与国际接轨的认证体系,以生态学的原理和原则指导农业生产和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涪陵市位于长江、乌江汇合处,有“千里乌江第一城”之称,又是中外驰名的“榨菜之乡”。全市工业以建材(水泥)、食品加工、化工、轻纺为主。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涪陵市的乡镇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到1994年已有46290个.其中乡村两级企业达1642个,比1984年增加1007个,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2.54万人,乡镇企业年产值已达15.12亿元,比1984年增加1473亿元。经济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涪陵市采取措施,积极治理。据1994年统计,工业污水处理量为10。万吨,比1990年增加67万吨,处理率29.7%,比199O年增长161%。10…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对环境污染破坏有重要影响的一方,必须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承担起环境保护的义务和责任。本文分析了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和规范企业环境生产行为的内在欠缺,进而提出乡镇企业经营要以环境为导向、树立环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支持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更多生态产品,发展高原特色产业,实现优势区域更好发展、生态功能区更好保护。立足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发展定位,梳理分析其自然生态状况和特色优势资源,围绕“什么是生态产品、怎么创造生态产品、创造什么样的生态产品”的研究思路,提出8种适合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发展的生态产品模式及其实现路径,以期为实现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南昌市名特优农产品资源、生产现状和市场条件的综合分析,确立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的名特优农产品,并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  相似文献   

14.
湖北恩施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优势与产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湖北恩施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恩施地区资源开发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业发展战略,即发展恩施地区的生态旅游业和富硒绿色农产品,建立现代化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在发展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  相似文献   

15.
工业生态是人类社会发展之必然。在阐述工业生态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废物再资源化为指导思想,对秦皇岛市金海粮油豆油生产进行优化组合,以豆油生产为"优势种群"(核心环节),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作为下一生产环节的原料,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或"资源—产品—消费—再资源化"的循环式流程,建立工业生态体系,取得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种效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16.
在贫困落后的山区,怎样才能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和决策的问题。我县地处湘北高寒山区,是一个老少边穷县。近几年,我们在发展乡镇企业上,坚持用自己的优势,走自己的路子,创自己的产品,加快了乡镇企业发展步伐。目前,全县已拥有乡镇企业9602个,乡镇企业产值达1.33亿元,企业纯利润1934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2倍以上,平均年递增速度为32%。正确分析山区发展乡镇企业的优势与劣  相似文献   

17.
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据1993年统计,天津市污染型企业7300个,占乡镇工会企业的25.3%,比1985年增加2800个,其中重污染企业850个,占2.9%,严重污染企业410个,占1.4%。年排放废水2300多万吨,废水主要排入坑塘、沟渠、河道,对农业生态环境构成直接威胁。有些地区,如张沃乡、大邱庄、静海三街、赵连在等乡镇已是重污染区。为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我们在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工作中,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三个导向,狠抓了一个重点,总结推广了四条经验。创建了30个环境保护先进企业。三个导向措…  相似文献   

18.
选取吉林省抚松县为研究区域,采用能值分析方法,从生态安全、经济发展、社会接受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吉林省抚松县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2005--2009年抚松县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量和能值产出量均呈增加态势,能值投入以本地资源为主,工业产值迅速增加(以林产品为主),而农产品产值持续减少。②抚松县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均属于较低水平,工业发展效率很低,居民生活质量不高。③生态环境压力逐年增大,主要原因是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但是与其他发达地区、我国西部地区相比,抚松县在生态环境承载力方面仍具有相对优势。据此,提出了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绿色食品、林产品的深加工等增强系统开放性,深入挖掘优势资源的高价值形态,以达到山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环境保护中应加强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好环境保护靠什么?经常强调的是政府和企业应增加投入;应进一步健全法制和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笔者认为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应该强调,就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呼唤公众参与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是什么呢?中央领导同志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关于这个问题的叙述:“未来15年,一方面,我国经济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加之人口继续增加,对资源伪需求总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资源、环境和生态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我们要实现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20.
<正>面对全球范围内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世界各国纷纷重视起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提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