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环保执法体制,环保执法法律,环保执法能力等方面简述了环保执法难的原因.指出应理顺环保执法体制,营造良好的执法制度环境.从环保执法的源头入手,完善环保立法.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执法技术装备,提高环保执法能力.突破现有的环保执法模式,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构建起政府控制与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开放式的有效环保执法体制,从... 相似文献
2.
浅析环境执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智莉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5,17(1):6-7
环境执法是强化环境监督,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保障环保法律、法规的实施,加强环境建设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从我国环境执法实践来看,普遍存在着环境执法难、难执法,以权代法、暴力抗法等现象,给整个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现从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的现状出发,对环境执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卢莎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2,15(3):206-208,211
在环境保护领域,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强化环境执法是依法治国方针的具体体现。本文作者就强化环境执法的必要性、环境执法中的薄弱环节及其对策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县(市)地区工业废水污染物总量监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林昕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5,7(1):11-11
浅谈环境监理队伍的法律地位林昕(南京市环境监理站210018)国发[1990]65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指出:“加强基层环境执法队伍的建设,增强执法力量”。苏政办发[1994]34号《关于江苏省环境监理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进一步... 相似文献
6.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是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为了有利于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江苏省水利厅和江苏省环保厅共同编制了《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03年3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本文着重介绍了该区划的编制过程. 相似文献
7.
环境资源商品化对环保工作的影响李彦华,刘保丰(河化省邢台市环境监测站054000)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具有两个基本功能,即自然资源供给功能(含舒适性精神享受功能)和残余物及废能量消纳功能,因此,环境具有典型的资源性质。在任何社会中,环境资源都是人类... 相似文献
8.
张庆杰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7,9(5):34-35
介绍了一种关于事件发生概率的马尔可夫过程,用其对环保设施运行工况发生转移的概率进行了预测,为有关部门对环保设施的管理的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喻林超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1,3(3):21-24
阿坝州地处岷江上游,是长江的主要源头之一.汶、理、茂三县是阿坝州的主要工业基地,因此,岷江上游的生态环境恶化与否,工业污染严重与否,不仅影响上游地区,更多地要影响岷江、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目前看来,阿坝州生态环境已开始恶化,工业污染日趋严重,岷江上游地区和川西北草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并逐步向外部地区移动、扩展.以1985年为例,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亿多元,高出当年工农业总产值2亿多元.所以,深入了解阿坝州生态环境和工业污染现状、问题及危害,明确阿坝州环境保护的任务,努力搞好阿坝州的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2):56
<正>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治理要抓住关键,今年的要害就是要严格执行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强调执行,这包含3层意思:第一,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包括能力建设,培养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勇于担当的精神,解决的是面对违法行为会管的问题;第二,要在新环保法的基 相似文献
11.
12.
13.
环境执法难、难执法的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本文结合乌鲁木齐市环境行政执法的现状,总结和分析了环境执法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执法难的原因,并提出了进一步强化环境执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昌吉州农田地膜使用现状进行调查,阐述了地膜污染的危害,并提出了适期揭膜、残膜回收、推广新型生物膜等措施与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哈密市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但由于农村管网缺乏、污水来源分散,加之地理位置、运维成本等因素制约,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并不高.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会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健康.本文就哈密市伊州区日处理能力20 t及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进行调查,浅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昌吉州农村水环境、空气质量及土壤调查现状的监测分析,获取农村环境现状情况,依据取得的数据综合评价农村环境的动态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可行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