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08年5月26日至30日,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第13次会议精神,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灾害评估组共40多位专家兵分三组,分别赴四川、甘肃、陕西等地震灾区开展灾害评估。刘燕华副部长、尚勇副部长亲自带队,赴甘肃、陕西灾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相似文献   

2.
基于遥感调查的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次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区位于地质条件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四川省龙门山地区,此次地震是建国以来中国大陆发生的破坏性最严重的地震,造成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堰塞湖等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分析和掌握次生地质灾害的分布与活动特征,可为灾区工程整治方案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为灾后重建选址提供参考,为其它地区灾害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项目综合利用不同时相、不同传感器的光学影像和雷达影像以及其它地质地理资料,在相关遥感和地理信息软件的支持下,进行遥感图像专题信息解译和分析,获取了地震中四川省的10个极重灾县市的次生地质灾害解译数据,以此为基础探讨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发育特点与相关地质地理因素关系。结果表明,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与特定的地层岩性、构造破碎带、坡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给灾区带来重大灾难,但同时也留下了地震遗存,这些地震遗存不仅数量和种类丰富,而且极具科考、科普、教育和纪念价值,是震后旅游展示的热点。随着灾后重建的展开和四川旅游的恢复,科学保护和利用这些地震遗存,发挥他们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地震旅游可以作为四川旅游市场恢复的切入点,增加灾区就业,并带动灾区相关产业发展。总结了汶川地震遗存的类型和特点,从旅游资源的角度将其归为自然遗存景观和人文遗存景观两大类并从科学研究、社会公益和旅游经济3个方面对其进行价值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汶川地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维护以及汶川地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以便更好的发挥这些地震遗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给灾区带来重大灾难,但同时也留下了地震遗存,这些地震遗存不仅数量和种类丰富,而且极具科考、科普、教育和纪念价值,是震后旅游展示的热点。随着灾后重建的展开和四川旅游的恢复,科学保护和利用这些地震遗存,发挥他们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地震旅游可以作为四川旅游市场恢复的切入点,增加灾区就业,并带动灾区相关产业发展。总结了汶川地震遗存的类型和特点,从旅游资源的角度将其归为自然遗存景观和人文遗存景观两大类并从科学研究、社会公益和旅游经济3个方面对其进行价值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汶川地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维护以及汶川地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以便更好的发挥这些地震遗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重灾区交通通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在汶川地震中受灾严重的30个区县,用交通网络密度、交通干线影响水平和区位优势度3个指标对其在地震之前的交通通达性进行分析,以期为重灾区在灾后恢复重建提供参考依据。从计算结果看,通达性最高的是绵阳市的涪城区,最低的为阿坝州的松潘县,只有涪城区的1/5,通达性在地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分析结果表明重灾区的通达性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由中心城市向周围、由平原向高原呈递减趋势,在交通主干线经过的地方其通达性一般都比较高,表现出一定的带状空间结构特征。通过对通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重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通达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存一定的相关性,即交通通达性高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反之亦然。从定量角度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达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着指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发生10年后,通过对极重灾区生态系统类型解译和地面植被样方调查, GPP、LAI反演,以及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测定与分析,综合评估了极重灾区植被和土壤恢复情况。结果表明:区域生态系统总体趋于稳定向好的恢复态势。2017年的裸露地表面积虽高于震前(2007年),但相对于震后(2008年后)已有所减少。从生态系统质量上来看:GPP、LAI均值在2014年以后呈持续缓慢上升状态,反映了区域生态系统总体良好的恢复力。但是部分在地震中损坏的森林生态系统,仍未恢复到原来状态。成都平原区域部分农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至2017年,地震破坏迹地植物种类明显增加。但仍以蔷薇科、菊科和禾本科等先锋物种为主,与2009年的调查结果相似。地震破坏迹地的群落结构已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垂直分层方面,除干旱河谷区域群落结构仅草本或灌草结合1个层次外,其余区域的群落结构已经形成乔木-灌木-草本3个层次;土壤肥力状况总体上对照点优于受损点,受损点土壤肥力状况仍呈恶化状态。地震造成的土壤裸露,加速了矿化过程,短期内受损点速效营养元素含量的增加,长期来看将导致营养元素的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在加强地质灾害监管,预防次生灾害的基础上,龙门山前华西雨屏一带,自然植被应坚持自然恢复为主。干旱河谷区域可以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采取适当人工恢复措施,同时注意改善土壤养分条件,促进植被恢复;城镇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国土空间管控,保护基本农田。同时,应加强对生态保护红线,以及包括基本农田在内的各级各类保护地的监管。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对四川及周边省区旅游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本底趋势线理论和1997-2008年统计数据,从更高的时空分辨率上,完成了汶川地震对四川及其周边省区旅游业影响的分析,结果显示:①2008年5-12月地震共使四川入境旅游损失112.1万人,国内旅游损失4 410.7万人,损失率分别为61.4%和22.4%;②四川北部主要旅游景点旅游业损失惨重,各景点游客损失率均达到了67.0%以上,其中,九寨沟、都江堰游客损失量较大,分别为212.2万人和194.7万人;③四川周边省区入境旅游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其中,湖北、甘肃损失量最大,分别为35.1万人和26.9万人;各省区受地震影响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地震影响期以甘肃最长,其影响期将超过8个月;④2008年汶川地震对四川及其周边省区旅游业的影响,其游客损失量与客流量基数(本底值)成正比;游客损失率与2008年本底值(基数)成反比;损失量和损失率两者均与汶川地震烈度分布存在一定的正比关系,以汶川为中心大致成同心圆状分布。  相似文献   

8.
选取芦山地震涉及的21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应用野外实地踏勘和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当地国土、水利、建设等部门提供的相关统计资料,已查明芦山地震灾区782处次生山地灾害(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获取了这些次生山地灾害的基础信息。在GIS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山地灾害的发育环境背景、分布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研究表明: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山地灾害主要集中分布在烈度为Ⅷ Ⅸ区、中低山区、坡度0°~40°、坡向为东西两向、第三系砂砾夹泥岩区、河流冲刷强烈和年降雨量>1 200 mm的区域;发育成因主要是地形条件对次生山地灾害的形成的影响表现出与非地震条件下的新特征;地震效应重构了地表形态,为次生山地灾害发育提供了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降水与河流冲刷作用的改变,影响边坡稳定性,为次生山地灾害提供动力;人类过度的社会经济活动加速了次生山地灾害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是一项高技术、高投入的特大战略性工程,工程建设具有重大的经济、军事和政治意义,但是也必将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对各界专家一致推荐的“伏贴式隧道和隧道桥”方案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对工程建设进行环境影响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与工程决策生命周期的耦合过程,以便从工程源头控制环境影响的产生;初步探讨了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影响识别内容,结果表明:采用“伏贴式隧道和隧道桥”方案,相对于其它方案对资源、生态环境的干扰和影响是最小的;并提出了预防和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为工程的环保施工与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四川地震灾后生态低碳均衡的统筹重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破坏了四川的森林、草地、农田和湿地等生态要素,灾区的气候、山体、水体、森林等环境参量受地震影响发生了变化,生态系统表现出高碳不均衡特征。为了解决生态系统高碳化,本文采用系统均衡理论,从灾区生态实际状况出发,归纳出灾后生态系统整体特征——熵值增大化、结构高碳化、生态复杂化、系统巨量化;针对震后生态系统结构表现出的高碳化,通过对生态碳循环规律的深入研究,提出生态碳循环均衡概念,构建出灾后生态低碳均衡结构;运用统筹思想,兼顾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不同特点,以自然生态的增汇和人工生态的减源作为实践方向,建立灾后生态重建的运行模式;从生态城市、生态工业、生态农业三个维度实施灾后低碳重建工程,并提出在灾区实施低碳政策、实现低碳生产、构建碳汇基地、建立碳汇市场等相关建议,保障灾后生态恢复与人类社会重建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岷江上游是四川盆地和长江干流的重要生态屏障,其植被资源在汶川地震中遭受了严重破坏。以震前(2006年)和震后(2008年和201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研究了该区域植被在地震中的受损情况及灾后恢复状况。研究表明:受地震影响,岷江上游森林、灌木、草地和荒漠植被面积在2006~2008年分别下降23 124、15 409、7 482 和2 656 hm2,降幅依次为273%、253%、104%和412%,而沼泽面积变化不大;经过灾后恢复,森林、灌木、草地和荒漠植被面积在2008~2010年分别恢复12 104、21 283、10 554 和2 847 hm2,分别占受损面积的52%、138%、141%和107%,而沼泽面积变化依然不大。植被的这些变化对区域的生态服务功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合理开发利用区域资源、妥善处理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矛盾以及科学保障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已基本完成,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投资1万亿元,灾后重建绩效即各项重建目标完成的究竟如何?哪些政府能力制约重建绩效的提高?研究以上问题,有利于科学评估地震灾后重建绩效,并为之后的灾后重建提供重要借鉴。本文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建立政府重建能力及重建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在六个重灾县市收集的近1 000个受灾家庭样本的问卷数据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就业外,各项重建目标完成情况较好;相对其他能力来说,重建资源运用能力对重建绩效影响最大,其次是重建资源配置能力,重建资源获取能力和重建资源整合能力对重建绩效无显著影响。因此,灾后重建过程中,政府要高度重视重建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和资源运用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3.
“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生态服务功能恢复总体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威胁。为了解汶川地震灾区生态恢复总体状况,以期为灾区中长期生态恢复跟踪监测、生态恢复措施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决策支持,分别以2007年、2009年、2013年代表地震前、地震后以及恢复期3个时期,采用土壤侵蚀敏感性、林冠截留量、生境适宜性等指标,分别评估了汶川地震极重灾区10个县市水土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状况及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水土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在震后遭到了严重破坏。总体来说5a后,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未达到震前水平。在极重灾区10个县市中,地理上位于中南部的6个县市(汶川、都江堰、什邡、彭州、绵竹、安县)在地震中总体受损程度较大。6个县市处于中国西部泥石流、滑坡的活跃区,震后因降雨诱发滑坡泥石流,导致了龙门山、茶坪山局部区域的水土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在恢复期进一步下降,甚至低于震后。其中汶川县草坡乡、银杏乡、耿达乡、卧龙镇、三江乡有较大范围的功能下降,另外,都江堰市、彭州市、什邡市、绵竹市、安县等也分别有较大面积的功能下降区。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在未来10a内,有可能进一步恶化。灾后重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生态功能状况,加快了生态功能恢复进程。但是,也存在对生态服务功能的恢复与维持重视不足等问题。部分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甚至又导致局部地区出现生态服务功能的退化。建议(1)加强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中长期生态恢复遥感及地面监测、评估,进行生态服务功能恢复效应评估;(2)加强干旱河谷、龙门山及茶坪山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和AHP的芦山地震灾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判断矩阵建立起各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选取坡度、地层岩性、断裂带、植被覆盖、地震烈度及年降雨量作为评价指标,并阐明了各指标与泥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得到地震灾区泥石流危险等级分区图。通过评价,初步认识到研究区内芦山县、天全县、名山区、雨城区位于泥石流极高危险区,且评价分区结果与区内地灾点分布特征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重灾区雅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汶川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目的在于为重灾区恢复重建提出适宜人口规模,使灾后重建的人口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对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3个关键要素--耕地资源、水资源和环境容量进行分析评价,应用“木桶短板效应”原理,确定以耕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反映整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并从耕地粮食的人口承载力和耕地经济收入的人口承载力等2个方面分别进行计算,综合确定人口的合理规模。结果表明:雅安市人口的合理规模,在2010年之前的恢复重建阶段,为1535~159万人,恢复重建阶段基本上不用考虑大规模移民;从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而言,为1585~164万人,总体上雅安市的资源环境能够满足其震后人口的小康社会建设需求,但要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引导人口向市域内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大、产业、人口聚集能力强的雨城区、名山县转移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诱发了黄洞子沟流域规模巨大的大光包滑坡,部分滑体前冲堆积于沟道内,直接为后期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改变了黄洞子沟泥石流形成条件,使黄洞子沟从一条非泥石流沟演变成了一条高频泥石流沟。震后黄洞子沟几乎每年雨季都会暴发不同规模的泥石流,其中以2013年"7·09"泥石流灾害规模和危害最大。本文着重分析了黄洞子沟泥石流形成特征,并从地形、降水和地质三个方面将黄洞子沟和文家沟进行对比,得出了物源堆积体颗粒粒径与泥石流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综合研究国内外减灾工作的发展势态,国家科委社会发展科技司于1989年组织国家地震局、气象局、海洋局等部委的专家,开展了“全国重大自然灾害调查与减灾对策”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成果在灾情调查上,确定了7大类25种灾害,包括供水、旱、涝、台风、飓风、龙卷风、冷害、地震、风暴潮、巨浪、海冰、赤潮、海啸、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森林病虫鼠害和火灾。并编制了7张单类灾害图和5张综合图(1:600万),反映了全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区、7大类灾害的监测台站(点)的分布、现有防灾工程的布局与能力、自然灾害测报及防救区系的建议方案等。该成果的内容与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8.
863计划生物和现代农业技术领域2004年年会于12月6一1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涉及生物工程技术、基因操作技术、生物信息技术三个主题和“功能基因组和生物芯片”、“组织器官工程”、“生物反应器”三个重大专项。年会期间,由生物领域专家委、主题专家组、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及特邀专家组成八个评审小组,全面听取572个课题和子课题一年来的工作进展汇报。  相似文献   

19.
以"四川省地震灾后重建社会满意度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因子分析,找到影响社会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确立低碳模式为灾后和谐社会建设的最佳模式.通过对低碳社会的特征分析,结合社会学理论,认为:低碳社会的发展是低碳价值理念、低碳准则、低碳行为互相作用的过程.低碳社会模式的发展路径是基于综合集成与统筹优选的方法,从价值理念、低碳行为、规范体系三个方面对低碳社会的各项要素进行集成;低碳社会的推行模式分为低碳农村模式和低碳城市模式.低碳农村可以与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发展生态经济,探索生态发展模式和生态补偿政策;低碳城市相对于一般社会发展模式和农村发展模式,更集中体现在建筑、交通、文化、消费行为等某些特定领域.建议:从国家到灾区的各级政府必须多管齐下,从制度创新入手,实施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对策及措施,如转变单纯追求GDP的政策目标.制定法律法规,促进新能源开发,建立低碳技术支撑体系等来保障低碳社会模式的推行.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际上环境保护战略正从环境经济工程战略向环境生态战略过渡。针对我国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危机,许多专家、学者先后在报刊上发表各自提出的我国的环境战略对策,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