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土地问题的主要症结,提出该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对于农业用地,应采取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措施,提高耕地产量,并提高山区土地利用率,综合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对于非农用地,应集约利用城镇土地,调整乡镇企业与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合理开发旅游用地;同时必须协调好农业用地与非农用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至关重要文章从可持结发展的概念出发介绍了土地资源可持续的含义与评价标准,分析了其实现存在的障碍,进而从认识,管理和科技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我国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海洋渔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其发展方向:建立生态多元化投入机制,改善海洋资源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制定渔业资源利用规划,鼓励有资格的渔业企业扩大海上水产养殖规模,加快相关设备的改造与升级研发.提出了具体措施:合理开发资源,建立海洋生态经济圈,完善法律法规,为保护我国海洋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湖泊资源的构成和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提出湖泊资源 (城郊小型浅水湖 )可持续利用的 6条判据 ,并初步分析武汉东大湖可持续利用状况。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保护 ,从量化管理上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一人与自然关系在地球46亿年演化过程中,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表环境,经历天文时期、地文时期和生文时期后进入到了人文时期,出现了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两类环境问题,是地球演化到人文时期的一种地球行星的新现象,也是当今地球面貌的新特征。人文时期可分为四个阶段。1.原始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社会是从采集植物和狩猎开始的。这个时期,人类社会完全依赖于自然环境,顺从于自然环境,人类遵循着生态学规律,融入天然食物链,人口数量与自然界提供的食物总量存在着严格的制约关系,人类对…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西部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方略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被誉为“地球为肾”的湿地,是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本区湿地资源和水资源,致使湿地面积逐年缩小,质量与功能持续下降,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本文针对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现状,通过分析研究其退化原因和机制,提出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方略,为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做贡献,从而积极推动生态省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7.
广西桂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桂林正在由国际性观光型旅游目的地向观光度假型旅游目的地转型。在实现转型的过程中,桂林应进一步优化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建构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区、联动区与辐射影响区,促进旅游产品质量升级与结构调整,提高桂林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海南岛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论述了农业土地资源的特点 ,指出了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80,自引:9,他引:80  
在定性分析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现状特征和可持续利用目标基础上,重点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定量评价:选择36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用模糊隶属函数和线性加权函数进行综合测算,评判出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引进“障碍度”概念进行定量的障碍诊断,并针对主要障碍因素提出可持续利用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港湾区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湾是海洋资源的富集区,是海水增养殖、发展海洋产业的基地。本文以浙江省象山港、三门湾和乐清湾为例,分析了港湾区的海洋生物、海涂、潮汐能和港口资源的特征,对港湾区资源开发原则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态系统中杂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杂草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重要影响的伴生植物。杂草具有耐不良环境、生长快、繁殖力强等优良特性,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可利用杂草的优良基因作为农作物遗传改良的基因供体,利用其有用成分开发中医药,利用植物他感效应进行害虫生物防治,可开发成观赏植物,可作为先锋物种进行生态恢复、改良环境、促进养分循环、保护土壤微生物等。杂草的化学防除是导致杂草资源丧失的重要因素,寻找既利于杂草资源保护又不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防除途径、杂草资源数据库的创建、杂草资源有益基因的发掘和开发利用,是杂草科学今后应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度量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仝川 《自然资源学报》2000,15(2):123-127
通过分析指出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是度量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尺度。从产值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相比较的角度出发 ,设置了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的度量指标 :单位工业增加值不可再生资源消耗 ,并以中国为例 ,分别以重量与能值为尺度 ,计算以上所设置指标的指标值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攀西地区水资源及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攀西地区水资源特点的基础上,从资源开发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该区水资源开发的迫切性。根据攀西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统筹兼顾,综合利用;把建设全国能源基地与实现地方电气化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发水能资源;以安宁河流域为重点,加快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抓住机遇,多渠道、多途径开发水资源。  相似文献   

14.
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伦理和经济两个方面论述了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价值 ,分析了履行可持续利用的两个内在矛盾 :代际资源分配缺乏权利制衡和对可持续利用投入具有“搭便车”倾向 ,重点讨论了实现可持续利用的激励机制与伦理约束。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支持条件与法则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可持续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已被广泛接受。水资源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文中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提出了水资源持续利用应服从的支持条件和基本法则,包括若干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支持条件和法则。这些条件和法则从不同侧面提示了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基本规律,为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济南段水资源特点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黄河济南段多年平均来水量359×108m3,来水年际、年内变化大,最大年径流量是最小年径流量的21.8倍,且主要集中在汛期的7~10月份,占多年平均值的60.7%。近年来黄河济南段径流量逐年下降,断流日益加剧,1997年泺口站全年断流132天。与此同时,济南黄河水含沙量高,多年平均含沙量24.9kg/m3,且呈逐年上升之势。近年因上游来水量减小,用水量增加,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质存在一定污染,引黄工程能力不足,水资源缺乏持续利用的调度和管理,极大地影响了济南黄河水的可持续利用。黄河济南段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有: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原则,统筹规划、统一管理、集中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枢纽作用,保证生态用水;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建立节水型生产体系和社会,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合理调整水价,促进节水意识的增强和节水措施的落实;淤背加固黄河干堤,植树治沙防汛凌,实现黄河济南段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的插值模型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提出的评价模型大多是用显式函数来表示评价指标与评价等级之间的复杂关系,其函数形式随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内容的不同而变化,求解这些函数较复杂。为此,提出了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Shepard插值模型(SP模型)进行评价的新方法。实例研究的结果说明:SP模型直接由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等级标准产生的样本数据驱动,建模方法简便而有效,在区域各种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以地表水为主要水源的城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南京市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分布况,水化学特征和开发现状的分析,对该市地下水未来的综合开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的背景下,研究制定一套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评价模型,对于监测各地自然资源利用效益状况、诊断自然资源利用问题、提出高效利用对策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18年全国分省的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进行实证,结果发现:(1)全国自然资源利用经济效益呈现东南地区向中部、东北部、西北部递减的趋势;(2)不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效益的限制因素不同;(3)评价结果总体上符合各省市的实际情况,指标体系可以结合评价尺度和区域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可以丰富自然资源利用效益的理论体系以及评价的技术手段,并为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服务。  相似文献   

20.
渤海海洋资源的开发与持续利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渤海是我国一个半封闭的内海,海域面积7.7×104km2,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油气资源、海盐资源、滩涂资源、港口与滨海旅游资源等。随着对渤海海洋资源的开发,已形成了海洋渔业、海洋油气开采业、海洋运输业、滨海旅游、沿海造船和海盐业等海洋经济产业部门。通过对渤海海洋资源评估、对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经济增长、海洋产业部门结构特征以及当前渤海存在的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渤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重点与发展方向,明确了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是以利用资源为主的资源型经济。由此提出了渤海海洋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