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颜昌轩 《四川环境》1989,8(3):92-94
沼气发酵研究虽然很早,但研究甲烷菌尚属本世纪的事。研究甲烷菌最早要算奥梅果斯(1904年始,分离出一株奥氏甲烷杆菌)。1936年巴克(Barker)等人研究甲烷发酵时。偶然发现产己酸的细菌。后来北原觉雄研究已酸发酵,发现发  相似文献   

2.
甲烷氧化细菌以甲烷为其唯一的碳源和能源,在全球大气甲烷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水稻土作为主要的甲烷的源和汇,其中分布大量的甲烷氧化细菌。文章通过利用T-RFLP技术发现我国干杉、广州、重庆、江都及进贤五地的水稻土中的甲烷氧化细菌主要的种群是甲基球菌属(Methylococcus)、甲基微球菌属(Methylomicrobium)、甲基孢囊菌属(Methylocystis)、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五个地区水稻土的土壤中的甲烷氧化细菌分布存在差异,江都水稻土中甲烷氧化细菌种群类型较多,重庆水稻土中甲烷氧化细菌种群多样性指数最大。  相似文献   

3.
青岛酒厂沼气工程可将该厂原产生的大量严重污染环境的废糟液变成可以赢利的沼气和绿肥。该工程示范总投资800多万元,项目投入使用后,青岛酒厂酒精废水实现了零排放,每天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糟液,全部收集到3个直径10米的大罐内,经过全封闭式二级厌氧和好氧发酵,其中的有机质得到充分转化分解,预计每年可产生沼气200多万吨。发酵后的废渣每年还可以生产出肥力相当于600多吨化肥的绿肥,价值近百万元。该项目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援助我国的第一个沼气工程示范项目。(信息支持:(BHI)中国拟在建项目网www.bhi.com.cn)青岛酒…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法生产生物 可降解塑料 PHB和 PHBHHx1.项目简介   可生物降解塑料—聚-β-羟基丁酸酯( PHB),也称生物塑料,是用微生物在糖蜜中生长时所积累的一种内聚物。在“九五”攻关过程中。清华大学开发了用废糖蜜为原料生产 PHB的工艺,成本得到很大地降低。   生产新型生物塑料—羟基丁酸酯 HB和羟基己酸酯 HHx共聚物 PHBHHx的关键是得到高产的菌种。能合成 PHBHHx的菌种少而又少,“九五”期间通过开发傅立叶红外无损探测技术,清华大学在数千个菌株中筛选得到了一株单胞菌,能满足生产和材料性能的要求。 PHBHHx…  相似文献   

5.
石油降解菌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0#柴油为唯一碳源,对石油降解菌DSP菌的生长、疏水性、产表面活性剂、脱氢酶活性及降解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SP菌在生长过程中可产生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石油烃的降解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脱氢酶活性与降解率有较好的相关性。当土壤中柴油含量为10%时,利用DSP菌经过40d的处理(30℃,pH值为6),油含量下降到1.82%,降解率最高可达65.4%。  相似文献   

6.
微波应用于油田采出水处理,具有辅助絮凝、杀菌、降低腐蚀的作用。实验表明:应用微波处理油田采出水,可使PAC(聚合氯化铝)加量减少20%、PAM(聚丙烯酰胺)减少30%,处理时间仅为常规工艺的1/4,微波处理60s可将采出水中的TGB(腐生菌)、FEB(铁细菌)、SRB(硫酸盐还原菌)杀死99%以上,与常规工艺相比,微波处理后水质腐蚀率可下降20%以上。  相似文献   

7.
日本一家微生物研究所经过30年研制成一种供养猪用的细菌,这种细菌名叫TETRA菌,将其撒在猪舍内可起到消除粪便、防止疾病、促进生长、提高肉质等作用。因此把这种细菌的发明称为养猪革命。日本农场一般用棚架作猪舍。棚架搭好后先在地面铺三层:第一层铺碎材(杉皮、松皮及其它有机质纤维),并在碎材中混合TETRA菌,每3.3m~2混合菌液3.5kg;第二层铺厚约20cm的锯木末或稻壳;第三层再撒TETRA菌,每3.3m~2撒3.5kg。铺完后撒水,使厚约10cm地层的含水量达65~70%,地面铺好后就可将猪赶入棚内饲养。以后每隔7~10天再撒一次细菌溶液,每3.3m~2用菌液400g。地面三年重铺一次,平时要多撒水,防止干燥,使之含水量经常保持在65~70%。这样的铺地可以使猪排出的粪便全部被细菌分解,在地面上不留痕迹,无  相似文献   

8.
伊利金川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乳品生产中产生的污水水质特点,对伊利金川污水处理厂采用“调节-隔油-UASB-SBR”工艺进行了工程设计。运行结果表明,采用UASB工艺处理乳品生产中的污水,绝大部分有机物可由厌氧微生物进行降解及去除,每天可减少供氧能耗约7900kW·h,每年可节约电费约130万元。出水水质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同时,污水处理厂每天可产生约14300m3沼气(含9875m3甲烷),相当于9.8吨标准煤。沼气可用于低压锅炉燃烧原料,对于缓解目前能源日益紧缺的压力和发展企业的循环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工艺还具有路线短及能源回收等优点,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9.
化工部“七·五”重点科研项目—“微生物法制取聚—β—羟基丁酸酯(简称PHB,是新一代塑料)的研究”。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承担、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协作,科技人员经过长期、艰苦努力深入地研究,获得成功。于1991年6月29日在北京、由化工部科技司主持会议,通过小试评审验收.获得专家好评。  相似文献   

10.
把沼气和沼气肥料应用于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加工业、服务业)等方面,使办沼气的多功能效益得到充分体现,这种应用就叫做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沼气是一种可燃的生物气体。一立方米沼气完全燃烧后,可产生5,500大卡热量,使用先进沼气炉具,热量利用率可达60%。一盏性能好的沼气灯,燃烧沼气时的照明度相当于60~100W的电灯,具  相似文献   

11.
废水土地处理方法是利用土地的各种净化机能,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消除污水中的污染物的自然处理方法。广义地说,它包含污水灌溉,污水养殖,地下渗滤和氧化塘等等方法,其中氧化塘日益成为二、三级污水处理的关键项目。氧化塘是利用细菌和藻类完成废水处理任务的低费用废水处理方法。它运用流入塘内的废水中可利用的有机物,由细菌进行生物氧化而降解,而藻类则利用较简单的细菌降解产生的物质和阳光,生产出供好气菌使用的氧气。如果氧化塘的有机负荷很高,以致其需氧量超过光合作用和表面曝气所提供的  相似文献   

12.
对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土壤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以期初步阐明该地区土壤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采用5种琼脂培养基分离纯化可培养细菌,依据其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运用平板法对纯化菌株的胞外酶产生情况进行检测。序列分析结果表明,33株细菌分别属于放线菌门(96.97%)和厚壁菌门(3.03%)等2个大的系统发育类群,5个属14个种。其中节杆菌属(48.48%)和假节杆菌属(24.24%)为优势菌属。培养基优势度指数结果显示,高氏1号培养基的优势度指数最高,菌株分离效果最好。分离菌株产胞外酶结果显示,33株细菌中含有至少1种胞外酶活性的菌株共19株(57.58%)。总体上,塔什库尔干县土壤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较单一,细菌产单一种类胞外酶活性比例较高,分离菌株可为塔什库尔干县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发挥微生物在放射性污染环境中的环境净化作用,选择川西北某铀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学方法研究其中两个代表性放射性遗留废石堆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在放射性污染环境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该研究区遗留废石堆中主要赋存着细菌、放线菌和霉菌3种菌,其中以细菌占绝对优势;对优势微生物——细菌分离鉴定获得3种优势菌株,鉴定结果为玫瑰色库克菌(Kocuria rosea strain)、短杆菌(Brevibacterium sanguini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ilis/atropheaus).研究认为,玫瑰色库克菌(Kocuria rosea strain)在当地的放射性核素耐受性最好.  相似文献   

14.
生物炭对农田土壤中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核桃壳、玉米轴和玉米秸秆分别在250℃、400℃和600℃制备生物炭,以1%(w/w)的施加量添加到农田土壤中,以考察不同生物炭对农田土壤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生物炭通常降低了蔗糖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对过氧化氢酶影响较小,但是却提高了脲酶活性。对于细菌群落结构而言,生物炭通常降低了土壤中细菌的丰度,而对细菌多样性影响较小。与对照组相比,生物炭(除了玉米轴生物炭)使放线菌丰度降低了5%~15%,伴随着放线菌的减少,变形杆菌、酸杆菌和芽单胞菌的丰度略有增加,表明生物炭改变了土壤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生物炭中的灰分与芽单胞菌门、硝化螺旋菌门、酸杆菌门和浮霉菌门之间均具有正相关关系,而与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变形菌门与土壤中的总氮和可利用氮具有正相关关系,表明变形菌门与土壤中氮循环有关。拟杆菌门与生物炭的(O+N)/C和H/C原子比具有正相关性。生物炭比表面积与绿弯菌门丰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在生物炭应用于农田土壤时,应充分考虑生物炭对土壤生态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凯利尔(Khalil)先生和赖斯穆森(Rasmussen)先生是美国俄勒冈研究生中心化学、生物和环境科学系的两位教授,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和美国能源部有关二氧化碳与气候变化合作研究计划的工作。为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研究成果,本刊以原文发表他们对大气中甲烷研究的论文。他们的研究表明:近年来大气中甲烷的浓度每年约以1%的速率在不断增加,比一、二百年前大气中甲烷的浓度高出一倍多。甲烷增加的原因是人类各种活动、稻田排放和沼气发生器等的泄漏,另方面大气中氢氧根浓度的降低减少了对甲烷的去除量。这样,在20—100年后,随着大气中甲烷浓度的增加,将对全球的环境产生多种长时期的影响。首先将加速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其次使对流层和同温层臭氧的浓度增加,同时使一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并导致氢氧根浓度降低。这些干扰将直接影响地球能量的平衡和气候。虽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过一旦发生,要使其在短期内逆转是不可能的。文章中还记载了两位教授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四川省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的协助下,今年四月底在灌县农村秧田和沼气池采样的结果。稻田和沼气池甲烷的排放和泄漏在四川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有关采样和分析还在继续进行中。  相似文献   

16.
随着塑料在包装行业和各种消费品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它也在城市固体废物中的份额逐步增大,并对环境构成挑战。以往在废弃物中的塑料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解决:焚化、掩埋或循环利用。其中循环利用是三种方式中较少应用的一种,可由一种新技术使之变为非常具商业吸引力的新途径。16%以上的城市废弃物被焚烧。美国2/3以上的焚化炉使用废弃物产生电力或蒸汽。因为塑料是典型的汽油或天然燃料的衍生物,它产生的能量和燃料油几乎同样多,但是当初生产塑料所需更多的能量却不能被利用。同时潜在的有毒物质包括氢氯化合物、DIOXIN、铬…  相似文献   

17.
据英国达勒姆大学研究人员报道,当植物受到伤害时利用细菌可产生一种防护剂。该技术成本低、效果好且对环境的危害比使用一般的农药小。其原理是将细菌滤液注入受伤的植物组织后,该细菌的基因产生各种蛋白质。遗传工程学家确信,这种基因可以做植物的防护剂,保护植物免受其它病原体(尤其是霉  相似文献   

18.
共基质条件下TNT降解菌的选育及其处理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SBR弹药销毁废水处理系统中的活性污泥作为菌源,在共基质条件下,经过驯化和筛选,分离出11株可降解TNT的单菌,从中选出生长速度较快的3株菌JT1,JT2,JT3进行了单菌及混菌降解能力测试,结果表明:混合菌JTH降解能力最强,其适宜环境条件为25℃~30℃,pH7.5~9.0,基质中添加2g/L葡萄糖可显著增强混菌JTH生长并可使24h内的TNT降解率达到96 1%;模拟废水的处理实验表明:混菌JTH对COD的去除率>80%,TNT降解率80%~90%;生物强化实验表明:以0.1的菌量污泥比在SBR系统中投加混合菌可使系统的出水COD稳定在100mg/L左右,出水TNT浓度<5mg/L。  相似文献   

19.
中外沼气发展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甲烷菌是一种古细菌(Archebacteria),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的产甲烷现象早在远古便有。而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发现、认识以及研究开发并利用厌氧消化产生沼气的历史还是近两千年内的事情。本文通过大量史料、史实,从化学、生物、地质和比较历史学的角度,论证了西汉四川“火井”浅层生物生成气与沼气在形成机理上的相同性,从而提出了中国是世事上最早发现并利用沼气的国家(年代可追朔到公元前一世纪)的新观点,这一研究结果比以往中国沼气史的计算方法提早了约2000年。本文还用详尽的文字论述了中外沼气的发现、沼气实验,厌氧消化工艺研究及人工制取沼气技术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20.
利用农副产品开发绿色包装材料前景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许多国家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都加大了对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开发力度。而利用农副产品生产环保型食品塑料包装材料已成为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应用“生物分解树脂”取代现有包装塑料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玉米是一种美味又有营养的食物,还被广泛用于制造甜味剂和动物饲料。随着技术的进步,利用玉米还能制造出多种塑料用品。如近期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研究成功的“玉米淀粉树脂”就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材料。这种树脂以玉米为原料,经加工塑化而成,用它可制成多种一次性用品,如水杯、塑料袋、商品包装等。据实验,这种包装材料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