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悉,我国将从营造政策环境、吸引外部人才、提高人才素质、建立良好机制等方面加快西部人才的开发。 目前,我国两部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分布不合理.高层次人才紧缺,影响了西部大开发的进程。统计表明,西部地区各类专业人才仅占全国总量的 20.4%,远低于西部地区人口占全国28.47%的比例,并巨大多分布在中心城市;的部地区专业技术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研究人员仅占15.4%和8。8%,只有东部地区所占比例的U 强。 为了加快西部人才资源开发的进程,我国将全面推进西部地区人才培训、主要是充分利用各…  相似文献   

2.
攀西地区位于四川省两南部,介于北纬26°—29°3′和东经100°—103°30′之间,包括攀枝花和凉山州的21个市、县(区),土地总面积6.7km~2,占四川11.9%。境内居住着彝、汉、藏、蒙等多种民族,1985年人口41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2万人),占全川人口4%。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相似文献   

3.
英国是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简称。总面积24.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600万(英格兰占83%,威尔士占5%,苏格兰占9%,北爱尔兰占3%)。英国整治河流污染,保护水资源已经历了一百余年的漫长而艰苦的岁月,曾先后多次蒙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占国土面积86%、全国人口60%的西部地区的发展和振兴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已成为西部地区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课题。顺应潮流,在西部开发中抓机遇首先,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国家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将实施,部分资金将投入西部,这些都将给西部城市的发展带来较大的拉动效应,带动地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大发展,从而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第二,由于开发政策的实施,西部的交通、通讯等设施将得到较…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天然草地资源丰富,面积大,分布广,不仅垂直变化大,而且区域差异也十分明显。根据调查量算统计,我省天然草地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0%左右。它集中分布在川西北的甘孜、阿坝两个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约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68%,是我省主要草地分布地区。川西南包括凉山州大部和攀枝花市及雅安地区、乐山市的局部,天然草地分布约占全省草地总  相似文献   

6.
平湖县城建城区面积4平方公里,现有居住人口4.8万,约占全县人口10.4%;工业产值5.4亿元,占全县的43.2%;煤炭年耗量14万吨,约占全县耗煤量的70%,是人口集中、工业集中、煤炭消耗集中的地区,因而也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地区。 1988年县政府正式提出了在年内建成县城烟尘控制区的奋斗目标。经过环保部门和烟尘治理单位的共同努力,到年底,县城共更新改造锅炉108台,治理率99.1%;工业窑炉36眼,治理率76.6%;各类大灶434眼,治理率99.3%。经测定,烟尘排放浓度炉,窑达标率分别为75%和85.7%,烟色黑度正常情况下低于林格曼1级的炉、窑、灶占实际使用数的百分比分别为99%,80%和99.3%。随着烟尘控制区建设的进展,县城大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以生活区为例,TSP浓度从1987年4季度的0.283毫克/立方米降为1988年同期的0.231毫克/立方米。在创建县城烟尘控制区中,  相似文献   

7.
宝鸡市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地处渭河、嘉陵江两大河流上游,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710mm,日平均气温12.9°。境内北有千山,西有关山,南有秦岭,山多宜林,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森林资源丰富,是陕西省的主要林区之一。全市辖10县2区,总土地面积2729.47万亩,人口305.2万人。有林业用地1428.19万亩,占总面积的52.32%,其中森林面积929.67万亩,占林业用地的65.1%,森林覆盖率34.1%;活立木总蓄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关中地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因子,建立1km×1km栅格单元的人居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了基于人居环境指数的关中地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并采用GIS技术定量评价了关中地区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揭示了关中地区人居环境的自然格局与地域特征.研究表明,关中地区人居环境指数整体呈现由南向北递减趋势,人居环境指数可综合反映区域人居环境的自然适宜程度,关中地区人口明显集中分布于人居环境适宜程度较高的地区.评价结果显示,关中地区人居环境一般适宜区和比较适宜区面积最大,约5.5489×104km2,接近全区总面积的99.98%,相应人口约为2294.9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99.98%;人居环境临界适宜地区8km2,占全区总面积的0.02%,相应人口2200人,零星分布在陇县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关中地区人居环境高度适宜地区面积3km2,人口1400人,由于适宜度高、面积小,导致人口密度最大,达467人/km2.  相似文献   

9.
攀西地区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介于东经100°15′—103°53′与北纬26°03′—29°18′之间。国土总面积6.67万km~2,其中耕地1288.6万亩,垦殖指数为12.7%,林地5792万亩,占57.2%;牧地2498.5万亩,占24.7%(资料引自攀西土地资源评价)。1985年全区人口为419.2万(农业人口占82.4%),人口密度仅62人/km~2。在总人口中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38%。本区属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为横断山系的东缘部分。境内山峦重叠,土地辽阔,立体气候显著,生物资源丰富多  相似文献   

10.
西南三省(云、贵、川)交界区系指四川省攀西和宜宾-泸州地区、云南省东川-昭通-宣威地区及贵州省六盘水和毕节地区,共72个县、市范围,东西长约600km,南北宽约400km,国土面积17.8万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5%、西南三省国出面积的16%。本区总人口27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