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库大坝建设会对鱼类洄游造成阻隔影响,为减少大坝阻隔对鱼类遗传交流的影响,大坝应建设过鱼设施。福建省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采用升鱼机过鱼设施,而进鱼口位置选择是影响过鱼设施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根据白濑水利枢纽布置特点,从坝下流场、工程条件、过鱼效果等方面进行进鱼口位置比选研究,为类似水库工程过鱼设施进鱼口位置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避免和减轻航运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以黄河大峡库区航运工程为例,调查了黄河大峡库区航运工程河段内的鱼类资源现状,从施工期和运营期航运工程对鱼类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并从工程和管理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鱼类保护对策,为其他航运工程的鱼类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汉丰湖水位调节坝运行前的底栖动物进行了4次调查,共检出底栖动物44种,以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为主。密度和生物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并自库尾向坝前区域逐步递增。研究结果表明,处于河流和河湖过渡态区段的底栖动物季节变化趋势明显,与水位波动的有较大关系。水位过高或过低,均对物种丰富度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水深与寡毛类密度和生物量显著正相关,而与物种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负相关。预计水位调节坝实际运行后,汉丰湖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将以摇蚊类和寡毛类为主,软体动物所占比例较低,现存量和生物多样性将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鱼类栖息地不断被压缩、鱼类原生境保护范围非常有限的背景下,采取一定的生态修复手段修复鱼类栖息地的结构和功能,显得非常必要。通过河道内流量增加法,采用二维River2D模型对水电站坝下齐口裂腹鱼产卵场进行模拟,根据对修复前后适宜产卵场面积的加权计算,分析修复前后栖息地的变化情况,为产卵场修复工程设计提供依据。模拟修复结果表明,地形重塑后,适宜齐口裂腹鱼产卵的水深、流速范围以及有效栖息地面积较修复前显著增加,地形重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影响尾矿坝渗流场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将尾矿坝剖面概化为一基本剖面的基础上 ,探讨了坝体内各层渗透系数之比、尾矿堆坝干滩长度、尾矿堆坝上游坡度、下游坡度、出口附近渗透系数降低等因素对尾矿坝浸润线的特殊影响 ,提出尾矿坝前期设计中应综合考虑能够降低浸润线的各因素 ,以设计出更合适的坝型、排渗设施及其合理尺寸。笔者对影响尾矿坝渗流场的因素分析和研究的结果可为尾矿坝设计、施工及尾矿坝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河流具有供水、发电、调节气候等重要功能,是生态服务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保障。通过建立三维数学模型对羊曲河道进行水动力模拟,分析羊曲建库后水位、流速的变化以及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结果表明:羊曲建库后,水位高程变化幅度0~0. 3m,流速明显变缓。对于土著鱼类,羊曲坝下(龙羊峡库尾回水变动段)将可能形成产卵场;库区内的浅水区将成为新的索饵场;羊曲水电站至班多坝下段黄河干流中越冬场也将会增加。  相似文献   

7.
《吉林劳动保护》2013,(9):56-58
<正>松原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局成立于2005年11月,主要负责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协调、资金筹措、工程建设和项竣工后的开发运营管理等工作。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是第二松花江干流规划中最末一级控制性水利建设项目,为大(Ⅰ)型水利工程,由坝区工程、防护工程和输水工程三部分组成,总投资36.25亿元,目的是以工农业供水为主,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发电等综合利用,并为向辽河流域缺水地区供水创造条件。竣工后,通过对吉林西部土地进行整理,可形成285万亩的松原灌区,年增产粮食17.7亿元,项目区内人均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吉林劳动保护》2013,(12):56-58
<正>松原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局成立于2005年11月,主要负责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协调、资金筹措、工程建设和项竣工后的开发运营管理等工作。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是第二松花江干流规划中最末一级控制性水利建设项目,为大(Ⅰ)型水利工程,由坝区工程、防护工程和输水工程三部分组成,总投资36.25亿元,目的是以工农业供水为主,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发电等综合利用,并为向辽河流域缺水地区供水创造条件。竣工后,通过对吉林西部土地进行整理,可形成285万亩的松原灌区,年增产粮食17.7亿斤,项目区内人均年可增收  相似文献   

9.
地震条件下尾矿坝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坝体稳定性不足引起的溃坝事件是尾矿库常见的一种病患。本文以某尾矿库为工程背景,运用拟静力法分析了尾矿坝在地震条件下的稳定性,运用理正岩土软件对其结果进行必要的校核,得出影响运用该方法计算尾矿坝地震稳定性精确性的重要因素——超空隙水压力变化值,该变化值主要由坝体材料渗透性决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河道码头密度对溢油扩散的影响,以沌口至阳逻河段为例,基于MIKE21水动力及溢油扩散模型开展了局部岸线均匀布置不同密度码头下的多情景溢油模拟,计算得到了河段的水动力条件和溢油行为变化.结果表明:1)各码头密度下水动力变化均表现为工程区上游水位抬高,前沿主流区流速增大、工程区流速减小且其幅度相对更大,水位和流速变幅随码头密度的增大逐渐变缓;2)当上游溢油点不与码头岸线同侧时,溢油扩散受码头影响较小,当溢油发生于码头岸线同侧时,溢油扩散受码头影响不容忽视,尤其当码头密度大于1.25座/km时,工程区内溢油漂移速度将大幅减小,致使油膜滞留时间和油膜面积显著增大;3)取水口等水源保护地上游同岸侧附近不宜修建密集码头、港区.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毛细作用对尾矿坝工程性质的影响规律及机制,以陕西某铜矿尾矿为研究对象,通过直剪试验对自然含水状态下、毛细饱和状态下、重力饱和状态下堆积坝外坡和沉积滩面不同距离处的尾矿进行力学性质测试。结果表明:尾矿黏聚力随粒径减小逐渐增大,内摩擦角随粒径减小逐渐减小,二者共同作用影响其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大,尾矿强度逐渐下降;浸润线以上毛细饱和带中尾矿含水率与浸润线以下尾矿含水率相等;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引入毛细饱和带概念,提出了基于毛细作用影响的尾矿坝真实浸润线的概念与计算方法,修正了浸润线高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栖息地保护相关研究,根据鱼类栖息地所处的初始、受损两种状态,提出了相应的栖息地保护、栖息地修复两种保护模式,初步探讨了两种不同保护模式在水利水电开发中的应用。栖息地保护一般从流域层面在规划阶段提出,应用于未被开发、鱼类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高的天然河段的保护;而当鱼类栖息地已受损,则需要采用栖息地修复工程措施,栖息地修复一般在单个工程项目建设时具体考虑。  相似文献   

13.
<正>伦敦动物学会9月30日发布最新一期"地球生命力指数"称,过去40年里,全球野生动物数量减少了一半。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当天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也引用这一指数,呼吁人们保护野生动物。报告显示,自1970年以来,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以及鱼类动物的数量平均减少了52%,其中,淡水物种的数量减少了76%,减少速度约为海洋物种和陆地物种的两倍。地球生命力指数是伦敦动物学会提出的衡量工具,它综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庞大数量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除险加固先后次序,提出了以风险指数为评判核心的群坝风险排序方法。从大坝安全管理系统的三大缺陷(大坝缺陷、基础设施缺陷、OMS缺陷)入手,先给出水库大坝实际缺陷和潜在缺陷的相关特征参数;再通过各缺陷特征参数脆弱度的计算确立坝体脆弱指数;并由溃坝后生命损失、经济损失及社会与环境影响,将溃坝后果划分为4个级别并赋值相应后果系数;然后依据脆弱指数与后果系数,深入研究水库大坝风险指数的计算方法与计算流程,获得了基于大坝缺陷的群坝风险排序方法;最后,以江西省夏园、井冈冲、前进、凤岭和殷山共5座水库为工程案例进行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客观比较各水库大坝的风险情况,便于使用。  相似文献   

15.
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对尾矿库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值模型的建立是尾矿库稳定性分析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某尾矿库工程实际,利用3Dmine与Midas/GTS软件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基于渗流-应力耦合机理,研究了干滩长度对尾矿库坝体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渗流作用对尾矿库稳定性影响较大;2)在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随干滩长度减小,尾矿坝孔隙水压力逐渐增大,而整体位移量逐渐减小,最大位移区域从尾黏土层逐渐扩大到尾粉土层,尾矿库安全系数逐渐减小;3)得出了适用于该尾矿库的干滩长度与安全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洪水工况下尾矿库安全系数为1.112 5,小于《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规定的二等坝安全系数1.15。因此,应加强尾矿库的安全管理,以保障尾矿库后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尾矿坝的液化判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概述尾矿坝液化试验判别的一般步骤,即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初判条件对尾矿坝土层进行初判,在尾矿坝土层不满足初判的条件下,利用标准贯入试验对尾矿坝是否存在液化危害进行复判。影响尾矿料液化的因素很多,现有的液化判别方法过于繁琐,在综合考虑希德简化法和《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提出的简化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主要考虑地震震级以及尾矿料的中值粒径、相对密度、静应力和尾矿料物理力学指标影响因素,并将其他影响因素综合为一个影响因素的简化判别法。以某个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的尾矿坝为工程实例,采用简化判别法对该尾矿坝进行理论分析计算,并对试验和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美国境内哥伦比亚河上的瓦纳普姆、石河段、韦尔斯、大古力等水电站进行实地考察,重点关注了过鱼通道、鱼类孵化场等鱼类保护工程实践。美国在20世纪30—70年代完成了哥伦比亚河干流水电资源开发,河流生态保护理念贯穿始终,多措并举保护鱼类资源,其水电开发理念、生态保护策略及实践措施等,均可为我国水电开发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尾矿溃坝砂流下游演进动力学过程为研究重点,综合运用水文学及水动力学等运动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建立描述尾矿坝溃决泥浆运动的数学模型,采用VOF模型对溃坝后的砂流运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以某溃决尾矿坝为例,对溃坝后下泄砂流演进过程进行模拟,模拟得到的最终影响范围及泥深均与该溃决尾矿坝溃后的现场观测结果相吻合,证明了模拟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选择农业种植(玉米)和造林(竹柳)两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探讨其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造林地消落带植被的物种数量、平均高度和生物量显著高于农业种植;(2)造林地消落带优势种依次为狼杷草、空心莲子草和苍耳,而农业种植优势种依次为马唐、雾水葛和叶下珠;(3)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在造林地和农业种植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但造林地Patrick指数明显高于农业种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地影响着消落带植被群落基本特征及多样性,差异主要与农业种植的人工干扰(除草)和造林对消落带微生境(光照、温湿度等)改变有关。相对传统农业种植,人工造林地消落带有着较高的物种数量和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黄河小浪底库区退化山地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寻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样地法分析了小浪底库区山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利用数学统计方法研究不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小浪底库区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与群落类型有密切关系;2)物种丰富度与海拔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灌木的丰富度受海拔影响显著,而草本植物的丰富度与海拔的关系不显著;3)多样性指数H'、Pielou 均匀度指数Jsw与海拔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4)草本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2随坡向有显著差异.表现出阴坡大于阳坡,其他指数随坡向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