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农业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之一,低碳农业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行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低碳农业的目标是减缓温室气体,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高效农业。在推动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措施方面,总结起来主要包括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采用其他相应的技术措施相结合。也就是通过一系列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温室气体总量排放的同时,增加耕地、草地和林地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从而实现低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美国低碳农业实践之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其在低碳农业领域的尝试和成效表明,低碳经济有望成为未来美国的重要战略选择。研究美国的实践和经验,对我国乃至世界低碳农业的发展及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健  邓一荣 《环境》2013,(Z1):30-32
开展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对于节能减排和城市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州为例,通过清单编制指南分析广州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核算广州市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和结构。结果表明,2010年广州市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为16239.64万t CO2e,其中总排放量16490.17万t CO2e,碳汇量为259.54万tCO2e。气体种类上,CO2占据了广州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6%。部门排放上,能源活动则成为广州市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其中电力和供热排放比例最大。根据广州市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未来应重点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工业节能、交通体系、低碳生活以及碳汇角度来应对温室气体排放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4.
由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而引起全球气候异常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甲烷和氧化亚氮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重要温室气体,牲畜尤其是反刍动物的肠道发酵和粪便是甲烷和氧化亚氮的重要排放源。我国是畜牧业大国,牲畜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农村地区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我国现已提倡发展低碳经济,走节能减排的发展道路。针对我国现状和区域特点编制牲畜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对于我国实施低碳经济、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基于IPCC方法针对我国区域现状特点,以选取特征值的方法估算了2005-2009年沈阳市农村地区牲畜因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而产生的温室气体并对5年间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作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5年间由牲畜产生的温室气体是先升后降总体上升的趋势,2007年的排放量达到最高,为187.14万t;对于牲畜种类排放源的分析中,牛类、羊类、猪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牲畜种类,而马、驴、骡、家禽及兔占据了较少的排放量;对于畜牧业产值的分析中发现,5年间沈阳市的畜牧业增长了79.5%,2007-2009年沈阳市的畜牧业逐渐走上了产业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脱钩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对于特定年份某一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成就进行评价,首先应当考察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总体)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更加细致一点,应当考察温室气体排放在三次产业和三次产业中主要行业的分布,以及三次产业和三次产业中主要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城市问比较,以判断该城市在低碳经济发展国内外竞争格局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削减二氧化碳排放是最重要的途经。发电、工业、建筑、交通运输是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发电是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电力低碳转型要优先调整发电结构,发展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创新相应低碳电力的机制和制度。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低碳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鲜有文章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提炼和概括。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维度上总结城镇化低碳发展的研究成果,提出城镇化低碳发展的科学内涵,即侧重于关注城镇化进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特征,通过以低碳发展理念指导城镇发展规划、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优化能源系统、引导低碳生活消费等方式,从而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又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总结相关研究发现,目前相关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研究成果多侧重于理论层面,但研究深度不够;对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实践探索的分析总结相对偏少。提出3个推动城镇化低碳发展的重点研究方向:一是加强理论研究推动城镇化低碳发展;二是加强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的研究;三是扩展模型工具在城镇化低碳发展相关研究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形态.如同在环境保护中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一样,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避免"先排放后减排",从源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9.
蔡博峰 《环境保护》2011,(23):72-73
到2010年,城市集中了全球50%以上的人口,到2050年将达70%.城市消耗着全世界约75%的能源,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地区.大城市气候领导集团(C40)的研究报告认为,城市占据了世界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80%,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升的重要原因.尽管这一结论仍存争议,但城市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和城市消费引发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无疑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可以说,城市是全球低碳发展的核心和主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排温室气体,城市有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简讯     
正国家发改委发布33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加快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行动目标的实现,2014年8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涉及煤炭、电力、钢铁、有色、石油石化、化工、建筑、轻工、纺织、机械、农业、林业等12个行业,共33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  相似文献   

11.
低碳理论是建立在自然规律基础上的经济理论。它依据基本的地球物质循环(尤其是碳循环)和碳平衡的原理,计算各种公共工程和商业活动的碳排放及碳预算收支,同时,通过衍生产品市场机制和“京都机制”使得碳排放权得以自由交易。简言之,低碳经济指的是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人类从根源上重新审视各种经济社会活动,有利于从机制和制度层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从而使低碳经济理论和模式成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我国排放总量的比重较大,准确核算电力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对发展低碳发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于2015年发布的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核算国家标准及其产生的背景,阐述了国标在碳交易中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区域,社区的低碳化建设对推动国家和地方低碳转型具有重大意义。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低碳社区试点创建工作,然而,由于缺少统一的核算方法,试点社区在温室气体核算范围和数据统计上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核算结果不够准确、可比性差等,进而对社区低碳试点目标的制定和评价造成影响。为了支撑国家和地方低碳社区创建,本文基于《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在总结梳理既有方法原理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研究提出了社区温室气体核算的方法学,同时以不同类型社区为案例,核算了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从排放范围、排放源结构、主要排放指标三方面分析出社区碳排放特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江苏省2000-2015年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测算分析,结合江苏省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江苏省"十三五"及中长期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情景分析,测算得出在强化低碳情景下江苏温室气体排放将在2026年达峰,并提出了江苏中长期温室气体控排的政策方案。  相似文献   

15.
低碳金融包括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所有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2005年开始生效的《京都议定书》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里程碑。2016年4月《巴黎协议》的正式签署将进一步推动全球低碳金融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全球低碳金融市场也必将通过市场机制为人类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低碳经济是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的又一个新的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通过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创新,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的低碳模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是重要的人为碳排放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的低碳模式制定方法,通过对不同垃圾末端处理工艺的资源与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潜值与资源化率的评价,进行处理情景设计与分析,识别出生活垃圾处理低碳发展的调控措施,并结合约束条件下的定量优化,得到生活垃圾低碳优化处理模式.最后,以北京市为案例点,针对主要调控因子设计不同无害化处理比例的3种情景并开展以上3方面评价.结果表明,垃圾低碳优化处理的措施为降低填埋比例,同时提高堆肥和焚烧比例;垃圾低碳优化处理模式为填埋、焚烧与堆肥的利用比例是23%:25%:52%.  相似文献   

18.
崔健 《环境保护》2011,(7):63-65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聚集地,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城市排放的温室气体占人类排放总量的75%~80%.因此,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之际,各国都倍加重视低碳城市建设.中日低碳城市建设政策在城市活动与城市结构、"软件"与"硬件"建设、低碳产业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对这些差别及其产生原因进行比较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自身的差距和问题,提高低碳城市建设政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9.
上期《环境经济》的封面文章——《低碳农业的春天》,我们看到了低碳农业在我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一般来说,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壤有机质、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广州市公共交通为例,运用长期替代能源规划模型(LEAP)分析了 2016~2035年不同情景下的能源需求和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结果表明:如果政府不能合理引导客运发展,其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将迅速上升,在基准情景下,2035年的能源需求和排放约为2016年的1.5倍;机动车控制和新能源车推广情景影响巨大,同比基准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