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超高压输电线路辐射电平测量与电磁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辐射污染高压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危害,主要是工频龟磁辐射污染。各方面对超高压输电线影响的申诉和担忧与日俱增,并有强烈化的趋势。由于高压、超高压走廊的广泛分布,在它的分布区域内必然出现工频高压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的问题。输电线路的电磁辐射污染主要包括电磁辐射对高  相似文献   

2.
电量采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针对电量采集过程电磁辐射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进行分析,分析电量采集过程电磁辐射原理,列举电磁辐射弦网波、偶极辐射波、四极辐射波等几种比较常见的电磁波模式;改进电磁辐射污染治理体系,使得各方面协调合作,实现电量采集过程电磁辐射引发大气环境污染的高效治理,为电磁辐射治理的相关领域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MCS51单片机系统电磁干扰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MCS51单片机系统工作模式下的电磁场的时空分布,利用电磁兼容扫描仪对系统进行扫描分析,找出系统三维电磁场辐射图形,从而精确定位辐射干扰源的位置并分析频谱成分.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正常工作时MCS51单片机芯片、晶振以及程序存储器是产生干扰频率的主要来源,电磁辐射强度最高可达36 dBμV.  相似文献   

4.
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现在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是人工辐射,人类制造的几乎所有的电器和电子设备等应用时产生的辐射导致环境的污染,也使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对此,提出了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现在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是人工辐射,人类制造的几乎所有的电器和电子设备等应用时产生的辐射导致环境的污染,也使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对此,提出了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于电磁辐射危害及防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电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家电的电磁辐射会给用户带来健康危害,如何防止和降低家电的电磁辐射是家电用户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任何带电物体都会对周围辐射电磁场,家电主要的带电元件是电磁辐射的主要来源,选择具有屏蔽功能的家电是防止和降低辐射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刘泽斌 《环境工程》2013,(Z1):645-648
本文应用工程天线理论,结合移动通信天线的各种实际运营参数,并引入归一化方向性函数,对HJ/T10.2—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中的微波预测模式进行扩展,使用归一化方向性函数的特性将工程天线理论与环境影响评价监测技术相结合,并构建出新的GSM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仿真预测模型,提高了GSM移动通信基站环境影响评价中电磁辐射水平预测分析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辐射污染防治地方立法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国家立法的缺失,近年来中国的辐射污染防治地方立法十分活跃。将放射性污染防治和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合并,制定综合性的辐射污染防治法已成为地方立法的趋势。两种辐射污染同中有异,在污染特性、危害原理和危害程度上有明显的区别,综合性立法既有必要又具可行性。但现有立法未能反映两种辐射污染防治的根本不同,特别是回避和混淆两种辐射污染的防治原则,确立电磁辐射污染防治适用风险预防原则是当务之亟。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成都区域管制中心内的雷达、微波通信站、遥控台和卫星地面站等典型电磁设施的电磁辐射污染源状况,用电磁辐射分析仪对拟建成都区域管制中心及机场等典型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水平开展了监测与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电磁辐射防护措施,为合理建设成都区域管制中心提供了辐射环境方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气压气体放电技术在材料改性、生物医学以及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广泛应用。然而,气体放电过程存在由大量瞬态脉冲电流衍生的电磁辐射。基于安全防护和提高能效的目的,掌握大气压气体放电过程的电磁辐射特性以及影响规律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刷状放电和丝状放电两种常见的气体放电模式,系统考察了电磁频谱分布特性及电压和频率对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刷状放电和丝状放电的特征谱峰分布范围分别在6~74.2 MHz和6~150 MHz。丝状放电的电压及频率对电磁辐射频谱分布及强度影响较小,而增加刷状放电的电压和频率则能有效降低电磁辐射强度。此外,增加丝状放电区域会引起电磁辐射频谱范围及辐射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11.
电磁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射频电磁辐射属非电离辐射,是人体能吸收的整个电磁辐射波谱中的一部分,包括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频率A30千赫~300千兆赫.射频电磁辐射分为自然电磁辐射和人为电磁辐射.自然界的电磁辐射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地球电磁场(包括雷电等),辐射强度大约为10微瓦/平方厘米.人为射频电磁辐射源主要有广播电视系统的发射塔、人造卫星通讯系统的地面站、各种雷达站、高空低频电磁辐射系统的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利用电磁场的各种高频设备、电力机车运输线和微波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电磁辐射已迅速成为我国重要的污染源。文章分析了电磁辐射污染的特点及我国电磁辐射污染的现状,指出了我国目前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的不足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对策。即严格遵守现有法规.尽快建立相关的电磁辐射国家标准体系、加强电磁辐射地方立法、条件成熟时制定Ⅸ中华人民共和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并阐明了该法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实践     
正陕西实现电磁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全覆盖近日,陕西省通过二期电磁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项目验收,实现了全省电磁辐射自动监测站全覆盖。项目经陕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与各地市环保部门协调、科学选址、按章施工、精准调试、强化运维5个阶段,建成24座电磁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  相似文献   

14.
辐射环境委托监测服务一、辐射环境委托监测的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省物价局《江苏省环境监测专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放射环境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等。二、辐射环境委托监测的范围和内容1.电磁辐射;2.环境X-γ辐射;3.总α、总β比活度;4.放射性核素分析;5.空气中氡;6.α、β沾污;7.噪声。三、委托方需提供的资料和信息1.辐射污染源资料;2.污染物排放的种类、数量;3.污染处理设施的操作、运行和管理情况;4.与污染有关的…  相似文献   

15.
按照2019年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点位设置方案,经优化比选,新增100个电磁辐射监测点,开展电磁辐射监测,较全面地给出了云南电磁辐射环境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新科辐射技术研究中心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办公面积107平方米。 中心购置有放射性及环境辐射监测仪器、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其他监测仪器19台套,绝大部分为国际最新型仪器,并配备电脑、办公软件和工车辆;中心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均具有国家辐射环境监测资质、环境影响评价资质和核安全资质,多年从事核技术和电磁辐射环境安全技术和研究工作。向社会提供辐射环境影响监测、评价和安全防护,可从事电磁辐射屏蔽和抗干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源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估算了基站电磁辐射防护距离,并根据基站的发射特征及建设情况,从不同阶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对基站的规划选址、建设及监测评价具有指导性意义,同时为公众了解基站辐射及防护相关技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木易  于学青 《环境》2005,(8):62-64
移动通信基站辐射的话题,本刊在第7期绿色通讯专题中已进行了初步探讨,从概念上对电磁辐射和辐射污染进行了解释和区分,消除了公众的一些误解。为帮助广大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移动通信基站辐射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有关部门和电磁辐射研究专家。我们希望通过科学详实的数据,厘清人们对基站辐射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广播、电视电磁辐射污染源在山东境内的分布情况,并就其分布特征作了一些分析,指出了我省乃至我国防治电磁辐射污染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管理不当能够产生比较大的危害,首先了解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应用现状和特点,然后准确找出和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制定合理的安全监管措施并落实到位,其主要内容有:掌握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底数、分布情况及有关特性,辐射单位落实好辐射安全工作责任制,增强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守法意识、忧患意识、敬畏意识,环保部门落实好监管责任,根据现有辐射源的特性,完善辐射事故处置应急体系,提升辐射监管机构队伍能力、加强辐射安全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与公安、卫生部门加强配合,实行齐抓共管,增加宣传教育,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规范监管、科学监管,确保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