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钻井废水酸化中的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钻井废水悬浮物和COD含量高的污染特征,对其酸化中和预处理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其任用机理进行了探讨。以浓H2SO4调节废水的pH值至1.5,加入石灰乳中和使pH为9,可使CODcr的去除率达到50%,悬浮物的去除率达到80%。预处理可在废水池内进行,给下一步利用装置进行混凝处理创造了条件。钻井废水中粘土颗粒稳定的主要原因是颗粒物连有强亲水基团:-O^-、-SO3^-和-COD^-。在酸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UBF-SBR工艺中UBF段的几个运行参数,在35℃,进水CODcr15546mg/L,NH3-N1214mg/L,有要容积负荷率7.55kg(COD)/m^3.d时,运行最佳。其CODcr去除率为93.9%,产气率为0.64m^3(气)/为5.46kg(COD)/m^3.CODcr去除率为91.4%。并气率为0.59m^3(气)/去除率kg(COD),CH4含量为57.5%,两者出水PH均  相似文献   

3.
米菲司酮废水处理的试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米菲司酮生产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CODcr8.8×10^4mg/L),采用常压蒸馏-活性炭吸附方法进行试验性处理,CODcr的去除率可达95%以上,CN-去除率达99.9%,并可回收乙醇等低沸点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4.
废纸脱墨废水混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脱墨废水混凝处理的混凝剂和助凝剂的种类和用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PIO较硫酸铝混凝性能好,添加少量PAM助凝剂有利于絮凝物的沉降,脱墨废水中SS、CODCr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4%,78.2%和71.7%.  相似文献   

5.
厌氧生物法处理氨基酸发酵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基酸是制药业的重要产品,伴随其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发酵废液,该文对异光氨酸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浓度机废水进行了厌氧生物处理的静态与动态实验。结果表明,在35℃,进水6.4-7.4,停留时间10h的情况下,最大有机负荷为8kg(COD)/m^3.d沼气产生率6.3L/kg(COD,COD去除率≥80%,在正常操作上,污泥负荷最高达达3.6kg(COD/kg(VSS).d  相似文献   

6.
UASB反应器处理维生素B12淀粉混合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考察厌氧技术处理维生素B12淀粉混合废水的可行性,进行了采用UASB反应器处理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温条件下,当进水COD浓度为10000-12000mg/L时,COD容积负荷可达到30kg/(m^3.d),COD去除率为80%,容积产气率为16.80m^3/(m^3.d)。  相似文献   

7.
采用石灰乳中和,聚合氯化铝铁(PAFC)絮凝沉降方法对煤矿矿坑废水中的Mn,Fe进行了去除试验研究,在选定的操作条件下,处理后,矿坑废水中的Mn的去除率≥97%,Fe的去除率≥86%,SS的去除率≥95%,通过对中和吸附,絮凝沉降MnFe的机理分析,认为PAFC在pH〈9.0时ζ电位由正变负的电中和作用是确保处理后水体pH≤9.0;(Mn^2+)≤0.1mg/L;(Fe^3+)≤0.3mg/L的前  相似文献   

8.
韦邦森  赖耀辉 《环境科技》1995,8(2):37-38,41
根据液相法生产泡化碱冲盘废水的特征,通过试验和资料介绍的比较,采用沉淀-过滤的处理工艺,SS去除率达91.7%,CODcr去除率在72.4%,出水达到冲盘水质的要求。工艺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处理成本低。  相似文献   

9.
利用硝酸盐还原菌处理甲醇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探讨了硝酸盐还原菌在缺氧条件下利用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处理甲醇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该法处理甲醇废水是可行的,最佳N/C比为1.4,CODCr去除率及NO^-3-N利用率均可达到80%以上。每消耗1mg的NO^-3-N可以除2.992mg CODCr该值与进水浓度,N/C比及停留时间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0.
SR4菌株处理电镀废水中Ni^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厌氧技术从电镀淤泥中分离获得高效富集重金属的SR4菌株,通过对其形态、生理生化、遗传特征的研究,确定为脱硫弧菌属的一个新种。用X-衍射能谱仪检测和透射电镜分析方法,研究了SR4菌株对电镀废水中Ni^2+的富集作用和最佳去除条件。结果表明:SR4菌富集Ni^2+的机理主要是静电吸附和生化作用。当水温为20 ̄40℃、pH9、Ni^2+浓度为40mg/L时,废水中Ni^2+的去除率达99%以上;在相同  相似文献   

11.
使用有害烟雾去除中试装置处理腈纶纺丝组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硝酸蒸汽和氮氧化物,对中试实验的方法及结果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河流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的自组织预测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组织预测模型是前苏联学者伊万年科提出的一种非线性建模预测方法,它能有效地解决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建模问题。该文应用它进行水环境有机污染物预测,以实际监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河流有机物浓度预测的自组织模型,其检验样本的预测误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13.
水质质量涉及多个影响因子,因子间大多具有非线性相关性,因此,水质评价是一个具有多因子的非线性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具有非线性映射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处理非线性相关问题,将其应用于水质评价中能够获得更为准确的信息。文章以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石油类等6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通过构造BP网络模型对义水河水质进行评价,分析了义水河4个断面的水质状况,并与单因子评价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追求环境效应与经济发展获得"双赢"的今天,跨行政区域联合执法已经成为平衡区域环境利益、妥善解决区域间环境纠纷,进而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了包括组建联合执法小组、主持联合执法会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实现联合监测的联合执法机制,并概括地阐述了确立长效性执法主体、先期处理制度、联合执法活动、活动监督、异议处理和惩罚制度的具体执行程序。试图利用联合执法的机制来解决区域间环境利益失衡的难题,以期为决策者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或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江山市鹿溪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概况和特色。工程一期处理规模为4.0万m3/d。采用"微孔曝气+推流器"的方式,充氧调节幅度为45%~100%,同时设计水深增加到5.5m,有效减少氧化沟的占地面积,节约运行费用。污水厂进水的主要污染指标为COD和NH3-N,主要处理工艺为改进型Orbal氧化沟。此外为了适应雨季的水量冲击,系统采用灵活的进水方式,雨季污水直接进入中沟,在保证出水达标的同时,减少了污泥流失。两年多的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林涛  陈卫  王磊磊 《环境科学》2009,30(5):1397-1401
以我国南方河网原水中有机物和季节性溴化物(Br-)为对象,研究臭氧-生物活性炭(BAC)工艺净化过程中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Mr)分布变化及溴酸盐(BrO-3)和消毒副产物(THMs)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原水中Mr在103以下的有机物(DOC)约占总量的80%,常规工艺主要表现为对Mr >100×103有机物的去除,出水DOC去除率为8%、 SUVA(UV254/DOC)值下降14%;臭氧-活性炭工艺主要去除103<Mr<5×103的有机物,但亲水性小分子有机物抑制生物降解作用,出水DOC去除率仅提高至30%、SUVA值下降31%.当臭氧投加量高于2 mg/L时,臭氧氧化出水中BrO-3增加明显,氧化过程原水中Br-浓度升高BrO-3生成量增大;生物活性炭对BrO-3的去除率平均仅为13%,且波动较大.与常规处理相比,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后各类THMs均有减少,总量减少40%;但氯量和Br-对溴代副产物影响大,主要为CHBr3生成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氨基酸是天然水体中含氮有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明晰氨基酸在水库原水中的浓度变化及去除情况,于2015年5~10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我国南方某市3个主要水库原水中20种常见氨基酸浓度进行连续监测,分析该市水库原水中氨基酸的空间分布与变化趋势,同时研究了不同处理工艺对氨基酸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水库原水中氨基酸组成有所差异,但主要氨基酸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亮氨酸.水库C原水中各氨基酸含量没有明显季节性变化趋势,但夏季含量相对较低,秋季相对较高.此外,常规工艺与BAC-UF工艺对氨基酸的主要去除单元为混凝沉淀单元,O_3-BAC工艺对氨基酸的主要去除单元为主臭氧.常规工艺、BAC-UF工艺、O_3-BAC工艺对氨基酸总量的总去除率分别为94.42%、66.04%、49.75%.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以低污染河水为原水的人工湿地中的主要脱氮机制以及氮素的归趋形式,以洱海流域邓北桥湿地工程为研究对象,根据湿地内发生的生物反应、物理吸附以及沉淀等过程,建立了生态动力学模型,模拟湿地中氮素的迁移转化. 结果显示,所建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出水中ρ(NH4+-N)、ρ(NO3--N)、ρ(ON)(ON为有机氮)的变化趋势,效率系数(R)分别为50.2%、67.6%、81.2%. 通过对湿地氮素迁移转化与去除量的模拟结果分析,确定了湿地除氮的主要机制为硝化、反硝化、植物吸收. 反硝化作用可以去除进水中50.0%的TN,植物吸收可以去除进水中11.0%的TN,底泥则可以吸附进水中3.5%的TN. 模拟得到硝化速率平均值、反硝化速率平均值、植物吸收氮速率平均值分别为0.234、0.438、0.050 g/(m3·d).   相似文献   

19.
某化工区典型高污染过程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高松  崔虎雄  伏晴艳  高爽  田新愿  方方  衣学文 《环境科学》2016,37(11):4094-4102
使用在线色谱观测了冬季某化工区典型雾霾污染时段VOCs污染特征,同时应用PMF模型对化工区VOCs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VOCs主要组分是甲苯、二甲苯、C3~C4烷烃和氯仿等,有机硫组分是化工区异味的主要来源之一.2个高污染时段内主要污染因子为异丁烷、正丁烷、丙烷和丙烯腈这4种组分.VOCs和NOx具有夜间高而白天低的日变化特征,体现了其主要受化工区排放源的影响.O_3的日变化特征反映出明显的光化学反应过程,表明由于化工区VOCs排放影响,虽时处冬季,区域仍受到较明显的光化学污染影响.PMF解析得到6个因子,分别表征合成材料、涉硫工艺与废水处理、工业有机溶剂使用和石化工艺,排放贡献率分别是48.0%、24.0%、14.7%和13.3%.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单元为区域异味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刘斌  何杰  李学艳 《环境工程》2022,40(3):32-37+138
以黄铁矿为生物滤池的主要填料,对含低浓度NO3--N和PO43--P废水进行同步脱氮除磷处理,探讨其启动过程中污染物转化特性及其功能微生物变化。结果表明:经过30 d的运行可实现生物滤池同步脱氮除磷,TN最大去除速率可达到70 g/(m3·d)。HRT控制在6 h以内,可避免NO2--N的大量产生。出水ρ(TP)可降至0.2~0.4 mg/L,HRT对滤池中磷的去除几乎未产生影响。SEM-EDX和磷形态分析表明,废水中磷主要是以铁磷化合物的形式去除。功能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硫自反硝化过程的主要功能微生物为Thiobacillus(27.6%)、Sulfurimonas(11.8%)、Thiohalobacter(10.9%)。在有机碳源缺少条件下,该系统是同时从废水去除NO3--N和PO43--P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