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环境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工作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国家环境立法和环境规划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既是进行定量化、科学化的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也是进行现代化、指标化的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规定了国家和地方的环境目标和方向,是评价环境质量高低的尺度和准绳;同时体现了国  相似文献   

2.
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制订和充实我国环境标准是当务之急,也是百年大计。这已为各有关部门所关心重视。环境标准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形式多样。制订环境标准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课题,非有多方面的配合协作不可。当然,环境标准在环境保护中的成效,决不是见诸于标准制订  相似文献   

3.
自国家《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以来,国家和有关部委相继发布实施了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及环境标准,有效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强化了全民的环境管理、环境治理意识。环境标准作为环境管理的依据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尺度,而环境管理又是环境标准得以实施的根本保证。因此,只有深刻理解环境标准与环境管理的关系才能使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规、法令得以有效地实施。 环境标准一般分为两类,即环境质量标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我国环境标准的现状,体系和分类,分析了环境标准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指出环境标准是制定环境规划的重要依据;是各级环保部门行使管理职能的基本依据;是企业污染治理是否达标的限定值;是推动环保科技进步的动力;是环境评价的准绳;是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是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投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强调,“环境保护工作要着眼于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集中力量先行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级政府、环保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及企业在强化环境保护管理的同时,正确运用《环境标准》进行评价或检验。实践证明,科学地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环境标准,定期评价区域或单位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果,检验区域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控制状况是十分必要的。为此,笔者就环境标准在环境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做如下浅述。一、环境标准的分类环境标准可分为国际环境标准和国家环境标准。国际环境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技术委员会来制定。目前,国际环境标准颁布实施的有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系列(ISO14000)、污染物测试方法、污染物和排放物的限值、环境水平或环境质量、环境产品等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是由国家环境保护部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制定和发布的。国家环境标准是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环境管理的依据和技术手段,它在各级环境管理工作中,享有特殊的权威作用,是国家环境保护的强制标准。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  相似文献   

6.
<正> 环境质量标准是实现环境清洁化的重要依据,是环境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环境保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环境标准,就不能保证环境的质量,环境的清洁化也只是一句空话。半个世纪以来,工业发达的国家,相继制定了各种环境标准,以控制工业污染和其  相似文献   

7.
环境标准制定的科学性、环境标准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以及环境标准制定过程中的部门间协调是我国当前环境标准制度所存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环境控制标准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环境控制标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环境标准,一类是排放标准。环境标准主要从卫生角度出发,以保护人体健康为目的,规定受控制的环境介质的浓度。这种标准基本上是一种政策目标,对污染者没有直接约束力,不能依此对污染者实施罚款等处分。但是,它的重要性在于,环境监测数据常常需要和环境标准相联系来说明,环境的质量,也需要以符合该标准情况的  相似文献   

9.
正环境标准是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73年发布第一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 4—73)开始,截至目前,我国环境标准体系已覆盖水、大气、土壤、固废、噪声和辐射污染控制等领域。科学、协调、系统的环境标准体系对于支撑环境管理、提高环境管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点源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实点源排放标准执行,强化环保标  相似文献   

10.
环境标准实施是实现跨世纪环保目标的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标准实施是实现跨世纪环保目标的基础张维平我国提出的跨世纪15年环境保护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力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10年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改善。”环境标准是评...  相似文献   

11.
致读者和作者我们向长期订阅《环境保护》的读者和用户表示感谢,向经常投稿和支持本刊的作者表示感谢。《环境保护》杂志系国家环境保护局主办的综合性环保科技刊物,宣传和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环境管理及环境经济、环境法制、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环境标准、监...  相似文献   

12.
建立适应新世纪初期环境标准体系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1999,(1):7-8
我国的环境标准是与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1973年我国发布第一个环境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以来,历经20余年时间,环境标准适应各个时期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经过数次清理和调整,到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环境标准体系,为环境标准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现行的环境标准体系主要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组成,虽然体系形式上与产品质量标准相同,但各类标准的内涵及标准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与后者有本质的区别。国家标准主要由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测定方法标准、…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是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从纺织化纤类行业环境影响评价时所需要的环境保护标准出发,提出使用标准时存在的一些问题。阐明了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特点,针对环境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环境标准是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准绳。环境法律和政策的贯彻执行,是通过一系列环境标准去指标化、定量化、具体化。例如,以环境质量标准来判断环境受污染还是没有污染;以排放标准来仲裁污染源排出的三废是达标还是超标、是执法还是违法;以环境监督方法标准来保证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的执行;还要以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设备仪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监测工作中,如何正确地选用和使用标准,如何确定各项污染因子的评价量.文章侧重于验收监测标准的选用原则:标准级别及限值的确定;标准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政策方面的具体体现,是行使环境监督管理的执法依据,是强化环境管理工作的核心.所以,在环境监测中正确选用和应用各类环境标准尤为重要.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验收监测中环境标准渗透于工作的方方面面,并贯穿于监测的始终,它是验收监测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环境标准是从事环境管理最重要、最基本的依据之一。其本身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环境管理的效果。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我国陆续颁布了不少环境标准。但是,我国目前的环境标准尚有不足之处,给标准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认为,在制订环境标准的时候,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长处,但决不能生搬硬套,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环境标准。 1 环境标准应适应我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我国在发展经济时,应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等,用于环境保护。投入的多少,应与国力相适应。过多,超出国家的承受能力,将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过少,则不能遏制及逐步改善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最终还将制约经济发展。因而,在制定环境标准时,应把握好两者协调发展的“度”。充分认识我国  相似文献   

17.
环境标准体系是指导环境执法人员在环境管理工作中更好地掌握和实施环境标准,充分发挥环境标准体系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现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李岩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2):115-117
环境标准是评价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定依据。标准体系的有效运作依赖于体系中标准的科学性和标准间的协调性,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环境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一些环境标准的宽严程度不适当;环境标准所覆盖的保护范围不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标准的制订缺乏连贯性,环境标准体系之间缺乏相互间的协调和统一,对环境标准体系的调整提出建议:探索制定标准的科学方法;建立健全产品的环境标准体系;建立标准制定发布机制和后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加强地方环境标准建设在弥补国家环境标准建设的不足、增强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为制定国家环境标准提供实践基础、提高地方执行和实施环境标准的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总结了浙江省地方环境标准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明确了地方环境标准建设原则和主要内容,并从制定规划、完善地方环境标准管理制度、加强环境标准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浙江省地方环境标准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根据有关法律和政策,在综合分析自然环境现状和现有控制环境污染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规定自然环境中污染因素的容许程度和污染源释放污染因素的允许程度及与此有关的技术规范等,这些技术规范称为环境标准。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政策的综合体现和执行环境法规政策的根本依据,是搞好环境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同时又是制订环境规划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环境标准具有法律效力,一经颁布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将受到行政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 1 环境标准的产生 环境标准是随着环境公害而产生的。早在100多年前,英国、美国、沙俄、德国等就对工厂排放大气污染物、污水排放量等作过有关规定。60年代后,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污染治理由起初的治表转为治本、由消极的治理公害转为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英、美等发达国家对已有的环境标准作了新的补充和完善,日本、法国、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波兰、西班牙、瑞典、南斯拉夫等国及世界卫生组织也相继制订了各种环境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