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印染废水是当前工业废水处理的难点,污染物质主要来自各种染料、化学药剂等,具有污染浓度高、色度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分别用生物活性炭纤维法、活性污泥-生物活性炭纤维联合法处理印染废水,并对两种方法的处理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生物活性炭纤维联合法处理印染废水,COD去除率为94.3%,色度值降至40倍,悬浮物浓度降至40 mg/L,氨氮浓度降至2.2 mg/L;生物活性炭纤维法处理印染废水,COD去除率为86.0%,色度值降至520倍,悬浮物浓度降至240 mg/L,氨氮浓度降至1.5 mg/L。活性污泥-生物活性炭纤维联合法对废水COD、色度、悬浮物的处理效果优于生物活性炭纤维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絮凝沉淀+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工程运行表明,印染废水在进水COD、BOD5、SS浓度分别在800、4002、00 mg/L,色度400倍的条件下,经处理后,外排废水COD、BOD5、SS浓度分别为27.2、25、32 mg/L,色度40倍。该工艺运行管理方便,剩余污泥量小,能广泛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曝气陶粒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陶粒生物滤池深度处理江苏某印染厂二级生化出水的研究表明:陶粒生物滤池在整个稳定运行阶段对本印染废水的CODcr去除率达55%左右,当进水CODcr在90 mg/L~100 mg/L之间时,出水CODcr可保持低于50 mg/L;陶粒生物滤池对于NH3-N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当进水NH3-N浓度在8.5 mg/L~14 mg/L之间波动时,出水能够保持在1~1.5 mg/L,平均去除率基本稳定在88.5%左右;当进水色度在50~80度之间波动时,出水色度在38~62度之间,色度去率为20%。同时分析了CODcr、NH3-N去除的机理,以及导致色度去除不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毛纺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采用中试规模(10t/d)的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 MBR)处理毛纺印染废水.当HRT为7h,进水COD、BOD5分别为179~358mg/L和44.8~206mg/L,试验系统对COD、BODs、色度、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1%、98.4%、60.7%、98.9%,出水水质浓度或指标值分别为20.2mg/L、1.6mg/L、25倍、0.51 NTU.出水水质指标达到建设部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A/O MBR工艺处理毛纺印染废水技术可行、操作简单、易于管理,可为工业规模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印染废水由于色度高,处理难度较大.通过生化处理的印染废水,仍然具有一定的色度.本研究使用混凝剂和Fenton试剂对膜生物反应器(MBR)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分别考察了混凝沉淀法和Fenton试剂法中加药比、投药量、pH值及反应时间对印染废水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显示Fenton试剂法效果明显优于混凝沉淀法,色度去除率达到92%.Fenton试剂法的最优参数如下:加药摩尔比(双氧水:硫酸亚铁)为1:3.1,投药量为500 mL膜出水投加10 mL浓度为10 g/L的FeSO4+0.126 mL浓度为30%的H2O2,pH值为4.45,反应时间为5 min.  相似文献   

6.
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结果表明,出水COD平均为102mg/L,COD去除率平均为89.9%,色度去除率平均为70%.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水解酸化(A)-好氧(O)-S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出水COD平均为67mg/L,COD去除率平均为81.5%,色度去除率平均为66.7%.表明以水解酸化为预处理手段可有效提高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整个工艺的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7.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小试规模(148L/d)的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4小时,进水COD、色度分别为208.54~2592.00mg/l、32~256倍,通过水解酸化-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试验,系统对COD、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0%~90%、87.5%.出水水质浓度或指标分别为21.80~363.20mg/l、8倍,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印染废水技术可行、操作简单、易于管理、可为工业规模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深度处理印染废水填料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鸣  徐乐中 《环境工程》2015,33(7):51-55
采用间歇式曝气生物滤池(IABF)对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从6种填料中优选出活性炭-火山岩混合填料进行工况研究并与常规陶粒曝气生物滤池(BAF)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活性炭填料和火山岩填料在水中发挥了良好的协同作用,为不同微生物菌群的构建和负载提供了良好载体。采用粒径为3~5 mm的混合填料,气水比为4∶1,HRT=10 h,曝停周期为3 h,曝气停曝时间比为3∶1,进水COD为80~110 mg/L,色度为70~90度,氨氮为8~11 mg/L,TN为15~20 mg/L时,混合填料间歇式曝气生物滤池对COD、色度、氨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63.2%、70.4%、86.2%、55.3%。相比常规陶粒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在COD、色度、TN方面提升了9.8%、12.8%、39.9%,同时节省了部分能源。为难降解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接触氧化-电解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采用生物接触氧化 电解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设计及运行情况。处理系统运行结果表明 :当进水CODCr、BOD5和色度分别为 764 5mg L、2 63 7mg L和 42 0倍时 ,系统出水CODCr、BOD5和色度分别为 160 5mg L、48 9mg L和 12倍 ,去除率分别为 79%、81 5 %和 97 1%。该工艺运行稳定 ,操作控制方便  相似文献   

10.
粉煤灰对印染废水的吸附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粉煤灰对印染废水吸附脱色处理效果,确定了最佳脱色条件和穿透曲线的特征,并探讨了其对印染废水CODcr的去除率。结果表明:对色度都为700倍、CODcr分别为664.2 mg/L、947.1 mg/L的红、蓝色印染废水,粉煤灰处理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8 g和16 g,最佳吸附接触时间分别为2.0 h和2.5 h,最佳pH5-7,穿透体积分别为115 mL和120 mL,脱色率均可达到95(以上;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81.5%和41.1%。  相似文献   

11.
以具絮凝、吸附、降解多功能粉煤灰污水处理材料,填充成絮凝沉降降解过滤箱,组合有鼓气、臭氧的连续式5级垃圾场渗滤液集成处理系统。垃圾渗滤液流量、鼓气量、臭氧量分别为40Lh、40L(m3·h)、15mgL的工艺条件下,渗滤液的悬浮物、色度、CODCr、BOD5、氨氮、硫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指标分别降低93%、90%、96%、92%、86%和92%,达到垃圾场渗滤液二级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2.
制药废水处理方案的确定及试验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药废水具有排放量小、成分复杂、浓度和盐分高、色度和毒性大等特点,属于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易造成水环境污染,威胁人们的健康。通过分析山东某制药厂的废水性质,确定治理方案为内电解-UASB-氧化沟工艺,在进水ρ(COD)平均为12500mg/L、ρ(BOD5)为3500mg/L,其出水分别为360和100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1%和95.5%,出水水质可达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高。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及其对浊度去除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从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和污水中筛选到一株有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 (命名为WB 2 ) ,由该菌株分泌的微生物絮凝剂对高岭土有很好的絮凝效果。与聚合硫酸铁助絮凝剂共同使用时 ,该微生物絮凝剂对含藻污水的絮凝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当微生物絮凝剂浓度为 5mg/L、聚合硫酸铁浓度为 5~ 6mg/L时 ,处理效果最佳 ,浊度去除率达 98.6 % ,色度去除 82 %。  相似文献   

14.
偶氮染料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偶氮染料废水具有高CODCr、高色度、有机物成分复杂等特点。根据清污分流的原则,确定处理工艺方案为:首先对高浓度偶氮染料工艺废水采用中和—电解—臭氧氧化进行预处理后,再与低浓度废水按比例混合混凝处理。经大量工艺实验确定全流程工艺条件为:废水pH中性、电解电压10V、电流密度0.018A/cm2、电解时间2h,O3氧化时间为2h,混凝剂环保1#和3#浓度各为250mg/L。CODCr、色度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9.6%,99.9%。可以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5.
某丝绒印染废水难生化降解,水质多变,CODcr,色度和SS分别为817-1930mg/L,229-800倍和542-1000mg/L.采用传统的生物接触氧化一气浮组合处理工艺系统,出水CODcr和色度分别在400mg/L和200位以上,远不能达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应用缺氧/二级好氧废水处理新工艺对原生化系统进行改造后,出水CODcr,色度和SS分别小于69mg/L,40倍和17mg/L.达国家太湖流  相似文献   

16.
Treatment of tannery wastewater by electrocoagulation with low cell current(≤1A)and soluble electrodes(mild steel electrodes and aluminum electrodes)was studied.Compared with aluminum electrodes,mild steel electrodes were more effective for the removal of sulfide,with a removal efficiency of over 90%.But during the treatment process,black color precipitate typical to iron(Ⅱ)sulfides was produced.While aluminum electrodes were effective to eliminate the colority of the effluent,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sulfide was lower than 12%.The mechanisms of the removal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ammonia,total organic carbon,sulfide and colority with the two soluble electrodes(mild steel and aluminum electrodes)were discussed in detail.In order to exert the predominance of diffenent types of electrodes,the tannery wastewater was treated using mild steel electrodes first followed by the filter and finally by the aluminum electrodes,the elimination rates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ammonia,total organic carbon,sulfide and colority were 68.0%,43.1%,55.1%,96.7% and 84.3%,respectively,with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s 2413.1 mg/L,223.4 mg/L,1000.4 mg/L,112.3 mg/L and 256 dilution times,respectively.The absorbance spectra and energy consumption during electrocoagulation process we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在对某以活性染料为主要染料的棉、丝针织物染整厂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改造过程中,将有机-无机共聚高分子混凝剂辅以少量的PAC代替石灰乳和硫酸亚铁,稳定运行后连续6周取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技改后当进水COD为350~520 mg/L,色度为650~1200倍时,出水COD<90 mg/L,色度30倍左右,污泥产量只有原系统的1/2,且运行费用比原系统低。  相似文献   

18.
以绍兴县综合性印染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混凝一水解酸化一好氧工艺,并且在好氧单元中投加微生物菌剂进行中试研究,探讨了该工艺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能。结果表明,投加菌剂后,该系统出水大大改善。投加茵剂前,出水CODl91mg/L,投加菌剂后,出水111mg/L。当该系统高效茵群已形成后,不投加茵剂20天内,该系统仍然可以保持出水CODl21mg/L。当该系统MLSS大量降低后,该系统出水仍然可达120mg/L,此现象说明该系统耐受冲击能力强,且为污泥的减量化研究可能指明了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