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家界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位熵、多样化指数和系统熵是在产业结构进行综合分析中应用较广的方法.利用旅游产业的相关数据,以全国旅游产业为参照对象,选择区位熵、多样化指数和系统熵三个指标实证分析张家界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情况,认为其旅游产业专业化程度较低,结构稳定性不高,严重制约着张家界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华 《四川环境》2004,23(1):45-47
以最大信息熵原理为理论基础的熵法估参方法,是一种具有严格物理和数学意义的新型参数估计方法,本文针对珠江广州河段主要污染物含量长年监测数据,对比熵法与传统方法矩法对四参数Г分布的估参结果,并以频率绝对离盖和最小为准则进行判定,结果表明,熵法估参结果与矩法总体上相当接近,且大部分样本的熵法估计参数优于矩法,在环境监测数据频率分析中具有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2003—2012年我国各地区用水与经济现状数据,运用区位熵和基尼系数对我国用水结构和生产率的变化特点及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探讨,为用水公平和效率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结果表明,中国用水结构和生产率的区位熵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用水结构相对较优,总用水效率相对较高。除少数地区在农业、工业用水结构和生产率区位熵均有较好表现之外,大多数地区在农业、工业用水结构和生产率区位熵表现上各有不同。基于区位熵的用水结构和生产率空间均衡分布的基尼系数表明,我国用水结构和用水生产率空间分布总体态势良好,但亟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4.
策划人语:信息为何公开?一、熵是系统的混乱程度,热力学中用以说明热学过程不可逆性的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量。当熵增加时,宇宙以及宇宙中所有封闭的体系都自然而然地趋向退化。因此,突破封闭与孤立的状态,就必然走向"反熵"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品种综合评判的熵权系数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针对农作物品种综合评判问题,应用熵权系数法的基本原理,综合考虑农作物的多种性状,提出了对农作物品种进行多准则综合评价的熵权系数方法,克服了以往评判中只注重作物的某一或某几项性状而忽略其它性状所造成的偏差。文中以鲁西北棉区两熟的小麦配套品种(系)为例,进行了具体的评价计算。  相似文献   

6.
以锦江特点及现状为基础,选取物理结构、水质及水资源、生物和社会服务功能4个准则,结合改进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构建改进熵权多级模糊评价模型。结果表明锦江为非常健康状况,建立的评价模型客观地反映了锦江生态健康状况。采用的改进熵权法有效地减少信息相近时产生的误差,表明本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可为今后河流健康评价提供参考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熵权的巢湖水生态健康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巢湖水生态状况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健康等级的阙值范围,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湖库水生态健康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选取1980年巢湖的水质和水生态数据作为本底值。运用熵权法对2000~2005年整个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客观评价,结果表明2004—2005年巢湖水生态系统均处于较差健康状态。本方法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熵权综合健康指数法对其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最后根据实际提出了湖库水生态安全综合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灰关联熵分析方法在城市交通环境噪声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灰关联分析在城市环境噪声研究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作者采用基于信息熵理论的灰关联熵分析方法对广州市交通噪声进行分析,指出了影响其变化的优势因素,为噪声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进一步提升四川省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文以熵和耗散结构理论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方法。首先依据可持续发展目标、区域发展规划建立了四川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人地系统熵值来衡量四川省可持续发展水平;最后根据指标熵权和库兹涅茨曲线分析四川省可持续发展阶段和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研究结果显示,四川省多年来依靠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良好发展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社会、经济和环境子系统分别呈现出稳步提升、抗冲击能力强和存在隐患的发展特征;并且环境子系统中氨氮排放量、环保投资与研发、水及空气环境质量是四川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执法检查清单》基础上,采用AHP法确定评价指标主观权重,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客观权重,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基于"AHP+熵权法"的量化应急检查标准,并以某石化企业为例,开展应急准备评估工作,应用效果良好,进一步证明了该检查标准具备良好的广泛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区域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进程。随着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增加和要素成本不断提升,上海面临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期,其中制造业转移是重要部分。通过构建区位熵指标,分析上海制造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比较安徽、江西和湖北三省区位熵数据,论证各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上的比较优势,从而明确上海制造业转移的去向,最终促进上海和三省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水质综合评价的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政  朱国宇  张先起  张玉良 《四川环境》2007,26(6):69-71,82
水质评价需综合考虑各指标的属性,利用单指标评价常常具有独立性和不相容性,在将其视为灰色的基础上,由计算各样本的灰色关联度来确实其所属级别,引入信息熵理论,运用熵值法来确实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基于熵权和灰色关联度的水质综合评价模型,其计算简单,同时解决了权重计算困难的问题。通过在邯郸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表明其结果合理,适用于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13.
企业资产结构演变是否体现有序性,这种有序性能否给企业带来正效应,是本研究的目的。以我国煤炭上市公司为例,收集煤炭上市公司1998—2017年20年数据,采用熵值法计算熵值。结果表明:1998—2017年我国煤炭上市公司占资产总额主体地位的流动资产占比和固定资产占比呈下降趋势,但熵值充分体现了资产结构演变的有序性。这种有序性演变提升了企业经营资产收入率,推进了企业创利水平不断上升,伴生了煤炭企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煤炭企业未来应在资产结构有序演变及其效应上把控经营资产发展的主体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基本农田指标分解的熵权系数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基本农田指标分解的问题,应用熵权系数法的基本原理,综合考虑评价对象的多种指标,提出对基本农田指标分解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熵权系数方法,克服了以往基本农田指标分解的只注重几个简单指标而造成结果的偏差。以济南市基本农田指标分解为例,进行了具体的评价计算。  相似文献   

15.
运用区位熵与锡尔(Theil)指数对中国副省级城市入境旅游业发展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001—2014年,中国副省级城市的旅游区位熵起伏变动较小,形成了明显的高、中、低层次结构;入境旅游锡尔(Theil)指数逐年缩小,地带内差异是主要原因,其中又以沿海地带影响最大;α收敛的结果表明城市旅游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缩小,且期间有波动;β收敛表明入境旅游业落后的城市最终将赶超发达城市,对外开放有助于缩小旅游业发展差距,尤其是内陆城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人才资源的地区和部门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三大地带间、地区内和各省市间差异程度不同且有扩大趋势,在三个重要部门中配置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根据科技人才资源赋存状况及部门配置的区位熵值,将各省市区分成5种类型:科技人才资源高度型、中高度型、中度型、中低度型、低度型,这些区域类型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面对当前方兴未艾的自驾游,其服务体系建设是顺应旅游市场发展的关键,因此对自驾游服务体系进行评价十分重要。以甘肃省甘南州为例,立足当地特色草原旅游资源,运用熵权法对甘南州各区域草原自驾游服务体系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即经济越发达,自驾游服务体系越完善;相反,经济越落后,自驾游服务体系越欠缺。这有力证明了熵权法在自驾游服务体系评价中的准确性,为推进自驾游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信息熵模型分析2012—2017年安徽省及16个地市建设用地结构,并借助灰色关联理论探究了影响信息熵的内外部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信息熵与均衡度均略有下降,而优势度略有上升,建设用地结构趋向稳定;(2)2017年信息熵高值区有6个城市,中熵值区有7个,低熵值区有3个;(3)安徽省建设用地信息熵与居住用地具有强关联,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道路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关联度较低;(4)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信息熵影响较大,滁州与池州的受影响程度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区域人力资源供求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根据协同论,区域人力资源供求系统要维持有序状态就要求经济、社会、环境等子系统保持相互协调,系统序参量之间相互协同。以人力资源数量为序参量,描述系统的有序性和演化方向。运用耗散结构和灰色系统理论,把灰关联度与熵结合起来,建立基于灰关联熵的区域人力资源供求系统有序性判别模型,为系统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并应用于区域人力资源供求安全评价上,为实施临界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作者认为人类社会活动的动力,是通过利用周围环境的资源(食物、化石燃料等)获取能量的,它很少能直接利用太阳能。根据普里高律的耗散结构理论,如果进入地表的负熵流总数一定,那么人类社会系统从周围环境中吸入的负熵越多,它本身的熵值就越低,即向有序化发展。反之,环境熵值就越高并向无序化发展,其结果就是目前所看到的地表环境被严重破坏的景象。因此,环境的变化是地球高度发展到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如何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呢?作者提出把人类社会系统划分为三个子系统,即人类生活系统,农业生产系统和工业生产系统。将这三个子系统在地表分置不同地点,让它们彼此间边界明显地分离开来,从而建立起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