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CBMN法评价饮用水处理流程中有机提取物的细胞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CHO细胞胞质分裂阻断微核(CBMN)法,对某自来水厂7个处理工艺流程水中的有机提取物的细胞毒性进行了评价。在实验剂量范围内,比较了各样品的含微核的双核细胞率(BNMN)、核分裂指数(NDI)和胞质分裂阻断增殖指数(CBPI),实验表明,源水加氯后比源水的细胞性增大,经机加池和煤砂滤池处理后的水样毒性较大,其中煤砂滤池水毒性最大,机加池水次之,经炭吸附后的水样比炭吸附前水样的毒性下降,管网水的  相似文献   

2.
沙尘暴细颗粒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胞质阻断微核试验法比较研究了内蒙古包头市和甘肃武威市沙尘暴和正常天气细颗粒物(PM2.5)及其无机与有机提取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沙尘暴和正常天气PM2.5及其有机提取物均使淋巴细胞微核率(micronuclei frequency,MNF)显著增高,核分裂指数(nuclear division index,NDI)显著下降(p<0.01),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而无机提取物虽有剂量-效应关系,但各处理浓度之间及其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相同处理浓度下,除工业城市包头正常天气的PM2.5及其有机提取物处理的微核率显著高于沙尘(p<0.01)外,沙尘暴和正常天气样品处理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城市之间相比,只有正常天气PM2.5及其有机提取物处理的微核率包头显著高于武威(p<0.01),而沙尘暴PM2.5及其提取物的所有处理的微核率无城市间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的遗传和非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胞质阻断微核试验与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北京市大气PM2.5无机提取物与有机提取物对Balb/c 3T3细胞微核形成与DNA链断裂的影响;通过划痕染料示踪技术(SL/DT)观察PM2.5无机提取物与有机提取物对Balb/c3T3细胞间通讯的影响.发现PM2.5有机提取物可引起双核微核细胞率显著增加(P<0.01)及导致慧星细胞率和DNA迁移长度显著增加(P<0.01);PM2.5有机提取物引起细胞间通讯的抑制; PM2.5无机提取物未见明显毒作用.结果表明,PM2.5可引起染色体损伤和原发性DNA损伤,抑制细胞间通讯,其毒作用主要由其有机成分引起.  相似文献   

4.
应用结晶紫染色法细胞毒性试验和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CBMNT)评价饮水消毒副产物(DBPs)的HepG2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探讨该2种试验方法纳入饮水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可行性.根据遗传毒性和致癌性选用了5种DBPs,分别对HepG2细胞进行染毒,结果表明,5种DBPs的细胞毒性大小排序为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氢)-呋喃酮(MX)>二氯乙腈>二溴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其细胞毒性潜力(%C?值)分别为89.74,283.81,1217.02,5066.81,9335.38μmol/L,该5种DBPs在一定浓度下均可致HepG2细胞微核率显著增加,表现出明显的遗传毒性,其遗传损伤能力排序与细胞毒性大小相同.可考虑将这两种实验方法纳入到饮水安全性评价体系中.  相似文献   

5.
X33X832200502018巢湖水有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及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王维(安徽省疾病预测控制中心)…∥癌变·畸变·突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2004,16(6).-352~354,358环图R-7用Ames试验、微核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试验组合,分别对巢湖源水及以其为水源的自来水厂各生产过程水样及出厂水样中的有机提取物进行了研究。结果:Ames试验提示水源水有可疑致突变性(直接、间接),经高锰酸钾处理及混凝沉淀不能消除,经二次加氯的出厂水仍有间接致突变性存在。微核试验表明巢湖源水、水厂滤前水、滤后水、出厂水有机污染物10μg/g剂量组在…  相似文献   

6.
用CBMN法评价4-氯酚与富里酸对CHO细胞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CHO细胞和CBM法对4-CP(4-氯)及春FA协同作用的细胞毒性效应进行了评价,选用的细胞学毒性参数为总微核率(MN)、含微核的双核细胞率(BNMN)、核分鲜明指数(NOI)和南分裂阻断增殖指数(CBPI),结果表明:FA单独处理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不引起显著性差异;4-C客FA联合处理与4-CP各浓度分别处理相比有显著性的差异;对于BNMN和NDI,P〈0.01;对于MN和CBPI,P〈0.05  相似文献   

7.
环境医学     
1.1拌m下颗粒物诱发微核率较强,表明颗粒物具有致突变作用。表3参6X 18 9902096水中有机提取物对V79细胞DNA损伤的研究/张遵真(华西医科大学环境卫生教研室).二//环境与健康杂志/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一1999,16(1)一10~12环信R一36 为研究饮水中有机提取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对A市三个自来水厂枯水期的水源水和出厂水中的有机提取物引起的V79细胞DNA损伤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水厂的水源水和出厂水中的有机提取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可诱导体外培养的V79细胞DNA链断裂,且在相同浓度下。出厂水引起的DNA迁…  相似文献   

8.
磁处理水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测试技术研究了磁化水(4200GS)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有丝分裂指数、染色体桥率、不正常细胞率等遗传学指标的影响,目的是探讨磁处理水对生物体的遗传学效应,结果发现上述指标均有所上升,其中微核率和不正常细胞率上升显著,并且其大小与水在磁场中处理的时间长短有关,提示磁处理水(4200GS)有一定的遗传学毒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工业污染源废水对蚕豆根尖细胞进行处理,根据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的大小来监测废水的致突变能力;并通过污染指数(PI)评价水质的综合毒性。  相似文献   

10.
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评价某市水源水及自来水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以往Ames和VDS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小鼠体内微核试验检测了某市自来水公司所属的8个水厂水源水、自来水及2个新拟建水厂源水的有机提取物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除2个新拟建水厂的源水外,该市原来的水源水和自来水,均可不同程度地诱导小鼠微核率的升高,并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这说明,该市原来的水源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2个新拟建水厂的取水点则水质较好。  相似文献   

11.
枯加人培养基介质中用流动细胞仪分析两种微藻类,评价的参数为:细胞体积、叶绿素荧光和细胞活性。各式各样的结果说明流动细胞仪对微藻类的毒性测定很有用,该仪器适用于海水和淡水中各种不同的污染物。图6表1参34(辛民译)X8532(X】101901用流动细胞仪研究微藻类毒性的潜力二Potentialuse of flow eytome仰in toxieity studies with mieroalgae仁刊,英〕/Dolores Fran叫eira…// sei.乳tal Environ二一2《X洲),47(2/3)一119一126国图 水污染物对微藻类的细胞毒性影响非常不一致,受环境状况和测定种类的影响。将铜或百草环境监测仪器设备~~…  相似文献   

12.
X332田302麟7木质板材释放的甲醛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王光学…(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2(X)3,23(1)一38一41环图X一58 为了研究木质人造板材释放气体的遗传毒性,用木质人造材板释放的不同浓度的甲醛气体对蚕豆vicia faha根尖进行染毒,用显微镜观测根尖细胞的微核率,结果表明,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与甲醛气体的浓度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经1 .24m岁时和3 .71m岁扩甲醛气体灌流染毒的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甲醛气体可以通过液相的吸收产生高浓度的蓄积,从而引起浸泡其中的根…  相似文献   

13.
沙尘暴PM2.5水溶和有机成分对巨噬细胞的损伤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超纯水或二氯甲烷从甘肃省武威市和内蒙古包头市采集的沙尘暴细颗粒物(PM2.5)中提取水溶成分和有机成分,于体外处理大鼠肺泡巨噬细胞4h,测定细胞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质膜ATP酶活性、膜表层和膜脂疏水区流动性、胞质内游离钙离子(Ca2+)浓度以及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结果表明,沙尘暴PM2.5水溶成分可抑制质膜Ca2+-Mg2+-ATP酶、Na+-K+-ATP酶活性,降低质膜表层和膜脂疏水区流动性,增加胞质LDH外渗,并使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抗氧化能力减弱,但对ACP和Ca2+浓度影响不大;有机成分除引起胞质LDH渗漏、质膜Na+-K+-ATP酶活性下降外,对其它测定指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沙尘暴PM2.5水溶和有机成分均可对肺泡巨噬细胞产生毒性,其中水溶成分的毒性作用大于有机成分.  相似文献   

14.
4种典型PPCPs对蚕豆和大蒜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兰君  王金花  朱鲁生  王军  赵祥 《环境科学》2016,37(4):1568-1575
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关注.为评价典型PPCPs对植物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程度,该试验以青皮蚕豆和大蒜为试验生物材料,分析强力霉素(DOX)、环丙沙星(CIP)、三氯卡班(TCC)和卡马西平(CBZ)在12.5~100 mg·L-1的浓度范围内对蚕豆和大蒜根尖细胞微核率及微核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 DOX、CIP、TCC和CBZ分别作用于蚕豆根尖细胞时,细胞微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K1)1.67‰,差异显著(P0.05);微核指数均大于3.5,属于重度损伤;随染毒浓度的增大微核率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2 DOX、CIP、TCC和CBZ分别作用于大蒜根尖细胞时,产生微核数量较少,微核率均大于对照组(CK2)0.67‰,部分浓度组与CK2相比差异显著(P0.05),仅当CIP浓度为25、50、100 mg·L-1,TCC和CBZ浓度为25 mg·L-1时微核指数大于3.5;随染毒浓度的增大微核率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3供试化合物引起大蒜根尖细胞的微核率均明显低于蚕豆,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4 4种化合物处理蚕豆和大蒜根尖细胞产生的微核指数整体对比大小均为CIPCBZTCCDOX.研究显示,4种化合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均对蚕豆和大蒜根尖细胞造成了遗传损伤,对大蒜造成的损伤程度明显低于蚕豆,4种化合物性质不同对两种植物产生的损伤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除草剂异丙莠诱发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蚕豆根尖为材料,研究除草剂异丙莠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采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以不同浓度的异丙莠为诱变剂,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异丙莠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率,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微核率随异丙莠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随着异丙莠浓度进一步升高而呈下降趋势;异丙莠能降低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并诱导染色体产生多种类型的畸变。一定剂量的除草剂异丙莠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6.
抗生素和铜联合作用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确定抗生素与重金属单一及联合作用对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程度,以青皮蚕豆根尖细胞为试验材料,研究四环素类抗生素OTC(土霉素)、CTC(金霉素)、TTC(四环素)和重金属Cu单一以及联合作用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和微核指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抗生素与Cu单独作用,二者c在0~1.6 mmol/L之间时,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均高于3.33‰,微核指数均大于1.5,与CK(对照处理)相比差异显著(P<0.01);随着c(抗生素)的增大,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呈先减后增的趋势. ②抗生素与Cu联合作用时,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和微核指数均小于单独作用时二者之和,交互作用表现为拮抗作用,其中c(抗生素)∶c(Cu)为1∶4时拮抗作用最明显,c(抗生素)∶c(Cu)为1∶1和1∶2时根尖细胞微核率呈减少的趋势,c(抗生素)∶c(Cu)为1∶8和1∶16时根尖细胞微核率呈增加的趋势. 研究显示,四环素类抗生素与Cu单一及联合作用于蚕豆根尖细胞时,均会对植物根尖细胞造成遗传损伤,但是联合作用时,抗生素在溶液中与Cu发生络合反应,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   相似文献   

17.
成分复杂的垃圾渗滤液经处理后,研究其中残留的极低浓度的酚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雌激素效应及其对生态环境的毒性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价值.本文选择对雌激素敏感的MCF-7人类乳腺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将老龄渗滤液原液、经过内部微电解(IME)和内部微电解结合芬顿试剂(IME-Fenton)处理后的渗滤液酚类提取液稀释10~107倍,采用MTT法测定MCF-7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划痕损伤实验评价渗滤液中酚类物质的雌激素效应,并探讨了活性炭在反应中对酚类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渗滤液中酚类提取物对MCF-7细胞增殖在浸染72 h后达到最大;与渗滤液原液相比,渗滤液经IME和IME-Fenton处理后,最大增殖效应分别下降了85%和110%,酚类提取物减缓了MCF-7细胞的迁移速度;活性炭对渗滤液中酚的吸附主要发生在反应前30 min,渗滤液经活性炭吸附后的酚类提取物稀释10~107倍仍表现出细胞毒性.渗滤液经IME-Fenton处理后降低了酚类物质进入环境引起的危害,MCF-7细胞增殖和细胞划痕也为检测浓度低至10-15g·L-1的酚类雌激素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降解DMF引起污泥毒性及其毒性空间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处理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序批式好氧活性污泥系统(SBR)为对象,在进水化学需氧量(COD)为300 mg.L-1左右,各初始DMF浓度(40、80、120 mg.L-1)驯化阶段皆为30 d,运行周期为12 h,溶解氧(DO)为2.0~3.0 mg.L-1的条件下,研究了DMF在水、泥相的分布及污泥有机毒性变化趋势;探讨了单个运行周期内,出水COD、水相和泥相DMF浓度及毒性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各DMF浓度运行阶段的污泥毒性都体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污泥毒性随初始DMF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污泥有机毒性主要由DMF降解过程引起,且主要集中在内层胞外聚合物(EPS)以及胞内区域.  相似文献   

19.
实验以取自浙江湖州有机微污染水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PAC,PFS,PAFC,KAl(SO4)2及FeCl3等常用混凝剂对该有机微污染水的CODM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PAC为处理该有机微污染水的最佳混凝剂,最佳投加量为30 mg/L。同时还研究了加载磁粉对有机微污染水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载磁粉粒径为45μm,投加量为30 mg/L时,同一原水的CODMn去除率从常规混凝的39.3%提高到45.6%,且加载磁粉后大大缩短了混凝沉淀时间,符合微污染水源的应急处理要求,最佳投放顺序为:“磁粉+PAC+PAM”。  相似文献   

20.
环境医学     
硒酸钠处理过的石棉,其所致DNA链断裂分别降低了38.3%、61.5%、30.1%,这表明,用上述3种化合物预处理温石棉,有可能减轻温石棉对人类的致癌危害性。图1表4参7X 189902789CdZ+、A13+对蚕豆胚根根尖细胞遗传学毒性效应研究/常学秀…(云南大学生物系)//农业环境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保协会、一1999,18(1)一1~3环信X一15 以蚕豆(品种为8363)为供试材料,以不同浓度单金属离子Cd2+、A13+为受检物质,探讨了金属离子对蚕豆胚根根尖的细胞遗传学毒性效应。结果如下:在低浓度Cdz+、A13+作用下,蚕豆胚根纽胞分裂有显著的加速现象。当CdZ+、A13+到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