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建立节约型医院,医院在各种资源消耗方面厉行节约,降低医疗运行成本,获取经济效益。从另一角度来看节约型医院,就是为病人创造优越的就医环境,合理收取病人费用,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从而为医院创造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发电厂的环境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电厂一直以来是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发电厂的环境成本内部化,即纳入发电成本,一方面促进发电企业努力改进技术减排污染物,降低环境成本。另一方面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鼓励绿色电力的发展。本文应用环境经济学理论,分别分析了几种类型发电厂的环境成本,指出我国未来的电源结构发展将趋向于环保型结构。  相似文献   

3.
能源是发展社会生产,提高社会生产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做好企业用能管理,可以降低各项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益,是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环境立法成本的非直接成本、环境守法成本高于环境违法成本以及低投入直接影响环境执法效能的分析,提出从加大环境立法的经济可行性研究、降低环境守法成本、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和加大环境执法投入入手,以经济手段解决企业逐利本性,鼓励人们自觉守法,同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适应环境执法需要,从而达到有效推进环境法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产品环境成本对总成本的贡献程度,以明确产品的环境责任,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目的,把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到产品环境成本研究中。定义了产品生产各阶段的环境成本,在对产品环境成本进行分解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生命周期的产品环境成本分析模型,分析了各项环境成本对总成本的影响程度,并对影响总成本较大的几个环境成本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交通社会成本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晶 《交通环保》2005,26(2):31-33
在介绍城市交通社会成本的概念及评估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北京市交通环境现状,对北京市交通环境成本、拥挤成本进行了估算,并提出了降低北京市交通社会成本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水产养殖的完全成本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两种常见的水产养殖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水产养殖污染特征,水体净化能力的变化特点,提出水产养殖的完全成本概念,同时以水体自净能力的时间累积效应,水质对水资源价值影响的估算模型为依据,运用环境经济系统分析的思想建立水产养殖的完全成本模型。该模型由五大模块耦合而成,能综合分析评价水产养殖的完全成本,具有很强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8.
诸秀英 《环境科技》2004,17(4):24-25
以扬州某皮革厂污水处理工程为例,通过改造污水处理工程、物化工艺及合理地选择药剂,不仅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率、降低了处理成本,而且提高了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选取京津冀和珠三角作为案例地区,试图通过揭示这两个区域内二氧化硫减排成本异质性的差异来探讨在两区域内推行排污交易政策的经济合理性。首先我们评估了二氧化硫控制技术的成本。结果显示,钢铁行业内,脱硫技术的SO_2去除技术单位成本范围为2245元/t到23829元/t,大部分大于5000元/t;电力行业内,脱硫技术的SO_2去除技术单位成本范围为965元/t到6268元/t之间,大部分小于5000元/t。然后在技术评估基础上,该研究构建了两个区域钢铁和电力行业的边际减排成本曲线,并通过情景分析探讨了两个区域分别实施排污权交易政策(钢铁和电力行业之间进行交易)所带来的成本节约。模型显示,当各区域减排任务达到92%时,允许排污权在钢铁和电力行业间交易均可使区域内SO_2减排总成本降低,并且京津冀地区比珠三角地区开展SO_2排污权交易存在更大的成本节约空间。这表明在京津冀的钢铁和电力行业之间开展排污权交易比在珠三角实施更能体现该政策的经济效果。该研究对政策的启示是,中国应该在审慎评估减排成本和成本节约潜力的基础上制定和推行排污权交易政策。  相似文献   

10.
威远江水电站工程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空间结构研究是生态研究的核心之一,号观功能的性质和发挥,影响着一个区域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特征,进而影响该区域的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结合卫星遥感图片和区域特点,确定了景观分类系统,选取了多样性、优势度、破碎度、分离度等案观格局指数,系统分析了景观空间格局和景观纹理特征。结果表明:该工程建设将导致区域景观多样性降低,优势度升高,破碎度和分离度增加。  相似文献   

11.
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骏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5):197-200
以特大城市中心城区——上海市徐汇区为对象,探讨了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途径,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注重塑造特色品牌,以科技产业化、城市环境建设、社区管理等方面的优先项目为载体,加以切实推进。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河南省9个县(市)中9个乡(镇)的农户沼气使用情况,按比例选择不同生态模式,入户调查了沼气建设前后农户各类能源消耗情况,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等80多项指标,定量对比分析了沼气户与非沼气户在能源消耗量及消耗成本、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以及主要气体污染物减排等情况。结果表明沼气建设项目的实施大大降低了传统能源消耗量和消耗成本,促进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改善了农户居住环境,提高了作物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具有明显的能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三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人类社会不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在于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物质流动发生了滞障,通过分析人与环境所组成系统的物质流动规律表明,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提高自然资源的生产利用率,还需要提高产品的重复利用率与废物再资源化率,最后,对提高三种利用率的经济机制以及它们的实现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资源应充分显示其重要价值,由于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比其他项目的更深远,更广泛且具有潜在性,应充分认识自然开发建设项目环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国环境管理的当务之急,是从政策和组织上采取积极措施加强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配合其他项目的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求得整体上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宋戈  徐四桂  高佳 《自然资源学报》2017,32(11):1883-1891
实现公平补偿、增值收益合理分配是推进农村宅基地顺利退出的关键。论文以土地发展权为视角,采用模型测算方法,从宅基地复垦为耕地产生机会成本损失和置换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产生增值收益两个方面,构建宅基地退出补偿及增值收益分配理论模型,并以东北粮食主产区——哈尔滨市为研究区进行实证模拟。结果表明: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背景下,退出的宅基地整理复垦为耕地,产生的机会成本损失补偿给农户和村集体,空间置换的新增建设用地产生的增值收益来自政府和开发商的资本投入,政府和开发商有权分享其土地增值收益;2)研究区农户、村集体、政府和开发商应获得宅基地退出补偿及增值收益分配比例分别为41.5%、6.5%、27.1%、24.9%;3)基于土地发展权的宅基地退出补偿及增值收益分配,不仅兼顾了效率和公平,也符合通过政府调控手段和市场调节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对宅基地有偿退出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地处苏北的江苏泗阳经济开发区在加快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环境保护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已暴露出诸多环境方面的问题与困惑,这将给开发区实施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江苏泗阳经济开发区要想大有作为,实现省级一流开发区的奋斗目标,必须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首当其冲的应着力解决存在的环境问题。在此分析了当前开发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探讨进一步完善,强化和实施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工作的经常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讨论了区域可持发展评价的经常化问题,提出了一张通用的指导性评价指标清单及其使用方法。经过实例模拟验算,认为基本可行,建议让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工作成为政府的定期行为 。  相似文献   

18.
浅析迪庆州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迪庆州经济相对落后,森林生态、草场生态和珍稀生物资源均已受到破坏,污染开始蔓延,尤其是旅游环境负荷加重,对可持续发展形成威胁。必须结合迪庆实际,从加强精神文明和加大环保宣传力度着手,坚定不移地推进迪庆州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光伏企业低碳发展目标指标和实施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低碳发展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结合国内外企业低碳发展经验和国内低碳发展政策背景,以光伏企业为案例,通过调查企业碳排放数据,建立企业低碳发展目标和关键目标指标体系,研究了企业低碳发展的实施路径,并提出企业低碳发展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近期大气环境问题突出,严重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能源资源消耗总量短期难以下降,而改善空气质量又需显著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因此,改善空气质量必须调整现有能源供应体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居民能源消费模式,使得经济发展、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能源供应朝着进一步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以及环境损害的定价机制转变,显著提高清洁能源比例、电煤比例和使用效率;能源消费朝着节能、低碳、绿色消费模式转变,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推行节能建筑,显著降低人均能源消耗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