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氧化氯去除水中有机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二氧化氯对水体中腐殖酸,酚类和藻类等有机物的去除和杀灭作用,表明二氧化氯对水中有机物有较强的去和用,可用于饮用水,生活用于和养殖用水的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2.
根据氧化还原原理,二氧化氯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够有效地去除矿井水中的硫化物,二氧化氯投加浓度越高,矿井水中硫化物的去除率也越高。某矿井水处理工程,二氧化氯投加量为40mg/L,矿井水中硫化物含量可由6mg/L降至0.1mg/L,去除率达98%以上,处理后矿井水中硫化物的含量可以满足排放和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氯在饮用水消毒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二氧化氯对有机卤代物形成的影响,消毒效果,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去除水中污染物的能力和ClO2发生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评述,认为二氧化氯在饮用水消毒中的应用前景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规范检测水中低浓度二氧化氯,本文以美国哈希公司现场测定仪的检测原理为基础,加以改进,发展了实验室快速测定二氧化氯的方法.二氧化氯的浓度在0.02 ~5.00 mg/L时,标准曲线线性较好,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平均回收率为90.5,与现场测定仪相比,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该法可用于饮用水中低浓度二氧化氯的实验室测定.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健聪 《环境》1999,(3):42-42
二氧化氯是一种比氯强的氧化剂。它易溶于水,但在水中较不稳定,二氧化氯脱去水中的色和味比氯好,氧化较完全迅速,不产生氯化和有机碳氢化合物。此外它的消毒效果不受水的pH的高低影响。本世纪40年代就有很多用二氧化氯消毒饮用水的报道,并介绍了它的制作方法和杀菌效果。由于当时它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比氯麻烦,而且不易运输和储存,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氯消毒时三氯甲烷形成量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二氧化氯与氯消毒时三氯甲烷的形成量。结果表明,氯可与水中有机物反应形成三氯甲烷,其形成量随水中有机物含量,氯投加量,PH值的升高而升高,当COD为3mg/L,投氧量为7mg/L时,经48h反应后,三氯甲烷形成量将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60μg/L,二氧化氯不与有机物反应形成三氯甲烷,11.33mg/L的二氧化氯与COD为2.67mg/L水样经48h反应,三氯甲烷形成量低于检出限,二氧化氯与氯复佤  相似文献   

7.
几种常见氧化剂对水中摇蚊幼虫氧化杀灭效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几种水处理氧化剂———氯气、二氧化氯、臭氧对水体中摇蚊幼虫灭活效果的试验研究,并对原水中摇蚊幼虫经二氧化氯预氧化、混凝沉淀后的灭活效果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对摇蚊幼虫的灭活效果受水体pH值、有机物含量和藻类含量影响较小,与其它2种氧化剂相比,二氧化氯对原水中摇蚊幼虫具有更好的灭活作用;混凝烧杯实验证实,原水中的摇蚊幼虫经混凝沉淀后,与矾花沉降,不会对沉后的水产生影响;并且二氧化氯投加量1.0mg·L-1时,摇蚊幼虫在24h内死亡,投加量2.0mg·L-1时,死亡时间为6h;采用预投二氧化氯的水处理工艺可以起到控制摇蚊幼虫在沉淀池中孳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饮用水的消毒技术及其副产物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重点介绍了国外饮用水中二氧化氯和其无机消毒副产物检测技术以及在中国应用状况.二氧化氯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碘量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电流滴定法、离子色谱法等.在众多二氧化氯分析方法中,五步碘量法、连续五步碘量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氯是一种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消毒剂,可通过破坏细胞或病毒的组成结构、阻碍细胞代谢等方式实现微生物灭活。在自配水条件下,以二氧化氯投加量×消毒时间计算,二氧化氯剂量在15(mg·min)/L时,可实现对常见病毒(包括肠病毒71型、大肠杆菌噬菌体MS2等)3 log以上灭活率,在60(mg·min)/L时,可实现对常见细菌(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5 log以上灭活率,但灭活隐孢子虫卵则需要更高的剂量(如1.9 log灭活率可能需约600(mg·min)/L剂量);在实际污水厂进水中,30(mg·min)/L二氧化氯剂量只能分别实现0.8 log和0.5 log的大肠杆菌和总大肠菌群灭活率。二氧化氯消毒效果随温度升高显著提升,对于不同微生物,pH的变化对二氧化氯消毒效果的影响可能存在不同,而水中的有机物通常会因消耗二氧化氯而降低消毒效果,但在自然水体中也存在由于天然有机物可能的影响导致消毒效果优于自配水的情况。关于二氧化氯消毒后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研究不多,仅有少量研究涉及市政污水、再生水、饮用水等。二氧化氯消毒一定时间后,悬浮态和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均可能出现再生长现象,但再生长过程中这些残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及其生长分泌特性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0.
蒋家乾 《上海环境科学》1996,15(9):11-15,33
饮用水的总三卤甲烷是潜在的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文文研究了用优化加氯工艺和改变消毒剂和类等处理方法来降低处理水中总三卤甲烷。结果显示,优化预氯化工艺可有效地使处理水中总三卤甲烷浓度达标。用臭氧,二氧化氯,氯胺和高锰酸外替代液氯作消毒剂,可显著地降低总三卤甲烷的形成,但实际应用时,还须严格控制由此产生的其他副产物。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活性炭吸附,对某一饮用水水源水中放射性物质α和β去除的实际工程运行进行了讨论,为去除地下水中放射性物质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氯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饮用水消毒剂,但是它杀灭病毒的能力较差,消毒过程中还可能形成有毒的氯化有机物。本研究认为臭氧灭活病毒的作用迅速、浓度低、效率高,副作用较小,经臭氧消毒后的水无色、无臭、无三卤甲烷等有毒副产物。 二氧化氯也可以用作饮用水消毒剂。使用二氧化氯消毒产生的三卤甲烷要比氯消毒少得多;同时,二氧化氯不与水中常有的氨作用,形成消毒能力较差的氯氨。本研究表明,在大多数的饮用水pH范围内,二氧化氯是一种比氯性能良好的消毒剂。因此,臭氧和二氧化氯可以代替氯,单独地或与氯结合用于水的消毒。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氯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讨论了在一定条件下,通常意义的二氧化氯水溶液与稳定的二氧化氯水溶液的降解速率,同时,研究了pH值对二氧化氯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氯处理饮用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凤鸣  王东 《环境与开发》1994,9(4):341-345
要通过对二氧化氯杀菌速度快、杀菌谱广、除臭脱色、无残留毒性、不致癌、不致畸、对人体健康有益等方面论述,说明了二氧化氯是理想的饮水消毒剂.进而列举了高效、实用而廉价的二氧化氯在饮水中应用的实例,使读者了解到二氧化氯在饮水处理应用方面的先进性、必要性、安全可靠性和实际可能性。同时,对二氧化氯灭菌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水源水中有机物特性及其氯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西南某市一个地表水为水源水的M水厂为研究对象,对其原水中有机物进行富集,有机物按照操作定义分为6个部分,分别为:亲水性有机酸、亲水性有机碱、亲水中性物质、疏水性有机酸、疏水性有机碱和疏水性物质,通过富集、确定了原水中6种有机物的组成分布,研究各种有机物的消毒副产物形成潜力以及替代剂(氯胺、二氧化氯)对卤乙酸形成的影响,提出了控制消毒副产物的主要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M水厂水源水属于腐殖质含量的天然水体,受污染较小;2)原水溶解性有机物中疏水性有机酸是卤乙酸的主要前体物;3)用氯胺和二氧化氯代替传统的消毒剂作为替代消毒剂,可大大降低THMs和HAAs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氯应用于水厂消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厂现场对氯气消毒与二氧化氯消毒进行对比试验,用二氧化氯消毒各项水质指标都优于相同投加量的氯气消毒效果,且反应快,并能使出水浊度降低。二氧化氯的不同投加量试验结果表明,投加0.8mg/L的二氧化氯即可获得很好的消毒效果;经过2h接触,滤后水细菌总数少于30个/ml,大肠菌群数少于3个/ml,二氧化氯残留量仅为0-0.01mg/L。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氯协同消毒在线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电解法制备二氧化氯混合消毒剂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采用单片机技术和余氯检测器实现了对二氧化氯消毒设备的加盐,排碱及运行调节等全过程的在线自动控制,大大提高了二氧化氯发生量与投加量的控制精度,能耗盐明显降低,工作安全和消毒效率显著提高,保证了饮用水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氯甲酚红测定法方法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氧化氯甲酚红测定法方法验证陈代鸿吴国辉王正虹(重庆市卫生防疫站,重庆400040)本文验证了甲酚红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二氧化氯方法。报告如下:1原理在pH=3条件下,二氧化氯与甲酚红反应,剩余的甲酚在碱性条件下显紫红色,于573nm波长比色,...  相似文献   

19.
二氧化氯消毒无机消毒副产物控制技术进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常生活、生产中,饮用水消毒剂受到广泛关注.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二氧化氯可作为饮用水消毒剂,但其在消毒过程中所产生的无机消毒副产物,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的危害.随着检测和控制技术水平的发展,对饮用水中无机消毒副产物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文章参考大量文献,对饮用水中无机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管网水有机污染物成份及二氧化氯应用的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管网水质问题已越来越引人们的重视,这里给出了充分利用现代检测技术分析检测出的管网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成份及其危害,并重点介绍了氯消毒过程中的消毒副产物THM的影响.以及二氧化氯替代氯气成为新一代饮用水消毒杀生剂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