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海水中137Cs的富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改进的磷钼酸铵(AMP)富集法吸附、富集海水中的137Cs,并采用γ谱仪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改进磷钼酸铵法最佳的实验条件为:量取20~100 L海水样品,调节pH 1.2~3.3,按每5 L水样50 mg、1 g的比例分别先后加入铯载体和40~60目的磷钼酸铵(AMP),通入30 L/min的气泡搅拌30 min,放置澄清4 h以上(一般放置时间不超过24 h)。用改进磷钼酸铵法取40 L海水样品进行实验时,铯的化学回收率93%~100%,放射性137Cs回收率94%~102%。γ能谱法测定海水中137Cs分析结果和β计数法进行比较,两者在t检验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证明γ能谱法测定大体积海水中137Cs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80年8月—1981年5月分析测定了渤海海区30个站位(图1)三个不同季节的样品,其中包括121份表层、底层水样和30个站位海底沉积物以及39份生物样品(共计190份样品)中~(137)Cs含量的测定。~(137)Cs测定方法按“海洋污染调查暂行规范”中的磷钼酸铵—碘铋酸铯—β计数法进行,研究分析了渤海~(137)Cs含量的分布状况,探讨了一些环境因素,如地理位置、水深、季节、盐度等对渤海环境中~(137)Cs含量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用亚铁氰化铜浓集和测定海水中铯-137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一种易于制备的无机离子交换剂——亚铁氰化铜(CuFC)浓集海水中痕量的铯-137。初步探讨了亚铁氰化铜对铯的最佳吸附条件及现场海水中铯-137浓集的试验。提出了γ-谱法及β-计数法的测定。方法简便,快速而准确。β-计数法最小可测限度为0.1pci/1。  相似文献   

4.
基于实验室无源效率刻度技术LabSOCS,分别从样品源基质成分、相对探测器几何位置、质量和密度四个方面开展了海水中137Cs的γ能谱测定过程中的效率刻度研究。结果表明,样品源基质成分和相对几何位置的差异对探测器探测效率的影响可以忽略。探测效率与样品源质量和密度的关系则采用统一的二元二次多项式进行描述,复相关系数高达0.99946。研究结果为海水中137Cs活度浓度的γ能谱测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新型环境材料提铯离子筛的铯离子交换性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提铯离子筛的颗粒性质对铯离子的交换容量和分配系数的影响,以及提铯离子筛在强酸介质中的稳定性和交换性能;探讨了在大量氢离子或钠离子存在时提铯离子筛对铯离子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提铯离子筛为多孔无定形物质,其对铯离子的交换容量和分配系数,随着颗粒粒度的减小而增加,但是酸度和钠离子的影响有限。在与模拟高放废液的静态交换中,提铯离子筛对铯离子的交换率可高达96%以上,基本达到了从高放废液中提取^137Cs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蒋衍 《环境科学》1989,10(5):61-62
本文报道了锦州、大连和丹东相邻海域的海水和贝类铯-137的测定结果,海水中铯-137含量较低,平均值为8.52×10~(-3),Bq·L~(-1);贝类软体组织中含量为0.06—0.13Bq·kg~(-1)鲜样,富集能力四角蛤>蚊蛤>毛蚶、麻蚶,浓缩系数为8.2—14.1。  相似文献   

7.
鉴于海洋沉积物是^137Cs在海域内迁移的最终归宿.建立了沉积物中污染物纵向迁移分布的定量模型,在机理分析中充分考虑了海水-表层沉积物界面上通过沉降、扩散、吸附-解吸等作用完成的物质传输,并对大亚湾内4个监测点底质芯样中^137Cs活度进行了模拟分析,对未来底质中^137Cs的富集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随着海洋船舶运输事业的迅猛发展,石油及其产品的大量运输和由此产生的油轮事故的不断发生,以及海上石油及天然气的大量开采,使世界海洋遭受了严重的油污染。为了保护世界海洋环境,有必要建立快速有效的、海水中碳氢化合物的取样方法和分析方法。 目前,测定海水中石油产品浓度的方法主  相似文献   

9.
<正> 海洋沉积物、海洋生物相(如贝壳及有孔虫等海洋生物遗骸)以及海水中微量钪和稀土元素的分布和分配,对于研究海洋地球化学有重要意义。由于这些样品中钪和稀土元素的含量很低,国外一般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法等仪器手段进行测定,而国内则尚未见报导。重松恒信等(1963)曾用共沉淀、TTA萃取富集、光度法测定海水等样品中的钪。雷剑泉(1973)  相似文献   

10.
粉煤灰的多环芳烃在海水中的溶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浸泡粉煤灰海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用反相高效液体色谱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测定海水浸泡前后粉煤灰中多环芳烃。热电厂粉煤灰在海水中2种溶出结果表明,其粉煤灰在海水中的静态溶出和吸附可逆,PAHs的溶出极少。热电厂粉煤灰倾倒于海水中溶出的多环芳烃对海洋环境污染甚微。  相似文献   

11.
Carpenter及其同事们曾报导过当用碘量滴定法测定氯处理过的海水中的剩余氧化剂时,其测定值可较真值低三倍或更多。他们的结果表明标准伏安法也严重地低估了氯化海水中的剩余氧化剂浓度。我们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其他海洋研究机构在了解到用上述方法分析海水中剩余氧化物所得结果会有较大误差时,也为之困惑。  相似文献   

12.
前 言 对海洋水质分析监测是进行海洋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特别是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是正确评价海洋环境的必要条件。为此,研究测定海水中痕量铜、镉、铅、砷的方法,在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中有其重要的意义。 测定海水中痕量元素时,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氯化物含量高,基体组成复杂,有严重的背景干扰,故国外文献报导中大多采用萃取法分离基体后进行测定,操作步骤烦琐,有机试剂有毒。用石墨炉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铜、镉、铅、砷在国内报导较少,在国外只是进行了部分工作。本文应用具有高灵敏度特点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通过应用基体改进效应和改进石墨炉原子化器,排除了海水基体氯化钠和镁、钙、锶等对铜、镉、铅、砷的干扰影响,并可直接进样测定。从而省去冗长的化学预处理、萃取分离等步骤。并成功地应用于直接测定海水中的痕量铜、镉、铅、砷。方法快速、简便,适用于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大弹涂鱼为对象,模拟其两栖生活的环境,采用示踪法并用S-80智能多道分析器与Ge(Li)探头研究了大弹涂鱼的整体及其组织器官对~(137)Cs、~(134)Cs、~(65)Zn、~(60)Co的富集与排出.探讨了其积累量、残留量与海水中核素浓度的相关性,推荐性腺、肌肉、头部作为监测海洋中~(137)Cs、~(134)Cs、~(65)Zn、~(60)Co污染的生物指示物.  相似文献   

14.
采集山东半岛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样品,分析137Cs分布特征,并结合东中国海137Cs比活度数据,探讨影响表层海水137Cs分布的因素。结果表明:(1)山东半岛附近海域表层海水137Cs比活度在0.60±0.18~1.21±0.19 Bq/m3之间,平均值为0.90±0.17 Bq/m3。沿岸137Cs比活度较离岸小,主要受沿岸流影响。(2)东中国海各海域137Cs空间分布受大气不均匀沉降,沿岸流,河流冲淡水等因素影响;随时间变化,整个东中国海表层137Cs活度降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东中国海影响不大。(3)渤海表层137Cs海水析出速率为0.046/a,高于黄海(0.032/a)和东海(0.027/a),与较高的颗粒物质吸附能力和水体横纵向混合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5.
研究氮肥和钾肥对水葫芦吸收富集水体~(137)Cs的影响,能够为铯污染水体的植物修复提供方法参考。设计铯污染浓度为0.5、5和50 mg/L,每个铯浓度下,N和K的使用量分别为0、0.5和5 mg/L,3次重复。研究不同铯污染水体中N、K对水葫芦的生物效应(BE)和吸收转移铯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1)施用N、K肥对水葫芦不同生物性状有不同影响,这与铯污染浓度、N、K肥施用量有一定关系。(2)单独施用N肥可增加水葫芦干重,单独施用K肥会降低干重。(3)施用N肥提高植株铯含量6.53%,施用K肥提高植株铯含量14.46%,N、K配合施用提高植株铯含量33.96%。说明N、K肥无论是单独施用还是配合施用,均能提高植物铯含量,配合施用的效果大于单独施用。因此,在铯污染水体中,适量施用N、K肥可以提高水生植物对铯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6.
水培条件下,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e L.)和高丹草(Sorhum vulgare x Sorghum.vulgare var.sudanense hybrids)在不同铯(Cs)浓度(0、200、500、1000μmol·L-1)下生物量、铯和钾的竞争吸收及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提高了2种植物叶、茎和根各部位的生物量,其中,红三叶各部生物量分别提高了42.6%、66.2%和45.0%,高丹草分别提高了17.4%、18.9%和22.3%.大气CO2浓度升高提高了红三叶和高丹草叶片及茎中的Cs含量,提升比例最大的为红三叶的茎(达9.7%),同时显著提高了2种植物对Cs的转运系数及红三叶的茎和根中Cs/K的区别系数.对于红三叶,大气CO2浓度升高引起叶片K含量略微增加,而茎和根系中K含量显著降低;对于高丹草,大气CO2浓度升高引起叶片和茎中K含量增加,而根系中K含量降低.2种植物对Cs的吸收都与介质中Cs浓度呈显著的线性相关,溶液中Cs浓度的增加提高了红三叶和高丹草的Cs/K区别系数,并且Cs的添加不仅对红三叶和高丹草的生物量都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还降低了2种植物对钾的吸收.在正常的CO2浓度下,1000μmol·L-1Cs处理可使2种植物叶、茎和根中的K含量分别降低10.4%、13.3%、32.5%(红三叶)和18.3%、42.1%和38.9%(高丹草);在大气CO2浓度升高的条件下,分别降低12.2%、22.0%、35.0%(红三叶)和17.9%、38.7%、34.6%(高丹草).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中丙烯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烯酸是海洋中的短链脂肪酸,是海洋中主要含硫化合物DMSP(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β-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裂解的产物之一。本文综述了海洋中丙烯酸的来源、性质、在海洋中的作用以及海水中丙烯酸的测定方法。通过观测海水中丙烯酸的含量、分布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有助于了解丙烯酸对海洋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硫循环的贡献。并对海洋中丙烯酸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Glomus geosporum,Glomus mosseae,Glomus versiforme以及Glomus etunicatum等4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土壤低放核素铯污染胁迫下宿根高粱抗氧化特性和铯富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AMF处理均不同程度的增加了宿根高粱地上部和地下部CAT、SOD活性以及根系活力,显著降低了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P<0.05),以G.mosseae和G.etunicatum处理效果较好;同时,外源AMF处理显著增加了宿根高粱地上部和地下部Cs含量、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P<0.05),降低了Cs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均以G.mosseae和G.etunicatum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我国沿海燃煤火力发电厂采用烟气海水脱硫工艺机组容量达22 404 MW,人们一直担心燃煤烟气中的重金属随脱硫转移到海水对海洋水质与生态产生不利影响。文章分析了燃煤锅炉重金属汞燃烧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和迁移机理,估算了烟气海水脱硫工艺排水中的汞增量,并监测分析了国内部分电厂海水脱硫系统工艺水质、附近海域海洋水质与沉积物重金属的变化。监测结果表明部分烟气中的重金属随脱硫进入水体,电厂附近海域海水水质与海底淤泥中部分重金属含量有上升情况,但均满足标准要求,并未发现重金属富集现象。为控制海水脱硫对海洋的负面影响,提出了"良好的域海水扩散、低汞煤质、高效除尘与定期评估"等海水脱硫系统建设条件和运行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大弹涂鱼为对象,模拟其两栖生活的环境,采用示踪法并用S-80智能多道分析器与Ge(Li)探头研究了大弹涂鱼的整体及其组织器官对137Cs、134Cs、65Zn、60Co的富集与排出.探讨了其积累量、残留量与海水中核素浓度的相关性,推荐性腺、肌肉、头部作为监测海洋中137Cs、134Cs、65Zn、60Co污染的生物指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