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结合2005年阜新市全年空气质量和气象因素实测数据及气象预报数据对多元回归法预测空气质量进行探索,筛选出多种优化回归效果的途径,用优化后的数学模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阜新市功能区大气污染及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分析数据为依据,列举了2006-2010年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阜新市的大气环境质量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虽然现在的大气环境质量有了明显好转,全年的空气质量二级达标率有所提高,但大气污染防治、控制工作任务应很艰巨,通过对我市近五年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对比分析,查找出城市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并在城市综合治理上、控制风沙扬尘污染上、煤炭燃烧上、机动车尾气治理上、城市规划、绿化和环保宣传上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根据淮安市区2007年实测空气质量日报资料,用空气污染指数法,对淮安市区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并用秩相关系数检验法作污染趋势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淮安市区的空气质量类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好,监测点富华服装公司的空气质量最差,监测点淮阴区监测站的空气质量最好;一年中以8月份的空气质量最好,1月份的空气质量最差;污染物SO2及NO2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明显,而PM10的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阜新市环境空气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数据采集和选取主要影响因子,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对阜新市区2010年6~9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评价期间市区月平均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属于轻度污染状况,但夜间空气质量仅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同时空气中含有相对较多的可吸入颗粒物严重损害了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通过整理阜新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在4个功能区2005年全年每小时主要污染因子的实测数据,并用综合指数评价、比较不同时、地的空气质量,总结全市及各功能区空气质量逐月、逐时变化的规律.同时依据计算空气污染物浓度的箱模式理论和同期污染物排放量、平均地面风速、空气混合层高度等影响因素的演变过程解析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了解城市环境空气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以阜新市为例,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期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根据阜新市2006~2010年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运用灰色聚类法,对该市"十一五"期间大气环境质量污染现状进行评价,并综合分析大气质量变化的原因。旨在定量分析评价阜新地区转型期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阜新市大气环境质量在2006~2010年间明显好转,主要呈Ⅱ类和Ⅲ类,其中2006年和2007年大气环境质量较差,主要污染物为降尘和SO2;2008年降尘量开始显著下降,PM10、SO2和NO2也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说明阜新市经济转型对大气环境质量具有改善作用,棚户区改造和采煤区综合整治也是好转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2008,(1):75-75
截至2007年12月31日,北京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累计为246天,圆满完成了北京市2007年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重要实事的第一项——“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67%”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利用了2007年-2012年山西省11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资料对空气质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太原市API指数累年平均值最大,长治市和忻州市最小;就年际变化而言,6年来,太原市API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他城市在2011年-2012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空气质量的季节变化特征为夏季较好,冬季较差;各城市的首要污染物均为可吸入颗粒物。以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控制区太原市为例,探讨了空气质量的可能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空气环境质量评价分析的数学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空气污染指数法,进行空气质量评价;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污染因子分析;用秩相关系数检验法作污染趋势分析。并根据淮安市2004-2007年实测空气质量日报资料,说明上述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包头市为例,对包头市2001年-2007年的空气质量日报、二氧化硫变化趋势(SO2)、可吸入颗粒物变化趋势(PM10)和2007年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月均值、小时值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其变化特征,从而找出造成包头市空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为包头市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能源型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阜新市的大气污染源的分类建立了大气污染的浓度模型,给出了主要污染物的平均污染浓度的计算结果;同时,对阜新市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计算出阜新市环境质量浓度指数并得到相应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一套大气污染监测优化布点的模型。本模型只需要常规监测数据和常规气象数据以及污染源调查数据,通过对城市区域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进行计算机模拟,利用我们建立的点位模型即可获得空间均值点、最大浓度点和趋势点,从而使得大气自动监测站的布设建立在比较科学的基础之上。全部模型在阜新市进行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沈阳市空气污染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沈阳市8个国控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和一个清洁对照点位2004年全年小时浓度为基础数据,研究了沈阳市空气PM10、SO2和NO2的季节变化、日变化、空间分布及综合污染指数(API)等空气污染特征,并用1995~2004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沈阳市空气质量的总体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首要污染物为PM10,其空气污染具有典型的煤烟型污染季节特征,环境空气质量在1995~2004年期间逐年好转.  相似文献   

14.
基于聚类分析法利用数据之间距离系数进行分类的原理,建立空气监测点位聚类分析优化模型,结合阜新市地形、气象及历史监测数据,进行阜新市空气监测点位布设优化应用,优化结果表明:距离相似水平取d=0.3时,环保局(B点)与人民公园(C点)监测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相似性最高,合并为1点,增设气象台监测点位作为清洁背景点,4个点位构成阜新市空气监测新网络;利用CALPUFF模型模拟对优化后监测点位进行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监测点位优化后SO2浓度与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984,PM10相关系数为0.968,NO2相关系数为0.973。CALPUFF模型模拟值与实际监测值之间相关系数均大于0.75,表明优化后的阜新市空气监测点位具有客观环境代表性;监测点位优化与检验方法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泸州市城区近年空气质量时空变化,对泸州市城区2004-2009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泸州市城区空气质量总体良好,平均空气污染指数为80,空气质量优良率在72.33%以上。空气质量有逐步好转的趋势,SO2和PM10年平均浓度明显下降,NO2略有上升。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不均匀,SO2与PM10夏季浓度较低,冬季较高,NO2浓度季节性变化不明显;兰田宪桥、小市上码头污染物浓度总体上高于忠山环监站。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年来广州市区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对广州市空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污染水平、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广州市PM10平均浓度为0.077mg/m^3,符合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得益于空气污染控制取得的成效,近5年来PM10年均浓度呈下降趋势。受气候因素影响,PM10污染季节变化明显,冬季节较高,夏季节浓度较低;在空间分布上PM10污染呈现区域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6~2009年例行监测数据以及2010年加密补充监测数据对复新河水环境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该地区污染源详细调查,利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研究区域污染源状况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沙庄桥断面不达标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保障复新河水质达标的治理措施。结果表明:复新河流域水质超标现象显著,水质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原有治理措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沙庄桥断面与稳定达Ⅲ类水标准仍有较大差距。研究区内污染负荷以畜禽粪尿的排放所造成的污染的贡献率最大,占36.55%,生活污水排放所造成的污染次之,占33.46%。流域内污染源是复新河水质受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来水不畅,尾水无出路是断面不达标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依据2013年白龙岗站点自动监测数据,对PM2.5污染特征及手工采集的PM2.5膜中水溶性阴离子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表明,PM2.5作为首要污染物,其分布具有季节性特征,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灰霾日PM2.5、PM10、SO2和NO2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NO-3/SO2-4的比值表明宜昌市呈现工业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复合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19.
基于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城市大气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城市大气环境的多耦合性与复杂动态性,识别城市环境质量中评价主体及环境要素的不确定性;确定城市大气污染评价因子及其评价等级的界定;实现可拓论经典集合中"属于"和"不属于"集合的定性描述扩展到精准定量描述,并将可拓工程方法与聚类分析相结合,依据大气质量等级标准和大气质量影响因子构造经典域物元和节域物元;实现关联函数逻辑域由(0,1)到(-∞,+∞)的扩展;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特征加权,建立变权可拓论的大气质量评价模型。新模型不仅可以体现大气质量整体等级水平,而且通过质量与等级的关联度可以辨识影响大气质量的主次要污染因子。以阜新市2010年大气环境质量为应用评价对象,将应用评价结果与上海大气质量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果比较,给出新模型在大气质量评价应用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