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在我国工业发达地区,河流水体中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有机物污染较为严重,针对这一状况,本文综合国内外关于水体中“三致”有机物的研究,从行政、科技两个方面对河水中致突变致畸致癌有机污染物的控制对策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氟化物对鱼类的毒性及致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机氟化物是一种持久性生物积累物,长期接触或饮水中含氟量超过一定浓度时,对人体可引起班釉齿和弥漫性骨硬化症.骨骼含氟量达到一定值时,会引起某些动物的骨质增生,骨骼弯曲和畸形.但是,氟对于鱼类的中毒影响和致畸作用,仅J.A.  相似文献   

3.
螺胚以羟基脲处理使其大多数细胞分裂同步后,以各种化学品或药物处理之,然后测定螺胚增长与对照组比较,凡能损伤DNA的物质均使螺胚增长放慢.此法能检测环境中各类物质的致突变性(致癌性).  相似文献   

4.
饮水中致癌、致突变物(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第五类Ames试验致突变性物质(AmesTest Matagenicity) 对每个化学物质的沙门氐突变菌株阳性资料和各种试验条件进行了评价,按下述原则进行分类。致突变物:属于此类化学致突变物必须经Ames试验,按标准规程进行操作,用一种或几种标准沙门氏突变菌株,其回变菌落数增加必须等于或大于溶剂对照二倍;同时做的阴性对照菌株自发回变数和试验条件变化都在正常范围内;获得结果能够用统计方法确证或能够用多次实验重复,实验结果的资料用表或图保存以供查考。可疑致突变物:此种化学物试验资料证明  相似文献   

5.
饮水中致癌、致突变物(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从70年代初美国环保局在自来水中首先发现66种有机化合物后,饮水中有机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日益引起人们关注。随着水监测仪器发展,装备有计算机的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COM)应用于水中有机物分析,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在水中测定出2221种有机化学污染物,最近美国卫生研究所对来自水中鉴定出767种有机化学污染物,为了探求饮水中有机污染物同可能致癌危险性之间关系,他们收集了对被鉴定出每人有机化合物的致癌、致突变文献资料,然后根据科学标准对每个化合物的致癌和致突变性进行分类,以便大家查考。  相似文献   

6.
氟化物诱发生物有机体体内或体外的毒理学效应.本文简要地综述氟化物对有机体的不同亚细胞组分:酶、胶原、染色体、线粒体、膜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氟化物与癌症的相关性及其机理,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分别从氟化物对癌的诱发作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性研究以及促进致癌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氟化物对肝癌、纤维肉瘤、肿瘤性转化等方面具有诱发作用,与口腔癌、咽癌、结肠癌、直肠癌、肝胆管癌、排泄器官癌、男性骨癌、泌尿系癌、淋巴造血系癌、肺癌、膀胱癌等的发生密切相关,在肿瘤发生过程中,也具有某种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菊凝 《环境科学》1978,(1):6-9,48
一、意义和迫切性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外环境起了很大的变化,进入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越来越多。环境中化学物质引起癌肿的例子很多,如早在1775年Pott报导的扫烟囱工人的阴囊癌,1895年Rehn报导的接触化学染料工人的膀胱癌,接触氯乙烯的肝血管肉瘤,接触砷的呼吸道癌等。E.Boyland在1969年根据若干推测提出,人类肿瘤中的85—90%是由化学物质所致,近年来的研究和经验多支持这一观点。在癌肿越来越成为人类健康主要威胁的今天,人们很自然地  相似文献   

9.
王英彦  汤大友 《环境科学》1988,(1):18-22,90
动植物细胞遗传学的离体实验证明,氟化物具有致突变活性。哺乳动物的整体实验证明,在体内不具有致突变活性,氟化物在体内外的致突变性实验结果互相矛盾。在与强的致突变型致癌物的联合实验中,培养人体细胞实验证明,对乙烯亚胺类物质诱发染色体畸变有抑制作用,氟化物显示与其  相似文献   

10.
氟化物对植物新陈代谢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五个方面综述了氟化物对植物新陈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这五个方面分别为气也反应、光合作用反应、呼吸作用反应、物质代谢变化和酶活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工业发展迅速,在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工作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人类在为地球文明的飞速进步感到自豪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工业发展或者其他人类活动带给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大气氟化物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供有关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饮用水致突变前体物水生腐殖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腐殖质是水体中常见的有机物,也是饮用水主要致突变前体物质之一。本文拟对水生腐殖酸的来源、分析方法、环境效应与健康效应以及去除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气氟化物污染事件越来越多,除了天然本底以外,主要来源于氟化工、磷肥、水泥、电解铝、砖瓦、釉面砖、煤燃烧、冶炼、冶金、稀土电炉等企业.其对作物的影响主要是抑制叶绿素、蛋白质、核酸的合成,影响酶活性和碳、氮代谢,损坏作物组织细胞等方面,并在植物体内产生积累.对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环境中氟化物的迁移和转化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本文对环境中氟化物的迁移和转化及其对人体、动物、植物的污染生态效应作一简要的综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环境中氟化物的来源及其地球化学特征;2.土-水-气-食物链中氟化物的迁移和积累与地方性氟流行病;3.土-水-气中氟的迁移和积累与植物氟毒效应;4.土-水-气中氟的迁移和积累与蚕桑氟化物污染;5.环境中氟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甲醛致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环保局再次肯定甲醛很可能是一种致癌物。该局在今年四月份的一份报告说,估计住在汽车活动房十年以上的人群中每千人有二人得癌,因为他们呼吸从活动房建筑材料释放出来的甲醛蒸气。有些服装工人每千人中有三人得癌。1980年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一直关注因甲醛引起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在1984年就甲醛  相似文献   

16.
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观察氟化物的细胞遗传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短期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遗传效应实验表明,氟化物诱发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显著(P<0.01),而诱发染色体畸变和延迟细胞周期动力学过程都不显著(P>0.05)。以上三项指标的观察结果虽不相一致,但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显著改变却证明,氟化物仍显示一定程度的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17.
国际环境因素调查研究委员会(ICEF)最近宣布,经环氧乙烷生产厂商证实,环氧乙烷是一种潜在的血液致癌物,它可使人体的染色体发生异常美国和欧洲20家环氧乙烷生产厂所从事的一项关于环氧乙烷对健康影响的可行性研究中,报道了接触环氧乙烷的雌老鼠(每周5天,每天6小时,接触剂量分别为100,33和10ppm)生成单核细胞血癌的发生率比对照动物的高。接触100和33ppm剂量的雌老鼠比对照老鼠的腹膜间皮癌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8.
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经微生物降解后的致突变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发光细菌暗变种对土地处理的工业废渣的致突变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实验分离到的明亮发光杆菌暗变种T9171菌株对三种戒严废渣在土地处理前后呈现不同的致突变效应。与Ames试验结果的趋势相象,大部分工业废渣样品在土地处理衙遗传毒性降低,T9171菌株的致突为阳性应减弱或消失呈阴性,明亮发光杆菌暗变种试验比传统Ames试验检测致突变物的灵敏度高而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推断,工业废渣在土地处理后遗传毒性下降的主导因素可能在于其所含主要非极性有机化学物的降低,土地处理后,  相似文献   

20.
发光细菌暗变种T9171对化合物的致突变效应灵敏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明亮发光杆菌T3小种(PhotobacteriumphosphoreumT3sp.)的暗变种T9171菌株对36种不同的有机化合物的致突变效应,与Ames试验比较,结果显示,T9171对其中30种化合物具有阳性效应,阳性检出率为83%,高于Ames试验的阳性检出率(64%),两法检测的吻合率达69%.以两法检测结果一致阳性的受试物最低剂量建立相关方程,其方程式为:CT9171=132959+00364CAmes,相关系数r=0623(n=20),经检验两法的相关性达到001的显著水平.试验进一步确证利用发光细菌暗变种T9171检测化合物的致突变性,其灵敏度高于Ames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