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SPSS的盐城自然保护区近海海域水质污染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盐城自然保护区近海海域的监测数据,选取五大类代表指标,9个监测断面,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污染因子及主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污染因子的组合,并对相应污染源进行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对近海海域的监测点及各监测点的污染数据进行分类,优化近海海域监测站点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盐城自然保护区近海海域整体属于面源污染类型,但整个海域由北到南污染情况略有不同,海域北部偏重于化学污染类型,南部偏重于面源污染类型,分析的结论为该区域的环境监测及污染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省主要河流入海通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敬慧 《福建环境》1997,14(1):17-18
陆域污染源主要是通过河流汇入海洋的,通常情况下其强度大于海域污染源,是影响沿海水质的主要因素。因此,探讨沿海河流的主要因素。因此,探讨沿海河流的污染物入海通量是进一步研究近海污染物分布的重要一环。该文通过对沿海河流入海口水质监测资料的统计和分析,估算我省八大河流的污染物入海通量、污染负荷及污染负荷比。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社会经济发展与近岸水体富营养化关系研究(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深圳市近年来近海海域水体水质数据分析,研究和评价该海域水质演变趋势,并对这种趋势进行环境经济原因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西部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比较严重;2.深圳东、西部海域近年N:P值都远远超过16,属于严重的P缺乏型海域;3.深圳海域的大部分水质指标在1998年以后都有大幅上升的趋势,反映了深圳市近年向近海水体排放污染物量有加剧趋势;4.深圳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剧了近海水体的污染;5.深圳市人民生活水平近年有较大的提高,排放的生活污染造成环境危害远远大于工业污染。  相似文献   

4.
因子分析法用于近岸海域大气污染来源的判别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因子分析法,设计一个分析近岸海域大气污染来源的综合指标,根据综合指标的大小,可以判别主要污染来源,通过对大连近岸海域大气污染监测数据的因子分析并与其它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具有明显的判别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定了雷州半岛近海43个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Hg、Cu、Zn、Cd、Pb和Cr)和类金属元素(As)的含量,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污染风险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站位中Hg、Cu、Zn、Cd、Pb、Cr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37×10?6、15.62×10?6、66.33×10?6、0.13×10?6、26.71×10?6、59.54×10?6和11.20×10?6,均超过南海北部陆架区沉积物背景值;研究区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130,属于低生态风险,但雷州半岛东侧鉴江入海口海域和西侧流沙湾近海海域达到中等生态风险程度,Hg是主要的污染因子;与前人2010年结果比较,雷州半岛近海沉积物中Cu、Zn、Cd、Pb、Cr、As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该海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作者根据1991 ̄1995年鸭绿江下游及丹东近海海域水体的监测结果,对“八五”期间鸭绿江下游及丹东近海海域水体的污染作出分析和评价,提出鸭绿江下游的水质农年好转、丹东近海海域的水质逐年变坏的观点,并利用灰色理论系统对1996 ̄2000年期间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石油类的变化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7.
烟台市养虾废水排放及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人工养殖对虾的生长过程中废水排水排放量及以COD为主要污染因子的污染物排放量的现场调查和则,基本摸清了对虾养殖业对烟台近海海域的污染贡献。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讨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近岸海域水体和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多种方法定量评价了深圳市近岸海域水体和沉积物的环境质量,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深圳市近海水体主要受到沿岸陆源污染和海上交通污染的影响,主要超标物为无机氮(TIN)和PO4-P。(2)由于污染源空间分布的差异,西部海域水体污染较为严重,为Ⅳ级水质;而东部海域的污染较轻(除小梅沙湾口外),其水质大多达到Ⅰ类标准。(3)东部海域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小于西部海域.东部海域水体大多为贫营养水体;西部海域所有监澍点的水体都是过营养水体,且TIN(〉PO4-P)为主要的限制性因子。(4)深圳市近海沉积物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但总体尚好,大多能达到Ⅱ级标准。除了有机污染物外,沉积物还受到重金属污染。沙头角湾口以Hg和Cd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较大,而其他海域以Hg污染的潜在风险系数较大;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只有沙头角湾口和固戍近海在2002年达到强的程度,其他监测点较轻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07年中国近海表层海水调查数据剔除异常值,进行态性检验后,确定了近海表层海水主要参数的环境基线,初步探讨了环境基线值的区域差异、时间变化趋势及近海海水中各参数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近海表层海水基线值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呈现渤海最高,黄东海次之、南海最低的分布特征;与1997年调查结果相比,黄海、东海、南海表层海水基线普遍升高,近海海水污染加重;海水严重污染海区出现在渤海近岸、山东半岛两侧近岸、连云港-福州近岸、长江口杭州湾、雷州半岛及广西沿岸海域,由人类活动引起的陆源排污是我国近岸海水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最后,对调查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进一步验证表明,陆源工业排污是海水环境基线升高的最主要原因,农业排污、生活污水及大气沉降也是海水环境污染基线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海海洋环境多氯联苯(PCBs)污染现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敏霞  杨玉义  李庆孝  王俊 《环境科学》2013,34(8):3309-3315
对中国近海海洋环境(水体、表层沉积物和生物体)中多氯联苯(PCBs)的空间分布、污染程度、来源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得出如下结果:①我国近海海域水体中,PCBs的含量水平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的趋势,以东部沿海工农业发达地区为最高,我国大部分近海海域水体中PCBs都超过美国EPA制定的30 ng·L-1的标准,污染比较严重;②我国近海海域表层沉积物中PCBs只有小部分超过ISQG(interim 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和ERL(effects range-low)值,引起生物负效应的几率比较小,污染程度较轻;③生物体内富集的PCBs以4、5和6等高氯代联苯为主,其含量都低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2 000ng·g-1,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④我国近海海洋环境中PCBs主要来源于周围大型工厂排放的废水以及电子垃圾拆解造成的PCBs泄漏,影响PCBs含量水平的主要因素有距离陆地的远近程度、水流交换情况、水量大小、季节的变化、沉积物颗粒大小、有机碳含量等等.  相似文献   

11.
东莞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污染分担率法确定污染因子,应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2004~2009年东莞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并运用秩相关系数法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CODMn、磷酸盐、无机氮、汞是影响东莞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东莞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由上游到下游基本呈现依次下降的特征;从2004~2009年,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呈现好转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黄海海域水质现状与趋势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污染监测资料和评价结果,我国黄海近海海域水质状况良好,但是河口、海湾等海区遭到污染,个别海区污染较重。主要污染物质是无机氮、无机磷、油类。大部分海域污染呈逐年减轻的态势,个别海区污染有加重的趋势。由于黄海涡岸流的作用,污染仅限于我国近岸海域,一般不会影响邻国的海水水质。  相似文献   

13.
天津近海夏季大气颗粒物元素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夏季在天津近海海域走航采集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用于研究近海海域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和来源。采集到的样品通过重量分析得到颗粒物浓度,同时进行元素分析。并结合气象要素分析,显示陆源污染物在陆风影响下传输到海上,解释了采样期间近海海域TSP浓度较高的现象。研究使用富集因子和化学质量受体平衡(CMB)模型对近海海域TSP进行解析。通过富集因子分析,估计近海海域TSP来源主要有人为源、地壳源和海盐粒子源。CMB结果显示燃煤飞灰所代表的人为源对TSP贡献最大(36.14%),其次是地壳源类(33.26%)以及海盐粒子(1.58%),其他未识别的源为30.58%。由此推断陆地污染源对近海海域大气颗粒物的贡献远远高于海盐粒子,因此对渤海周围陆地污染源的控制应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连山湾海域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找出污染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对连山湾海域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并选用灰色理论预测主要污染物的变化趋势。找出连山湾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提出重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危害,同时提出污染防治的一些设想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哑铃湾网箱养殖自身污染状况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根据2002年4月、7月、10月和2003年1月对哑铃湾海域网箱养殖区的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域网箱养殖自身污染情况。结果表明,网箱养殖增加了水体中N、P的含量,改变了养殖水体中一些化学因子的垂直分布,加速了哑铃湾海域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随着养殖年限的增加,哑铃湾网箱养殖自身污染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海水体油类污染现状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国家908专项(908专项)中关于我国近海海域海水中油类含量数据(2006年7月14日至2007年12月29),据此数据对我国近海海水油类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各海域油类的测值和平均值除个别站位外,海水中油类均符合一二类国家海水水质标准.就各季油类平均含量高低相对比较而言,冬季...  相似文献   

17.
茅尾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集了茅尾海11个表层沉积物并进行了Cu、Pb、Zn、Cd、Hg和As 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测试,分析了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系数、综合污染指数对其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并采用Hkanson潜在生态危害系数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潜在危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茅尾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空间波动较大,变异系数依次为CdHgAsZnCu=Pb;各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系数平均值小于1,且各站位综合污染指数Cd均小于8,重金属处于低污染状态,各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PbAsZnCuCdHg;各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均远小于40,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远小于150,属于低生态危害范畴。与南海区其他近海(湾)相比,茅尾海重金属潜在风险处于较低水平,养殖活动对该海域重金属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青岛海洋倾倒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2002年的青岛倾倒区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性均较低,倾倒区外南部海域有Cu和Cd污染的迹象,该海域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为Hg和Cd.  相似文献   

19.
氨氮自动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氮是水污染物质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氨氮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农业和养殖业,石化、化工生产企业是氨氮排放大户,此外农业面源污染、养殖业污染也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过量的氨氮流入水体,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爆发,这是湖泊、近海海域赤潮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国内不少省市已把水域的氨氮列为必测指标,控制其排放,并相继出台了氨氮超标排污收费办法。氨氮已成为水域污染除高锰酸盐指数外的第二项主要污染物,对氨氮的自动检测、排放监控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福建东山湾水质状况分析与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以DIN、PO^3-4-P、COD和DO为化学指标参数,分析1994-1998年东山海域有机质污染和营养类型。结果表明,东山湾湾顶区水质总体上属于中度污染,内湾区属于轻度污染水体30%时段处于富营养化状态,PO^3-4-P是主要污染因子。根据污染特征,分析了影响水质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