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文化旅游正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而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文化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湖南西部作为土家族、苗族的聚居地,拥有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神奇独特的古迹遗存,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独具魅力的民俗艺术形式。在述评湖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特色以及特殊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战略构思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燕岩溶洞旅游资源及其旅游深度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怀集的燕岩溶洞因金丝燕的定期群居而成为独特的溶洞旅游景观。基于对它的深入考察,阐述了地貌环境与结构、小气候生境、溶蚀过程等与金丝燕群居于此溶洞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生代造山运动形成的高险地貌,继之溶蚀形成的节理裂隙发育的巨洞为金丝燕提供了着附的安全环境;宽阔的地下河及其造就的高湿度提供了金丝燕习惯栖息的海洋性小气候;硬质水温条件以及盆地孤峰模拟的海岛生境则成为金丝燕久居的重要原因。燕岩旅游资源划分为观赏性旅游资源、参与性旅游资源、娱乐性旅游资源等不同类型,形成洞内与洞外不同组合。燕岩旅游的深入开发有赖于对生态文化的发掘。为此,要通过客流分流、建筑控制、活动限定等措施保护金丝燕的生存环境;提炼金燕文化的精髓,积极利用“燕子节”等节庆活动以及其它文化场馆展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优化旅游资源结构,塑造燕岩生态文化旅游的独特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3.
具有古老独特的建筑外观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镇逐渐作为旅游资源被开发利用,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型.随着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川省内的古镇旅游日趋火爆.目前四川在古镇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需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如风格千篇一律、旅游策划单一、保护意识淡薄等.针对四川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坚持开发与保护并行,合理利用古镇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薇薇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3):295-296,300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从业人员应该掌握的文化知识。安徽省是一个具有悠久传统习俗的省份,文化底蕴深厚。通过对该省民俗旅游区的划分,探讨了安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点,提出了民俗旅游的开发思路,为安徽旅游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铜梁龙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旅游发展日益强调文化旅游,而重庆铜梁龙文化资源独具魅力。通过对铜梁龙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及开发潜力的深入分析,提出铜梁龙文化资源开发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乡村旅游成为都市生活中的旅游消费者的新宠。乡村旅游借助于乡村地区内的自然资源、民俗资源和独特的乡土文化、乡土气息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乡村旅游红红火火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原生态的环境遭到了破坏,景观受到损坏,乡村环境遭到污染等,基于以上的种种表现,开发乡村旅游时应依托于政府的管理,树立正确的乡村旅游发展观念,引导乡村走生态化旅游发展路线,完善乡村旅游的服务设备、设施,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其宝贵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和民俗传统等别具地方特色。通过充分的挖掘和合理的开发,以文化为基底,可有效推动西北特色乡村的建设和发展,打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本研究以"凉州区羊下坝镇四沟现代农业生态旅游村规划"项目为对象,通过对武威地区现有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和研究了该地区本土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点,并根据资源的评级对四沟村的特色旅游进行可行性规划。提出"六位一体"的旅游开发模式将有效促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更新升级,推动生态旅游发展,弘扬地方文化,发展乡村经济,旨在把四沟村建设成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和谐乡村。  相似文献   

8.
丰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浓郁多彩的人文风情是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强大基础,但它们不能直接决定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只有把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者需要的旅游产品,才能实现旅游资源的价值,发展西部旅游业。旅游产品的开发能力构成旅游地的核心竞争能力,西部只有提高旅游产品的开发能力,才能适应旅游市场的变化,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促进旅游业水平的提高。在对西部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的同时,还要注重资源的保护,进行“绿色开发”和“绿色经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烟台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烟台市地处胶东半岛的中西部,南北两面濒临大海,东接威海,西接潍坊与青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烟台市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社会文化事业,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创造了良好条件。近年来,烟台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开发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区域总体开发不够,旅游资源的开发集中在少数风景名胜点上。北部沿海旅游区资源优势明显,开发利用好.而南部、西部沿海旅游区和中部山地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受交通、服务设施等条件限制,开发程度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②旅游资源开…  相似文献   

10.
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与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洞庭湖湿地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大湿地资源集中地之一,在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长期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景观。文章分析了东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的特征,提出了不同类型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持续开发湿地旅游资源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全面开发湿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综合效应,实现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皖南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其旅游资源的特色是景区分布集中(稀有性)、景观类型多样(珍贵性)、文化古迹丰富(徽文化发源地),旅游资源还具有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的优势,具有综合开发利用各类旅游资源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通过系统调查和分析该地区旅游资源的配置基础,提出了对该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广西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古称“百越”,聚居着西团、骆越等部族,他们是广西壮族的先人。商周至春秋时期,广西已与中原、江淮地区有了经济文化的交往。各族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物古迹众多,民俗、民风丰富多彩。1广西人文旅游资西特征与开发利用现状1.1人文旅游资源特征广西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主要有:①历史悠久,类型多样。广西是我国旅游资范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开发历史较早,其中不少在汉、唐时期就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资源丰富多样、特征鲜明(附表)。②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融为一体。凡风景优美的地方文物古迹较多…  相似文献   

13.
广州城市旅游吸引方面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州的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是华南山水商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文章分析了广州市旅游资源具有北雄南秀的特点,阐述了积极开发广州山水商都文化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吸引方面的建设,加大文化旅游宣传力度和搞好旅游线路的设计等发展广州山水商都文化旅游的观点;指出发展广州山水商都文化旅游,将对城市建设和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旅游商品的特色开发是旅游学研究的一个难点,以地方感理论为基础,结合秭归端午节非物质文化遗产,阐述了秭归民俗、屈原文化两个维度的文化资源,提炼出多元可视地方感元素,包括色彩、材质、造型图案、人文元素等。结合不同载体创新提出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模式,并将此模式运用于秭归端午节,列举策划了屈原文学作品出版类、秭归地方特产类、工艺纪念品三种类型的旅游商品。  相似文献   

15.
一个城市的景观风格是该城市有形和无形环境的综合体现,是城市自然空间环境、城市文化内涵、民风民俗、建筑、古迹等城市构成要素的总和。从旅游发展的角度,通过对青神县城优越的地理区位、优美的山水城市空间环境、独特深厚的文化底蕴等优势条件的分析,提出其县城景观风格定位为“山水园林城市”的设想,并围绕突出“山、水、城、文化”等城市特色景观构成要素提出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调查及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的海岸线蜿蜒460km,涉及5区1县,潜在滨海旅游资源亟待开发。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潜在上海滨海旅游资源的现状,结合上海独特的自然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在对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研究了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分类,分析了潜在滨海旅游资源特征和资源富集区状况,选划出上海应重点开发的6大潜在滨海旅游资源区,并分别就各资源区的开发对策与建议提出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旅游资源特性及其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揭示了贵州旅游资源的独特个性,深入探讨了贵州旅游业的形象定位--奇异秀美的喀斯特王国、神秘独特的地域文化旅游区,对贵州客源市场进行了细分和定位,并强调贵州近期应主抓普通兴趣旅游,但也要特别重视和扶持发展极有潜力的特殊兴趣旅游,最后提出了搞好贵州旅游开发营销的4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宁夏区域西夏建筑文化景观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蕴涵博大精深的党项族文化的西夏建筑景观表现出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西部难得的旅游资源。作者运用文化景观学的理论分析了宁夏区域西夏建筑文化景观,以及宁夏自然环境对西夏建筑文化景观的影响,同时指出人文社会环境与宁夏区域西夏建筑文化景观营造有更大意义。最后,作者认为宁夏区域西夏建筑文化景观的旅游开发,要在借助西夏学热,促进西夏建筑文化游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展开区域协作,精心设计旅游线路,拓展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9.
当今文化消费成为时尚,文化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而文化旅游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工程。2010年8月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在此背景下登封文化旅游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与保护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实践证明,积极科学的产业化开发是保护的保证,基于此登封文化旅游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分析了登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对制约登封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登封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城墙是城市的重要标志和象征,是一种极具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重要旅游资源,然而古城墙的旅游开发目前还普遍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如何充分认识古城墙的价值,并根据当前旅游市场的需求特征进行深度开发、科学开发和有文化内涵的开发,以临海古城墙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