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据博燃网统计,上半年我国共发生燃气爆炸事故389起。其中,居民用户燃气爆炸事故发生率为64%,饭店、商户发生率为23%。另外,2017上半年因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事故116起。上半年十大燃气爆炸事故山东金誉石化爆炸,数公里外有震感。6月5日凌晨1时左右,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的金誉石化有限公司装卸区的一辆运输石油液化气罐车,在卸车作业过程中发生液化气  相似文献   

2.
石化战线劳动英雄董松江,是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石油化工厂高压聚乙烯车间反应岗位的操作工,1970年进厂学徒,现在是聚合一班班长。反应岗位,是高压聚乙烯生产的心脏部位,在生产过程中,温度、催化剂等因素稍有变化,3秒钟内压力就可能上升到每平方厘米1.650公斤,造成超压放炮事故。有一次放炮事故,使一块五、六十斤重的聚乙烯从炮筒飞出200多米,把金工车间的厂房砸了一个大桐,造成了5万元以上的经济损失。在进口这套装置时,外国专家已有言在先:“放炮难免。”在林彪、“四人帮”捣乱严重的时期,这个岗位几天一炮,十几天一炮,成了全厂闻名的事故岗…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察可降解聚乙烯(PE)残体在消除视觉污染降解成PE粉末残体进入土壤后的降解情况及降解时间,建立一套从土壤中分离回收聚乙烯残体的方法很有必要。将相对分子质量为5 000(Mw=5000)的PE粉末残体添加到3种不同质地的土壤中,用混酸(HF和HCl)溶解,再分离回收PE样品。结果表明,V(HF)∶V(HCl)=5∶1~5∶5,室温下反应提取10~50 min,先后采用水、乙醇、氢氧化钠、四氢呋喃在30~50℃洗涤萃取3次,回收率平均约为82%,并且与土壤质地没有明显关系。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高温凝胶渗透色谱(HT-GPC)、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表征,提取前后PE样品的化学结构、相对分子质量、热性质基本不变,杂质成分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小小的流体装卸臂,导致了2017年6月5日山东临沂金誉石化罐车泄漏重大爆炸着火事故,由于目前流体装卸臂还未纳入特种设备目录管理,应如何避免此类安全隐患?本文作者提供了建议。2017年6月5日凌晨1时左右,山东省临沂市金誉石化有限公司储运部装卸区的一辆液化石油气运输罐车在卸车作业过程中发生液化气泄漏,引起重大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 468万元。从事故视频中可以看到,引发爆炸的第一泄漏点在槽罐车卸装工  相似文献   

5.
6月5日凌晨1时左右,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的金誉石化有限公司在卸车作业过程中发生液化气泄漏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厂区内15辆危险货物运输罐车、1个液化气球罐和2个拱顶罐毁坏,6个球罐过火。部分管廊坍塌,生产装置、化验室、控制室、过磅房、办公楼以及周边企业、建筑物和社会车辆不同程度损坏。事故发生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6月6日,经山东省政府批准,省政府临沂市临港区金誉石化有限公司"6·5"爆炸着火重大事故调查组成立。国务院安委会对该起事故查处挂牌督办,企业负责人已被控制。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对外通报指出,山东省临沂金誉石化有限公司存在安全意识十分淡薄、风险管理严重缺失、安全管理极其混乱、隐患排查治理流于形式、违规违章严重等问题。6月1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金誉石化有限公司"6·5"爆炸着火事故现场会。会议指出,今年以来,除山东发生这起重大事故外,浙江、吉林、安徽、河南、上海相继发生了5起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较大事故。这些事故暴露出当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的地方政府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等。由事故引发的教训,十分深刻。希望各地相关部门和企业,认真剖析临沂事故,举一反三,切实做好事故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6月5日凌晨1时左右,临沂市金誉石化有限公司储运部装卸区的一辆液化石油气运输罐车在卸车作业过程中发生液化气泄漏,引起重大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468万元。调查认定,这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一、基本情况(一)事故企业基本情况1、临沂金誉物流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6日,位于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团林镇化工一路东首,临沂金誉石化有限公司东  相似文献   

7.
石油化工.河北沧州中捷石化有限公司"8.10"火灾事故2017年8月10日,位于河北沧州的中捷石化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火灾事故,造成2人死亡,12人受伤。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12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气压机出口冷却器内漏,该公司在组织维保单位更换冷却器出口阀门过程中,未对系统进行有效隔离,造成凝缩油自吸收塔窜人冷却器出口并泄漏扩散,遇金属撞击火花闪燃,造成现场作业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8.
石油化工企业本质安全化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  李娜 《安全》2011,32(3):16-19
石化企业生产属于涉及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质开发与利用的高风险领域,整个生产及储运过程中任何安全疏漏,都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人在紧急情况下,由于知识不足、实践经验缺乏、报警优先级矛盾等种种原因,做出错误判断的可能性很大。如果能够在设计阶段就采取技术手段消除或减少风险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那么事故就有可能被避免。针对如何才能将风险因素尽可能全面和及时地消除或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这一问题,本文对石化企业本质安全化理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美国炼油工人遭受的灾难性事故达到了高峰。在过去6年里,石化行业共发生87次重大泄漏、火灾和爆炸事故,159人死亡,约2200人受伤,财产损失达30亿美元。据统计,大部分重大事故(23起)和最恶性的事故(伤亡59人)都发生在得克萨斯州──这个全世界最大的石化工厂集中区。 事故的狂潮开始于1987年10月23日。那天,在休斯敦以南20英里外的加尔维斯顿湾,得克萨斯市马拉松炼油厂起吊一台90吨重加热器,因起重机负载过重,一个支架脚翻倒在地,加热器碰掉一个氢氟酸贮罐的两个阀门,4825加仑氢氟酸蒸汽呼啸着喷向200英尺高的空中──这是美国有史以来…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对石化产品需求的增加,我国石化行业安全事故也多发。例如,2015年福建漳州"4·6"二甲苯装置爆炸着火重大事故、山东日照"7·16"液化烃球罐着火爆炸事故、2016年江苏靖江"4·22"汽油储罐火灾事故等,这些事故都不同程度地与人的安全行为有关。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不安全因素往往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尤其  相似文献   

11.
贾智博 《安全》2012,33(9):60-60
近几年来,北京市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发生了多起急性中毒窒息事故。据统计,2007~2010年,北京市共发生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25起,死亡54人,受伤39人。其中,较大事故6起,死亡23人,受伤13人,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为有效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全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虽然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事故率相对于中小型企业要低,但是一些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如中石油“12·23”井喷事故、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事故、辽宁阜新孙家湾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陕西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等一系列特大煤矿事故、  相似文献   

13.
工厂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升 《安防科技》2006,(2):39-40
本文介绍了兰州石化全密度聚乙烯装置变配电所供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并对其系统各部分间的配合及应用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1991年1月13日,英国德比市Courtauds 化学品公司的丙酮回收装置爆炸,伤10人。事故原因是丙酮蒸气浓度达到爆炸值,爆炸发生在该装置的导管处。 1991年1月22日,苏联乌法市石化联合企业一炼厂的蒸馏装置爆炸引起火灾,11台泵和11台冷却器及整个电气设备系统全部被破坏,庆幸的是无人员伤亡。事故原因是寒流使管道冻裂,可燃蒸气喷出。 1991年3月11日,墨西哥科罗拉多石化联合企业的氯乙烯装置爆炸着火,死亡3人,伤约400人,周围数公里内的民房玻璃被震碎。事故原固是一辆汽车出厂时压坏了乙烯供给线。 1991年 5 月 二日,些国斯特林顿的IMC公司下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区域性石油化工等企业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如2003年12月23日中石油川东北气矿罗家16H井喷失控事故、2004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爆炸事故、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及松花江水污染事故等.  相似文献   

16.
如何防止硫化氢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宁  程文勇  张庆明 《安全》2008,29(5):34-35
1.事故案例 近年来,国内发生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的案例屡见不鲜,详见如下三起事故:(1)2003年12月23日晚,位于重庆市开县境内的罗家16H天然气井在起钻过程中发生井喷失控,由于操作人员没有及时点火,大量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天然气喷出地面并扩散到大气中,这起事故共造成243人死亡、2142人中毒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17.
王立群  高成凤  姚丹丹 《安全》2011,32(3):32+34
1事故概况2010年6月29日16时40分左右,辽阳某公司原油输送站1个30000m3原油罐在清罐作业过程中,发生可燃气体闪爆事故,致使罐内作业人员3人死亡,7人受伤。2010年6月,该公司原油输送站对1个30000m3原油罐进行清罐作业,该罐顶部设有3个通风口,下部设有2个人孔、1个排渣口。25日上午9时厂方采用0.3MPa压力的蒸汽进行蒸罐,持续时间77h,28日下午2点停止供应蒸汽,然后打开各罐孔进行自然冷却。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护》2009,(3):38-41
1995年有关责任人分别受到党纪国法查处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6月23日,安徽省淮南矿务局谢一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在事故抢救过程中,井下又连续爆炸。共造成76人死亡,4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对事故的主要责任者均提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有关责任人分别受到党纪国法查处。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6月5日凌晨,山东省临沂市金誉石化有限公司的一辆液化石油气运输罐车,在卸车作业过程中,由于驾驶员出现严重操作失误,导致液化气泄漏,并未能进行有效处置,引起重大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 468万元。  相似文献   

20.
<正>2月15日,广东一公司有限空间作业致7死2伤,2月18日广东惠州一石化企业发生闪爆事故致1死1伤,2月23日内蒙古一矿业公司发生重大运输安全事故致21人死亡,2月24日重庆一公司的有限空间因盲目救援致4人死亡,2月25日安徽马鞍山一钢厂房突发爆炸致2死1伤,2月28日河北张家口一公司锅炉撕裂事故致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