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概率稀释模型的理论基础及其改进方法,以肥城市康汇河为例,应用该模型确定了河流污染物各总量控制方案下的水质目标及其达标率,阐明了该模型在水体污染物总量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河流底泥污染及其控制与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体底泥污染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环境问题。污染物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雨水淋溶与冲刷进入水体,最后沉积到底泥中并逐渐富集,使底泥受到严重污染。在河流环境中,河床沉积底泥以推移和悬浮形式输送,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上覆水和沉积底泥的相互物理作用。河流有强有力的自然环境,在河流系统中趋向有利于沉积底泥的解吸作用,从而将会影响上覆水的水质。因此,在水质管理计划中,应该将已污染的沉积底泥作为一个污染源予以考虑,沉积底泥是河流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河流底泥污染的控制、处理、修复及利用的文献资料,分析了河流底泥的污染现状及主要类型,包括重金属、NP营养物质、难降解有机物和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等,指出了目前在底泥污染修复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河流底泥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介绍了除控制外源污染物外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等几种主要的修复方法和技术,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利弊以及适用情况。在阐述了堆肥、建材利用、低温热解、湿地及栖息地建设、修复废弃地和建设填方等利用方式后,提出具体的控制和修复应因地制宜,综合各种恢复技术及利用方式,以达到控制及修复污染的河流底泥,恢复河流生态系统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特定小流域水质模型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蕾  尹澄清 《环境化学》1993,12(5):387-393
根据特定小流域的水文特点和实际要求,建立一个流域综合水质模型,它由三个子模型支持,即:河流水质模型、水库富养营化模型和非点源污染模型。本工作对河流水质模型(QUAL2EU)加以改进,使之适应W河的具体情况,并在QUAL2EU增加了模拟COD、网箱养鱼和底泥泛起的功能。完成了作了水源地的水库地的水库富营养化模型,解决了流域内农业耕作、污水灌溉等造成的非点源污染随降雨径流进入水体过程的模拟和计算,使之  相似文献   

4.
河流水体中重金属形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玉环  李琪 《环境化学》1992,11(6):35-42
本文提出了一种重金属形态模型,用于模拟水体中的水溶态、颗粒态和底泥、悬浮物的活动态和非活动态。以乐安江水体中铜污染为背景,计算结果与现场调查分析的数据比较表明,两者基本吻台,说明模型基本上是合理的,概括了重金属污染的重要过程,参数的选择反映了河流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由页)塘河为例,研究了中小河流水质模型参数,提出了一整套更为简便易行的估计中、小河流模型参数的方法,分析了准确估计模型参数的影响因素,得到了适用于(由页)塘河水质模型参数K_1、K_2、K_3及D_L的估计结果.该结果可直接应用于(由页)塘河的水质数值模拟,对于其它中、小河流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SWAT模型在国内外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型模拟是定量估算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有效工具,也是对其进行规划、控制和管理的前提.近年来SWAT模型在国内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是目前全球评价大范围和环境变化条件下非点源污染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简介SWAT模型的发展历程及原理,概述了SWAT模型目前在国内外的水文评价、污染物流失模拟、输人参数、土地利用及气候变化对水文响应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SWAT模型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为模型的进一步完善与应用提供参考.结果显示,SWAT模型对水文评价(如径流量、泥沙量)可得到较好的模拟和预测结果,能够模拟污染物(如农药和化肥)在农田和河网中的迁移过程,模拟与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气候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模型参数的确定及其对地下水流与溶质运移的模拟是模型的主要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北平原磁河流域包气带不同浓度取样并对污染物含量的测定,确定了主要污染物及其在包气带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包气带可以将有机质吸附、降解;Cr(Ⅵ)和Cl^-迁移能力强;SO4^2-浓度较低;NH4-N虽然在包气带中能够得到一定的降解,但由于其浓度较高,降解不完全,可能已对包气带构成污染。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跨市河流边界水质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温丽容  刘乙敏  刘国光  崔光琦 《生态环境》2004,13(2):177-179,190
对1994--2001年问广东省25个边界水质控制断面的氨氮、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钾指数等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全省跨市河流边界水质状况总体上趋于好转,但部分断面有恶化趋势。2001年污染较为严重的边界断面主要有西湖村、企坪、上垟、石碧、青洋大桥及雁田等6个。氨氮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利用粳稻品种“合系39”在安宁河流域无控制的地理分期播种试验稻米,在实验室进行稻米生化品质的化验分析;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气候生态因子与稻米生化品质的定量关系,找出影响稻米生化品质各组分的关键时期,建立综合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1)气候生态条件对生化品质不同组分影响的关键因子和关键时期不同,一些组分的关键期在齐穗前,一些在齐穗后,一些则从齐穗前持续到齐穗后; 2)温度是影响稻米生化品质含量的主要气候因素,蛋白质、氨基酸和直链淀粉含量与关键期的温度呈直线负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与关键期的温度呈抛物线关系; 3)温度日较差、日照时数与蛋白质、氨基酸、直链淀粉呈负相关,与支链淀粉呈正相关. 图4表2参10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沿河城市污染排放的情况,分析了污染物排放对河流造成的污染,并根据Streeter—Phelps模型和城市河流对水质的要求,建立了沿河城市多点污染排放优化控制的线性规划模模,并编制了计算程序用来求解该数学模型.文中提供的算例及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沿河城市多点污染排放量优化控制方法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用微生物传感器测定BOD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选用性能优良的微生物,采用夹层法制备微生物并解决了其菌体易流失的问题,与氧电极组装成BOD传感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中国轻纺城较大宾馆的废水进行了COD和BOD的测定,对两者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对其回归方程作了方差分分析及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回归方程的确立,对餐饮业的环境监测分析,环境管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沉积物的比表面及其地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静生  陈江麟 《环境化学》1994,13(6):479-485
本文以N2-BET法和CPB吸附法两种方法测定了我国东部自北至南11条主要大、中型河流沉积物的比表面。从两种方法的测定大原理和沉积物的电镜图谱了解N2-BET法比表面与CPB法比表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东部河流沉积物比表面的地域分布趋势,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大、中型河流沉积物比表面呈南北高、中间低的“V”型分布,与沉积物中粘土矿物含量的分异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根据含裂隙含水层介质特点及污染物、细菌在含水层中的输运转化特点,利用二重孔隙介质假设,提出了多种情况下污染物、细菌在含水层中的相互作用模型,并对部分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BOD标准方法的技术说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生化需氧量(BOD)的标准方法。文章主要就标准中起草过程、主要技术指标、适用范围、干扰物质、样品贮存等主要内容及实验结果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断流河段水量与水质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全球水质监测计划(GEMS/WATER Program)资料和我国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水文(1950-2000)和水质监测数据(1960-2000),研究了黄河下游“断流”河段水质与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90年代后期,在黄河下游流量急剧减少和“断流”情况下,河水中主要离子的含量急剧增加,另外,黄河下游“断流”河段水质参数随流量的变化有三种情况:易溶解化合物水质指标的含量随流量增加而降低(如EC,Cl^-,SO4^2-等),难溶化合物水质指标的含量随流量增加而增加(悬浮物、总磷和粪大肠杆菌等);其他水质指标含量的变化与径流量变化的关系不明显,对部分水质指标与径流量关系进行拟合研究,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农业生态系统害鼠种群测报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四川盆地农业生态系统害鼠种群数量连续3年的统计结果:方差分析证明种群数量在年周期间变化不显著,(F<F0.05)而年内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差异(F>F0.05)种群数量季节消长呈明显的双峰型模式,年周期内出现6月和11月两个数量高峰,两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t0.01).依据农田灭鼠的实际情况,用3月份的数量来预测6月份的种群数量,是理想的预测方案故本文依据该3年的数据,采用数学拟合方法,组建预测6月份数量高峰的短期预测模型.统计检验表明具有准确、可靠和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烟草的养分吸收规律、生长的土壤环境、施肥效应、施肥量和施肥方法等五个方面系统地探讨了我国烟草的营养与施肥,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专用复混肥是我国烟草肥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物种概念、物种形成方式以及物种划分标准等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20.
羊角月芽藻的生长与湖水中几种磷形态关系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重华  王晓蓉 《环境化学》1997,16(4):341-347
将湖水中的磷分成六种形态:总溶解磷(TSP)、溶解反应磷(SRP)、总反应磷(TRP)、溶解的水解性磷(SHP)、溶解的光解性磷(UVSRP)及颗粒磷(PP),研究其对羊角月芽藻的生物有效性.获得了各磷形态及总磷(TP)与藻生长的相关方程.并通过多元回归,建立了藻的生长量(Y)与多种磷形态的模型:Y=1.40×10~4C_(pp)+8.69×10~3C_(TSP)+1.02×10~4C_(SHP)(r=0.9811,n=19)及简便模型:Y=1.04×10~4C_(pp)+4.97×10~3C_(TSP)(r=0.9759,n=19)这两个模型在评价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中,对预测藻的生长潜力将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