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利用调查资料和相关的研究成果,选择了具有区域代表性的生态敏感因子,借助GIS技术,采用多因子加权求和模型,对池州市生态敏感性进行了综合分析,明确了生态敏感性的分布规律及其地域差异,并提出分区保护和建设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池州市生态敏感性整体上较高,总的分布规律是西北低、东南高;高和中敏感区面积占研究区面积的51.3%,轻敏感区占研究区的38.5%,非敏感区占研究区的10.2%。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归纳,并对编制生态规划所必须进行的生态调查和生态区划进行了概述,提出了编制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若干问题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油气基础设施建设、运行中,各工艺过程污染因子对环境敏感区产生的影响,研究得出主要问题为国土空间规划中三条控制线的划定和落实、相关环保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具体化、环境敏感区划定缺乏充分论证、"有条件允许通过"未上升为明确规定、城市能源廊道规划未充分贯彻环保理念、空间相邻规划理念尚未得到贯彻。同时对油气基础设施建设部门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配合国家五部委开展油气勘探开发涉及环境敏感区联合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如油气田企业涉及的环境敏感区及生态保护红线类型复杂、数量众多,其划定的科学性,涉及该类地区油气生产设施强制退出缺乏有力法律法规支持等,提出进一步评估、梳理现有环境敏感区和生态保护红线的范围和功能分区,区别对待、加强环境敏感区禁止情况的针对性,降低环境敏感区内油气设施退出的盲目性,加强油气资源探、采矿权批准的严肃性,分级管控、建立战略储备勘探及分级开发机制等对策建议;并对油气田企业提出加快摸清环境质量现状,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进一步加大对国家油气勘探开发战略评估提供技术支持的重视力度和参与力度,加快与地方政府就生态保护红线问题沟通对接,积极争取纳入地方政府正面清单管理,加快建立并完善油气生产及设施建设的基础数据库,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信息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衡量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成效的主要依据。运用生态城市理论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对山东省17个生态城市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DPS计算机软件进行了聚类分析,获得各城市的当前生态信息,再针对山东省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乌鲁木齐城市绿地资源的基础上创建生态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鲁木齐市绿地资源为对象,从城市绿地的空间布局、类型、结构及其生态功能入手, 结合乌鲁木齐市绿地的发展现状,提出其绿地资源的合理规划方案及建议,为乌鲁木齐市建设生态城市提供其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国家环保总局出台的《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提出,应科学划定生态环境敏感区和各类资源开发“禁区”,加大对水、农业、矿产资源、林草资源、旅游资源、湿地等重点资源开发和外来物种引进、转基因生物应用以及城镇道路设施建设、新区建设、旧城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力度,防止因开发建设不当造成新的重大生态破坏。“意见”提出,各地要在生态调查基础上编制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科学划定生态环境敏感区和各类资源开发“禁区”,明确不同生态功能区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生产力布局。根据“意见…  相似文献   

8.
正近三年来,南通通过出台《南通市环境违法失信行为公众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在《南通日报》开设"曝光台""回音壁""致歉栏"等栏目,推动一批农村领域环保问题曝光和解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引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宣传教育环节是基础,也是关键。在工作实践中,农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覆盖面不广、普及率不高,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淡薄,迫切需要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交响乐"中,全面唱响宣传教育这个"协奏曲"。  相似文献   

9.
胡聃 《绿叶》2011,(9):75-82
城市及其周边或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为城市居民提供诸多的生态服务。当今的城市发展模式不仅过多地占据了生物多样性必要的生存空间,而且损害了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通过有效生态途径(城市生态研究、生态规划设计、生态工程技术和生态管理)来调节和控制城市的发展速度、规模、结构和性质,在城市发展空间中,按照生态优先原则规划和建设好每一片有限的土地,使城市保有合理的生物多样性栖息地和城乡协调的生态空间,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运用城市生态规划的原理及方法,对吴家山城区绿地进行了规划。包括城市的组团式规划、控制性组分规划、非控制性组分规划、生态平衡构架规划四部分。通过规划,实现吴家山生态城市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匹配及能流、物流的畅通,使绿地系统上升成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调控系统来建设。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生态规划显得越来越重要。为避免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需要重视生态规划的内容和内涵,根据生态规划的概念、方法、内容,论述了生态规划的目标、特点、原则和科学内涵,对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详细探究,并提出了城市生态规划的一些具体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是对城市中长期环境管理的综合安排,是环境保护基础性的规划,其核心问题在于规模、结构和布局,即从城市环境、资源与生态约束角度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提出限制(环境、资源与生态红线),从环境承载力与发展生态适宜性分区角度为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发展适度规模、结构与布局。在城市"多规融合"的实践过程中,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作为政府综合决策的重要支撑之一,可以为其他的规划编制提供约束条件以及土地供给能力测算值,使得各规划间能够相互支撑、相互融合,因此有必要先行。本文以北京市丰台区环境总体规划为例,从布局角度出发,基于区域土地资源供给能力对丰台区进行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并得到土地生态适宜性区划图,从而提出丰台区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限制条件,为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先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综合信息     
·小知识·环境敏感区具有下列特征的区域称为环境敏感区:1.需特殊保护地区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等。2.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沙尘暴源区、荒漠中的绿洲、严重缺水地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天然林、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3.社会关注区人口密集区、文…  相似文献   

14.
从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和内容出发,论述了规划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存在的诸多问题,简要指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展望了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未来走向,提出加强景观预测预报功能,发展定量模拟,适应低碳经济模式的城市景观格局研究将成为未来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5.
生态城市建设使城市生态规划逐步成为全球城市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对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厦研究进展厦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简要论述的基础上,对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生态安全格局理论、生态足迹理论、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等现代生态理论,以及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先进技术在城市生态规划研究中的应用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双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也是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本研究使用生态质量、环境质量以及经济发展指标构建协同发展指数,评估我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7年的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度,按照评估结果将337个城市分为协同增长、金色污染、绿色贫困和拮抗发展4种类型。评估结果显示,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指数优于生态环境质量。其中,金色污染类型城市数量最多(122个,占总面积的21.89%);绿色贫困类型城市面积占比最大(76个,占总面积的32.86%);拮抗发展类型城市65个,占总面积的30.26%;协同增长类型城市74个,占总面积的14.99%。通过量化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协同程度,以期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今天,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我国很多城市发展的必然。作为一个战略目标,建设生态城市主要通过编制城市生态规划,设定合理的城市阶段发展目标以及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来实现。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生态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起着保护环境与优化经济的重要作用。从我国的城市生态规划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规划对环境保护考虑不足、规划与实际执行脱节、环保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等问题,影响了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如何保证城市生态规划的实施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就成为了城市生态建设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随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出台,这一课题有望得到妥善的解决,因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城市规划有着重大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使得环境保护真正的从法律层面上约束着城市规划的编制及实施。  相似文献   

18.
长白山区生态用地破碎化演变及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土地资源破碎化现象逐步加深,严重威胁着区域生态安全、土地利用格局和人类生存环境。通过构建景观破碎度评价模型,研究了我国东北典型山区长白山区1995—2015年的生态用地破碎化程度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长白山区20年间生态用地破碎化程度降低,破碎化区域缩小,生态景观格局趋于安全。②各用地类型之间转换频繁,林地主要向草地转化。③20年来生态用地面积逐年缩小,内部类型变化幅度大于生态用地本身。④除了人类活动,城市扩张、耕地复垦等土地利用政策也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19.
莱芜市生态红线划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稳定甚至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生态红线划定对生态安全格局的维护、生态系统功能的保障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总结莱芜市的生态环境特征、分析其环境问题趋势、水资源、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合理划定莱芜市生态红线范围,确定禁止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及生态敏感区,并提出生态红线管控措施,可供其他城市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生态的规划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可持续发展视域探讨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由规划滞后、规划重复、规划片面、执法不严等造成的城市规划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的问题,提出构建城市生态规划的现实必然性和基本原则,从强化机制、转变观念、以人为本、健全法制、合理规划等角度探讨可持续发展视阈下城市生态规划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