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减少水灾损失并提高煤矿底板突水量预测精度,基于肥城矿区相关矿井水文地质资料,选取水压、底板裂隙发育程度、断层落差、岩溶发育程度、含水层厚度、隔水层厚度等6项指标,建立了肥城矿区底板突水量等级预测模型,采用平均影响值(MIV)方法评价了神经网络模型中各自变量对突水量等级预测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肥城矿区内的小型突水主要由含水层及隔水层的属性决定;大型及特大型突水的发生与断裂构造、岩溶和底板裂隙发育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南桐矿务局砚石台煤矿是一个年产45万t的中型矿,矿区生活饮用水十分紧缺。为了解决饮水困难,即将矿井水净化处理后进行综合利用。1 矿井水水质 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分析测定砚矿+320m水平进风平硐大巷裂隙溶洞水水质除细菌学指标外其余指标均符合标准;+210m水平矿井水总α、总β、细菌学指  相似文献   

3.
四、矿井水的中和酸性水主要发现在基日洛夫矿区以及顿徨茨、卡拉干达和伯绍拉矿区的某些矿井中。从含水水平和地表流入井下坑道的中性水与弱碱性水,在采空区的流动过程中,由于与冒落岩石和丢煤中的黄铁矿相互作用而形成硫酸,这些硫酸在水中富集。矿井中的酸性水,因腐蚀排水设备、钢轨和其它矿井设备,使排水工作大为复杂  相似文献   

4.
<正> 富水流体包体可通过下述方法在天然石英中产生。该方法是将石英在实验室造成裂隙,然后在600℃和2千巴、有水存在的热液装置中局部退火。这种人造流体包体的大小、分布和形态明显地与变质地体中石英的流体包体相似。流体包体看来局限于沿先前的裂隙面的阶梯状线理分布。它们的大小与原始裂隙面上阶梯状线理的间隔成正比,而数量与其成反比。细  相似文献   

5.
充分辨识小屯煤矿充水条件是矿区防排水工作布置的关键。在梳理矿区水文地质结构的基础上,利用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方法分析了矿区不同含水层地下水的化学类型与水化学组成特征,辨识了不同含水层地下水与矿井水之间的水力联系,探讨矿井可能的充水来源。结果表明:以三叠系夜郎组玉龙山段岩溶裂隙含水层为代表的地下水主要表现为以HCO~-_3、Ca~(2+)为主要水化学组成,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型,且地下水中NO~-_3浓度偏高、较为富集重同位素,而矿井水表现为高浓度SO~2-_4、Na~+、TDS等水化学组成特征,水化学类型为SO_4·HCO_3-Na型,且矿井水中NO~-_3浓度普遍偏低、氢氧同位素组成偏轻,与二叠系长兴-大隆组、龙潭组等裂隙水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组成近似;小屯煤矿仍主要以二叠系长兴-大隆组、龙潭组等为主要充水含水层,两者之间水力联系密切,而局部通道可能受到上覆三叠系夜郎组玉龙山段岩溶裂隙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煤炭生产的发展和矿井延深,我局各矿排出的矿井水量不断增加,目前全局六个矿井每天排出的水量约2.3万吨左右,矿井水排出后大部分直接排入溪河,有些矿井水直接用于灌溉农田。为模清全局各矿矿井水水质及其变化规律,探讨矿井水处理方法,从1987年8月份起对各矿矿井水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同时还在坑柄矿进行水质处理试验。针对各矿井水质情况和试点经验,捍出矿井水处理最佳方法,现分别简述如下:一、矿井水水质情况经过近一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各矿矿井水井水悬浮物含量均在350mg/L以下,但矿的PH值却随季节有变化,见表1。  相似文献   

7.
煤炭开采为人类带来了福利和方便,然而随着煤矿开采的发展,范围的扩大,程度的深入,煤炭开采对其他资源也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对地下水的影响.郭家湾煤矿属陕西神府矿区新民开采区的规划矿井,随着郭家湾煤矿的开采,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水资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分析郭家湾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预测计算,探讨了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勃牛川水源地的影响,得 出煤矿开采对侏罗系延安组碎屑岩、变烧岩及烧变岩类裂隙潜水及承压水的影响;对于井田内水资源及矿井安全生产、延安组裂隙承压水三段含水层水量等的影响结论,同时为煤矿的长远开采规划和矿区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屯矿区矿井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煤炭矿区经济的高速发展,矿区缺水问题越来越突出,解决矿区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合理开发利用矿井水和生活污水资源。以大屯矿区矿井水与生活污水处理利用工程实例为背景,以处理后的矿井水与生活污水回用途径为依据,论述了大屯矿区矿井水净化处理与深度处理、生活污水二级生化处理与深度处理及利用工艺技术,介绍了大屯矿区矿井水与生活污水处理后的利用模式,供其他类似矿区开展矿井水和生活污水资源化借鉴。  相似文献   

9.
煤矿酸性矿井水的形成及主要处理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酸性矿井水是煤矿区环境地质灾害的一种重要类型。煤矿酸性矿井水是煤矿开采中由于硫铁矿与空气、水接触,在微生物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地球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危害矿井生产、破坏生态环境的有害矿井排水。文章首先分析了酸性矿井水的形成机理,然后从酸性矿井水的危害入手,分析评价酸性矿井水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并对酸性矿井水的处理技术进行总结,最后展望酸性矿井水处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矿山开采过程产生的酸性排水及其携带的重金属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其防控的关键在于控酸,因此矿井水酸化过程的解析可为矿山酸性排水的源头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独山半坡锑矿为研究区,采集矿井内部不同区域水体样品32件,通过对水体酸化的矿物端元解析和重金属的共氧化过程、离子水解过程以及不同类型矿井水的混合过程分析,揭示了矿井水的酸化过程。结果表明,矿井内辉锑矿与黄铁矿的氧化使流经的矿井水具有低p H和高硫酸根的特征,与未受矿业活动影响的地下水具有明显差异。在矿井水流动过程中,Sb(Ⅲ)与Fe(Ⅱ)的共氧化过程消耗了氢离子,不同水体混合过程中碳酸氢根对酸的缓冲作用明显,以上过程延缓了矿井水的酸化;由于水体酸化使Al、Mn、Fe等离子溶出,而这些离子可能发生的水解过程加速了矿井水的酸化。  相似文献   

11.
赵玲 《能源环境保护》2010,24(4):25-27,33
由于煤矿地理分布和地质构造原因,我国部分煤矿矿井水中氯离子含量较高。矿井水经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后,其中的COD含量通常较低,采用重铬酸钾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处理后的高氯离子矿井水中的COD过程中,水样中存在的氯离子极易干扰测定结果。当水样中氯离子含量超过2 000 mg/L时,采用国标方法所测数据几乎不具参考价值。针对高氯离子矿井水水质特征,通过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低浓度重铬酸钾氧化法在高氯离子低COD矿井水中COD测定的应用,其结果有效扩展了国家标准方法的测定范围,为煤炭行业矿井水COD检测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酸性矿井水在含水层中运移的规律,充分考虑了地下水密度变化对浓度分布的影响,提出了酸性矿井水迁移转化的动力学环境预测耦合模型,采用Galerkin有限元方法和Picard迭代法相结合对耦合模型进行了离散,并对酸性矿井水迁移问题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室内土柱实验求得了基本参数,探讨了模型参数的变化对酸性矿井水运移的影响,为定量研究土壤中酸性矿井水在土壤-水环境中分配与去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矿井水净化及资源化成套技术与装备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矿区水资源十分紧缺,已制约了煤炭工业的发展,将矿井水处理后作为生产和生活用水是解决矿区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根据矿井水水质和水量特点,研究开发出构筑物式和高效矿井水净化设备式矿井水净化处理工艺技术,以及与工艺技术相配套的自控监控系统和微放射性专用吸附剂,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煤炭系统中具有重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阐述了矿井水资源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人口激增与水资源供需的矛盾.同时又针对性指出了,当前我国矿井水储量丰富,且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矿井水未经利用而直接作为废水排放,十分浪费可惜.如果能够将矿井水进行再生利用,其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围绕这个焦点,本文进一步展开论述,以谢桥矿为例,分析了该矿矿井水资源现状,介绍了矿井目前对矿井水处理利用的工艺、处理效果及相关用途.在此基础上,对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成本进行了经济效益对比分析,从而确定了矿井水资源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大多矿井采煤过程中,都面临矿井水外排问题,不仅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针对当前矿井水的实际情况,对矿井水综合利用工程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6.
针对潘二矿现有矿井水处理利用与供暖方式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传统燃煤小锅炉对空气环境的污染,论证了矿井水热能替代燃煤锅炉供暖和矿井生产的可行性。分析认为:利用矿井疏放奥灰水提取热能替代燃煤锅炉采暖和矿井生产供热,可充分利用矿井水余热资源;以潘二矿为例,采用奥灰水热能替代现有燃煤锅炉供暖,每年可节省运行费用601.2万元,减少的烟尘、SO_2、NO_x排放量分别280 t、40 t和60 t。  相似文献   

17.
我国部分煤矿的矿井水,含盐量大,硬度指标高,已成为矿井水综合利用的关键因素,姚桥煤矿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该矿矿井水综合利用方案为例,进一步探讨高硬度矿井水综合利用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淮南矿区高矿化度矿井水淡化工艺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充分利用水资源,提高矿井水回用率,淮南矿区谢桥煤矿对高矿化度矿井水进行淡化处理。根据现场运行数据、现场试验,简述了高矿化度矿井水应用反渗透(RO)工艺过程和淡化技术要领。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反渗透工艺在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淡化处理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9.
矿井涌水量是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流入矿井的地表水、裂隙水、岩溶水等的水量。矿井涌水量的计算有利于煤矿单位确定矿井排水设备和制定防治水方案。矿井涌水量的预测工作十分重要,准确的矿井有水量能够有效的防止矿井水害的发生,减少煤矿的开采成本,保障煤矿能够安全生产。本文以某矿井的实际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应用大井法预测矿井涌水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几年来对全国重点煤矿矿井水环境污染及净化利用现状的调研,以及对开滦唐山矿、七约山炭山湾矿等矿井水净化处理作生活饮用水项目的试验研究认为:煤矿矿井水水质随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煤质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变化较大。各种水质类型的矿井水有各种不同的处理工艺,因此在对某一矿井水实施净化利用之前,应认真摸清其水质情况,这对于选择合适的净水处理工艺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在一些矿区,甚至同一矿井中不同水平间的矿井水水质也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在水量许可的条件下,根据水质情况选择易于处理的矿井水或根据目标水质进行的合理调配各水平矿井水作为处理水源,可简化矿井水净化处理工艺过程,节省投资、降低运行成本,经济合理地实现矿井水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