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污泥热解技术的特点和基本原理,对其工艺流程进行了概括性描述。重点分析了污泥热解技术无二英产生、固化重金属、高能量利用率和低能量损失的特点,指出污泥热解技术是节能环保技术,是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CSBR污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CSBR污水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原理及特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环保产业》2003,(1):43-43
由山西沃土生物有限公司开发、山西省环保局推荐的污泥制肥技术适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 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依据生物发酵、复合营养及土壤健康的理论,包括:污泥软化技术,变完全絮凝为半絮凝,缓解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在絮凝过程中的不溶解缺陷;利用堆积发酵工艺,加入磷酸溶解性材料和重金  相似文献   

4.
马骏 《油气田环境保护》2013,23(2):14-16,22
随着水驱、化学驱、生物驱等二次、三次采油技术在油田的推广应用,在处理采出液、地面设施运行维护过程中,伴生了大量的含油污泥。含油污泥产生数量大,环境危害强,其处理及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各油田所面临的重大环保瓶颈。为解决污泥的排放去向问题,大庆油田开展含油污泥的资源利用技术研究,制定了DB23/T 1413-2010《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并规模建成了含油污泥处理站,实现了油田含油污泥的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辽河油田含油污泥处理现状,经过科研攻关、工艺优选,研制出高效、环保的处理工艺技术和设备,通过该技术的核心设备"三相分离器"分离含油污泥各种杂质,再进行综合利用。结果表明:该项技术与设备对含油污泥处理彻底,综合利用率高,同时具有实用性强、操作性好及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含油污泥无害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胜利油田的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油田含油污泥化学与微生物综合处理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含油污泥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不仅工艺流程简单,处理费用低,操作安全可靠,而且回收了原油。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对不同类型的油田含油污泥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为现代油田的环保开采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环保产业》2004,(9):24-24
多项环保先进技术应用:除臭、电浆、焚化炉、光触媒、脱氮硫、低放核废有害废弃物处理、Dioxins、RDF、沼气发电、电絮凝污泥除重金属回用、蚯蚓处理城市污水、污泥、垃圾资源化ATP.4E工艺、污泥固化。环保产业新契机-农业环保:工业、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后,农业污染占总污染量55%,农业污染防治市场商机已现,提供30年经验技术。内容:农业是弱势产业,治污负担不了常规环保投资及运转成本,须另辟蹊径—用有益菌EM、蚯蚓EW、电絮凝EC抓重金属、除农药与抗生素残留之毒、水解EH灭病菌病毒得诱发作物免疫力的腐植酸,4E即ATP工艺变废为宝制成…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035)是一家环保新能源上市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和环保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范围覆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蒸汽生产、污泥处理、餐厨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建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填埋气开发与利用、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投资与运营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保产业》2012,(8):63-63
由深圳市蓝凤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利用双V深井曝气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污泥无害化技术,适用于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环保产业》2014,(6):70-70
正由北京中科国通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生物沥浸污泥干化技术,适用于污泥的处理处置。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采用以自养型微生物为主并配合有少量特异的异养菌组成的微生物菌群,保证了后续污泥干化后有机质的含量,为污泥焚烧、污泥堆肥等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处理污泥过程中,此类微生物很快替代污泥中原有的持水能力较强的以异养型微生物为主的活性污泥菌体胶团,后者逐渐死亡,从而使更多的毛细管水释放成间隙水或自由水,使污泥脱水性能明显提高。污泥经菌群改性处理后进入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沉淀池出泥排入污泥均质池,用泵输送到综合处理车间内的污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脱水,压出的泥饼含水率低于60%,呈固态饼状,且污泥有益成分(热值、有机质、  相似文献   

11.
井下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返排液和含油污泥,易造成井场环境污染。文章梳理了长庆油田井下作业存在的环保问题,提出了采油管柱密闭清洗技术、油管连续循环密闭洗井技术、分段压裂上提油管防喷技术、液压式防喷泄油器和带压作业5项井下作业关键环保技术。自2017年以来,现场应用井下作业环保技术150余井次,单井平均减少废液28.2 m~3,减少含油污泥0.2 t,实现作业过程零污染,有效地抑制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环保产业》2014,(5):70-70
正由北京中科国通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生物沥浸污泥干化技术,适用于污泥的处理处置。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采用以自养型微生物为主并配合有少量特异的异养菌组成的微生物菌群,保证了后续污泥干化后有机质的含量,为污泥焚烧、污泥堆肥等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处理污泥过程中,此类微生物很快替代污泥中原有的持水能力较强的以异养型微生物为主的活性污泥菌体胶  相似文献   

13.
<正>焦作市真节能干燥设备研发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污泥烘干设备"的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和项目工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实用、节能、环保"为准则,以干燥技术和设备为主导,积极致力于"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的节能环保事业。"旋耙飞腾三级多回路污泥专用烘干机"已广泛应用于造纸、印染、纺织、皮革、电镀、污水处理厂、制药(抗生素菌渣)等有污泥、固废的企业中,技术先进成熟,长期运行稳定可靠。烘干后污泥或废渣可作为辅助燃料和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环保产业》2022,(2):25-26
项目名称:污泥生物沥浸一超高温堆肥技术及工程应用 项目编号:HJJS-2021-1-06 获奖等级:一等奖 完成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景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国通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贝克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人:周立祥、周顺桂、郑冠宇、姜桂廷、张卫华、张大伟、王电站、刘奋武、方迪、刘秀海、...  相似文献   

15.
高温堆肥法处理污泥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污水处理后所产生的污泥,较好的方法是采用无害化、资源化农用技术,利用污泥为原料,制成有机复合肥,不仅解决了污水污泥的处理问题,还可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环保产业》2022,(2):53-54
项目名称: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构建及工程化应用 项目编号:HJJS-2021-2-12 获奖等级:二等奖 完成单位: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中日友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胜利油田金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蓬莱荣洋钻采环保服务有限公司、浙江宜可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百科利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人:王加宁、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环保产业》2011,(5):70-70
由沈阳光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复合好氧+BAF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食品、屠宰等行业的污水处理。主要技术内容(1)复合好氧技术:采用生物选择、悬浮和固定生化微生物处理系统为一体,较好地解决了运行中污泥膨胀问题,能够高效稳定地去除溶解性有机物质,是传统好氧处理技术的综合与提高,该工艺污泥龄长、产泥  相似文献   

18.
唐山西郊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工程是中国第一座市政污泥堆肥工程,其与之后陆续建造的唐山西郊污水处理二厂污泥堆肥工程和唐山市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工程,形成了目前我国唯一完全采用国产技术的污泥堆肥项目群,代表了各个时期我国的污泥堆肥发展水平,为行业纵向对比研究提供了范例。文章介绍了上述项目的背景、概况和技术特点,并对主要技术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污泥有机肥农地实验应用情况及跟踪监测数据;指出该项目群对我国污泥堆肥事业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采用土壤修复剂治理含油污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油田公司某作业区废液蒸发池内含油污泥处理的难题,采用土壤修复剂对含油污泥污染场地进行修复、治理。介绍了含油污泥处理环保技术关键点,分析了土壤修复剂技术原理,实验室土壤修复实验测定了含油率、含水率,并进行了现场实施,对修复后土壤检测结果表明:土壤中石油类浓度为1.58‰,达到HJ 607—2011《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含油率小于2%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环保产业》2013,(11):31-31
2013年11月1日,“环保凝胶材料移除污泥重金属及污泥深度脱水新技术、新装备和系列新产品”,在j匕京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此项污泥治理创新成果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织,经过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井文涌教授、中国膜工业协会尤金德秘书长等专家的评审,评审意见认为此项成果总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重金一号”装备和污泥制生态保水砖应用于沙漠治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由珠海国佳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五十多家媒体见证了“重金一号”系列新产品的问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