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乌鲁木齐市"菜篮子"基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菜篮子”种植基地——安宁渠土壤中重金属、农药、多环芳烃等污染物的监测结果分析得出,该区域内的土壤中总砷、总汞、总铬、总镉等重金属和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等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土壤污染综合指数属于安全级别之内,但与历史背景值相比,部分重金属含量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尤其是总铅、总砷和总镉的含量增幅较大。污染增加趋势与城市工业发展和交通污染及施用化肥、农药有关。  相似文献   

2.
新增交通干线噪声对总体交通干线噪声的影响,取决于新增交通干线在总体交通干线中的权重P及其噪声平均值与原有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的差值ΔLx。用公式可表示为Lx=Lx原+P·ΔLx。在新增交通干线长度的权重P≤0.3的情况下,新增交通干线噪声对总体交通干线噪声影响不大,原有交通干线噪声水平基本上可以反映新增交通干线后的总体交通干线噪声水平。  相似文献   

3.
公交车站对交通噪声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根据公交车的运行特性提出了公交车在各行驶阶段的噪声计算方法并采用能量叠加的方法建立了公交车站附近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然后对广州市新港西路交通噪声的实测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预测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公交车站附近交通噪声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公交车站附近的交通噪声和远离公交车站的交通噪声的比较,得到公交车站附近交通噪声明显增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浅析交通堵塞对成都市城区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成都市交通稠密区、交通堵塞路段、交通高峰时段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同时分析了交通噪声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5.
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引发了严重的车辆尾气污染问题.通过分析上海市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估污染物浓度改善效果,回顾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发展的进程,建议借鉴国外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经验,加快完善上海的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奎屯市6条主要交通干线3年的交通噪声监测与分析,得出各条道路车流量、车型、车速和路况的差异。使交通噪声在空间上差异明显,各交通干道交通负荷不是很重,但二侧噪声污染却比较严重,而且污染水平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7.
杭州市交通干线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杭州市四季交通干线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分布和浓度特征,得出汽车尾气是市区交通干线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污染来源,且有机物浓度与交通干线繁忙程度成正比,杭州市交通干线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以春季最为严重,秋季最轻。  相似文献   

8.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交通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的交通噪声相当严重。评价城市快速路交通噪声对其两侧交通噪声敏感点的污染状况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文章以深圳市罗湖区罗沙路为例,对其周边的交通噪声敏感点进行现状调查,利用SoundPLAN软件模拟噪声污染状况,并对安装声屏障前后的降噪效果进行评价,为城市快速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用模糊相关分析法对环境交通噪声的研究李丽,张琦(辽宁铁岭市环境监测站,铁岭112000)该文用模糊相关分析法对选取的铁岭市城区环境交通噪声的例行监测点位(12个)的测试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寻找出交通噪声各监测点位之间以及影响交通噪声各因素(主要是路宽与...  相似文献   

10.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开展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的必要性出发 ,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的监测点位布设和自动监测系统的结构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点位两种设计方法———路段优化点位法和干线路段普测点位法的优缺点。述说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结构框图。  相似文献   

11.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inuous traffic noise data observed at 142 sites distributed in 52 roads from 1989 to 200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ffic noise and effect factors were analyzed through traffic noise indices, such as Lep, L10, L50, L90, TNI, and Pn. Our findings allow us to reach a number of conclusions as follows: Firstly, traffic noise pollution was serious, and its fluctuant characteristic was obvious, resulting in a great intrusion to public in Lanzhou City during last 15 years. Secondly, traffic noise made a distinction between trunk lines and secondary lines, west-east direction roads and north-south direction roads. Thirdly, spatial character and time rule of traffic noise were obvious. In addition, traffic volume, traffic composition, road condition, and traffic management were identified as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raffic noise in this city.  相似文献   

12.
对无锡建成区交通噪声等效声级(L_(eq))与车流量进行监测,应用GIS技术分析交通噪声与车流量的空间分布,为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噪声L_(eq)峰值及车流量峰值均集中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必经路段,此区域为噪声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同时发现,噪声L_(eq)与车流量在空间分布上并非成正比关系,在时间趋势上车流量上升但噪声值下降,说明在机动车保有量不断攀升的背景下,采取多种防治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甚至改善交通噪声污染。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现场测定与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很快,致使在高速公路两侧近距离接收点上,当车辆迎面驶来到背离驶去时,交通噪声出现明显的频率漂移和A声级的显著差异,即出现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的多普勒效应。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分布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梅州市中心城区7条道路的噪声监测,分析了中心城区道路的噪声污染水平。采用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以实测交通流数据对中心城区的噪声污染进行模拟和减噪措施评估。结果表明,采用限速措施和安装声屏障措施均有降低噪声污染的效果,为管理部门防治噪声污染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公路交通噪声特征,低噪声路面的特点、结构、降噪机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对宁杭高速二期工程低噪声路面与普通路面噪声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认低噪声沥青路面具有比较明显的降噪效果,路肩处噪声可降低3~4 dB(A),路外15 m处可降低1.1~3.5 dB(A).  相似文献   

16.
日本道路交通噪声监测体系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介绍了日本环保部门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道路交通噪声普查性监测工作及评价体系,分析了中日两国监测与评价方法的异同和优缺点,提出在点位布设、评价方法、信息公开等方面的改进建议,以推进中国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工作向科学化、精细化、定量化转变。  相似文献   

17.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n empirical traffic noise prediction model under interrupted traffic flow conditions using two analytical the approaches, the first being the acceleration lane approach and second being the deceleration approach. The urban road network of Bangalore city has been selected as the study area. Sixteen locations are chosen in major traffic junctions of the study area. The traffic nois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study locations were analyzed separately for both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lanes when vehicles leave an intersection on a green traffic light and come to a stop on red traffic light. Based on the study, a regression noise prediction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for both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lanes.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昼夜道路交通噪声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广州市的昼夜交通噪声污染现状进行了分区域分道路等级的实地监测,得到共53个监测点位白天和夜晚的等效声级及其统计声级,同时对每个监测点展开了交通流调查,并分析交通流特征对交通噪声的影响。监测结果表明, 白天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的平均等效声级分别为74.2、72.2、67.8、65.1 dB,快速路及主干路沿线的交通噪声污染比次干路及支路的严重。夜晚所有测点的噪声值均超过55 dB,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的平均等效声级分别为72.2、72.3、66.3、64.5 dB,广州市夜晚的交通噪声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