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固体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临界水氧化法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级氧化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方法在处理固体废物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介绍了超临界水的特性和超临界水氧化法的反应机理及超临界水氧化法在固体废物处理方面的应用现状,提出了该方法要达到工业化应用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对超临界水氧化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高级氧化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抗生素废水的处理,详细阐述了芬顿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电催化氧化法、低温等离子体法等各种高级氧化法的机理及效果,对比分析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目前抗生素废水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对抗生素废水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各种用于硫化染料废水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包括电化学氧化法、E-peroxone氧化法、类Fenton试剂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光催化与膜分离耦合法和光催化燃料电池法。分析了各种高级氧化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指出各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对高级氧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为今后硫化染料废水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张莉  陆晓华 《化工环保》2002,22(2):115-118
介绍了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有机污染物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应用实例及使用范围,对比分析了超临界水氧化法与焚烧法处理有机污染物的技术特点,经济实用性,指明了超临界水氧化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有机污染物处理方法,在化工环保等领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谭彪  李杰  朱泽敏  白廷洲 《化工环保》2015,35(6):599-602
结合我国腈纶废水的特征,系统归纳了近年来我国腈纶废水常用物化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物化预处理方法包括内电解法、混凝法、Fenton氧化法、电解法、臭氧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微波法等。这些方法普遍存在高成本、高能耗、实际运行费用大等问题。对未来物化预处理方法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最后指出,腈纶废水的处理应朝着节能高效和资源化的方向发展,推动我国腈纶废水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赵毅  惠尉添 《化工环保》2012,40(3):225-231
针对燃煤烟气中SO2、NOx和重金属Hg等污染物,可将多个单一污染物控制系统串联进行脱除,但存在系统庞杂、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开发经济高效的一体化脱除技术十分必要。液相催化氧化法能够在液相中对多污染物进行联合脱除。根据使用氧化剂的不同,对不同的液相催化氧化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包括H2O2氧化法、次氯酸盐及亚氯酸盐氧化法、过二硫酸盐和过一硫酸氢盐氧化法等,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涤纶厂聚酯废水的生化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涤纶厂聚酯废水的特点,介绍了对这种废水的三种生化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法,生物塔滤-生物流化床法,氧化沟-厌氧-生物接触氧化法)及其优缺点,并较详细地介绍了氧化沟-厌氧-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8.
改性赤泥絮凝—臭氧氧化处理模拟印染废水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采用改性赤泥絮凝—臭氧氧化法处理直接酸性大红4BS、活性黄KD-3G、分散红S-R、酸性黑ATT、硫化黑BRN等不同类型的5种模拟印染废水。对比了单独改性赤泥絮凝、单独臭氧氧化和改性赤泥絮凝—臭氧氧化三种方法在处理不同模拟印染废水时的COD及色度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赤泥絮凝—臭氧氧化法对不同类型模拟印染废水的COD及色度去除效果均明显优于单独改性赤泥絮凝法和单独臭氧氧化法;在臭氧使用量减少50%的情况下,5种模拟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为88.9%~96.6%,脱色率均高于99.0%。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和直接测定环境中无机阴离子和有机物的方法。间接法中有沉淀反应法、金属络合物法、磷酸盐测定法、氧化还原法和氢化物发生法;直接法有色谱-原子吸收光谱法、离子交换-原子吸收法和直接提取法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沉淀反应法、金属络合物法、氧化还原法和色谱-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相似文献   

10.
碳化-氧化法处理炼油厂碱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碳化-氧化法处理炼油厂碱渣,先用碳化法将炼油厂碱渣分离成有机相和无机相,再采用氧化法去除无机相中的恶臭物质(主要为残余硫化氢和硫醇等);在该方法中增加了轻质碳酸钙生产工艺,可用苛化渣生产轻质碳酸钙产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碳化-氧化法处理炼油厂碱渣,既能得到NaOH质量分数为10%~12%的碱液回用,又能得到粗酚、硫磺和轻质碳酸钙产品(干基质量分数为97%,出售)。碳化-氧化法处理碱渣制备轻质碳酸钙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节约苛化渣外运填埋的相关费用和用地,年净增经济效益约100万元。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UV-Fenton试剂氧化法、次氯酸钙氧化法和二氧化氯氧化法处理模拟聚合物驱废水,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对废水降黏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废水pH为7、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UV-Fenton试剂氧化法适宜的H2O2加入量为1 mmol/L,n(H2O2)∶n(Fe2+)=10,处理后废水降黏率达65.7%;次氯酸钙氧化法适宜的次氯酸钙加入量为500 mg/L,处理后废水降黏率达81.7%;二氧化氯氧化法适宜的二氧化氯加入量为100 mg/L,处理后废水降黏率为40.9%。3种氧化法对模拟聚合物驱废水的降黏率大小顺序为:次氯酸钙氧化法>UV-Fenton试剂氧化法>二氧化氯氧化法。  相似文献   

12.
湿式氧化法是将废水中可氧化的有机物或无机物,用空气或含氧气体,在高温(200—280℃)、高压(35~100公斤/厘米~2)条件下氧化(又称液中燃烧),除去其中的 COD 等的方法。仅在运转开始时用蒸气或其他热源加热系统,在正常运转后能够由氧化放出的热来维持反应温度,具有不必外加辅助热源的特点。该法工艺技术是美国 Zimpro 公司开发,在日本已获得广泛的应用。湿式氧化的工艺流程极为简单,运转控制也很容易。根据废水的特性和处理的目的要求,可将湿式氧化法的应用概略分  相似文献   

13.
火力发电厂锅炉柠檬酸酸洗废液处理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石洞口电厂锅炉柠檬酸酸洗度液处理的实践。比较了石灰凝聚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和过氧化氢氧化等处理方法。认为把多种处理方法组合是降低处埋成本,提高处理效率的有效途径。提出带有研究方向的焚烧法、粉煤灰吸附法和生物处理法。  相似文献   

14.
萘系染料中间体生产废水的治理方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综述了萘系染料中间体生产废水的治理方法,吸附法和化学氧化法等,同时也介绍了一些特殊的处理方法和综合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国外动态     
湿式氧化技术的应用化学工场,26[3],85(1982). 湿式氧化技术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该法同生物处理法和高温燃烧法相比,具有处理废水浓度比较高,(浓度范围20-200克/升),适合于处理难分解的有机废水;在处理过程中能够回收能量等优点。因此,这种方法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6.
国外制造聚合硫酸铁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武道吉  李凤亭 《化工环保》1997,17(5):277-280
综述了国外6种制造聚合硫酸铁的新方法,包括硫铁矿矿灰和四氧化三铁矿酸溶法,空气直接氧化法,氮氧化物催化氧化法,以及氯酸盐氧化法,并对有关反应机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玻璃纸生产中CS2和H2S废气产生的原理,介绍了该废气处理的现状,总结了目前普遍采用的冷凝法、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碳纤维吸附法、改性活性炭吸附法、螯合铁氧化法、吸收-吸附法等处理方法的特点和效果。介绍了一种先采用螯合铁氧化法、再采用冷凝法、最后采用活性炭吸附法的综合处理工艺,可使废气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玻璃纸生产中CS2和H2S废气产生的原理,介绍了该废气处理的现状,总结了目前普遍采用的冷凝法、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碳纤维吸附法、改性活性炭吸附法、螯合铁氧化法、吸收—吸附法等处理方法的特点和效果。介绍了一种先采用螯合铁氧化法、再采用冷凝法、最后采用活性炭吸附法的综合处理工艺,可使废气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9.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控制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玉昆 《化工环保》1993,13(4):199-202
对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人们已开发出一些卓有成效的污染控制技术。广泛采用的典型的VOC控制方法有热力焚烧法、催化焚烧法、活性炭吸附法、吸附与焚烧联合法、冷凝法和吸收法;开发中的VOC控制新技术有吸附-催化氧化技术、电化学氧化技术、光催化降解技术和电子加热技术。  相似文献   

20.
湿式氧化法处理工业废水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式氧化法即Zimpro法,是把溶解和悬浮于废水中的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物,通过液相氧化的办法,促进氧化降解或水解来降低COD和BOD的化学方法。美国早在50年代初期,就采用此法处理纸浆废液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历史。7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各国现代化工业的迅速发展,也相继产生大量的废物,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在“三废”的治理过程中也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