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生态旅游的内涵与发展原则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启发性的旅游,不应只是做到减少环境冲击,更应当对当地有所认识与贡献。因此,借助生态旅游中的风景欣赏,以倡导、启发游客对环保议题的重视。在从事生态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应以当地自然生态与文化冲击最小的原则,进而达到可持续性旅游的目标,所以在生态旅游过程中推动生态环境建设,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可行方式。生态旅游必须涵盖以下内涵:应支持环保工作,生态旅游的收入可以直接援助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是在传统旅游业的发展受到挑战时应运而生的,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式。生态旅游规划是涉及旅游者的活动与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规划,它必须将旅游者的活动以及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旅游环境融为一起。本文重点研究生态旅游的概念及方法,进而介绍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的理论、方法及观点。一、生态旅游的由来及其基本概念回顾20世纪,人类创造了有史以来最辉煌的业绩,但也理下了最为深重的祸根:与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社会繁荣并存的是环境污染、资源匾乏、人口膨胀。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消费欲望使大自然的生态平…  相似文献   

3.
广西是旅游大省,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文章分析了广西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设想,以促进广西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邹伏霞 《环境与发展》2020,(2):175-176,178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是在生态旅游研究成熟后的另一个热点,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后发现,国外对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起步较早、成果颇丰、用途广泛且研究体系自成一脉,国内对生态旅游环境研究取得成绩的同时还有很多不足,特别是现有的测量方法已落后于生态旅游的发展,今后需系统梳理生态旅游容量的理论,并在理论指导下提出适合自身的动态测量模式,进一步向旅游环境容量综合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5.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安全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安全状况进行量化分析,包括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景观空间格局以及植物物种多样性等方面.结果表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为15.6099 T/(hm2·a),处于较高的稳定平衡状态;全年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较大,为Dy=494.7万人次/a;景观破碎化程度低,景观生态环境质量良好;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因此,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总体生态安全性状与维护较好,但仍要注意控制人类活动的干扰,对局部脆弱区域应加以严格保护.  相似文献   

6.
<正>水利风景区的生态旅游发展不仅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同时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但目前我国的水利风景区生态旅游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针对这些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我国水利风景区生态旅游现状(1)生态旅游缺乏特色。我国的水利风景区都具有类似的旅游活动项目,主要是以观光为主,缺少以生态旅游为特色的水上娱乐活动。我国大部分水利风景区的水下活动和空中活动都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规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水利风  相似文献   

7.
<正>前言生态旅游是一种对当地居民生活和自然环境都具有保护意义的一种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中最重要的是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是近些年国内外推崇的旅游方式。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研究有很多。在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结合自然保护区内丰富的自然资源,有计划地发展生态旅游,以旅游业促进和带动多种经营,提高保护区的收入,最终实现"以保护区养保护区"。这也正符合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8.
我省生态旅游发展迅速,但景区配套设施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可能对游客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本文通过对生态旅游景区观景电梯的预先危险性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建议,以期对生态旅游景区的安全运营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黔江区城市郊区和生态旅游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中8种(As、Cd、Cr、Cu、Pb、Ni、Zn、Hg)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进行了空间分布及潜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黔江区土壤中8种重金属平均值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除Cd、Cr和Ni低于重庆市土壤背景值外,其余5种重金属都高于其背景值。黔江区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大小为CuHgPbZnAsNiCrCd,不同采样点位呈现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8种重金属之间相关性较强,Cr、Hg与As的来源可能相同,主要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8种重金属平均单项生态风险因子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gCdAsCuPbNiCrZn,除Hg处于中等水平生态风险外,其余7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都较低。与城郊区域土壤生态风险相比较,生态旅游区域土壤指数相对较高。研究区土壤平均潜在生态风险均值为107.6,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等级。  相似文献   

10.
武夷山生态旅游开始恢复生机。6月28日,就在启动健康游上,打响了第一战役,武夷山旅联旅游有限公司,组织30多辆汽车带着自家车车主的96位游客,从武夷山出发,挺进泰宁大金湖,开展生态之旅。这是福建省旅游界首次推出大规模的自驾车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11.
安谷水电站所在区域地处大渡河、青衣江、岷江的三江交汇口,为典型高原河口湿地,具有生物多样性丰富、人为干扰频繁、生态环境脆弱等生态特征。针对区域生态系统特点,在系统分析生境条件受损情况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改善水文条件、提高水系连通性、改造生境组成与结构、修建鱼坡、鱼道等方式进行鱼类栖息地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2.
青藏铁路的格尔木至拉萨段,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全长1142公里的“钢铁巨龙”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沿线是我国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这个区域非常敏感,生态环境可以简单概括成6个字:独特、原始、脆弱。整个生态结构简单,受干扰易退化,且自然恢复过程非常缓慢。  相似文献   

13.
肖家坊镇在邵武市西南部,地处武夷山南麓,是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省级自然环境保护区,国家生态旅游胜地天成奇峡就在其境内。为保护生态旅游的特色,现在肖家坊镇基本上没有生产性企业。在这个没有生产性企业的乡镇,安全生产这根弦是否可  相似文献   

14.
福建春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名称为“福州春伦茶业有限公司”创办于1985年。公司年生产茶叶量350万公斤,年销售茶叶量300万公斤以上。公司在福州地区设有600亩的生态旅游观光生态园和茉莉花茶科普示范基地以及7000亩的茉莉花基地;在闽东、闽北高山地区建立了42000多亩的高山生态茶园。企业创立以来,坚持以“走绿色道路、创生态文明”为经营理念,致力于福州茉莉花茶的研究、开发、保护和传承,倾心打造民族品牌。长期与福建农林大学、国家杭州茶叶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建立合作联系。企业从源头抓起,建立高山生态绿色茶园和茉莉花基地,采用科学管理和先进生产技术,每道工序采用数字化管理和无尘化生产,企业已通过QS、IS09001/14001/18001、HACCP、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多项认证,为公司生产优质产品和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各高原地震应对部门间的协同联动能力,基于组织冲突角度的协同思想对高原地震应急方法进行研究。针对我国高原地震特点,结合高原地震相关应急预案中各主体的职责体系,归纳高原地震应急过程中5种基本冲突类型,建立冲突矩阵。并基于"解决冲突,有序协同"的理念,提出协同应急响应方法,建立协同效率评价模型。就玉树地震救援过程,拟合出高原地震中4个主要部门(救援队伍、医疗部门、交通部门以及协会组织)的协同救援效率,并作出救援效果曲线。结果表明:采用根据冲突模型构建的协同应急方法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救援效率,还能够发现影响救援效率的潜在冲突。  相似文献   

16.
高原反应 高原是与天接近的地方,旖旎壮美的景致,神奇壮阔的风物,处处显示出与平原的迥然不画,人在高原往往有一种心灵被洗礼净化的感觉.然而高原的高海拔常常导致空气稀薄、气压低、空气中含氧量降低,这种缺氧状态下的高原反应使得许多人把上高原视为险途.神圣的高原,竟是如此让人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原机场应急保障能力缺乏科学的定量评价手段问题,首先,研究应急保障能力的内涵和特点,分析高原机场运行特点和应急保障现状;其次,构建考虑应急准备、应急监测和预警、应急响应和救援、事后恢复和重建的高原机场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多级物元可拓法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西南某高原机场实际运行数据为例,采用该模型定量评价高原机场应急保障能力。结果表明:该高原机场应急保障能力评价等级为高,所属二级指标中仅事后恢复和重建能力评价等级为一般。评价结果与该高原机场应急管理年度工作报告的结论基本一致,验证了所提出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分析了发展生态工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提供了推进生态工业发展的思路,为内蒙古生态工业的发展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气压对燃烧过程影响显著,常压环境下的火灾探测器标准不适用于高原环境.以高原环境下的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为研究对象,根据合肥及拉萨两地的国标探测器正庚烷标准火测试对比试验,研究高原环境对火灾烟气及点型离子、光电感烟探测器响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火源,光电感烟探测器在高原环境下的响应明显弱于常压环境,而离子感烟感测器所受影响相对较小.依据试验结果,提出高原环境下点型感烟探测器的工程参数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我国高原旅客列车车厢供氧现状,选择6列高原旅客列车进行车厢内供氧状况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格拉段列车内氧分压为(12.90±0.69)~(15.03±0.58)kPa,同一列车各车厢间氧分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海拔升高使车厢内氧分压平均下降0.1 kPa/100 m。高原铁路列车的供氧设备制氧效率不高,必须重视高原旅客列车供氧状况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