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承镛 《环境保护》1996,(1):17-18,47
静电除雾器用于治理塑料制品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废气、净化效率可达83-97.1%,且可回收利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生物膜氧化法治理增塑剂生产废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厌氧 生物膜氧化法治理增塑剂生产高浓度有机废水 ,工业性实验结果表明 ,在进水COD浓度 552 0 .0~ 5760 0 .0mg/L ,硫酸盐浓度 32 55 .0mg/L左右的条件下 ,出水的COD最大去除率可达到 99.96 %。  相似文献   

3.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两种常用的增塑剂。如果生产过程控制不当,或者贮存条件不好,会使增塑剂的颜色过深,变为废品。但采用下述处理剂进行处理,就可使深色的增塑剂变成合格产品,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天津玻璃纤维总厂生产的塑料窗纱是用聚氯乙烯稀释糊,经辊式涂布工艺,涂复在玻璃纤维网布上。在塑化烘箱中塑化而成的。在塑化过程中易挥发的稀释剂及部分增塑剂挥发形成塑化烟气,排入大气。据生产实践表明,其排出量每台时约为7~8公斤,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同时也是一项可观的损失浪费。为此,我们用过滤法进行了治理及回收工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北京化工三厂是以生产塑料增塑剂为主的助剂厂。由于产品种类多、原材料品种多,排放的工业废水水质复杂、变化频繁,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自80年代开始,我厂先后采用了北京市环保所研制的  相似文献   

6.
增塑剂作为塑料的一种改性添加剂,可以使塑料增大可塑性和提高强度.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增塑剂都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工业上用邻苯二甲酸酐与不同醇类之间的酯化反应制取各种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大规模生产与塑料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用溶剂萃取法从炭泥中回收增塑剂,通过小试筛选最佳的溶剂,确定工艺条件;在年产百万吨级的工业装置上进行生产性试验,结果为抽出率达炭泥量的50%以上,溶剂回收率达90%以上,回收的增塑剂产品达到部标二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8.
泡泡糖的原料是胶母、砂糖、葡萄糖、糖精、色素、香料和抗氧化剂等。其胶母是起泡成分,它除含有聚醋酸L烯树脂以外,还含有一种增塑剂。这种增塑剂对人体的健康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幼儿在吃泡泡糖时,喜欢反复放在嘴里咀嚼和吹泡。这样,除了聚醋酸L烯树脂不能溶解以外,其它的所有成分几乎全部都被吞入体内。美国曾将增塑剂DPOP列为无毒增塑剂使用,但仅限于制造包装塑料簿膜,不得直接用于食品中,60年代后,我国先后三次分别测定了国产增塑剂DPOP的毒性,结果都比进口的高。目前,我国生产的泡泡糖中每块含DPOP350毫克。有关部…  相似文献   

9.
李萍 《环境工程》1997,15(2):33-34
软PVC制品生产中产生大量含增塑剂烟雾,形成恶臭污染。目前采用废气预热焚烧法、旋风除雾法、冷凝过滤法和高压静电除雾法治理,本文对这四种方法作出分析比较,认为高压静电除雾法为较适宜的方法,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尤为适用;并对该法的缺陷及防止措施一一作介绍。  相似文献   

10.
X131200601239环境中增塑剂的代谢物=Plasticizermetabolitesin theenvironment[刊,英]/O.Horn…∥WaterRes..-2004,38(17).-3693~3698国图先前纯培养的研究表明微生物对增塑剂会产生作用,导致不易继续降解的代谢物包括2-乙基己酸和2-乙基己醇的产生,在很多环境样品中可以发现这些代谢的存在。因而,即使在复杂的生态环境中,当增塑剂被降解,分解也不完全并且可以发现大量的2-乙基己酸和2-乙基己醇。用microtox,水蚤,虹鳟鱼,黑头呆鱼进行的毒性分析表明这些化合物有剧烈的毒性作用。既然已经证明了在环境中增塑剂是广泛存在的,因而它们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环三亚甲基三硝胺(RDX)基浇注高聚物黏结炸药(PBX)的加速老化规律,分析老化机理和关键敏感参量,并探讨加速老化寿命评估方法。方法针对RDX基浇注PBX开展60、70、80℃等恒定温度下的加速贮存老化试验,采用微焦点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微焦点CT)、核磁共振、气相色谱等方法,分析浇注炸药在老化过程中微孔隙率、交联密度以及增塑剂含量等结构参量的变化规律,通过对这几种参量的对比,分析其老化机理,并进一步对加速老化寿命评估方法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浇注PBX在加速老化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孔隙率逐渐增加、交联密度逐渐增加以及增塑剂逐渐降低等问题,且表现为温度越高,相关性能参量变化得越快。鉴于增塑剂含量的降低理论上会导致孔隙率增加,且增塑剂具有降低感度的作用,对于侵彻安定性具有较大的影响,且增塑剂含量的表征方法简便,以增塑剂含量作为浇注PBX的敏感参量,采用阿伦尼乌斯模型,对浇注PBX的寿命进行了评估。结论RDX基浇注PBX在加速老化过程中孔隙率、交联密度以及增塑剂含量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可作为性能评价的敏感参量。以增塑剂含量作为敏感参量,以增塑剂含量降低10%为判据,推导出RDX基浇注PBX的寿命约为14.5 a(25℃)和23.8 a(21℃)。  相似文献   

12.
非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作为邻-苯二甲酸酯的替代物被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用品中,但目前对其环境存在和人体暴露风险知之甚少.为研究室内环境的污染状况及人体暴露,分析了广州市83户住宅灰尘中12种典型非邻苯增塑剂.结果表明,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EHT)、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己二酸庚基壬基酯、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和偏苯三酸三辛烷基酯100%检出.非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总含量中值为101 μg·g-1,含量范围为22.4~615 μg·g-1.DEHT的含量最高(含量范围9~487 μg·g-1),其次是TOTM (含量范围0.3~87 μg·g-1)和ATBC (含量范围1.7~50 μg·g-1).通过暴露模型评估了成人与儿童经灰尘摄食的日暴露量,其中儿童摄入的非邻苯增塑剂总日暴露量为367 ng·(kg·d)-1,是成人日暴露量43 ng·(kg·d)-1的8~9倍.进一步通过危险商对暴露量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成人和儿童经灰尘摄食对非邻苯增塑剂的暴露风险均处于可接受范围.  相似文献   

13.
《环境》2017,(3)
<正>VOCs来源广泛,治理技术众多,监测体系也不完善,已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短板。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如今是影响很多地方空气质量的最为重要的污染物,而VOCs作为二者的前体物,对其治理势在必行。但VOCs来源广泛,治理技术众多,监测体系也不完善,已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短板。治理技术五花八门"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广东后,现在越来越多企业更愿意花钱做  相似文献   

14.
食品保鲜膜应用广泛,影响面大,"致癌保鲜膜"问题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介绍食品保鲜膜的主要材质: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分析哪些保鲜膜不安全;增塑剂DEHA是否致癌物,为什么有比较安全的PE保鲜膜,商家还要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PVC保鲜膜;为什么有其他合法增塑剂不用,还要用违反国标的DEHA;不加增塑剂的保鲜膜是否绝对安全;保鲜膜能否放在微波炉里加热;有人不敢用保鲜膜,改用塑料袋、微波炉塑料容器了,是否保险.  相似文献   

15.
国外动态     
丹麦禁用酞酸类增塑剂 丹麦政府通知欧盟在丹麦国内0岁至3岁幼儿玩具和保育用品的塑料中禁止使用酞酸类增塑剂。欧盟委员会为了保护儿童健康曾劝告加盟各国采取必要的手段,丹麦政府率先响应,提出禁止使用酞酸类增塑剂的宣言。因为O岁至3岁的乳幼儿大多喜欢将玩具放入口中,这样酞酸会危害儿童健康。丹麦环境保护部继续研究酞酸类增塑剂对3岁以上儿童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对策。 洪蔚 摘自《环境测定技术》(日)Vol.25,No.10(1998)  相似文献   

16.
分析黄河流域治理战略的历史变迁,对于当前推进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治理战略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1949年之前,黄河治理局限于下游,是以被动防洪为主的传统治水时期;1949—1999年,伴随着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启动,黄河治理进入除害兼顾兴利的现代治水时期;1999—2019年,新世纪黄河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黄河治理进入多目标综合治理时期,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2019年之后,随着新世纪黄河治理目标的相继实现,当代黄河治理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未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预期黄河将从根本上得到治理,成为造福子孙万代的幸福河。  相似文献   

17.
论黄河治理战略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黄河流域治理战略的历史变迁,对于当前推进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治理战略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1949年之前,黄河治理局限于下游,是以被动防洪为主的传统治水时期;1949-1999年,伴随着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启动,黄河治理进入除害兼顾兴利的现代治水时期;1999-2019年,新世纪黄河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黄河治理进入多目标综合治理时期,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2019年之后,随着新世纪黄河治理目标的相继实现,当代黄河治理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未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预期黄河将从根本上得到治理,成为造福子孙万代的幸福河。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态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伴随人类的开发和使用,生态环境消耗已经超出其自身恢复能力,生态环境治理成为世界各国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而言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未改变,探索生态环境多中心治理路径十分必要。本文从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出发,阐述了以市场为中心和以政府为中心两种传统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及其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生态环境多中心治理模式,探析生态环境多中心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9.
农村黑臭水体是目前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和推进水污染治理任务,需加快落实农村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本研究针对安徽省农村黑臭水体现状和成因,从多个角度提出可靠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措施:统筹规划,分阶段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抓好结合,做好与当前各项重点工作及规划的衔接;建立"污染物治理链条"思维,狠抓行业各环节规范化管理;建立"类面源"概念,重点推进各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打通科技与应用之间的壁垒,制定推广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0.
基于探索性多案例分析,使用扎根理论从协同治理层面析出电子废弃物回收产业链治理的影响因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一步辨识影响电子废弃物回收产业链协同治理的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外部环境支撑和提升电子废弃物回收产业链中利益相关者的内外协同能力,进而影响协同治理的行为和效果;企业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意识、高层管理者能力及素质、借鉴国外技术与经验是企业内部协同治理的主要驱动力;环境和经济持续发展目标、政府鼓励生产商做拆解、与国内外同行企业沟通与合作则是企业外部协同的引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