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上海市环境污染事故风险受体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鹏丽  曾维华 《环境科学学报》2011,31(11):2556-2561
从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和适应力两方面构建了脆弱性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社会经济脆弱性和生态系统脆弱性,选取14个指标构建了上海市环境污染事故风险受体综合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中心城区社会脆弱性较高,而崇明岛、南汇、奉贤的社会经济脆弱性最低;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崇明岛东滩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较高,浦东...  相似文献   

2.
基于物理过程的矿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孙法圣  程品  张博 《环境科学》2014,35(4):1285-1289
目前国内外所做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实例研究一般都是从地下水的脆弱性研究出发,并未过多地考虑特征污染物对污染后果的影响.脆弱性是环境对污染物的自然敏感性,而地下水污染评价中更应当体现出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分布特性.为了完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以某尾矿区为例提出了基于物理过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在污染发生之前,根据经济社会的敏感性条件和污染物将来可能的分布范围,事先划分各个污染风险等级在含水层空间上的分布范围,然后据此反推各个风险等级所对应的污染物源强,以此作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等级的划分标准,通过对污染物在包气带和含水层中的运移进行数值模拟来评价尾矿区地下水的污染风险.结果表明,这种基于物理过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可以给出污染物浓度和风险水平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对于单个点状的污染场地来说,具有详尽的风险表征方式,优于以往基于含水层固有脆弱性指数法的风险评价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现有污染场地的风险评价、场地优化选址和为场地建设提供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3.
化工行业是一个环境风险比较大的行业.由于化工企业经营内容、生产工艺、使用的原材料不同。潜在的环境风险也有很大的差异。为了区别对待合理选址,对化工类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后果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与分类。再结合周围环境对环境风险的承我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环境优先的原则,可以合理的确定化工类项目的选址。  相似文献   

4.
化工行业是一个环境风险比较大的行业,由于化工企业经营内容、生产工艺、使用的原材料不同,潜在的环境风险也有很大的差异.为了区别对待合理选址,对化工类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后果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与分类,再结合周围环境对环境风险的承载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环境优先的原则,可以合理的确定化工类项目的选址.  相似文献   

5.
通过洋浦港区的海域溢油风险评价模型,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与评价参数下,预测洋浦港区的码头前沿船舶碰撞原油泄漏、成品油码头操作泄漏在三种主要不利环境组合条件下的环境风险影响行为,探讨港区环境风险的发生途径、影响过程及影响方式,分析溢油事故对洋浦海域渔业、海岸带贝类资源、洋浦盐业、洋浦海洋生态的影响以及间接对人体的危害的风险影响后果。最后,针对实践分析,提出海上溢油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对洋浦港区的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指导性与实践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区域环境风险事故时有发生,给人群、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等环境风险受体带来巨大的威胁。本文对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东部某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的环境风险脆弱性进行评估。分别对突发性和累积性环境风险受体中的人群、经济社会及自然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关结论。为国内开展区域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环境风险给人们生活与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因此必须采用合适的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对区域内的风险源进行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区域的风险管理以及规划布局调整工作,从而有效优化区域内的产业布局规划工作。本文首先对环境风险识别以及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信息扩散方法的五个步骤,并给出了在环境风险评价指导下的风险管理以及产业布局调整。  相似文献   

8.
为更科学合理地对低温LPG港口、码头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对工程实例采用定量风险评估(QRA)、事故后果模拟方法,研究了低温LPG码头的风险,给出了低温LPG码头个人风险曲线。对比了低温LPG码头和常温LPG码头的事故后果影响范围。结果显示,码头低温LPG泄漏后的危害距离是常温LPG泄漏后危害距离的2.7倍以上,低温LPG码头的安全风险高于常温LPG码头的安全风险;低温LPG码头泄漏事故可能影响到邻近码头的安全。提出了降低风险的关键安全对策措施,可有效降低风险约1个数量级。定量风险分析工作是JTS 158—2019《油气化工码头设计防火规范》等标准规范的有益补充,可为LPG码头选址、总平面布置、工艺安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用土壤重金属多受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及实例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晓钰  李飞 《环境工程》2014,32(1):120-125
综合考虑了我国现有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体系的不足,基于美国环保署(USEPA)现行的土壤健康风险评价体系,建立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多受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利用所建模型对案例污染场地土壤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所涉及暴露途径的平均暴露剂量的排序为:误食土壤暴露途径的重金属暴露剂量(ADD s)>皮肤接触途径的重金属暴露剂量(ADD a)>蔬菜经口暴露途径的重金属暴露剂量(ADD f);案例区域重金属总非致癌风险HIHQ Cr>HQ Cd>HQ Cu,对人体基本上不会造成非致癌健康危害,但儿童作为敏感受体,其HI children接近于1;案例区域重金属总致癌风险对于成人和儿童二类受体而言都远超过了国际认可的致癌风险限值1×10-6,分别达R adult(1.89×10-3)和R children(1.41×10-2),且致癌风险的主要贡献途径为误食土壤暴露途径和皮肤接触途径,故农业职业人群已存在较大风险,相关部门应立即有针对性的采取控制和宣传教育手段来缓解该风险。  相似文献   

10.
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价程序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价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是现代环境管理的基础。评价程序分5个部分:源分析、受体评价、暴露评价、危害评价和风险表征。生态学原理是评价的指南,生态毒理试验结果是评价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风险评估是污染地块管理的核心环节,基于风险的管控策略已被广泛认可和应用.风险评估过程中暴露情景构建、暴露模型表征和暴露参数选用等的不确定性是影响评估结果的主要因素.而层次化风险评估(Tiered Risk Assessment)通过迭代方法可有效平衡评估不确定性、结果准确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为污染地块提供了经济高效的风险管控思路.因此,为强化对层次化风险评估的理论认知并推动其在污染地块风险评估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污染地块层次化风险评估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污染物环境行为的暴露情景构建、暴露模型表征及参数本土化调整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层次化风险评估技术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层次化方法在污染面积较大、污染状况复杂的大型污染地块中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相较于传统风险评估,这一方法可提高结果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和避免过度修复.基于现实假设构建暴露情景和优化暴露模型、耦合不确定模型评估及参数本土化调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基于此,结合我国污染地块风险管理的政策要求及现状,提出层次化和精细化的风险评估在污染地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建议.未来可从内涵演变、...  相似文献   

12.
就化工罐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储罐正常排放时预测模式的选取、风险事故后果评价预测模式和参数的选取、环境监测计划的制定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储罐大小呼吸损耗应采用面源模式进行预测更符合罐区无组织低矮源排放的实际情况.在风险事故后果评价中,泄漏蒸发和火灾事故中C0、SO2等伴生污染物的扩散模拟所选取的扩散参数的不同将导致预测...  相似文献   

13.
工业废弃地(棕地)可能受原生产活动遗留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因此,棕地再开发之前必须对其进行污染调查分析和环境风险评价,判断其是否需要进行土壤修复。用理化分析对首钢搬迁场址进行了土壤污染调查,采用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土壤环境风险,分析了污染来源,并提出采用基于环境风险的土壤污染治理模式及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的现场,挥发过程是挥发性污染物暴露的重要途径.设置典型土壤污染场景作为研究对象,选取Johnson&Ettinger模型和Volasoil模型进行室内挥发过程的模拟和暴露浓度的计算.对两个模型中污染物的运移机理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尽管方法和参数选择有所不同,二者对污染源处三相平衡浓度的计算本质上是一致的.暴露浓度的计算结果表明,两个模型对室内挥发过程的模拟可能会有较大差异,与污染现场的具体情况有关.参数影响的分析表明,污染源顶部埋深对二者暴露浓度的影响一致,Johnson&Ettinger模型对污染土壤含水率的大小非常敏感.建议考虑房屋结构的实际情况,选用或者改进模型进行室内挥发过程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工业废弃场地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都在逐步搬迁出主城区,拆迁遗留下的场地将会用作商业或居住用地,对这些拆迁场地如不加强环境管理,将会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本文以化工企业拆迁场地为例,按照危害识别、暴露评估、毒性评估、风险表征4个步骤介绍了健康风险评价的一般方法,着重介绍了"危害识别"中对于化工企业拆迁场地"场地环境调查"方面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最后针对我国在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方面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Risks can generally be described as the combination of hazard, exposure and vulnerability. Using this framework, we evaluated the historical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risk of fire and wind damage in European forestry at the national level. Fire risk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mainly as a consequence of an increase in fire hazard, defined as the Fire Weather Index in summer. Exposure, defined as forest area,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slightly as a consequence of active afforestation and abandonment of marginal agricultural areas. Adaptation options to fire risk should therefore aim to decrease the vulnerability, where a change in tree species from conifers to broadleaves had most effect. Risk for wind damage in forests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mainly as a consequence of increase in exposure (total growing stock) and vulnerability (defined by age class and tree species distribution). Projections of future wind climate indicate an increase in hazard (storminess) mainly over Western Europe. Adaptation options should aim to limit the increase in exposure and vulnerability. Only an increase in harvest level can stop the current build-up of growing stock, while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lower vulnerability through the reduction of the share of old and vulnerable stands. Changing species from conifers to broadleaves helps to reduce vulnerability as well. Lowering vulnerability by decreasing the rotation length is only effective in combination with a high demand for wood. Due to data limitations, no forecast of future fire area or damaged timber amount by storms was possible.  相似文献   

17.
以典型危险废物-氰渣为例,选择华北地区 9座处置氰渣的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NISWL)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采样、浸出特征分析和过程模型模拟等方法预测了氰渣在NISWL豁免处置条件下的地下水污染特征和健康风险及长期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除NISWL A和NISWL B外,其余7座NISWL由于填埋工程材料老化长期渗漏导致...  相似文献   

18.
白凡  周金龙  周殷竹  韩双宝  孙英 《环境科学》2023,44(8):4325-4333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有效工具,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价、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和地下水功能价值评价这3个部分.以吐鲁番南盆地平原区为例,利用调查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划分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进行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价;选取经典的DRASTIC模型进行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从水质和水量的角度进行地下水功能价值评价.利用GIS平台将3个评价结果加权叠加,生成地下水污染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风险整体较低.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区域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5.5%,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L1、 L2和L3处.L1主要受到高污染源荷载和高地下水脆弱性的影响;L2主要是由高地下水功能价值和以生活为主的面源污染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农业生产为主的面源污染和较高的地下水功能价值是L3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偏高的主要原因.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对决策者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具有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对危险废物焚烧设施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的意义,对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危险源进行了识别,并分别探讨了正常排放和事故发生情况下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对事故情况下有毒有害物质的释放机制和释放途径进行了评价,给出了爆炸和有毒有害气体直接排放2类事故后果的估算方法.还对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系统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确定了焚烧设施系统的安全评价方法.最后以国内应用最为普遍的回转窑焚烧炉为模拟案例对所建立的环境风险评价程序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适用于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选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层次分析-熵权法进行计算,并通过我国37家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与地下水中苯浓度的拟合验证对权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比选.结果表明:①3组权重计算结果中,含水层渗透系数和包气带渗透系数均为最重要的指标,危险废物填埋场所处地层介质类型是影响地下水污染风险最显著的因素.在建设危险废物填埋场时,选址需优先关注含水层及包气带介质类型,必要时应采取更高性能的防渗技术手段;②3组场地风险指数(R)和污染指数(C)线性拟合R2值排序为层次分析-熵权法(R2=0.84)>层次分析法(R2=0.75)>熵权法(R2=0.51),因此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得出的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与实际污染状况匹配度更高,构建的风险评价方法更能准确预测地下水污染风险;③当各指标权重由大到小依次加和至总权重为0.96时,层次分析-熵权法可包含12项指标,且权重分配更为均衡,不易受到单个指标缺失的影响,由此建立的综合指数计算方法更加可靠.研究显示,层次分析-熵权法是更适用于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构建的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结果准确、易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评价及运行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