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5~1987年夏季,大连湾发现国内首次记录赤潮种——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赤潮。本文记述了该种赤潮时的适宜生态特征,并指出大连湾海域富营养化及有机污染程度。为控制沿岸排污和深入研究该种赤潮机制提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东海赤潮及其监视监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赤潮是一种海洋生态异常现象,是海洋生态系统受损与退化的表征与警示。近20a以来,东海赤潮频发,且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持续时间增长,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东海区沿海省市海洋经济的发展。开展有害赤潮常规监测和应急监视监测是当前赤潮监控中最为有效手段。本文系统回顾和总结了近20a来东海区赤潮发生特点,以及在东海区开展的赤潮监视监测工作,并对21世纪东海赤潮监视监测进行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3.
‘赤潮’神经毒素brevetoxin B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赤潮’神经毒素brevetoxinB合成早在圣经时代就有了关于赤潮的记载。赤潮是由于海洋局部富营养化后大量藻类繁殖形成的生态破坏现象,可使赤潮区域海水呈红色、棕色或绿色。赤潮神经毒素BrevetoxinB是一些藻类产生的,它和其他一些毒素被认为是大...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2011,(10):26-27
海洋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 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和形势依然很严峻.近岸海域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经济发展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海洋环境监测能力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近岸海域营养结构失衡,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赤潮、绿潮日渐频繁,生态受损,入海河流污染严重,污染事故频发.  相似文献   

5.
深圳近岸海域环境状况近10a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深圳市2000~2011年《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分析了深圳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赤潮发生情况和沉积物质量。结果表明,深圳近岸海域污染状况总体有加重迹象;赤潮发生先降后升,最近几年变化平缓,发生区域以大鹏湾居多。赤潮引发种以甲藻居多,并逐年增加;沉积物东部海域优于西部,质量同样有下降趋势。深圳近10 a来快速增长的经济带来的大量陆源污染可能是深圳近岸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我国沿海水域赤潮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近几年我国海域赤潮监测监视结果,针对海洋赤潮灾害频繁发生,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经济损失越发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沿海城市污染治理,防治和减轻海洋赤潮灾害的对策;加强赤潮监测,监视和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加大沿海城市近岸海水富营养化的控制力度;减缓海上养殖业自身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探讨运用多元回归分析预报赤潮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对大亚湾澳头水域19972001年赤潮监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可以以潮汐、风向、天气状况和水温作为影响赤潮发生的重要因子,用参数表征各因的权重,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并绘制出赤潮生物的变化趋势图。可根据现场的生物观测资料分析,预报在生物高峰期是否将发生赤潮。该预报方法,可对陆源污染不明显,水质状况较稳定、浮游植物种群丰富的半封闭溺谷湾海水增养殖区的赤潮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我国沿海赤潮的防治和对策主要是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和有机物向海洋的排放量,加强养殖业的管理,减少其自身污染。防止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开展赤潮机理和预报的研究。建立统一的理化指标。建立健全赤潮防治领导机构和监视网。坚持突出重点,“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监视监测队伍的建设,做好现场监视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无机氮、无机磷、化学耗氧量和溶解氧为化学指标参数,分析了胶州湾春、夏、秋三季的有机质污染状况和营养类型,结果表明:胶州湾有机质污染和富营养水域主要出现在湾东北部的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等河口附近,除范围有所差异外,其污染程度和营养类型的季节变化不明显,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是导致该海域有机质污染并使其呈富营养型的主要原因。本文还在国内外赤潮研究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胶州湾海域今后发生赤潮的  相似文献   

10.
秦皇岛海域生态环境特征与赤潮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述秦皇岛海域自然环境特征与营养盐分布及赤潮生物特征的基础上,采用营养状态指数和浮游植物生态特征指标对该海域富营养化状态给予评价。调查表明,该海域自70 年代末以来共发现32种赤潮生物。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有害赤潮的灾害分级与时空分布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根据从文献获得的赤潮灾害基本信息的规范处理和分析,将我国的赤潮灾害划分为特大、重大、大型、中型和小型五个级别。结果表明,1933—2001年间我国赤潮灾害的发现次数为460次,赤潮灾害以小型为主,小于50km^2的占40.2%。赤潮灾害的发生范围已遍及我国沿海各省,其中辽东湾、长江口和杭州湾外侧的嵊泗列岛和花鸟山附近海域以及珠江口东侧及粤东近岸为我国三大赤潮多发区。近20a来,赤潮灾害的发现次数呈现上升趋势,为波动式增长,波动周期为3a左右,高峰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每次赤潮的平均面积即赤潮的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平均面积已上升到500km^2左右。我国赤潮的高发期由南向北依次出现。南海的赤潮高发期为3—5月,东海的赤潮高发期为4—8月,渤海和黄海的赤潮高发期为5—9月。  相似文献   

12.
赤潮藻类的适应与竞争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赤潮藻类的生活策略与赤潮发生的机理紧密相关。在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中,赤潮藻类发展出一系列独特的生活策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赤潮藻类可以在不良环境下形成孢囊以度过寒冷的冬季或者营养缺乏时期并在条件合适时萌发。甲藻可以通过主动迁移或者产生粘液的行为来适应水流和光照,甚至有时能够改变藻细胞周围的微环境。赤潮藻类采用多种营养方式如自养、异养或混养进行生长和繁殖,这对我们就赤潮与富营养化的关系的研究带来了全新的理解。赤潮藻类与其他生物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某些蓝绿藻可以与细菌或病毒共生,而有毒藻类也许可以通过抑制捕食或者植化相克为自身获利。最后,我们提出了赤潮藻类的形态结构上的不同也许可以解释某些生态策略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象山港赤潮监控区水质状况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2年4~9月份象山港赤潮监控区水质监测基础资料,建立表、底层DO、COD、DIN、DIP以及水质指数(A)和富营养化状态指数(E)时间序列,运用变异系数和相关分析法,探讨了象山港赤潮监控区在赤潮多发期水质状况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赤潮多发期,监控区水质有机污染程度和富营养化状态较严重,明显呈低P高N状态;各环境参数的动态变化存在着明显差异;各环境参数对水质有机污染程度和富营养化状态的贡献也存在显著差异,且赤潮监控区水质富营养化指数与水质指数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赤潮是一种复杂的生态异常现象,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水文气象条件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诱发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广西海域赤潮虽然还没有造成重大直接经济损失,但已引起了中央有关领导人的关注.根据广西海域赤潮发生的情况,分析其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海洋污染灾害及防治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几年来,随着沿海工农业的发展和海洋开发事业的兴起,海洋污染事件逐渐增多。对海洋生态、资源、海水养殖业、旅游和人类健康造成破坏和损失。本文通过大量事例叙述了石油污染,赤潮、有毒化学品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对海洋造成的损害和对人类的威胁。探讨了预防和防治海洋污染灾害的对策及措施。今年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第一年,通过阐述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带来的危害,提高人们抗灾、防灾意识和能力。呼吁社会各方面高度重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6.
连云港附近海域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连云港附近海水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连云港附近海域已受到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污染,其中Pb和Hg的污染较重,部分海域呈富营养化状态,COD、无机氮、无机磷的含量已达发生赤潮的临界条件。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50—2020年的赤潮公报等数据,采用GIS方法分析了中国近岸海域赤潮的时空分布规律与赤潮优势种演变.结果表明,过去70年中国近岸海域赤潮事件共发生1701次,累计赤潮面积超过25万km2,整体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赤潮高发期主要在4—8月,其中5月赤潮发生次数最多,累计面积最大.赤潮发生月份由南到北呈季节性变化趋势,南部海域赤潮发生月份要早于北方.赤潮事件主要以180 km2以内的小面积赤潮为主,大部分在11 d以内.赤潮高发区集中在河口、海湾、港湾及污染排放量较大的海域.诱发赤潮次数较多的赤潮优势种包括夜光藻、中肋骨条藻、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等.其中,夜光藻、中肋骨条藻和米氏凯伦藻在中国近岸海域均有分布,而东海原甲藻均发生在东海海域.夜光藻和中肋骨条藻一年四季均具备生长条件,米氏凯伦藻和东海原甲藻则在5—6月最为频繁.海水水质状况分析表明,中国近岸海域赤潮发生次数与海水水质污染程度密切相关;赤潮优势种的发生月份也与温度和盐度相关,赤潮优势种的季节性生长和空间分布可直接影响中国近岸海域的赤潮发生规模.  相似文献   

18.
收集了渤海海域自1952年有赤潮发生记录以来长达65a的相关资料,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究了该海域赤潮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渤海赤潮发生最频繁的区域为渤海湾北部、辽东湾西部和东部的海域;渤海共发生赤潮189次,其中影响面积超过1000km2的有21次;2000年以后,赤潮发生频率在明显增加;在6、7和8月份赤潮发生次数最多,分别占总次数的26%、22%和21%;由夜光藻、中肋骨条藻和原甲藻引发的赤潮次数分别为65、11和10次;发生在渤海湾西部、辽东湾西部以及黄河口海域的赤潮对海洋生态危害最大.首次以可视化的方法全方位展现和认识了渤海海域65a来赤潮发生的范围、分布与特点,实现了对该地区发生赤潮信息的整合与处理.这一方法对其他海域赤潮研究亦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近年来福建北部海域的东海原甲藻赤潮应急跟踪监测资料及赤潮发生海域的生态浮标连续监测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原甲藻赤潮发生的最适水温和盐度范围分别为18.2~25.2℃、29.7~32.2‰;赤潮发生前期大气压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赤潮持续期间风速较小,偏南风为主;在富营养化和贫营养化的海域都有发生该藻种的赤潮,特别是存在磷限制赤潮海域.赤潮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硅藻与甲藻之间的演替,赤潮发生期间时常伴有高密度的有毒甲藻.  相似文献   

20.
营养物质和环境因素对三种微藻生长的综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潮发生机理的研究是当今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日、美等国家对赤潮生物的生理和生态、赤潮与营养盐的关系、赤潮预报、影响估测及对策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我国曾就近海出现的赤潮作过调查,做了赤潮生物的鉴定、赤潮机理和危害的初步探讨。(3·4·7·8) 本文研究了常微量营养物质、温度、盐度、浊度等因素对三种微藻(包括赤潮生物)生长的效应,以及营养物质和主要环境因素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