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B/S模式建立环保信息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比较了客户/服务器(C/S)和浏览器/服务器(B/S)两种模式的特点,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开发了环保信息查询系统.对开发过程中媒体类型的表现、软件工具的选择、交互式查询、实时反馈等具体实施方案均做了介绍.解决了连续媒体在网上实时传递,并为主流浏览器所接受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环境基础数据是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合理存储、管理数据可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首先分析环保局各业务部门的需求,以企业为中心,收集环境管理、监测等方面的数据、报表、报告信息,后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5对数据进行存储与管理.然后基于B/S体系结构,在VB.NET环境下结合ASP.NET 2.0平台开...  相似文献   

3.
基于物联网的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集传感器、测控、通信、计算机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为一体,实现了"测得准、传得快、说得清、管得好"的总体目标,可为水环境管理、水功能区管理、污染物减排和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系统可方便接入其他业务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环保部门环境监察、管理能力,增强应对突发性污染事故快速反应能力,满足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B/S结构的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发布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顺  魏斌  杨姝影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11):662-665
通过互联网管理和发布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是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我国空气质量日报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对空气质量日报的业务流程与主要内容,B/S结构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系统开发模式、模块划分与功能设计、软件开发平台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5.
水质监测是水环境现状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对地表水、地下水的监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中的注意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我国日益严重的水环境问题,对我国社会和工业经济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水环境监测作为我国环境治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可以综合分析水中的污染物、污染源及污染程度,并能合理的评定水污染的级别。本文根据我国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了国内水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同时提出了一定的可行性建议,对今后的水环境监测工作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我国水环境监测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水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分析了西安市水环境的现状.根据西安市站的特点,提出了市站在“九五”期间开展水环境监测的发展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做好水环境监测质量的把控,对保障相关工作的高效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针对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系统设计和实现相关内容,做简单的论述,总结了设计和实现方法,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浅析我国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和水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笔者从四个方面对水环境监测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对策,以供广大环保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增强水质预测的实时性和直观性,以胶州湾为研究对象,利用Fortran建立胶州湾水质预测模型。在Visual Studi-o.net语言环境下基于ArcGIS Engine组件技术,嵌入胶州湾水质预测模型,开发出胶州湾水质预测可视化信息系统,实现Fortran模型与GIS的集成。该系统具有用户管理、数据管理、信息查询、水质预测与预测结果的可视化,显著增强了水质预测的直观性,提高了环境管理效率。探讨了Fortran模型运行出来的结果最终以等值线和流速场的形式在GIS平台的可视化等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可视化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指标体系的地下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对地下水环境承载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指标与模型,通过实全对两个模型进行了进一步阐释。结果表明,模糊优选模型较系统学模型更能反映问题的实质,结果亦更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的利用海洋资源,提高海域使用管理的科学性和维护海域使用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设计实现了海域使用综合管理系统.以往的海域管理类系统大多采用C/S架构或者B/S与C/S混合架构,信息共享程度低,数据管理更新速度慢.该系统采用B/S架构,应用WebGIS开发技术,实现了分布式的多数据源的数据管理和集成.该系统在实现一般海...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水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事件频频发生,对水环境进行监测是科学进行水污染防治的基础。相对于传统的理化监测技术,生物监测方法具有敏感性、稳定性、多样性及长期性等优势,可直接、有效地反映水环境面临的生态风险。总结了生物监测方法的重要性、优势及主要监测生物类型;基于国内外大量文献,综述了水环境生物监测的主要生物类型——微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着生生物、底栖动物、高等水生植物和鱼类等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对生物监测方法国内外的实践和应用进行了探讨,对生物监测方法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地表水环境的质量监测对我国水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仪器更新、分析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对地表水环境监测的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水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The Osnabruck model, and another under development by the South Carolina Sustainable Universities Initiative, are the only two EMS models that have been proposed specifically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though several guides are now available.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Implementation Model for 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etailed in this paper, an adaptation of the ISO 14001 standard and USEPA recommendations, has been tailored to 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use in streamlining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 using this three-phased implementation model created for the U.S. research and academic setting, it is hoped that these highly specialized institutions will be provided with a clearer and more cost-effective path toward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EMS and greater compliance with local, state and federal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相似文献   

17.
首先对长海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然后以SuperMap为开发平台开发了长海县海域生态评环境评估信息系统,并提出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总体设计、功能设计和系统开发的思路和技术路线。本系统不仅实现了长海县生态环境分析功能,而且根据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实现了三维动态模拟功能,还利用不同时相、不同分辨率潮流场数据实现流场动态显示和查询功能。为长海县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水环境污染问题以已经成为了当前全球关注的重点话题,酚类物质是水体污染中常见污染物,对水体中酚类物质的监测,依靠的衡量指标就是水中挥发酚的含量,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水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因此,对水中挥发酚的监测是水环境监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本文就主要针对水中挥发酚的环境监测方法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企业目前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该企业环境管理的各项需求,在对环境管理的的系统架构和功能平台进行充分设计的基础上,开发出一套较为完整的企业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使得企业中各部门能快捷共享环境数据库,提高企业处理环境事务的信息化水平.在系统的实现上,选定ASP.Net作为WEB服务端的开发技术,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技术,完成基于.NET的B/S结构的企业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并成功应用于该企业的环境管理,满足了对环境管理信息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