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9年,美国催化燃烧公司(现环球油品公司大气净化部)研制成第一套催化燃烧系统并安装于某化工厂,用纯铂及钯作催化剂,燃烧爆炸下限以下的低浓度可燃挥发物。1953年以后,则把铂或钯或其它贵金属载于耐热、导电的金属表面上作成催化剂,用于废气的燃烧。  相似文献   

2.
高寒  董艳春  周术元 《环境工程》2019,37(3):136-141
催化燃烧技术是目前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最有效的技术之一。在用于催化燃烧VOCs的催化剂中,贵金属因其优异的催化活性而受到众多关注。从活性组分和载体两方面,对贵金属催化剂催化燃烧VOCs的最新报道进行综述。目前,催化剂活性组分的研究重点在于铂、钯、金等单组分贵金属的改性和双组分贵金属的设计合成;对载体的研究主要涉及酸性、孔结构以及载体与金属的强相互作用。未来还需进一步提高贵金属催化剂的抗中毒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催化燃烧在消除有机有毒物质污染方面的应用作了扼要介绍,总结了蜂窝陶瓷载体催化剂的特点,以及制备这类催化剂的方法.实验研究了影响二甲苯催化燃烧转化率的各种因素和催化床长度或层数对传质的影响.并估计了这种催化剂用于石油和化工生产方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邱志光  叶尤楠  张志 《环境科学》1980,(4):38-42,78
催化燃烧是五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由于反应是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它与直接燃烧相比,具有起燃温度低,效能高,燃烧速度快等优点。 最近国外催化燃烧已广泛用于汽车排气的净化。汽车尾气中烃类和一氧化碳通过装在排气管道中催化净化装置进行燃烧而成为  相似文献   

5.
<正> 以镍系耐热合金为载体,铂族金属为活性组份的金属燃烧催化剂,1953年首次发表于美国专利;1957年发表于英国专利;然后大量生产于西德并普及应用于西欧各国。七十年代,随着能源危机的发生,催化燃烧工艺得到迅速发展。1972年日本也研制成功并开始大量生产催化燃烧装置;1974年苏联发表了这方面的发明证书  相似文献   

6.
催化燃烧热风循环漆包机是利用绝缘漆中挥发出来的有机溶剂(如甲酚、二甲苯)和空气中的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充分的氧化反应(即燃烧),把燃烧反应中所放出的热量送入漆包机内做为涂线、烘干的热源。北京电线厂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根据催化燃烧的原理,利用旧漆包机炉体骨架,增添了催化装置和循环风道,进行了一系列改造,终于搞成催化燃烧热风循环漆包机和活性较高的催化剂。这台催化燃烧热风循环漆包机和旧式漆包机相比,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工业有机废气催化燃烧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建华 《环境工程》1990,8(4):52-56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工业有机废气催化燃烧的特点;然后论述了催化燃烧技术的进展情况,重点分析了我国催化燃烧技术和催化剂的进展情况;最后指出目前催化燃烧技术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柴油机排放碳颗粒催化燃烧中运用的贵金属催化剂、过渡金属催化剂、(类)钙钛矿催化剂以及催化技术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协同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上述催化剂和催化技术的作用机理,并探讨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采用喷雾热分解法制备了钙钛矿型催化剂La0.7Sr0.3Mn1-xCoxO3-δ(x=0、0.3、0.5、0.7),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优化了催化剂的B位掺杂Co.在天然气发动机排放试验台架上进行了空燃比特性、CH4排放和发动机尾气排放达标等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La0.7Sr0.3Mn1-x Co x O3-δ中掺杂适宜量的Co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催化燃烧活性,改善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当Co掺杂量为0.5时,所形成的La0.7Sr0.3Mn0.5Co0.5O3-δ催化剂对天然气发动机尾气排放物呈现出良好低温催化燃烧活性,对甲烷催化燃烧的起燃温度(T10)、半转化温度(T50)和完全转化温度(T90)分别为175、350和400℃,CO、NO x、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和CH4的最大比排放量分别为3.01、1.72、0.31和0.85 g·kW-1·h-1,达到了国Ⅴ排放法规对天然气发动机有害排放物的限值要求,表明了La0.7Sr0.3Mn0.5Co0.5O3-δ适宜用于天然气发动机尾气低温催化燃烧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作者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温度焙烧的Mn-Cu/Pal-T催化剂,用于甲苯催化燃烧反应。结合XRD、BET、SEM、H2-TPR、NH3-TPD、XPS多种测试手段来分析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化学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燃烧甲苯性能有重要影响,因为其会导致催化剂物化性质的变化。在400℃焙烧制得的催化剂拥有最佳的催化氧化甲苯活性,甲苯完全转化温度仅需335℃。Mn-Cu/Pal-400催化剂拥有相对大的比表面积,CuO和Mn2O3活性物种在其表面高度分散。同时,拥有最佳的氧化还原性、最高比例的路易斯酸、最多的氧空穴和活性氧物种,这些均有利于甲苯深度氧化。相比之下,700℃下焙烧的催化剂Mn-Cu/Pal-700呈现最小的比表面积和路易斯酸比例、最少的活性氧物种和最差的氧迁移性,这无疑会导致最差的甲苯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催化燃烧是最有效的炭黑消除手段之一,催化剂是其中的核心,其活性的提高对催化效果优化及成本控制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报道的大量炭黑燃烧催化剂活性测试是基于不同实验环境进行的,其结果之间缺乏比较意义.为了筛选活性优异的催化剂,并总结出催化剂活性与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同时为催化过程中氧物种原位定量观测建立基础,根据易得、环...  相似文献   

12.
印铁工艺含苯废气治理采用催化燃烧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子炎 《环境工程》1989,7(3):19-24
本文介绍了福州市印刷厂为消除和根治环氧酚醛型涂料马口铁生产中排出的有毒气体,对1985年引进的留空点涂印铁生产线和催化燃烧废气治理装置进行了改革和完善,并研制出国产催化剂代替进口催化剂。通过使用证明在涂料铁生产中采用催化燃烧法消除废气污染效果好,转化率高。同时认为一般的催化治理装置在必要时也可采取两级处理装置结合使用或用上下两层装着不同活性催化剂的催化床,上层适用于溶剂浓度较低的,底层适用浓度较高的,均可得到较好的净化率,这一见解也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云南省从日本引进的排水处理装置,是日本大阪气体公司应用该公司开发的用于炼焦炉废液处理的LOG法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制造的。现正进行评价试验,1998年试验结束后将就地推广。  相似文献   

14.
有机废气的催化燃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本文介绍有机废气催化燃烧用催化剂、阐述了催化原理、反应过程和影响因素,揭示预防措施及复活再生办法。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有机废气催化燃烧技术的实质、特点、应用范围、工艺流程,分析了催化剂组成、中毒原因、防中毒机制和预处理目的,结合实际应用中的工艺条件探讨催化燃烧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6.
消除有毒有机废气混合稀土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 言 有机废气的消除方法有吸附、吸收、冷凝、催化燃烧、直接燃烧、光辐射等多种,其中催化燃烧法是应用较广的一种.目前国内外所用的催化剂大都采用铂、钯、钌等贵金属制成.贵金属来源缺乏,价格昂贵,影响推广.  相似文献   

17.
采用柠檬酸络合燃烧法制备了钙钛矿型催化剂La_(1-x)K_xCoO_3,用于净化柴油车尾气中的碳烟颗粒氮氧化物、CO和烃类物质,并利用XRD、SEM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通过程序升温反应研究了催化剂净化柴油车尾气的四效催化性能。通过K部分取代LaCoO_3中La,探讨碱金属K对钙钛矿结构和烟气净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碱金属K的掺杂量x=0.15时,降低碳烟的起燃温度最为显著,催化剂表面氧空位量最大,四效催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8.
采用柠檬酸络合燃烧法制备了不同铈钴摩尔比的Ce_(0.65-x)Co_xK_(0.15)Zr_(0.2)O_2(x=0,0.15,0.23,0.30,0.38,0.45,0.65)催化剂,采用XRD、SEM、FT-IR与H_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通过程序升温氧化反应(TPO)考察了催化剂不同Ce/Co比对碳烟颗粒物催化燃烧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松散接触条件下,该系列催化剂催化碳烟颗粒物燃烧活性较高,T_m均小于400℃,当x=0.23时活性最高,T_i与T_m分别为321℃与355℃,催化剂所表现出的高活性受益于样品表面具有大量高活性的细小Co_3O_4颗粒物。  相似文献   

19.
基于加热炉技术对石化企业VOCs进行直接燃烧处理,采用低温催化燃烧催化剂进行了相应试验。结果表明:催化燃烧法适用于于低浓度VOCs治理,热力燃烧法则适用于不同组成与浓度VOCs的综合治理;在温度≤320℃、空速≥12000 h-1的条件下,低温催化燃烧技术VOCs排放浓度可满足DB31/933—2015要求(≤70 mg/m^3);在VOCs浓度高达30000 mg/m^3情况下,经过750~850℃的热力燃烧技术处理后,VOCs排放浓度≤20 mg/m^3。  相似文献   

20.
以苯蒸气作为催化燃烧气,研究了3 种不同载体和3 种不同制备方法对金属负载型钯催化剂芳烃催化燃烧性能的影响,并用SEM 对催化剂的表现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载体及催化剂制备方法不同,催化剂的活性及耐热性不同.经一定的高温预处理后的含有稀土的FeCrAl 合金作载体性能较另两种载体优良;并提出了该催化剂较好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