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1年6月10日修正的《安全生产法》第74条第2款规定:"因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造成重大事故隐患或导致重大事故,致使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提起公益诉讼。"明确了安全生产作为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定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安全生产行政公益诉讼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安全生产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应如何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引言随着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了应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建立了环境诉讼制度,我国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同时,也在加快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环境公益诉讼模式的进程。然而,我国在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范围方面的研究还未形成统一认识,诉权赋予的过于宽泛,严重影响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审理。因此,限制环境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地法院在消防公益诉讼案件审判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消防公益诉讼作为新时代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方式,其所具有的特有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新的维权渠道,但在法律法规实施中引入消防公益诉讼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消防公益诉讼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在法律法规实施中引入消防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做法,为完善相关立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赵雨迪 《环境与发展》2020,(2):203-204,206
我国的环境司法处于发展初期,有关环境纠纷的司法救济程序散落在不同的部门法中。为了维护国家环境安全和公共环境利益,构建环境司法专门化势在必行,但是在特殊的环境保护法院进行专门化的环境审判过程中,出现环境诉讼保护对象的争议性、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承担的特殊性等问题亟待解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等特殊环境诉讼规则应运而生,虽然目前还面临着一些困境,但是整体上构建环境司法体系的进程依然在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研究建立安全生产民事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2021年6月1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安全生产法》的决定。修正后的《安全生产法》第七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因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造成重大事故隐患或者导致重大事故,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赣州市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中,采取强化责任制、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动员互助自助等方式开展工作,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同时在制度、经办管理、农民认识等层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为完善新农保制度、推进扩大试点和实现全覆盖提供了实证支撑。今后应加快试点步伐,逐步完善政策,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和经办管理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公民诉讼制度是美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特色之一,探讨了美国公民诉讼制度的形成、内容及其性质,并指出了我国现行环境诉讼制度的一些不足.通过对比,以期对我国环境法制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安全》编辑部 《安全》2007,28(9):I0001-I0001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也在与日俱增,加上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所引发的环境、工业、交通和公共安全灾害是目前各国政府所面临的严峻挑战.2007年7月31日我国通过了<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强调,要通过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基层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基层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等措施,全面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海外项目的社会安全环境复杂,文章通过对海外项目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内部人文环境和局势进行简要分析,识别当前海外项目所面临的社会安全风险,提出完善组织机构,加强安保制度和责任制的落实,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安保信息获取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应急预案等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就业促进法》已于2008年1月1日正式施行,然而该法并没有规定反就业歧视公益诉讼制度,这不能不说是种缺憾。因为,传统诉讼法理论将原告资格限制在申诉人须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对于大量不直接损害公民个体平等就业权利,但造成社会公平就业秩序遭受损失或有损失之虞的歧视行为,公民被认为不具有直接利害关系,其原百资格不被承认。这样,当公平就业秩序遭受侵害时或有侵害之虞时,公民便无法通过习法手段来维护这一公益。反就业歧视公益诉讼制度的出现,既是诉讼法对其自身只顾及保护私人利益的狭隘性突破,也是能动司法在就业领域的具体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1.
我国普通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劳动诉讼适用《民事诉讼法》,因而劳动诉讼的审级制度也实行两审终审制,加上我国劳动诉讼实行仲裁前置,劳动诉讼审级制度变成事实上的三审终审制度,不利于及时有效解决劳动争议。因此,需要借鉴域外先进做法,重构劳动仲裁和诉讼的关系,对小额劳动诉讼实行一裁终审,复杂案件实行两审终审,二审法院只审查法律,不审查事实。  相似文献   

12.
<正>劳动能力鉴定是我国社会保险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完善劳动能力鉴定制度,公正、准确地实施劳动能力鉴定是工伤职工享受正当的伤残等待遇的前提,也是完善我国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险制度的必然要求,对化解和协调与人身损害有关的劳动争议、民事损害赔偿争议也具有重要意义。《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施行,对于我国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制  相似文献   

13.
从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加强培训、筹措资金和树立标杆等方面阐述某铁路单位创建健康食堂的实践,通过分析在培训、餐饮环境、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应树立安全、健康、质优的食品经营理念,健全餐饮业规范经营的基础管理体系,以有效提升餐饮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平等就业权是公民人格权和劳动权的重要内容,但平等就业权司法救济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权利保障举步维艰。通过对平等就业权案件进行实证考察,我国应当结合《就业促进法》的执行情况和司法实践,从新增“平等就业权纠纷”民事案由、完善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和就业歧视责任体系、明确就业歧视的含义与范围、扩大平等就业权的主体等方面完善反就业歧视立法,加强平等就业执法工作,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微观个人层面、中观组织层面和宏观社会层面探讨了社会组织自主性在防灾社区中的应用可能性,并对社会组织自主性在防灾社区中的构建提出优化策略。城市灾害频发,城市社区作为应对灾害风险的最基本防御单位,其应对火灾的能力是城市防灾减灾的关键点之一。本文以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自主性在防灾社区中的应用。从微观-个人层面、中观-组织层面和宏观-社会层面三个层面探讨了社会组织自主性在防灾社区中的应用过程,并从强调社区居民的参与和自治、加强社区防灾意识教育、建立多层次的合作机制、建设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以及推动灾后恢复和重建五个方面对社会组织自主性在防灾社区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环境监理制度建设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分析了目前环境监理存在的定位模糊、技术规范落后、市场准入差异大及监管不足等主要问题,提出了4点建议:完善规章,加快环境监理制度建设;加强部门协商,推进环境监理健康发展;规范环境监理技术,探索专业化服务方向;明确提前介入,突出设计阶段环境监理作用。  相似文献   

17.
工伤康复是我国"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工作与工伤康复在概念上、价值观上和作用上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工作介入工伤康复对于工伤康复制度的完善和提升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需要从工伤康复机构建设、环境生态系统、行为科学角度、职业能力建设、社会宏观层面等多通道、多层次介入,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工伤康复的途径及方法,以利于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及工伤康复体系的完善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环境检测是开展环境质量评价、行政执法、环境污染治理等相关工作的基础,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质量愈加重视,人民大众对生存环境要求不断提高,对环境检测数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检测公正性、准确性、及时性的高标准与严要求,对环境检测实验室的能力建设及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详细阐述了环境检测工作的内容与数据特点,总结环境检测过程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结合环境检测分析日常工作中的质量控制手段,就优化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索与实践,提出相关建议:(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2)加强现场测试仪器的管理;(3)推广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4)发挥人员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9.
历一帆  吕慧 《安全》2023,(12):49-54
为提升基层社区的综合承灾能力,加强韧性社区体系化建设,通过查阅文献、社区调研、实地走访和理论研究等途径厘清韧性社区建设的意义,同时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在总结归纳现阶段我国韧性社区建设推进缓慢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用理念、制度、环境、行为“四位一体”的安全文化赋能韧性社区建设,通过梳理政府机构、社会专业力量、社区管理组织、广大居民4个主体的关系,绘制韧性社区建设共治体系网,推动基层社区韧性建设的全民参与,为基层社区的韧性治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于2004年1月1日实施至今已近10年,10年来,我国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工伤保险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但是,毋庸讳言,我国工伤保险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都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处。本文拟就工伤保险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