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会快乐     
一位母亲失去了与她相依为命的儿子。这失子之痛,几乎令她痛不欲生。为了能让她的儿子复活,她跋山涉水去拜见佛祖,希望佛祖能赐予她一副金丹妙药来救活自己的儿子。佛祖听了她的请求后,便爽快地答应了她。“其实,这种药很一般,原料就是花椰菜的种子,不过这种子必须来自一个没有亲友死亡过的家庭。”那位母亲听了药方后,如获至宝,满怀希望,挨家挨户地去寻找。她找得很辛苦,不知走了多少个  相似文献   

2.
从班洪大寨旁边的高坡向南望去,那被薄雾遮掩的大片原始森林无边无际地向云天深处延伸,即使用力张望也难以看清楚有多大有多远。同行的叶萍告诉我,来这里前,她已经和南滚河自然保护区联系好,请他们派人带领我们进森林参观。来到这里不触摸一下树林藤条,会长久遗憾的!我很高兴她想得周到。刚走到村口,自然保护区的李师傅就背着水壶和一个沉甸甸的大包来了。他黑红的肤色,个子不高,长得很精干,走起路来脚下带风,给人的印象是个长期穿越森林的老手。他和我们握手、相互介绍之后,说:“今天晴天,能见度又高,从法宝管理站那个方向进林子也许看得见…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的‘工作目标’非常明确,新居的环境非常好,我要在这里安心‘养胎’。”通常明星们都非常忌讳谈结婚、生育之类的私人话题,但孙悦对此却毫不讳言。10月20日,著名歌手孙悦在位于北京郊区的新家接待了我们。因为怀孕,孙悦这段时间没有在媒体上露面,但这天她还是很愉快地就环保这个话题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其实我们现在谈环境问题,一小部分是为了自己有个好的生活环境,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为孩子们、为我们的后代多留下一点绿。”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快要当妈妈的孙悦对这句话有很深刻的认识。“不能说我们的前人没给我们留下一…  相似文献   

4.
一位外国总统问一位活了104岁的老太太长寿的秘诀时,老太太说,一是要开心,二是学会感谢。从25岁结婚起,每天她说的最多的两个字便是“感谢”。她感谢丈夫,感谢父母,感谢儿女,感谢邻居,感谢大自然给予她的种种关怀和体贴,感谢每个祥和温暖快乐的日子。  相似文献   

5.
爱如白纸     
有一位婚后不久的女子,她回到娘家总爱在父母面前诉说丈夫的不是。历数他的缺点。父亲听了不以为然,他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一个点。然后他拿着纸问女儿:“你看上面是什么?”女儿不假思索地说:“黑点。”父亲再问,女儿又说:“是黑点啊。”父亲说道:“难道除了黑点,你就看不到这一大块白纸吗?”女儿听了若有所思,她明白  相似文献   

6.
机关综合症     
我是一名在机关工作多年的老科员,心里感到很自豪。人家都说我是白领阶层,这话我最爱听,说明在机关工作的人体面、优越、高雅,令人羡慕。人家还说我讲文明、懂礼貌、有人情,我认为说得有道理,这是对我的认可和鼓励。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我觉得我的身上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我常常莫名其妙地失态,我发现自己不是以前的自己了,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我的特长是写文件,我的特点是写并快乐着,这里的写指写文件。谁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有人说,母亲生了孩子,当她给孩子喂奶的时候她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也有人说,作家写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当他为他的作品画上最后  相似文献   

7.
就像《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杜小月一样,青年演员袁立是个活泼、开朗的人。说起环保,她很自豪地对记者说:“我现在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我感觉一次性筷子其实并不卫生,更不环保。”袁立说。长期演出在外的袁立,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使用一次性筷子。每到一个地方吃饭,她总是特别叮嘱服务员给她提供普通的经过消毒的筷子。“虽然这种做法许多人不理解,但是我无所谓”。由于有这么一个“癖好”,袁立对有关“一次性筷子”的报道也格外留心。袁立有板有眼地向记者说出了一串数据:日本进口的一次性筷子99%来自中国。日本全年一次性筷子的人均…  相似文献   

8.
蘑菇圈     
正斯烱不知道这一觉自己睡了多久。当她睁眼醒来时,她知道,自己肯定不止睡了一个晚上。她一睁眼,站在床前的儿子就跑开了,喊道,阿妈醒了,舅舅,阿妈醒了!法海赶紧过来,告诉她,工作组长要见你,原先的那个刘组长。斯烱梳头洗脸,完了,却坐下来喝茶。法海很吃惊,你不去见工作组吗?斯烱说,你想去,就替我去吧。我去了说什么?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没有什么要说的。那你就说,我家斯烱想离他们远一点。法海后来真把这话对刘元萱组长说了。某天,他赶羊上山时,恢复了工作  相似文献   

9.
“放小鸟”     
一天,女儿在做作业时犯了愁,托着腮帮思考起来。我凑近一看,原来是作业上要求“在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她已做了几个,如“(做)游戏”、“(扫)地”等,令她犯难的是“( )小鸟”。看她为难的样子,我随手做了一个捉小鸟的动作。她说:“啊!捉小鸟?”随即摇着头说:“不好,不好。我们要保护小鸟,不能捉小鸟。”听着她的解释,我不禁无言以对。只听她忽地欢呼起来:“有了,有了,‘放小鸟’。”端端正正地把“放”字填写了进去。看着女儿灿烂的笑脸,我不由地说:“真棒,你做得太棒了。”是啊,棒得不仅仅是把题目做…  相似文献   

10.
快乐秘诀     
曾读到过一个童话:一个小女孩走过一片草地,看见一只蝴蝶被荆棘弄伤了,她小心翼翼地为它拔掉刺,让它飞向大自然。后来蝴蝶为了报恩,化作一位仙女,对小女孩说:“因为你很仁慈,请你许个愿,我将让它实现。”小女孩想想说:“我希望快乐。”于是仙女把快乐秘诀传授给了小女孩,她果然快乐地度过  相似文献   

11.
《绿叶》2002,(1)
这是一个颇含人生哲理的故事:有一个人整天祈祷上天赐给他幸福,他的诚心感动了上天,终于有一天,美丽的幸福女神敲响了他的家门。他喜出望外,赶忙请她进屋。但幸福女神却说:“请等一等,我还有一个妹妹呢。”说着把在暗处跟随着她的妹妹介绍给  相似文献   

12.
“弱水三千,惟取一瓢饮”;“大厦千间,惟眠六尺”。我们的生活在温饱之后,当求健康舒适,精神内涵丰富,不应追求奢侈。什么宴席、什么时装、什么豪宅、什么汽车……人,应当把握自己。我看过这样的报道:美国洛克菲勒住宾馆要的是廉价房间,经理人员告诉他:“你儿子住的是最好房间。”他说:“我儿子有一个有钱的爸爸,但我没有。”  相似文献   

13.
完美     
正一天早上,阳光明媚,妹妹跑过来跟我说她画了一幅画。我问她画了什么,她笑嘻嘻地说:"你看,我画的大楼,多高多漂亮,你说我画的好不好?"我笑容满面地说:"画得真好,这是画的哪里呢?"她详细地描述着:"这是一座城市,里面有许多的高楼大厦,还有许多高科技,大街每天人来人往,人们生活的很开心。"我仔细看着那幅  相似文献   

14.
大漠狼孩     
第十六章一个乞丐,闲荡在县城里的一个乞丐,在一个熟肉店门口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有一只白耳尖头的大狗,蹲坐在那家挂羊头的熟肉店门口摇尾巴。老板的小儿子把皮球踢进了旁边的阴沟,这只白耳大狗居然跳进阴沟,把那个小皮球叼出来还给了哭闹的小孩儿。老板和那小孩儿大加赞叹,老板扔给它一个骨头,那大狗闻了闻并不感兴趣。老板说这狗不饿,又懂规矩,便不去管它回内屋取什么东西。就这会儿功夫,那白耳狗往上一跳就咬住了挂在高处的一只烤羊腿,扭头便逃走。踢皮球的小孩儿发现后,“哧哧哧”乐起来,自语这大狗爱吃烤羊腿,跟我一样之后“哧哧哧”乐个不停。老板出来见少了一只烤羊腿,问儿子,儿子告诉他叫白耳狗叼走了。老板恼火,扇了儿子一巴掌,可那白耳狗早已无踪无影。那老乞丐目睹了这全过程。于是,他打起了白耳狗叼走的烤羊腿的主意。他远远地跟踪起白耳狗,走过服装摊,跑过菜市场,又越过一片荒  相似文献   

15.
星星不见了     
方良炫 《环境教育》2013,(12):89-90
2035年,我已经是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现在,我过得很快乐,很充足,可总是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 一天,5岁的女儿兴奋地跑来对我说:“妈妈,今天老师教了我们一首歌,名字叫《小星星》,我唱给您听!”我点点头,微笑地看着她一蹦一跳地唱完这首歌。稚嫩的童声如甘甜的清流,流入我的心田,虽然有些走调,不过第一次唱能唱成这样我就已经很欣慰了。  相似文献   

16.
酒画     
《绿叶》2000,(1)
某人常常“撒酒疯”——不论饮酒多少,都又吵又闹,妻子很讨厌他。一天,他向妻子讨酒喝,她故意把一些苎麻水给他。不久,他果然又手舞足蹈起来。妻子道:“天啊!喝了几口苎麻水也会撒酒疯!”这人一听,马上停止了打闹,笑着说:“难怪我今天闹不起来!”  相似文献   

17.
哦,那只雁     
高桦 《环境教育》2009,(6):78-79
至今,我还常常记起我曾豢养过的那只大雁。 那是2005年的“五一节”放长假期间,我在儿子的农家小院里住着时,添了一位新客——一只大雁。原来我养了几只鸡,还有两条狗,一条叫“妲己”一条叫“丢丢”。院子比较大,有枣树、杏树、柿子树、丁香、海棠、香椿、竹子,满地是草,各种各样的花,这个村子是在翠湖边上,环境很美。我的侄子来看我时,他说:“婶婶,我哥们儿那里有只大雁,据说他是从特供农场弄到的,我去要来你给养着。”过了几天真的送来了。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2004,(7):60-60
至今还让牛玉琴内疚的是,当时没给孩子和老人穿件好衣服,把钱全部献给治沙了。记得有一次,小儿子病了,几天吃不进饭。牛玉琴很伤心,拿出两个鸡蛋准备给孩子吃。站在一旁的孩子很懂事地说:“妈妈,我不吃。咱们把鸡蛋换成钱好买树苗。”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2004,(10):45-46
早春的一个清晨,好莱坞电影演员苏姗·海华正在家门口的花园里散步。空气中飘着一层淡淡的薄雾,天气微微有些寒冷。苏姗正想着回屋子里取件衣服,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尖锐的刹车声,一辆巨大的黑色汽车停在她面前,从里面走出一个男人,低头朝她走过来,急切地催促她说:“苏姗,我们该走了。”“该走了?去哪里?可是——”苏姗想说“我不认识你”。话还没有出口,已被那人拉上了车。车子飞快地开到机场,苏姗被胁迫着上了一架喷气式飞机。飞机在云层里穿行,茫茫云雾让苏姗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害怕。苏姗一次又一次想开口问身边…  相似文献   

20.
羽佳 《绿叶》2005,(11)
杨若兮出道较早,因与张国立、织田裕二等国内外著名影星多次合作而成为一颗影视界的新星。和其他演艺明星一样,杨若兮每天都忙得“昏天黑地”,即便这样,有两件事也是她无论如何都要安排出时间去做的——养猫和旅游。家成了“猫的世界”杨若兮喜爱猫是出了名的。“她爱猫爱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她的一位朋友这样评价她。一和杨若兮聊起她宠爱的猫,她立刻兴致大增,“每天早上我都要和它在床上亲昵一个小时再起床,因为它实在太可爱了。”待在家里时,她每天都要和猫说好多话。“告诉它我有多么爱它!”“为了随时能看到它,从前我连拍戏都带着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