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啸  李露 《环境工程》2018,36(1):162-167
三峡库区工业废水排放量大,对库区水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为了取得较高精度且适合长期预测工业废水量的模型,以三峡库区2006—2012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数据作为原始数据进行建模,并用2013年的数据检验结果。对灰色GM(1,1)模型和3种改进灰色GM(1,1)模型分别建模并进行精度比较,根据"新信息优先"原理,将选出的最佳改进模型与新陈代谢模型结合,抛弃最旧的数据,不断补充新的数据,重复建模,构建三峡库区2014—202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改进灰色GM(1,1)模型方法三结合新陈代谢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库区工业废水排放量,且精度高于灰色GM(1,1)模型,在未来7年里库区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预测结果可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该地区的环境保护政策、保护当地生态、合理安排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为例,应用灰色系统新陈代谢GM(1,1)模型。建立了大气环境中SO_2浓度的予报模型,经三种不同方法验证效果良好。它表明灰色系统新陈代谢GM(1,1)模型是一种较好的大气环境质量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腐蚀损伤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在小样本情况下对腐蚀损伤进行预测,结合灰色系统与神经网络,提出了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已知腐蚀损伤数据进行了预测检验。为对比研究,同时采用灰色系统与神经网络方法预测了损伤值。结果表明,3种预测模型中,灰色神经网络预测精度最高,能够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城市污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灰色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平 《环境工程》1994,12(1):47-51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预测原理和方法,探讨了灰色理论在城市污水及其主要污染物COD、BOD5、SS年排放量预测中的应用。所建立的普通GM(1,1)模型和等维新息GM(1,1)模型,均经三种方法进行精度检验,结果令人满意。利用所建模型对2000年B市城市污水及其主要污染物的年排放量进行了灰色预测。  相似文献   

5.
掌握珠江河水中污染物变化规律,对其进行预测研究,对于整治珠江广州河段,更好地为环境管理部门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珠江广州河段近5年的一项主要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预测方法,阐述了模型原理,建立了珠江广州河段高锰酸盐指数的灰色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用该模型对珠江广州河段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的高锰酸盐指数进行了预测,其结果分别是4.82,4.92和5.03.  相似文献   

6.
多元线性回归与灰色联合模型在湖泊水质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对湖泊水体中所含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主要化学指标及其相关因素人口、工业产值和污水排放量的数据,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湖泊水质预测的数学模型。并用多元线性回归和灰色模型联合的方法进行实际预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F检验认为回归方程的效果比较显著,灰色模型精度检验达到二级,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大气二氧化氮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成都市近年的NO2产生量监测数据,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对该市进行了灰色预测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定量分析了影响成都市NO2变化的因素。基于灰色理论,建立了成都市NO2产生量的GM(1,1,)预测模型。残差检验与后验差检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精度满足要求。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成都市未来五年NO2产生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NO2年均浓度呈缓慢上升趋势,但并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有待及时控制。  相似文献   

8.
黄晓阳  黄东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19(5):123-125,129
CFG桩复合地基的工后沉降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的处理方法,分别采用普通GM(1,1)模型、新息GM(1,1)模型和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采用CFG桩进行地基处理的某建筑物地基沉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新陈代谢GM(1,1)模型由于淘汰掉旧的沉降数据、加入新的沉降数据,所以能够更准确地模拟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9.
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初探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明确了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分析了区域环境承载力与区域环境容量和区域环境规划的区别和联系,提出建立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和指标体系的一般内容;并且建立了各项指标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及各项指标变化的灰色预测模型;按照这套理论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域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新区5个开发小区的区域环境承载力的量值,从而掌握了5个小区的开发程度,为新区经济、社会、文化活动规模的控制及环境保护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冶湖2000-2009年地表水质评价及污染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冶湖三部分水体2000-2009年的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大冶湖水质进行评价;并依据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预测数学模型,通过已有的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精度检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及有效性,运用该模型对大冶湖未来5年水质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2000-2009年三里七湖,内湖COD、BOD5、NH3-N和TP浓度均超出水质保护标准限值,外湖4项污染指标部分年份超标,其中,三里七湖水质最差,在2004、2005和2008 3个年份实际水质类别为劣Ⅴ类;(2)灰色模型预测结果表明,3个主要水体主要污染物:COD、BOD5、NH3-N和TP浓度基本呈上升趋势,仅三里七湖的TP、BOD5和外湖的NH3-N存在小幅下降。此预测结果对大冶湖水污染控制规划、污染物总量削减及湖泊保护等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塑料大气环境老化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塑料老化行为预测提供简易而可靠的途径,充分发挥环境效应数据的内在价值。方法分别运用GM(1,1)模型、幂函数模型、指数函数模型、多项式模型预测9种工程塑料在3种典型大气环境下的拉伸强度、延伸率和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变化,并与自然环境试验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拉伸强度、延伸率、弯曲强度等3种力学性能中,弯曲强度预测效果最好,延伸率预测效果最差。4种模型之中,GM(1,1)模型在预测小样本数据方面具有最好的预测效果和最高的正确率,且在数据具有一定波动性的情况下仍能够保持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在挖掘分析塑料大气老化评价指标和试验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时,不仅要考虑预测模型的拟合效果好坏、相关系数高低、预测误差和预测正确率高低,还应注意预测模型反映出来的塑料性能变化规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这样得到的预测模型才能尽可能地反映塑料老化程度与试验时间关系的全貌。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城市垃圾产生量因子分析与灰色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定量分析了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主要因子,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城市垃圾产生量的GM(1,1)模型,所建模型经精度检验合格,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为上海市城市垃圾的分析预测和规划管理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典型大气腐蚀介质的灰色预测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利用武汉地区2002—2007年二氧化硫和氯化物含量数据,建立了这2种典型大气腐蚀介质的GM(11,)预测模型,探讨了不同维数GM(1,1)模型预测结果的差异。另外,对这2种典型大气腐蚀介质GM(1,1)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精度检验等级达到1级。  相似文献   

14.
文中指出了常规GM(1,1)模型的缺点之所在,并对其建模方法作了改进,同时将改进得到的等维新息GM(1,1)模型与常规GM(1,1)模型对白腐菌生化降解TNT废水的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改进的等维新息GM(1,1)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从而拓宽了GM(1,1)模型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为环境系统的拟合、预测分析和决策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利用灰色模型预测打桩噪声和振动的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筑打桩施工的噪声和振动,由于在实际传播过程中的未知因素很多,难以建立较高精度的物理预测模型。该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GM(1,1)预测模型,用现场实测数据构成原始序列,以原始数据进行累加生成,计算打桩施工噪声级和振动级按坐标分布的预测值,其结果与实测基本相符,预测精度达到一级。   相似文献   

16.
应用信息熵值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指标权重系数,建立熵权综合评价模型,对重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和灰理论数学建模特点,建立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重庆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动态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05~2009年期间,重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总体水平良好,其中各要素指数评价大小依次是活力指数、恢复力指数、组织结构指数、服务功能指数、人群生活指数;2010~2015年期间,重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值将以e0.1268的增速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此外,建立以熵权综合评价为基础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能够得出更客观、更全面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7.
选用2005年-2014年观音山断面水质自动监测资料,利用灰色残差修正GM(1,1)模型对滇池观音山断面pH、DO、CODMn、NH3-N 4个指标2015年、2016年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传统的GM(1,1)模型存在较大预测误差;pH和DO浓度的预测可使用GM(1,1)一次残差修正模型;CODMn和NH3-N浓度的预测可使用GM(1,1)二次残差修正模型.预测2015年观音山断面pH、DO、CODMn、NH3-N年平均浓度分别为8.89、7.96 mg/L、8.9 mg/L、0.31 mg/L;2016年观音山断面pH、DO、CODMn、NH3-N年平均浓度分别为8.92、7.89 mg/L、9.17 mg/L、0.34 mg/L.  相似文献   

18.
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铁岭市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妍  王宏  韩德昌 《环境保护科学》2011,37(1):31-33,59
建立铁岭市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模型,预测2010~2015年铁岭市工业废水排放量.根据工业废水排放量数据序列特征,将灰色系统理论GM(1 ,1) 模型的建模方法用于构建铁岭市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模型,并用GM(1 ,1)残差模型对模型进行修正.利用1999~2007年铁岭市工业废水排放量原始数据与预测数据比较分析,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成都市中心城区垃圾产生量的历年数据,先用以时间为单变量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得到历年数据的拟合值,再分析垃圾产生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灰色关联度,选出关联度最大的4个因素建立多变量的灰色GM(1,5)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垃圾产生量的预测精确度进行了对比,用预测精度最高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未来年份的垃圾产生量进行了预测,为成都市垃圾处理处置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严酷海洋大气环境下,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腐蚀老化规律.方法 通过实海大气环境试验,分析了南海岛礁大气环境下,复合材料暴露不同周期后的腐蚀形貌特征以及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建立了腐蚀老化性能预测灰色模型GM(1,1),并与青岛、厦门和三亚等典型海洋大气环境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随暴露时间的增长,南海岛礁大气环境下的复合材料发生严重的纤维裸露,其弯曲强度呈下降趋势,基于弯曲强度建立的灰色模型GM(1,1)精度达到1级;与其他典型海洋大气环境相比,随着纬度的降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呈下降趋势.结论 灰色模型GM(1,1)对复合材料在岛礁等严酷海洋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老化性能预测精度较高.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最主要环境因素为辐照,其次为相对湿度和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