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常用的油田化学表面活性剂为研究目标,采用发光细菌法对其生物毒性进行了评价,考察了pH值和矿化度等对生物毒性的影响。结合表面活性剂对细菌中蛋白质含量变化情况,对表面活性剂的生物毒性效应进行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发光细菌法可以快速、简便地对油田化学剂的生物毒性进行评价,但对体系条件要求严格,pH值与矿化度对评价结果具有明显影响;发光细菌法得出的生物毒性评价结论不能简单的推演到其他毒性评价方法,单一的发光细菌法生物毒性评价标准无法全面判断油田化学剂的生物毒性效应,应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对油田化学剂的毒性效应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大庆油田钻井液幼鱼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推荐的毒性试验鱼种(幼鲤鱼),对大庆油田废钻井液、聚合物体系、三钾聚合物体系钻井液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出三种钻井液LC50值、钻井液浓度值和95%可信度的浓度范围;采用美国糠虾试验法钻井液毒性分级标准进行评价,并对钻井液中主要化学添加剂毒性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庆油田三种钻井液均属于无毒性水平。  相似文献   

3.
江汉油田废弃水基钻井液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废弃水基钻井液基本组分及生物毒性效应的分析,详细评价了废弃水基钻井液对浮游生物生长、卤虫孵化、土壤植物及糠虾的生物毒性影响。结果表明:江汉油田废弃钻井液对无节生物幼虫的影响不严重,不会影响卤虫的孵化率,但会影响其孵化速度;由于废钻井液中的含盐量高,pH值较高,因此对土壤及植物的生长有一定影响;其LC50均大于3000mg/L,基本上符合美国联邦环保局(EPA)颁布的陆相水域排放钻井液和钻屑的条例。  相似文献   

4.
油田化学剂生物毒性的测定及其分级标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试验建立了测定油田化学剂生物毒性的发光细菌法。用发光细菌法测定了几十种钻井/完井液添加剂和钻井/完井液体系的生物毒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油田化学剂生物毒性的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针对发光杆菌的发光度随着污染物浓度增高而呈线性降低的相关性,采用发光杆菌的相对发光度来表示污染物毒性,试验探讨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采用发光细菌相对发光度为50%时毒物浓度(即半数有效浓度EC50)来表示钻井液的综合生物毒性。实验结果表明:HgCl2的半数有效浓度为0.126mg/L,此时的钻井液泥水比为1∶104。  相似文献   

6.
大庆油田钻井液遗传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家环保局《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测试了大庆油田废钻井液、聚合物体系钻井液、三钾聚合物体系钻井液的压滤液和全泥浆的生物毒性,评价结果表明:大庆油田钻井液遗传毒性很低或基本为无遗传毒性,废钻井液除大部分回收利用外,剩余部分在井场就地掩埋处理,不会通过环境介质对人群产生致癌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以几种典型钻井液体系为研究对象,分别选用成熟可靠的检测方法对其生物毒性、化学毒性和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部分钻井废液具有一定生物和化学毒性,其中,磺化体系钻井液在生物毒性和化学毒性方面均超标,应重点加强管理;低密度无固相体系和磺化体系钻井液中Hg和Cr元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  相似文献   

8.
油田固体废物的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油田3个区域井场的废弃钻井液和取自集输站及注水站的油泥(砂)等两种固体废物进行急性生物毒性试验和浸出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油田的废弃钻井液急性生物毒性相对较大,油泥(砂)不具有急性生物毒性;这两种固体废物均不具有浸出毒性和腐蚀性。  相似文献   

9.
钻井液环保性能评价与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与钻井液相关的环保标准、管理指南等规范性文件的调研,结合我国陆上油田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提出将钻井液的环保性能评价项目分为生物毒性、生物降解性、重金属(总镉、总汞、总铅、总铬、总砷)、石油类和pH值等5类9项,并推荐了相应的评价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环保型钻井液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与分析了现阶段国内外环保型钻井液及其处理剂的特点和研究现状。推荐了钻井液体系环保指标及毒性的评价方法。指出制约中国环保型钻井液技术开发的因素,对环保型钻井液技术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环保型钻井液的发展趋势,强调无毒性硅酸盐钻井液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法适用于海上钻井含油废弃物的处理。通过多次对菌株采集、分离、纯化和培养驯化,选育得到了3株对石油烃类有很好降解效果的石油类降解菌;确定了石油类降解菌适宜的生化处理条件:最佳生长及原油降解温度为50℃、最佳生长及原油降解酸碱性环境为pH=6.0、最佳菌株接种量2%、最佳原油初始浓度为500mg/L。处理后的含油废弃钻井液含油量基本稳定在2mg/L以下,降解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2.
耐盐石油降解菌性能及降解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冀东油田钻井废液中筛选分离出耐盐石油降解菌Virgibacillus sp.(简称SJ菌),其在高含盐条件下对石油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高达56.12%左右。考察了pH值、盐度、不同N和P形态等因素对SJ菌降解石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J菌有较宽的pH值适应范围(pH值为6~10)和较好的耐盐能力(0.5%~20%),在pH值为9及NaCl质量浓度为5%时对石油类降解效果最好,其最佳利用N源和P源分别为(NH2)2CO和KH2PO4,该研究为油田高含盐含油废液处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废钻井液对环境影响分析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废钻井液是当前油田急需解决的环保问题之一。实验分析了废钻井液浸出液有害成分以及对生物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几种废钻井液处理方法,得出结论:在焉耆盆地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固化法。  相似文献   

14.
不合理地片面强调钻井废水的回用,是造成废水处理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根据钻井生产的特点,分析讨论了钻井废水回用率合理控制的必要性,同时提出分阶段控制回用率的方法。现场实践证明,在这个方法实施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有效的辅助措施,能有效地提高钻井废水达标率并减轻其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废钻井液是油气勘探开发的废弃物,目前多采用就地掩埋方式处置。准确测定废钻井液中氟化物的含量,对于评价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选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废钻井液中的氟时,对预处理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了蒸馏-离子选择电极法、碱熔-离子选择电极法、碱熔-蒸馏-离子选择电极法。结论是:碱熔-蒸馏预处理法综合了碱熔法和蒸馏法各自的优点,能将氟从钻井液中最大程度地蒸馏出来,消除了基体对氟测定的干扰。因此,此法以回收率表示的废钻井液全氟准确度为最高并达到了文献要求,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6.
电气浮法处理钻井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电气浮法处理模拟钻井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工艺参数(电气浮时间、电极间距、电气浮后静止停留时间、废水温度和电流密度)对电气浮法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气浮法处理钻井废水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掌握这些因素对电气浮处理的影响规律,有助于合理选取最佳参数,达到既高效又节能地处理钻井废水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电气浮时间为10min,电极间距推荐选用1.0cm,电气浮后静止停留时间选用5min,废水适宜处理温度为30~50℃,选择电流密度小、电气浮处理时间长的组合工艺能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CX170-1井钻井废水及废钻井液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CX170-1井位于川西平原,周围良田环绕。文章就川西地区钻井作业现状提出了比较可行的钻井废水及废钻井液无害化处理工艺技术。针对钻井废水,详细介绍了轻度污染废水;严重污染废水和特殊作业废水的处理工艺及处理效果。对于废钻井液,该井主要采用了固化处理。结果表明:经固化处理的废钻井液干结后具有一定强度,失去了水敏性,不再具有返浆性。浸泡实验表明,有害物得到了比较彻底的固定,经检测,各种污染指标大都低于国家一级标准,自然条件下外排的废钻井液不再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8.
固液分离法处理废钻井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废钻井液对环境的污染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针对塔里木油田的地质情况,使用固液分离法对部分废钻井液样品进行了实验研究工作。固液分离法采用两次处理工艺流程。即先经一级初步絮凝处理和强化离心分离,使大部分固相去除,然后对脱出的废液进行第二级絮凝处理后即可达到排放要求。实验结果表明:固液分离法能够将废钻井液分离成固-液两相,其液相能够达到排放要求,固相残渣对环境污染程度大幅度降低甚至无污染;若将此处理法同其它方法相结合,如坑内密封法、固化法等相结合会得到更满意的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