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模糊数学和GIS的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模糊数学原理,以松花江流域1990—2006年15个国控断面的监测资料为依据,选择13种污染物为评价参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运算,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利用GIS的数据管理与空间表达能力, 从产业结构特征上分析松花江流域水体污染的变化趋势,并运用地理信息手段表征流域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整体水质呈现好转的趋势;河流水质的季节变化明显,其中嫩江区域受面源污染的影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第二松花江和松花江干流区域枯水期污染较重,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流域水质区域差异性表现为支流污染重于干流,大城市附近水域的水质明显劣于其他水域水质. 流域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CODMn,BOD5,氨氮和六价铬等.   相似文献   

2.
在松花江吉林市段布设了14个监测断面,对各监测断面BOD5、CODMn、氨氮、总磷及溶解氧等水质因子进行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水质监测,运用单项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单项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水质为Ⅳ类,BOD5、CODMn为主要污染因子;平水期为Ⅴ类,BOD5为首要污染因子;丰水期水质Ⅳ类,首要污染物为BOD5、CODMn。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仅有F、I、L三个监测断面水质超过Ⅲ类水标准,且均隶属于Ⅳ类;平水期出现I、L两个隶属于Ⅳ类水的监测断面和一个隶属于Ⅴ类水的监测断面J;丰水期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水质标准。对比两种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更适于松花江吉林市段的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3.
黄澜 《云南环境科学》2000,19(Z1):262-264
采用共源点灰色聚类法对南渡江海口水域 1 993年枯水期水质进行评价 ,结论为I类水质。与共斜率灰色聚类法进行比较 ,该法更简化 ,加权含义更确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淮南典型采煤沉陷区潘谢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采样检测,分析了沉陷区水质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沉陷区水体pH值普遍呈碱性,在7.07-9.31之间;各沉陷区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大肠杆菌群、DO、TP、NH_3-N、NO_3-N及重金属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各沉陷区水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各沉陷区枯水期和丰水期的CODcr呈现极显著差异,且丰水期CODcr较枯水期高  相似文献   

5.
珠江口伶仃洋枯水期十年前后的水质状况与评价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伶仃洋是珠工入海河口湾中最大的一个河口湾,其沿岸汇聚着珠江三角洲活跃的人类活动和主要的经济活动。本文根据1987年3月和1997年1月枯水期对珠江口的水环境调查结果,通过比较、分析水质状况,运用水质质量单项标准指数法和综合指数WQI法,分别评价了伶仃洋水域中内伶仃和外伶仃断面10a前后水质质量。结果表明,10a来伶仃洋水体的污染程度不断加重,有机碳和无机氮已成为该水域主要的污染因素。内伶仃洋与外伶仃洋相比,水质状况较差,除有机碳和无机氮污染严重外,无机磷也表现有严重的污染。此外本文还对1997年珠江口枯水期的水体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珠江口内伶仃和外伶仃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均较高,因此,珠江口水域的环境管理和沿岸污染治理,依然是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粤西沿海污染调查从1978年8月开始,历时两年。调查范围包括从粤西地区沿岸到北纬20°30′,东起上川岛,西至雷州半岛以东大约二万五千平方公里的水域(图1)。水质中铬的污染状况为整个综合调查中的一个项目。调查分枯水期和丰水期进行,每年枯水期和丰水  相似文献   

7.
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六磊塘2005~2012年间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和全年的水质达标情况,计算了主要污染物的污染负荷,得到了水质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2年,六磊塘水质呈现改善趋势,水质整体呈现轻到中度污染;枯水期水质污染最重,丰水期和平水期水质污染相对较轻;各主要污染物中,氨氮的污染负荷最大,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的污染负荷最小。研究结果为六磊塘的地表水质监测和污染防治等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十一五"江苏省地面水域水质状况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地表水水质总体处于轻度污染状态,河流水质呈现较为明显的有机污染特征,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等;主要湖库氮、磷污染较为突出,湖库富营养化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质污染总体表现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受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地表水质呈现一定的区域流域差异,经济较发达地区水质污染也相对较重。总体来看,"十一五"期间由于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与污染防治力度,江苏省地面水域水质污染状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位于珠江三角洲的狮子洋水道水质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不同年份水质监测结果的分析及比较,说明了狮子洋水质的变化趋势,同时本文提出了相关保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应用国家标准《水质一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法》获得原生动物群落的特征参数,结合化学指标的监测得到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枯水期白洋淀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影响白洋淀水质的主要因子是NH3-N、COD、BOD。等。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府河入淀口南刘庄与圈头两个采样点污染最重.表明府河污水仍是白洋淀的重要污染源.同时淀内的人口大村圈头的内源性污染也已产生重要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多元分析方法在PFU法监测中应用能够使监测结果更加明确、简单。  相似文献   

11.
渤海湾浮游植物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5年5~10月对渤海湾水域中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3个航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8种,浮游植物种数以硅藻门为主,硅藻种数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62%。浮游植物数量时空分布呈现平水期高、丰水期次之、枯水期低;近岸略高远岸,南部海域比北部海域高的特征。浮游植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复杂性以及海水水质也随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逐渐降低。基于多样性指数评价的渤海湾水质分析,其总体上处于中度和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泰兴开发区的建设现状和长江水质(以枯水期水质分析为主)的变化状况调查分析,结合对开发区排污现状和长江水质、饮用水源水质的监测分析,得出工业集中区排污影响长江水质的结论,并提出了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长江水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HJ-1卫星的丹江口库区水质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其水质安全将直接影响到调水工程的成败。利用不同水质具有不同光谱特征的特点,采用遥感技术对水域水质进行大范围、准确、快速监测。根据丹江口库区2011年3月、7月、2013年3月、9月4景HJ1A/B卫星遥感影像,结合同步的地面实测水质数据,采用经验反演模型对丹江口水库叶绿素a浓度、水体悬浮物浓度和水体透明度进行了定量遥感反演研究。结果显示,由于2011年受到长江中下游区域重大旱情影响,汉江入库流量较小,造成丹江口水域面积减少;同年相比,水体叶绿素a浓度枯水期比丰水期高;2013年相比2011年水体叶绿素a浓度略有上升;丹库、汉库入库口的水体悬浮物浓度要高于其他区域,主要由于入库口的水流量较大,水体扰动较强。入库口区域较高的悬浮物浓度造成水体透明度要低于其他区域,丹库水域面积大,有利于悬浮物沉积,因此丹库水体透明度高于汉库。  相似文献   

14.
对大凌河锦州段近年COD状况进行监测可见,大凌河枯水期水质污染严重.指出了对大凌河的水质治理,仍是“九五”期间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对隆昌县36个投入使用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监测,共采集水样216份。总体合格率43.06%,水质合格率枯水期高于丰水期,出厂水高于末梢水,主要不合格项目是微生物指标中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  相似文献   

16.
张坤锋  昌盛  张琦  王恩瑞  谢琼  张茉莉  樊月婷  杨光  付青 《环境科学》2022,43(12):5509-5521
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是保障饮用水安全供应的重要环节,分析饮用水源水质及时空变化可为水源地水质提升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基础.因此,本研究结合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加拿大环境水质指数部长理事会(CCME-WQI)对粤港澳大湾区磨刀门水道及受其供水的杨寮水库、乾务水库、竹银水库、竹仙洞水库和大镜山水库群丰水期及枯水期10种常规水质指标进行评价,探讨水质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进行江库连动和库库连通供水模式下水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珠海市磨刀门水道和5个水库水质中氨氮(NH4+-N)、总磷(TP)、总氮(TN)和氯化物这4个指标均不同程度地超过了Ⅲ类水质标准限值,最大值分别为2.22、0.28、5.38和1620 mg·L-1.受到咸潮上溯和地表径流等影响,水质指标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P<0.05).CCME-WQI值表明,珠海磨刀门水道输水水库群水质质量总体一般,空间上水质质量优劣排序为:杨寮水库(93.21)>竹仙洞水库(84.71)>竹银水库(82.57)>乾务水库(77.62)>大镜山水库(68.35)>磨刀门水道(63.40).水质相关性分析表明大镜山水库和竹银水库水质情况受到了磨刀门水道的影响,是改善水源水质的主要治理对象.  相似文献   

17.
什么叫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是根据水域的用途及其水质标准,进行经常性的或连续的自动检测,以监视水质的变化动态。水质监测资料是反映水体的变化情况,是跟水量变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一种动态的水质资料,所以更接近水体污染的客观情  相似文献   

18.
《环境》2017,(8)
<正>"以前,很浑浊,整条河都是红褐色的,别说生活用水,连灌溉都不敢用。现在确实好了很多,水体清亮,水质也达标了。"站在韶关大宝山矿区下游横石河河边,附近村民难得地露出了笑容。2017年一季度监测数据表明,横石水监测断面水体水质重金属指标均已优于地表水三水质标准。"十二五"以来,韶关以大宝山矿等重点防控区为突破口,加快了  相似文献   

19.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应用改进后的水质指数评价方法,利用窑河-高塘湖水域水质的监测资料,对窑河-高塘湖水域水质进行了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整个评价区域内的水质呈现区域性的差异。高塘湖属于无污染或轻污染水域,各评价因子均达到或优于3类水质,可以作为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窑河属中污染,部分监测点属重污染水域,主要的超标因子为氨氮,总磷以及高锰酸钾指数,不能作为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枯水期江河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现状,阐述了研制可移动式水质自动监测站房的意义,构思了滚动式、滑动式、浮动式3种可移动式站房基本框架,指出了建造可移动式水质自动监测站房的前提条件及类别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