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提高船员素质及对策,提高船舶培训质量,强化航运企业关爱船员、心系船员,激励船员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共促航运企业、船舶和谐环境,确保船舶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驾驶员在一边驾驶车辆一边接打手机。对于这种行为许多人见怪不怪,一些驾驶员也习以为常。其实,驾驶车辆时接打手机是一种严重的违章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三)款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远洋船员的行为可靠度直接影响到海上船舶的交通安全,认识和分析船员的适航性是控制船舶安全的重要途径。在提出船员适航度概念的基础上,建立其求解数学模型;基于电路受控源的理论,分别以公司安全管理激励、公司组织阻抗、船舶组织负阻抗及船员的航行阻抗为基本参数,建立小组织环境下的船员管理模型,界定船员原有行为品质保持一定值的条件下,对参数的变化值以5%迭代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组织负阻抗值达到一定的情况下,船员适航指数变化将趋于平缓,而船员的自身航行阻抗对其适航性指数影响较大。同时,有效加强航运公司的安全激励可以适当改变船员的适航性变化,延长船员的适航时间。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世界贸易量的增加使得船舶运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船舶的数量和吨位不断增加,与此同时,船舶火灾事故和损失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作为船员移动的家,只有船舶的结构合理、性能优良、消防、救生等功能完善,船员生命、船舶安全才能得到有力的保障。在船舶消防安全方面的教育管  相似文献   

5.
车辆驾驶员护目镜是保证驾驶员安全健康的重要个体防护用品之一,其抗冲击强度性能及光学性能要求均很高。本文在分析物理钢化和化学钢化原理的基础上,对钢化后护目镜片强度性能和紫外一可见光透射比、双折射率等光学性能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物理钢化处理不宜用于车辆驾驶员护目镜生产中,正确掌握化学钢化处理工艺参数,可以生产出品质优良的车辆驾驶员护目镜。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船员不安全行为对船舶事故的影响程度,选取环境、身心状况等作为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建立假设关系,运用结构方程(SEM)构建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计算各变量之间的作用效应值.结果 表明:环境因素中工作氛围、工作设备和工作环境对不安全行为的减少有正向影响,但工作氛围产生的效应更明显;身心状态中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对不安全行为的减少有正向影响,两个因素对不安全行为产生的效应接近;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通过影响船员的身心状态间接影响船员的不安全行为.船员的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对于船员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对增进船舶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高炎 《安全》2004,25(2):15-15,34
船内环境是指船员在船内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及娱乐健身环境等.船内环境的优劣,直接涉及到船员及船舶的安全.尽管船舶在设计与建造时已经充分注意到人机之间的种种关系,在为船员创造舒适与安全的船内环境上作了许多工作,但由于船舶更新换代周期较长,许多老旧船舶仍未退役,不尽人意之处仍然存在.目前,船内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船舶设备事故中的人为因素分析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设备维修系统设备维修的人为失误环节和船员失误分析模式以及轮机管理人员具有明感知设备的运行状态、隐感知设备的故障趋势等特点,实施有效管控措施。结合航运市场特性,基于设备可靠度,提出风险性和经济性的维修方式策略,可大幅提高航运公司的安全航运水平和经济效益。利用维修系统的信息流,建立了船舶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整合设备运行状态、船员的综合素质状态及组织管理信息,以便于阻断导致事故发生的事件链,提高航运公司的船舶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船员不安全行为的形成,提出了基于功能共振分析方法(Functional Resonance Analysis Method, FRAM)和集对分析的不安全行为分析模型。通过辨识船员不安全行为形成因素,构建13个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功能共振分析模型;引入区间值犹豫模糊熵和集对分析方法量化功能模块变异程度与表型,确定功能链接的耦合变异系数;结合船舶事故案例数据,得出不安全行为形成过程中导致不安全行为形成的主要路径。结果表明:船员不安全的关键指标涉及性格、工作强度等;船员不安全行为受到内外部因子影响,涉及12条不安全行为形成路径;船员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为自身特质、管理、专业素质易产生变异从而影响其他功能模块;信息传达、判断决策、动作、动作后确认易受到其他功能模块的影响,尤其是判断决策、动作等行为表现易受到影响形成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船舶与船舶火灾的特点,船舶火灾的重点区域及船舶发生火灾的成因,提出了防控船舶火灾的策略,以期对保障船员生命与船舶安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航经南通水域的船舶超载运输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水运秩序,导致了水上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南通水域的安全畅通,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为从根本上扭转水上交通安全的不利形势,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确保长江航道及南通水域安全畅通,近日,南通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严禁船舶超载运输的通告》。《通告》明确指出:凡在南通水域航行、停泊和作业的船舶必须持有合格的船舶检验证和船舶登记证书,配备符合规定的船员和必要的航行资料,标明船名、船籍港和载重线;加强对超载船舶的源头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暑期漓江景区水上交通安全有序,近日,桂林海事、交通、安监等部门召开漓江景区船舶企业安全会议,部署暑期水上交通安全工作。会议要求各航运企业加强船舶自查自检,教育船员严格遵守水上避碰规则和安全保卫工作。海事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船舶安全检查和现场执法,及时发布船舶航行安全信息,  相似文献   

13.
GPS车辆安全监控系统是综合运用卫星定位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及地理信息技术,对动态车辆进行实时跟踪、定位和记录的一种现代化运输安全监管手段.该系统自2003年2月在贵阳市正式运行以来,目前已有30多家运输公司加入,已有500多辆车安装了车载终端设备.通过实施对入网车辆的全程实时监控、跟踪、定位和记录,加强了车辆的安全管理及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使这些入网车辆杜绝了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有效地保障了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4.
船舶修造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基本情况和国内船舶修造行业发展简况以及学院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建立的背景,并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等4个方面阐述了我院船舶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制定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驾驶员、道路、车辆综合作用下车辆运行状态的失稳机理,基于多Agent建模与安全仿真技术,构建包含驾驶员、道路、车辆、协调中心、人机接口等5方面的多Agent车辆稳态安全仿真框架;建立车辆多体动力学、道路三维空间、驾驶员预瞄控制与跟随仿真模型,从车辆稳定性和驾驶员操作负荷2方面分析车辆稳态安全性。以小轿车为代表车型,针对某二级公路开展车辆稳态安全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当汽车以60和70 km/h行驶时,前后轮总体围绕平均轴重波动,稳态运行;以80 km/h行驶时,汽车冲出车道,轮胎最小垂直反力仍然大于0;3种速度下侧向加速度均大于0.3 g(g为重力加速度),且速度越高,侧向加速度越大,表明汽车冲出车道由侧滑引起。  相似文献   

16.
《江苏劳动保护》2009,(7):F0003-F0003
江苏省地方海事局(江苏省船舶检验局)是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执法单位。依照法律、法规的授权,该局承担除沿海和长江干线以外,江苏省其他通航水域的水上安全监督、湖区搜救、水上交通事故处理、船舶登记、船员管理、船舶及船舶设施检验、防止船舶污染和通航保障等职能。  相似文献   

17.
《安全与健康》2005,(2S):10-10
1月25日,在闽江口至闽江的闽清与南平交接处内航行的所有运砂船都不得乘载非船员,否则将被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福州市政府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闽江内河运砂船安全管理工作意见》明确规定:运砂船舶在航行和系(锚)泊时,严禁乘载非船员。  相似文献   

18.
运输企业驾驶人安全驾驶行为常识问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对客车驾驶人安全驾驶行为有哪些要求? 答:客车驾驶员安全驾驶行为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遵守道路安全法律、法规和道路运输驾驶操作规程,谨慎和安全驾驶、文明礼让、安全行车; (2)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要做好车辆的日常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安全技术状况良好;保持车辆清洁和车内空气清新,保证车上消防等各项设备、设施齐备有效;  相似文献   

19.
《安全与健康》2006,(11S):13-13
日前,泉州市丰泽区在东海街道浔埔社区举办一期五等职务船员安全培训。此次培训共有273人报名参加,分5个班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针对辖区小马力渔船多、大部分渔船近岸作业等特点,突出实用驾驶、船舶避碰和轮机管理等实用型技能安全培训。  相似文献   

20.
保证汽车行车安全,除对车辆勤检查、勤保养,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提高驾驶技能,增强安全行车意识外,主要应保证车辆经常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本文从转向系、制动系、传动系及装载四个方面,探讨了车辆技术状况与行车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